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灯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99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灯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照明及指示灯领域相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装载于车门而兼具有照明 与指示功能的车门灯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一般民众对于车辆的购买及其使用密度亦相对增加许多。 而在路上车辆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各车间的用车风险掌控便显格外重要,尤其对于夜间或 下雨等视线较为不良的状况下,更须小心行车安全。鉴于此目的,现行车辆的前后皆会配 置有大灯供以夜间照明之用、方向灯供以转弯警示之用,以及倒车灯供以倒车警示之用。然 此等基本照明的方位与使用时机,对于行车及用车的各种衍生态样而言,仍是稍显不足的。 例如时有所闻,在一般车辆停车之际常有驾驶或乘客将车门短时间或长时间呈现开启的状 态,进而导致后方来车不及闪避或未察视而撞上车门造成损伤。另外,对于开启车门后驾驶 欲离开车辆时对于该路面的状况因昏暗而无法清楚察视,或是对于车内座位底部若仅利用 配置于车顶内部的照明灯,将无法有效提供照明功能等缺失,皆为一般车辆在照明与指示 灯领域亟欲改善的课题。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并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 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车门灯改良结构,利用简单的安装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得以 轻易搭载于任何车辆的内车门处,并同时兼具有照明及指示功能,用以提升行车及用车的 安全,而对于车内环境的掌控亦得有效清楚察视。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轻易装载于任何车种的内车门 处的车门灯改良结构。通过该车门灯改良结构提供的指示及照明功能,用以提升行、用车的 安全并得以有效彻底察视车内环境。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灯改良结构,包含一基板;一隔板,垂 直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分隔该基板形成一第一发光区及一第二发光区;多个发光装置,分别 设置于该基板上的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装载该基 板并于该壳体侧边更具有一电气接头;及一复合式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及至少一固定部, 该透镜本体为一片状圆弧体并包含一第一透镜区及一第二透镜区,其中该第一透镜区及该 第二透镜区藉由该隔板分隔而分别对应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设置,并利用该固定 部固设于该壳体,该多发光装置并与该电气接头电连接。其中该多发光装置为表贴型发光二极管或是炮弹型发光二极管。而为使指示效果 较佳,其中该第一透镜区可由多个半月型透镜块体交错排列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隔板分离出二组独立的发光区域,同时并对应兼具 有照明及指示的覆合式透镜,藉此使该多发光装置发射的光源呈现出发散的指示效果以及 前进式的照射效果。又利用设于该壳体侧边的该电气接头,可轻易将本实用新型装载于任
3何车种之内车门处。综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性极为广泛,且确可有效提供照明及指示功 能,用以提升行车及用车的安全,而对于车内环境的掌控亦得有效清楚察视。

图IA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与车门相应结合位置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装设后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门灯;10-基板;102-第一发光区;104-第二发光区;20-隔 板;30-发光装置;40-壳体;42-电气接头;50-复合式透镜;502-透镜本体;5022-第一透 镜区;50221-半月型透镜块体;5024-第二透镜区;504-固定部;6-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 阅。请参阅图IA及图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与车门相应结合位置示 意图及车门灯改良结构装设后整体外观示意图。由图观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门灯1 安装于一车门6内,安装上仅须将车子所提供的电源线电气连接于该车门灯1,并将该车门 灯1卡设于车门6即可。此时效果即如第IB图所示,该车门灯1的上部位可达到光源指示 的功能,下部位则具有光源照射功能,使该车门灯1装载后同时兼具有指示及照明的效果。请再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车门灯改良结构组合示意图及分解示意 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基板10、一隔板20、多个发光装置30、一壳体40及一复 合式透镜50。其中该基板10为一电路板结构,采用软式或硬式电路板皆可实施。而于该基 板10上垂直设有一隔板20,该隔板20将该基板10分隔形成一第一发光区102及一第二发 光区104。该第一发光区102及该第二发光区104上皆设置有多个发光装置30,该多发光 装置30可以表贴型发光二极管或炮弹型发光二极管实施,或者其他可提供光源的发光装 置30皆可。该壳体40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装载该基板10于内,同时该壳体40侧边更具有一 电气接头42用以与车门6电气连接之用。另该复合式透镜50具有一透镜本体502及至少 一固定部504。该透镜本体502为一片状圆弧体并包含一第一透镜区5022及一第二透镜区 5024,利用该固定部504可与该壳体40相互固定,而使装载于该壳体40的基板10上各发 光装置30发射后,其光源经该复合式透镜50而加强形成发散或直射效果。对应上,通过该 隔板20分隔而使该第一发光区102对应该第一透镜区5022设置;该第二发光区104对应 该第二透镜区5024设置。具体实施上,该电源由车体的车门6内内置的电源线传送电源至该电气接头42, 进而再驱动与该电气接头42电气连接的该多发光装置30,而使光源经该复合式透镜50射 出。由于该第一透镜区5022可由多个半月形透镜块体交错排列构成。藉此,结合凸透镜原 理可将射入光源发散,而达到指示性效果。因此,当光源经过该第一透镜区5022者将呈现 发散指示灯性质。而该第二透镜区5024由一般光滑面的透镜所构成。同时结合凸透镜原
4理即可将入射光源集中,进而加强其照射强度与距离而得呈现照明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隔板分离出二组独立的发光区域,同时并对应兼具 有照明及指示的覆合式透镜,藉此使该多发光装置发射的光源呈现出发散的指示效果以及 前进式的照射效果。又利用设于该壳体侧边的该电气接头,可轻易将本实用新型装载于任 何车种之内车门处。综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性极为广泛,且确可有效提供照明及指示功 能,用以提升行车及用车的安全,而对于车内环境的掌控亦得有效清楚察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 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车门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隔板,垂直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分隔该基板形成一第一发光区及一第二发光区;多个发光装置,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上的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装载该基板并于该壳体侧边更具有一电气接头;及一复合式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及至少一固定部,该透镜本体为一片状圆弧体并包含一第一透镜区及一第二透镜区,其中该第一透镜区及该第二透镜区藉由该隔板分隔而分别对应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设置,并利用该固定部固设于该壳体,该多发光装置并与该电气接头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发光装置为表贴型发光二 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发光装置为炮弹型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区由多个半月型 透镜块体交错排列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灯改良结构,包含一基板;一隔板,垂直设于该基板上并分隔该基板形成一第一发光区及一第二发光区;多个发光装置,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上的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一壳体,用以装载该基板并于该壳体侧边更具有一电气接头;及一复合式透镜,具有一透镜本体及至少一固定部,该透镜本体为一片状圆弧体并包含一第一透镜区及一第二透镜区,其中该第一透镜区及该第二透镜区藉由该隔板分隔而分别对应该第一发光区及该第二发光区设置,并利用该固定部固设于该壳体。藉此兼具有照明及指示功能,大幅提高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F21V13/00GK201672416SQ20102019092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林永发 申请人:佳欣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