一体化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31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棱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助航灯具产品,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尤其是一种一体化棱镜。
背景技术
:滑行道中线灯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内的主要光学部件,作用是使照明光源经三角棱镜弧形反射面,在规定的光强范围下,通过改变光线角度调整光束覆盖面。目前已知的滑行道中线灯棱镜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弧形三角棱镜结构示意图和图2为现有的弧形三角棱镜光线角度图所示,现有产品弧形三角棱镜10,的生产步骤为将高温玻璃原料注入模具,压铸先得到成型棱镜,然后使用机械打磨三角棱镜10,的弧形反射面ir、入射面12,和出光面13',提高棱镜表面的光洁度,最后安装于灯具中。在使用过程中,照明光源由三角棱镜io'的入射面i2'进入,经由弧形反射面ir反射,最后从出光面13,射出,达到照明效果。该棱镜及其生产工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打磨技术不成熟——主要针对弧形反射面,其光洁度很难达到要求,不达标的反射面极易造成光束缺损,致使主光束覆盖面降低;2)自光源发出的光束因与反射面接触后再射出,导致光束在棱镜内部传播距离加长,不利于光效,使得光强大小比难以达标;3)鉴于机场灯具密封与防水性要求,使得助航灯具在装配时经常需要使用橡胶保障密封效果,而橡胶则会影响棱镜弧形反射面,使厂商一定要涂加反射膜保证反射效果。但这种方法却造成会20%的光效损失,降低光强,最终即使主光束覆盖面达到标准要求,光强指标也难以符合标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的新型棱镜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其中,所述的一体化棱镜由棱镜和散射片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棱镜包括光线入射面和出光面,散射片设置在棱镜的入射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设计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散射片与棱镜采用胶合的方式粘合在一起,起到折射作用,增加了胶合过程,加工过程未能完全简化;后来,生产工艺再次改进,将(直透)棱镜和散射片做成一体化棱镜,无需胶合,减少了工序、误差与成本。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散射片包括棱齿面,棱齿面设在光线的入射方向,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散射片与棱镜的结合,使光线首先经散射片的棱齿面射入,然后透过棱镜的出光面射出,将光束的反射状态转变为折射状态,利用棱齿曲线改变光线角度,拉伸光束水平照射面,最终使其光束覆盖面与光强符合灯具的标准要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棱镜为带有反射面的三角棱镜,所述散射片的棱齿面覆盖三角棱镜的部分入射面,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经棱镜的反射面反射,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采用上述棱镜与散射片结合体的结构,三角棱镜的反射面可以为平面反射面,无需打磨成弧形反射面,对工艺要求大大降低,避免了由于不达标的弧形反射面部分造成光束缺损,致使主光束覆盖面降低。为了进一步改善主光束覆盖面与光强问题,并提高光的利用率,所述的棱镜为直透棱镜,所述散射片的棱齿面覆盖直透棱镜的全部入射面,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直接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采用上述结构使灯具产品完全符合助航灯具国际标准,国际民航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256-2005。采用这种结构的一体化棱镜,棱镜无需反射面,光线直接经散射片折射,由出光面射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率,所述散射片棱齿面的水平方向的出光角度为士IO。±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主光束覆盖面、光强指标和均匀度指标,并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灯具产品完全符合助航灯具国际标准,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4第4版(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Organization),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256-2005;2、直透棱镜与带棱齿面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棱镜不需反射面,也不需反射涂层,可至少减少20%光损,提高光效;3、因为棱齿面每一个棱齿都可作为独立的散射片折射光束,散射片棱齿的缺损或遮盖,不会对整体光束覆盖面产生影响;4、棱镜与散光片的一次成型技术,避免了胶合面,减少工序与装配误差,并提高产品的牢固与抗震性(在机场灯中,由于飞机可能在灯具上滑行,抗震性较为重要)。图1为现有的弧形三角棱镜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弧形三角棱镜光线角度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光线角度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光线角度图。图9为图6中±20°散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6中±20°散射片的光线角度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光线角度图。图14为图11中±35°散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1中±35°散射片的光线角度图。附图中标号说明
背景技术
中10,一三角棱镜11,一反射面12,一入射面13'—出光面实施例1中IO—三角棱镜ll一反射面12—入射面13—出光面620—散射片实施例2中30—直透棱镜40—散射片实施例3中30,-50—散射片21—棱齿面31413151.入射面-棱齿面一入射面棱齿面32—出光面32,一出光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和图5为图3的光线角度图所示,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由三角棱镜10和散射片20构成一体结构,三角棱镜10包括反射面11、入射面12和出光面13,其中,在三角棱镜10的入射面12上设置散射片20,该散射片20包括棱齿面21,棱齿面21设在光线的入射方向,散射片20的棱齿面21覆盖三角棱镜10的一半入射面12,光线经散射片20的棱齿面21进入三角棱镜10,经三角棱镜的反射面11反射,由三角棱镜的出光面13射出。所述散射片棱齿面21的出光角度为±20°。实施例2请参阅图6为实施例2—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光线角度图、图9为图6中±20°散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和图10为图6中±20°散射片的光线角度图所示,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由直透棱镜30和散射片40构成一体结构,直透棱镜30包括入射面31和出光面32,其中,在直透棱镜30的入射面31上设置散射片40,该散射片40包括棱齿面41,棱齿面41的出光角度为±20°,棱齿面41设在光线的入射方向,散射片的棱齿面41覆盖直透棱镜30的全部入射面31,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41进入直透棱镜30,直接由直透棱镜的出光面32射出。实施例3请参阅图11为实施例3—体化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光线角度图、图14为图11中±35°散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和图15为图11中±35°散射片的光线角度图所示,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由直透棱镜30'和散射片50构成一体结构,直透棱镜30'包括入射面31'和出光面32',其中,在直透棱镜30,的入射面31'上设置散射片50,该散射片50包括棱齿面51,棱齿面51的出光角度为±35°,棱齿面51设在光线的入射方向,散射片的棱齿面51覆盖直透棱镜30'的全部入射面31',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51进入直透棱镜30',直接由直透棱镜的出光面32'射出。表1为现有产品的弧形棱镜、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棱镜与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直透棱镜与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应用在滑行道中线灯中的光强比较。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有表l中可知,由于弧形棱镜的形状局限性,只能稍微将光束水平拉开,而且由于加工困难,实际光效不理想,达不到标准的均匀度要求;而从采用棱镜与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进一步到直透棱镜的使用,逐步提高了主光束的光强和均匀度,尤其是釆用直透棱镜与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在直线段和转弯段光强均显著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棱镜由棱镜和散射片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棱镜包括光线入射面和出光面,散射片设置在棱镜的入射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射片包括棱齿面,棱齿面设在光线的入射方向,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为带有反射面的三角棱镜,所述散射片的棱齿面覆盖三角棱镜的部分入射面,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经三角棱镜的反射面反射,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为直透棱镜,所述散射片的棱齿面覆盖直透棱镜的全部入射面,光线经散射片的棱齿面进入棱镜,直接由棱镜的出光面射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片棱齿面的水平方向的出光角度为士IO。±40°。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棱镜,为滑行道中线灯棱镜,所述的一体化棱镜由棱镜和散射片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棱镜包括光线入射面和出光面,散射片设置在棱镜的入射面上。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主光束覆盖面、光强指标和均匀度指标,并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灯具产品完全符合助航灯具国际标准,直透式棱镜与带棱齿散射片的一体化棱镜,不需反射面或反射涂层,至少减少20%光损;散射片棱齿的缺损或遮盖,不影响整体光束覆盖面;棱镜与散光片的一次成型,避免了胶合面,减少工序与装配误差,并提高产品的牢固与抗震性。文档编号F21V5/00GK201262358SQ20082015305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发明者吴光烈,沈家钦申请人:上海行德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