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的发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04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能的发光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能的发光体。
背景技术
参阅图11,是传统第一种照明装置,其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 81呈放射状发光构成一照明装置80。如图12所示,是传统第二种照明装置,其将数个发光二极管91设于一灯座92上 而构成一照明装置90。由于一般发光二极管(LED)均具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过热时亮度将会逐渐减弱, 甚至熄灭(烧毁),因此在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装置均会特别注意温度控制部分。传统照明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散热效果差。第一种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是呈放射状排列,其发光产生的热 全部大量集中在中央,使热量累积温度快速上升,而无法散热,会导致亮度逐渐减弱,甚至 熄灭(烧毁),第二种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虽然是平均分布在灯座上,但并无任何气流通 道能形成气流加速散热,故散热效果差,不能长时间发光使用。[2]照明效果受限。传统照明装置单纯依赖发光二极管发光用于照明,无任何辅助 光线照射的结构,照明效果受到限制,即使增加发光二极管数量提升照明功效,但会产生散 热与耗电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如何在发光二极管数量、照明需求与亮度需求间得到一个最佳化的平 衡,需解决高热使亮度将会逐渐减弱,甚至熄灭(烧毁)的问题,必需研发出可解决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 种高效能的发光体,其兼具设有气流通道散热效果佳、分流扩散结构提升散热效果、辅助发 光结构提升光源均勻及照明效果的优点。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部,具有一电连接部、一与该电连接部相连的电能处理部、一设在该电能处理部另一侧的导风部及一设在该电能处理部外缘 的连接壳部,该连接壳部内侧中空部分形成一导风容室,且在该连接壳部上设有至少一通 风孔;一散热体,设在该连接部一端,具有一设在该散热体一侧端面的工作表面、一设在该 散热体中央的内通道及在该内通道外侧设有至少一外通道;一发光部,包含数个环状排列 的发光二极管,其设于该工作表面上,该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由该电能处理部供应;一中央通 风部,设于该散热体一开放端,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至少一中央通道,该第一端是固 定于该散热体中,且该中央通道是与该内通道相连通,形成一连通孔状;一透光外壳,具有 一固定缘以连结该散热体一端、一内部中空的容纳空间及一连通该透光外壳内、外缘的透 气孔,该容纳空间供该中央通风部容置于其中;其中,该通风孔与该透气孔之间形成一内气流通道及数个外气流通道,该内气流通道的形成是由该透气孔、该中央通道、该内通道、该 导风部及该通风孔所组成;该外气流通道的形成是由该透气孔、该容纳空间、该外通道、该 导风容室及该通风孔所组成。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是采用圆锥状结构或平面结构; 当该导风部为平面结构,其上又设一非电力风扇。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内通道是采用圆形通道或多边形通道;当该内通道 为多边形通道,是装设数个中央通风部。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所述发光部又包括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内面及一外 面,该外面具有一预定锥度且其上设有数个光学微结构。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发光部又包括一扩散片,用以将光线平均扩散开。
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中央通风部的外表面设一反光部。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透光外壳上具有数个微结构或微孔结构。前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中导光元件可与该发光二极管表面接触或完全包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设有气流通道散热效果佳、分流扩散结构提升散热 效果、辅助发光结构提升光源均勻及照明效果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的剖视3是本发明的散热体的放大示意4是本发明的透光外壳的其它角度的示意5A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装设方式并设置导光元件的示意5B是图5A所示的导光元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5C是图5B所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5D是图5A所示的导光元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6A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装设方式并设置扩散片的示意6B是图6A所示的扩散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6C是图6A所示的扩散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7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装设方式的示意8A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装设方式并设置导光元件的示意8B是图8A所示的导光元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8C是图8B所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8D是图8A所示的导光元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9A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装设方式并设置扩散片的示意9B是图9A所示的扩散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9C是图9A所示的扩散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10是本发明的散热体的内通道的第二种形状示意11是传统第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传统第二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中标号说明10连接部11电连接部12电能处理部13导风部131风扇14连接壳部15导风容室16通风孔20散热体21工作表面22内通道23外通道30发光部31、81、91发光二极管32导光元件321内面322外面323光学微结构33扩散片40中央通风部41第一端42第二端43中央通道44反光部50透光外壳51固定缘52容纳空间53透气孔80、90照明装置 92灯座Wl内气流通道W2外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一种高效能的发光体,参阅图1及图2,其第一实施例包括一连接部10,具有一电连接部11、一与该电连接部11相连的电能处理部12、一设 在该电能处理部12另一侧的导风部13及一在该电能处理部12外缘的连接壳部14,该连接 壳部14内侧中空部分形成一导风容室15,且在该连接壳部14上设有至少一通风孔16 ;一散热体20 (参阅图3),设在该连接部10 —端,具有一设在该散热体20 —侧端面 的工作表面21、一设在该散热体20中央的内通道22及该内通道22外侧设有至少一外通道 23 ;一发光部30,包含数个环状排列的发光二极管31,其设于该工作表面21上(请参 阅图3),该发光二极管31的电源由该电能处理部12供应;一中央通风部40,设于该散热体20 —开放端,具有一第一端41、一第二端42及至 少一中央通道43,该第一端41是固定于该散热体20中,且该中央通道43与该内通道22相 连通,形成一连通孔状;一透光外壳50 (请参阅图4),具有一固定缘51以连结该散热体20—端、一内部中空的容纳空间52及一连通该透光外壳50内、外缘的透气孔53 ;该容纳空间52供该中央通 风部40容置于其中;其中,该通风孔16与该透气孔53之间形成一内气流通道Wl及数个外气流通道 W2,该内气流通道Wl的形成是由该透光外壳50的透气孔53经该中央通风部40的中央通 道43、该散热体20的内通道22、该连接部10的导风部13、该导风容室15至该通风孔16 ; 该外气流通道W2的形成是由该透光外壳50的透气孔53经该容纳空间52、该散热体20的该外通道23、该连接部10的导风容室15至该通风孔16。实际上,该导风部13是采用圆锥状结构(如图5A及图8A所示)或平面结构(如图6A及图9A所示)。当该导风部13为平面结构,其上又设一非电力的风扇131 (如图6A 所示),该风扇131可由自然对流空气带动。该内通道22是采用圆形通道或多边形通道(参阅图10)。当选用多边形通道,可 装设数个中央通风部40。该发光部30再包括一导光元件32或是一扩散片33,或是同时设有两者,以提升照 明效果。关于此导光元件32 (请参阅图5A及图8A),其具有一内面321及一外面322,该外 面322具有一预定锥度且其上设有数个光学微结构323 (如图5B、图5C、图8B及图8C所 示);该导光元件32可与该发光二极管31表面接触(如图5B及图8B所示),也可完全包 覆接触该发光二极管31 (如图5D及图8D所示),借由该发光二极管31与该导光元件32实 际接触,除可传递该发光二极管31的光源,亦可将该发光二极管31的热能传递至该导光元 件32,借以降低该发光二极管31的热能。其次,有关此扩散片33,其是用以将光线平均扩散开(参阅图6A、图6B、图9A及 图9B),该扩散片33可与该发光二极管31表面接触(如图6B及图9B所示),也可以包覆 接触该发光二极管31 (参阅图6C及图9C),借由该发光二极管31与该扩散片33实际接触, 除可传递该发光二极管31的光源,亦可将该发光二极管31的热能传递至该扩散片33,借以 降低该发光二极管31的热能。该中央通风部40的外表面可设一反光部44,其用以将光线反射。该透光外壳50上具有微结构,让该发光部30的光源发光较为均勻。或该透光外 壳50上具有数个微孔结构54 (如图4所示,其孔径小于光波率),使光线照射到微孔结构 54时,产生绕射功效,使光源较为均勻。关于本发明的装设方式,可将该连接部10朝上而该透光外壳50朝下的设于预定 位置(参阅图2,例如设于天花板);亦可将该连接部10朝下而该透光外壳50朝上的设于 预定位置(参阅图7,例如设于地面,以用于路面照明及导引)。其余各角度的装设是依实 际照明需要而改变,恕不赘述。在启动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31发光照明时,该发光二极管31发光产生的极高的 温度,一方面借由该发光二极管31后方的散热体20可快速传递热温度加以散热,另一方面 借由该发光二极管31前方的导光元件32(扩散片33)可快速传递高温度热量加以散热。当透光外壳50内部产生热温度时,将外部低温度的空气经该透气孔53吸入(请 参阅图2),形成二部分的气流,一部分流向内气流通道Wl (透气孔53、中央通道43、内通道
22、导风部13、通风孔16),另一部分流向外气流通道W2(透气孔53、容纳空间52、外通道
23、导风容室15、通风孔16),迅速将高温度热量带走,使该发光二极管31可长时间照明也 不会过热。将本发明颠倒使用时,其效能不变,差异仅在于风流顺序相反,当透光外壳50内 部产生高温度热量时,将外部低温度的空气经该通风孔16吸入(请参阅图8A),形成二部分 的气流,一部分流向该内气流通道Wl (通风孔16、导风部13、内通道22、中央通道43、透气 孔53),另一部分流向该外气流通道W2 (通风孔16、导风容室15、外通道23、容纳空间52、透气孔53),迅速将高温度热量带走。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可归纳如下[1]设有气流通道散热效果佳。本发明除了借由散热体加以散热作用之外,更使散热体与中央通风部构成实质的气流通道,在散热体两端形成明显的导引对流效果,发光二 极管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体时,热量不会滞留在散热体而会被气流带走,散热效果佳。[2]分流扩散结构提升散热效果。本发明同时兼具有内、外气流通道,不论是正向 装设或是反向装设,外界的冷空气在进入发光体的内部后,在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分成内、夕卜 气流通道,可有效的将散热体的中央及外围的热量带走,亦即以分流扩散结构加速散热体 热量散发,提升散热效果。[3]辅助发光结构提升照明效果。本发明配合发光二极管设有扩散片、导光元件, 借以扩散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倍增照明效果。[4]辅助发光结构提升光源均勻发光效果。本发明配合透光外壳上具有微结构 (微孔结构),让发光部的光源较为均勻发光。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 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部,具有一电连接部、一与该电连接部相连的电能处理部、一设在该电能处理部另一侧的导风部及一设在该电能处理部外缘的连接壳部,该连接壳部内侧中空部分形成一导风容室,且在该连接壳部上设有至少一通风孔;一散热体,设在该连接部一端,具有一设在该散热体一侧端面的工作表面、一设在该散热体中央的内通道及在该内通道外侧设有至少一外通道;一发光部,包含数个环状排列的发光二极管,其设于该工作表面上,该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由该电能处理部供应;一中央通风部,设于该散热体一开放端,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至少一中央通道,该第一端是固定于该散热体中,且该中央通道是与该内通道相连通,形成一连通孔状;一透光外壳,具有一固定缘以连结该散热体一端、一内部中空的容纳空间及一连通该透光外壳内、外缘的透气孔,该容纳空间供该中央通风部容置于其中;其中,该通风孔与该透气孔之间形成一内气流通道及数个外气流通道,该内气流通道的形成是由该透气孔、该中央通道、该内通道、该导风部及该通风孔所组成;该外气流通道的形成是由该透气孔、该容纳空间、该外通道、该导风容室及该通风孔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是采用圆锥状结构或平面结构;当该导风部为平面结构,其上又设一非电力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通道是采用圆形通道或多边形通道;当该内通道为多边形通道,是装设数个中央通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又包括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内面及一外面,该外面具有一预定锥度且其上设有数个光学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又包括 一扩散片,用以将光线平均扩散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风部的外表面设 一反光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外壳上具有数个微 结构或微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可与该发光二 极管表面接触或完全包覆。
全文摘要
一种高效能的发光体,其包括一连接部、一散热体、一发光部、一中央通风部及一透光外壳;此连接部具有导风部、导风容室及通风孔;发光部则于散热体的工作表面上设数个发光二极管,此工作表面介于散热体的内、外通道之间;而中央通风部是以其中央通道连通内通道;且其第二端位于透光外壳中;借此;于透气孔、中央通风部的中央通道经内通道、导风部、导风容室至通风孔形成一内气流通道;并于透气孔、中央通风部的第二端外围经外通道、导风容室至通风孔形成一外气流通道,故,本发明兼具设有气流通道散热效果佳、分流扩散结构提升散热效果、辅助发光结构提升光源均匀效果及照明效果等优点及功效。
文档编号F21V23/06GK101813242SQ20091000917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
发明者任益华, 张世宗, 蔡瑞龙, 邱绍祯, 郑基锋 申请人: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