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无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99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无极灯的制作方法
平面无极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平面型无极灯,可用于显示器背光照明与室内外照明,归类为新型节能电光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晶显示器主要使用管型冷阴极荧光灯和LED两种背光电光源。冷阴极荧光灯的管径为数毫米,充入数KPa的氙气,采用Ti、Ta等金属作为电极,用高的启动电压形成辉光放电。LED是半导体发光器件,稳压直流电驱动,芯片组成点阵用作平面照明。冷阴极荧光灯光效高,成本低,但照明均匀性差;LED灯均匀性好,寿命长,但成本高。现有的平面荧光灯多在内壁涂定量的荧光粉,配置有与灯体等长的带状的阳极和阴极,在直流脉冲放电下驱动放电,得到均匀的面放电发光。平面光源具有优良的光照特性,是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和室内外照明的理想光源,也比冷阴极荧光灯和LED具有更多优势,LED除成本高以外,还需期待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而现有的平面荧光灯,有亮度不够理想,成本较高,寿命较短等缺点。注意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可以使其面积增大,亮度均匀,寿命趋长而成本低。

发明内容
以下结合附图
对说明本发明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剖面图。本发明由灯管I、引出线2、高频电路3、扩散面板4、启动线圈5和反射面板6构成。灯管I是直径为I IOmm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的细管,充有Hg、Ar等气体,内表面涂荧光粉;灯管I两端无电极,但有伸入灯管内的引出线2,两根引出线分别与高频电路3的两端做电连接;灯管I按一定间距成排布置在反射面板6上,覆盖整个发光平面;灯管阵列两端的外表面各绕有一组启动线圈5,启动线圈5的两端也与高频电路3的两端做电连接。高频电路3为输出200 2000KHZ电能的高频逆变器,为灯管阵列供电;扩散面板4为高分子或其他高性能扩散材料,主要把灯管阵列的光线均匀扩散开;反射面板6镀膜或其他高反射镜面材料,将尽量多的光线反射到扩散面板4上。除此,还加上适当的维系固定全体构件的框架,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光源体系。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当电源接通时,市电经高频电路3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电流通过启动线圈5,产生高频电磁场,使灯管I内的工作气体产生高频气体放电,放电后灯管I内形成放电电流,经由灯两端的引出线2,能够通过更大的电流,大大增加灯管亮度。放电电流稳定后,启动线圈5和引出线2变成馈能装置,为灯管供电。灯管阵列产生的光线经反射面板6和扩散面板4作用后,形成大面积的均匀照明。本发明采用了无极灯技术,灯管I内没有通常荧光灯所必需的电极,引出线2只起电流的输导作用,并不具备电极的功能,容易使灯管的管径变细(如1mm),发光平面变薄;也能使灯管本身长度增加,恰到好处地增加灯管的排列数量,最终能使发光平面面积增大。其次,由于没有电极,使整体的制作工艺变为简单,易使光源的寿命变长(> 30000h)。总之,作为发光体,本发明发光面积大、发光面均匀、亮度高、能降低能耗,可以满足各种尺寸的液晶背光照明及其他室 内外的照明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平面无极灯,由灯管阵列、高频电路、扩散面板、反射面板等构成,其特征是灯管(I)是直径为I IOmm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的细管,充有Hg、Ar等气体,内表面涂荧光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灯管(I)两端无电极,但有伸入灯内的引出线(2),两根引出线分别与高频电路(3)的两端做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灯管(I)按一定间距成排布置在扩散面板(4)上,覆盖整个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灯管阵列两端的外表面各绕有一组启动线圈(5),启动线圈(5)的两端与高频电路(3)的两端做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高频电路(3)为输出200 2000KHZ电能的高频逆变器,为灯管阵列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扩散面板(4)为高分子或其他高性能扩散材料,可以把灯管阵列的光线均匀扩散。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无极灯,其特征是反射面板(6)为镀膜或其他高反射镜面材料,可以把尽量多的光线反射到扩散面板(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新型平面无极灯,由灯管阵列、高频电路、扩散面板、反射面板等构成。灯管(1)是直径为1~10mm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的细管,两端无电极,但有伸入灯内的引出线。灯管按一定间距成排布置在扩散面板上,灯管阵列两端的外表面各绕有一组启动线圈。通电后,高频电流通过启动线圈,产生高频电磁场,使灯管内的工作气体产生高频气体放电,经由灯两端的引出线形成更大电流,增加灯管亮度。灯管阵列产生的光线经反射面板和扩散面板作用后,形成较大面积的均匀照明。本发明发光面积大、发光面均匀、亮度高、能降低能耗,可以满足各种尺寸的液晶背光照明及其他室内外的照明需要。
文档编号F21V5/08GK102768938SQ20111011371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余亮, 尹梦寒 申请人:余亮, 尹梦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