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水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99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水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水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水文测量站使用的水下电筒是当初生产厂家为缆道信号传输,而专门设计的 水下信号源装置,由于缆道信号有许多不确定参数,设计者采用了干电池中容量最大的一 号电池,当时的一号电池容量约为2. 5安/时,这种水下电筒的体积大,而且密封性能也较 差。如使用三节一号电池的水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大量浪费,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水下电筒,体积不足原来电筒的四分之一,材 料重量也大大减少,而且制造成本低、入水阻力小、密封性能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 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型水下电筒,包括电池筒、 正极电筒盖和负极电筒盖,所述电池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电筒盖和负极电筒盖,正极电 筒盖和负极电筒盖分别通过螺纹与电池筒固定连接,正极电筒盖与电池筒之间以及负极电 筒盖与电池筒之间分别设有密封橡胶垫圈,正极电筒盖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电筒盖上 设有负极接线柱,负极电筒盖的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正极接线柱与正极电筒盖的连接处以 及负极接线柱与负极电筒盖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绝缘胶木圈环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不锈钢材制成的水下电筒,使用五号电池为其提 供电能,体积不足原来电筒的四分之一,材料重量也大大减轻,而且制造成本低、入水阻力 小、密封性能强,属于节能、省材、环保的低碳产品。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微型水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筒;2、正极电筒盖;3、负极电筒盖;4、密封橡胶垫圈;5、正极接线柱; 6、负极接线柱;7、绝缘胶木圈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电筒,包括电池筒1、正极电 筒盖2和负极电筒盖3,所述电池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电筒盖2和负极电筒盖3,正极 电筒盖2和负极电筒盖3分别通过螺纹与电池筒1固定连接,正极电筒盖2与电池筒1之 间以及负极电筒盖3与电池筒1之间分别设有密封橡胶垫圈4,正极电筒盖2上设有正极接 线柱5,负极电筒盖3上设有负极接线柱6,负极电筒盖3的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正极接线柱 5与正极电筒盖2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接线柱6与负极电筒盖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绝缘胶木圈环氧树脂层7。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制成,使用五号电池为其提供电能,体积不足原来电筒 的四分之一,材料重量也大大减少,而且制造成本低、入水阻力小、密封性能强,属于节能、 省材、环保的低碳产品。
权利要求一种微型水下电筒,包括电池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电筒盖(2)和负极电筒盖(3),正极电筒盖(2)和负极电筒盖(3)分别通过螺纹与电池筒(1)固定连接,正极电筒盖(2)与电池筒(1)之间以及负极电筒盖(3)与电池筒(1)之间分别设有密封橡胶垫圈(4);正极电筒盖(2)上设有正极接线柱(5),负极电筒盖(3)上设有负极接线柱(6),负极电筒盖(3)的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正极接线柱(5)与正极电筒盖(2)的连接处以及负极接线柱(6)与负极电筒盖(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绝缘胶木圈环氧树脂层(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水下电筒,包括电池筒、正极电筒盖和负极电筒盖,所述电池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电筒盖和负极电筒盖,正极电筒盖和负极电筒盖分别通过螺纹与电池筒固定连接,正极电筒盖与电池筒之间、负极电筒盖与电池筒之间分别设有密封橡胶垫圈,正极电筒盖上设有正极接线柱,负极电筒盖上设有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与正极电筒盖的连接处、负极接线柱与负极电筒盖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绝缘胶木圈环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不锈钢材制成的水下电筒,使用五号电池为其提供电能,体积不足原来电筒的四分之一,材料重量也大大减轻,而且制造成本低、入水阻力小、密封性能强,属于节能、省材、环保的低碳产品。
文档编号F21L2/00GK201723986SQ20102019102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孟祥江 申请人:孟祥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