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6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光的半导体元件。LED具有低功率消耗、半永久寿命、快速响应速度、安全以及环保的优点。因此,许多研究致力于将传统的光源替代为LED。现在,LED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作用于例如在室内和室外使用的各种灯的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子标识牌以及街灯等等的光源。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包括基板和被布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构件,该构件被布置在发光模块上并且包括其中插入发光器件的孔和反射来自于发光器件的光的突起;外罩,该外罩围绕发光模块和构件;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被布置在发光模块下面的顶表面并且辐射来自于多个发光器件的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外罩110和构件120的结构描述前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图5是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和构件1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图6是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和构件1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图7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构件120、发光模块130以及散热器140的位置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图8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构件120,特别地,基于圆锥123的高度和构件120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图9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怎样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另一示例的视图。图10是图9的顶视图。图11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怎样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又一示例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的顶视图。图13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怎样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再一示例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修改示例的透视图。图1 至图15c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怎样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又一示例的透视图。图16是图12中所示的内壳的分解截面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内壳的修改示例的分解截面图。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内壳的另一修改示例的分解截面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的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0至图22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各种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图23是描述图19中所示的基板331如何联接到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截面图。图M是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修改示例的透视图。图25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构件、基板331以及发光器件333如何相互联接的截面图。图沈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发光器件333的光学路径特性的截面图。图27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构件的修改示例并且描述该构件如何联接到基板331 的截面图。图2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00的透视图。图四是图28中所示的照明装置200的分解透视图。图30是图28中所示的照明装置200的截面图。图31是描述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的结构和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的光分布特性的截面图。图32是基于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的结构和图28中所示的外壳270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起见,每一层的厚度或尺寸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每个部件的尺寸不必须表示其实际尺寸。将会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它能够直接位于该元件上/下,并且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在“上”或者“下”时,能够基于元件包括“在元件下”和“在元件上”。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参考图1至图3,照明装置100包括外罩110、构件120、发光模块130、散热器 140、电源控制器150、内壳160以及外壳170。外罩110围绕并且针对外部冲击保护发光模块130和构件120。外罩110将由发光模块130产生的光分布到照明装置100的前(顶部)或者后 (底部)。
散热器140在照明装置100的驱动时将由发光模块150产生的热辐射到外部。散热器140通过尽可能多地接触发光模块130的表面来提高热辐射效率。外壳170围绕散热器140、电源控制器150以及内壳160等等并且确定照明装置 100的外观。在下文中,将会以其组成为重点来详细地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外罩〉外罩110具有灯泡形状和开口“G1”。外罩110的内表面涂覆有黄色颜料。颜料可以包括扩散剂使得经过外罩110的光能够在外罩100的内表面上扩散。外罩110可以由玻璃形成。然而,玻璃易受到重量或者外部冲击。因此,塑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等等能够被用作外罩110的材料。在此,具有优异的耐光性、优异的耐热性以及优异的冲击强度性能的聚碳酸酯(PC)等等也能够被用作外罩110的材料。〈构件〉构件120包括基部121和锥体123。基部121和锥体123被相互形成为一体或者单独地形成并且通过粘合剂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基部121具有圆形形状。锥体13从基部121的一侧延伸。锥体123的直径沿着基部121的中心轴“A”增加。锥体123的顶表面具有平坦的圆形形状。这样的锥体123用作反射从发光模块130发射的光的反射镜。虽然实施例示出构件120包括基部121,但是构件120能够仅由锥体123构成而没有基部121。构件120由具有高反射效率的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制成。例如,树脂材料包括 PET,PC以及PVC中的任一个。金属材料包括Ag、包括Ag的合金、Al、包括Al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构件120的表面涂覆有Ag、Al、白色光阻焊(PSR)墨水以及扩散片等等。或者,通过阳极镀工艺在构件120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物膜。然而,不限制构件120的材料和颜色。能够根据照明装置100的想要的照明不同地选择构件120的材料和颜色。<发光模块>发光模块130包括基板131和安装在基板13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133。基板131具有圆形形状。基板131的中心部分包括放置并且联接构件120的基部 121的放置凹槽130a。通过在绝缘体上印刷电路图案制成基板131并且其包括,例如,普通印刷电路板 (PCB)、金属芯PCB、柔性PCB以及陶瓷PCB等等。在此,推荐的是,基板131包括允许未封装的LED芯片直接结合于其上的板上芯片(COB)。COB型基板包括陶瓷材料以获得对于由于照明装置100的驱动而产生的热的耐热性和绝缘性。此外,基板131能够由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基板131的表面可以具有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颜色,例如,白色和银色等等。多个发光器件133被放射状地布置在基板131上,使得当操作照明装置100时能够有效地辐射从发光器件133产生的热。多个发光器件13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LED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或者白色发光二极管,其中的每一个分别发射红、绿、蓝或者白光。二极管的种类和数目不限于此。<散热器>散热器140包括用于容纳电源控制器150和内壳160的容纳凹槽140a。散热器140还包括多个叶片。散热器140包括其顶表面至少部分平坦的上部141 和其中形成有热辐射叶片的下部143。散热器140包括上部141和下部143。上部141具有柱形形状。柱形上部141包括圆形顶表面,在其上布置发光模块130。顶表面的直径沿着顶表面的中心轴“A”向下增加。下部143具有柱形形状。柱形下部143从柱形上部141延伸。柱形下部143的直径沿着顶表面的中心轴“A”向下增加。柱形上部141具有延伸通过柱形上部141的一侧的孔141a。在此,孔141a位于柱形上部141的一侧的中心部分中。这样的孔141a用作允许从被布置在散热器140内的电源控制器150的布线电连接到被布置在柱形上部141上的发光模块130的路径。同时,可以根据发光模块130的总面积或者电源控制器150的整个长度改变柱形上部141的圆形形状的面积或者柱形上部141的高度。柱形下部143包括形成在其表面上纵向方向上的多个凹槽143a。多个凹槽143a 放射状地布置在柱形下部143的表面上。这样的凹槽143a增加柱形下部143的表面面积以提高散热器140的热辐射效率。尽管实施例示出多个凹槽143a形成在下部143中,但是柱形上部141也可以具有多个凹槽143a,其具有与柱形下部143的多个凹槽143a的形状相同的形状。而且,形成在柱形下部143的表面上的多个凹槽143a能够延伸到柱形上部141。散热器140由具有优异的热辐射效率的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制成。对散热器 140的材料不存在限制。例如,散热器140的材料能够包括Al、Ni、Cu、Ag以及Sn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热辐射板(未示出)可以被布置在发光模块130和散热器140之间。热辐射板(未示出)能够由诸如导热硅焊盘或者导热带等等的具有高的导热性的材料制成,并且能够将由发光模块130产生的热有效地传到散热器140。<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150包括支撑板151和安装在支撑板151上的多个部件153。多个部件153包括,例如,将由外部电源提供的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的DC转换器、控制发光模块 130的驱动的驱动芯片、以及用于保护发光模块130的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等等。在此,对部件不存在限制。〈内壳〉内壳160包括被插入到散热器140的容纳凹槽140a的插入部分161和电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连接端子163。内壳160由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制成。插入部分161具有柱形形状,其具有空的内部。插入部分161被插入到散热器140 的容纳凹槽140a中并且防止电源控制器150和散热器140之间的电气短路。因此,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00的耐受电压。
例如,连接端子163连接到插座形式的外部电源。连接端子163包括在其下顶点处的第一电极163a、在其横向表面上的第二电极16 、以及在第一电极163a和第二电极16 之间的绝缘构件163c。电力被从外部电源提供到第一电极163a和第二电极16北。在此, 因为根据照明装置100的设计不同地改变连接端子163的形状,所以对连接端子163的形状不存在限制。<电源控制器和内壳之间的机械和电气连接结构>电源控制器150被布置在散热器140的容纳凹槽140a中。为了空气平滑地在内壳160中流动,电源控制器150的支撑板151垂直地布置到基板131的一侧。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对流电流使得空气在内壳160的上和下方向上流动,从而与支撑板151被水平地布置到基板131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较,提高了照明装置100 的热辐射效率,。同时,支撑板151能够垂直于内壳160的纵向方向地布置在内壳160中。对如何布置支撑板151不存在限制。电源控制器150借助于第一布线150a电连接到发光模块130,并且借助于第二布线160a电连接到内壳160的连接端子163。更加具体地,第二布线160a连接到连接端子 163的第一电极163a和第二电极16 并且被提供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此外,第一布线150a经过散热器140的通孔141a并且连接电源控制器150和发光模块130。〈夕卜壳〉外壳170联接到内壳160并且容纳散热器140、发光模块130以及电源控制器150寸寸。因为外壳170覆盖散热器140,所以能够防止灼烧事故和电击。而且,用户能够容易地操作照明装置100。外壳170包括环形结构171、具有开口的锥形主体173、以及物理地连接环形结构 171和主体173的连接部分175。主体173具有锥形形状。主体173具有与散热器140的柱形下部143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连接部分175由多个肋组成。开口 “G2”形成在多个肋之间。外壳170由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制成。前述的照明装置100的结构允许照明装置100替代传统的白炽灯泡。因此,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新的照明装置的机械连接结构或者不对组装进行改进的情况下使用用于传统的白炽灯泡的装置。图4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外罩110和构件120的结构描述前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参考图2至图4,外罩110的开口 “Si”的面积小于经过外罩110的中心“0”的表面“S2”的面积并且大于构件120的锥体123的顶表面的面积“S3”。此外,构件120的锥体123的顶表面的面积“S3”小于经过外罩100的中心“0”的表面“S2”的面积。因此,构件120没有阻挡从发光模块130发射的光并且光分布到外罩110的前面。而且,当构件120的锥体123的顶表面低于经过外罩110的中心“0”的表面“S2” 并且当从发光模块130发射的光照射到外罩110的前面时,构件120的锥体123阻挡光,使得在外罩110中产生暗部。因此,构件120位于外罩100的开口“G1”的中心“0”并且朝着外罩110的中心“0”布置。接下来,构件120的锥体123的顶表面平行于外罩110的开口 “G1”,并且高于经过外罩110的中心“0”的表面“S2”。结果,能够防止在外罩110的前面可能产生的暗部“D”。图5是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和构件1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图 6是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和构件1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参考图5和图6,沿着基板131的周围放射状地布置被布置在基板131上的发光器件133。在此,当构件120阻挡从发光器件133垂直地发射到外罩的前面的光时,在外罩 110的前面,特别地,在外罩110的前面的中心部分产生暗部“D”,使得实际上劣化了光分布特性。因此,重要的是,如何相对于被布置在基板13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133放置构件 120。因此,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图5中所示,当从构件120的顶表面的外边缘向下垂直看时,多个发光器件133至少以没有被构件120的顶表面阻挡的方式放射状地布置在基板 131 上。如图6中所示,发光器件133被布置在基板131上,使得放射状地布置的多个发光器件133当中相对于基板131的中心轴“A”相互面对的至少两个发光器件133之间的距离 “D2”大于构件120的顶表面的直径“D1”。在此,基板131的中心轴“A”与构件120的中心轴“A”对准。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在外罩110的前面可能产生的暗部“D”。图7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构件120、发光模块130以及散热器140的位置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参考图7,从发光模块130产生的一部分光由构件120反射并且被照射到外罩110的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在被照射到外罩110的后面的光的路径不存在阻碍时,在外罩110的后面能够完全地获得光分布特性。因此,如图7中所示,散热器140的柱形上部141的外周表面相对于散热器140的中心轴“A”倾斜。结果,因为构件120反射的光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被照射到外罩110的后面,所以能够提高后光分布特性。图8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构件120,特别地,构件120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和锥体123的高度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视图。参考图8,在锥体123具有特定高度“H”的状态下,根据锥体123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R”可以改变从发光模块130产生的光的路径。换言之,当锥体123的曲率半径“R” 增加时,通过锥体123反射的光的分布在外罩110的后面增加。当锥体123的曲率半径“R” 减少时,通过锥体123反射的光的分布在外罩110的后面相对地减少。因此,为了改进锥体 123具有特定高度“H”的状态下的后光分布特性,推荐的是,增加构件的锥体123的曲率半径 “R,,。同时,在构件的锥体123的弯曲表面具有特定曲率半径“R”的状态下,根据锥体 123的高度“H”可以改变从发光模块130产生的光的路径。换言之,当锥体123的高度“H” 增加时,通过锥体123反射的光的分布在外罩110的后面中增加。当锥体123的高度“H” 减少时,通过锥体123反射的光的分布在外罩110的后面相对地减少。因此,为了改进锥体 123的弯曲表面具有特定曲率半径“R”的状态下的后光分布特性,推荐的是,增加构件的锥体123的高度“H”。图9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如何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9和图10,散热器140包括放置部分144。放置部分144在柱形上部141的顶表面中具有预定的深度。限定放置部分144的外周具有至少一个凹槽IMa。如所示的, 放置部分144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可以具有与基板131的形状相对应的任何形状。能够从放置部分144的外周向内或者向外地布置形成在放置部分144的外周中的凹槽IMa。因为在上面已经描述了发光模块130的结构,所以将会省略其描述。然而,具有圆形形状的基板131的外周包括被插入到散热器140的放置部分144的凹槽14 中的突出部分131a。突出部分131a从基板131的外周向外延伸。同时,在上面已经描述了基板131包括突出部分131a。然而,当放置部分144包括突出部分(未示出)来替代凹槽14 时,基板131包括插入有放置部分144的突出部分 (未示出)的凹槽(未示出)。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之间的这样的联接结构防止基板131旋转或者分离。 因此,能够提高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之间的对准特性。图11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如何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又一示例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的顶视图。参考图11和图12,因为发光模块130的结构与图9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结构相同,所以将会省略其描述。而且,散热器140的结构与图9中所示的散热器140的结构几乎相同。然而,图11的散热器140的放置部分144进一步包括开口 14北。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之间的联接结构能够提高吸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之间的对准特性。此外,当发光模块130需要修理时,联接结构允许发光模块130容易地从散热器140分离。因此,更加方便执行工作。图13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如何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再一示例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修改示例的透视图。参考图13和图14,散热器140包括放置部分144。放置部分144的周边的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引导件。在此,引导件包括平直部分143c。而且,发光模块130的基板131具有与放置部分144的形状相对应的结构。即,基板131的周边的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引导件。在此,引导件包括平直部分131b。基板131被放置在散热器140的放置部分144中。 放置部分144和基板131的引导件允许发光模块130在特定方向上被布置在散热器140的顶表面上。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散热器140的放置部分144的外周不仅可以包括平直部分143c而且可以包括凹槽,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发光模块130和散热器140之间的对准特性。图15a至图15c用于描述图2中所示的散热器140如何联接到图2中所示的发光模块130的又一示例的截面图。首先,在图15a至图15c中,将会省略与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的结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结构的描述。参考图15a,散热器140的柱形上部141的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未示出)或者孔14加。发光模块130的基板131的底表面包括突起131c。突起131c朝着基板131的底表面向外延伸。突起131c被插入在散热器140的凹槽(未示出)或者孔14 中,使得散热器140联接到发光模块130。因此,因为突起131c和凹槽(未示出)或者孔14 将散热器140固定到发光模块130,所以能够提高对准特性。基板131的顶表面上的发光器件133被布置为比基板131的底表面上的突起131c 更加远离基板131的中心轴“A”。S卩,从基板131的中心轴“A”到突起131c的直线距离 “dl”小于从基板131的中心轴“A”到多个发光器件133的直线距离“d2”。当以前述方式布置多个发光器件133和突起131c时,进一步方便联接发光模块130和散热器140。参考图1 和图15c,散热器140在其顶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突起142b。发光模块 130的基板131包括其中插入散热器140的突起142b的孔131d或者其中插入散热器140 的突起142b的凹槽131e。因此,与图15a中所示的结构一样,散热器140和发光模块130 被相互固定同时没有移动并且提高对准特性。因为被布置在基板131上的发光器件133和孔131d或者凹槽131e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图15a中所示的位置关系相同,所以其描述将会被省略。图16是图2中所示的内壳的分解截面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内壳的修改示例的分解截面图。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内壳的另一修改示例的分解截面图。参考图16至图18,内壳160包括具有开口的圆形插入部分161和围绕插入部分 161的一侧的外表面的连接端子163。首先,参考图16,插入部分161在其外表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凹槽161a。凹槽161a 可以相对于插入部分161的一个侧端水平地延伸。尽管实施例示出插入部分161具有圆形形状,但是插入部分161能够具有能够插入到散热器140的容纳凹槽140a中的任何形状。当插入部分161包括两个或者更多凹槽 161a时,至少两个凹槽161a被布置为相对于插入部分161的中心轴“A”相互面对。因此, 插入部分161能够稳定地固定到连接端子163。而且,插入部分161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源控制器150和散热器140之间的
电气短路。连接端子163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端子163包括从其内表面向外延伸的突出部分163d。突出部分163d被插入到插入部分161的凹槽161a中。即,通过推并且将插入部分161固定到连接端子163中来将连接端子163的突出部分163d插入到插入部分161 的凹槽161a中。参考图17,插入部分161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161b。突出部分161b 可以具有相对于插入部分161的一个侧端水平地延伸的矩形形状。尽管实施例示出插入部分161具有圆形形状,但是插入部分161能够具有能够插入到散热器149的容纳凹槽140a中的任何形状。当插入部分161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突出部分161b时,至少两个突出部分161b被布置为相对于插入部分161的中心轴“A”相互面对。因此,插入部分161能够稳定地固定到连接端子163。而且,插入部分161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源控制器150和散热器140之间的
电气短路。连接端子163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端子163包括陷到其内表面中的凹槽 16;3 插入部分161的突出部分161b被插入到凹槽16 中。即,通过推并且将插入部分 161固定到连接端子163中,将插入部分161的突出部分161b插入到连接端子163的凹槽163e。参考图18,插入部分161包括第一引导凹槽161c,该第一引导凹槽161c垂直于插入部分161的一个侧端布置;第二引导凹槽161d,该第二引导凹槽161d被连接到第一引导凹槽161c的末端并且垂直于第一引导凹槽161c布置;以及锁定突起161e,该锁定突起 161e形成在第二引导凹槽161d的末端处。当插入部分161包括多个第一和第二引导凹槽161c和161d以及多个锁定突起 161e时,至少两个第一引导凹槽161c、至少两个引导凹槽161d以及至少两个锁定突起161e 被布置为相对于插入部分的中心轴“Α”分别相互面对。因此,插入部分161能够稳定地固定到连接端子163。而且,插入部分161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源控制器150和散热器140之间的
电气短路。连接端子163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端子163在其内表面上包括突出部分 163f。突出部分163f装配到插入部分161的第一引导凹槽161c并且沿着第一引导凹槽 161c向上移动,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沿着第二引导凹槽161d移动,并且然后被放置在锁定突起161e中。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的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00包括外罩310、构件320、发光模块330、散热器340、电源控制器350、内壳360以及外壳370。因为除了构件320和发光模块330之外,照明装置300包括与图2中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组件相同的组件,所以将会省略其各自的描述。构件320包括基部325,该基部325具有平坦的盘形状;环形结构327,该环形结构 327从基部325的外周延伸;以及突起324,该突起3M沿着基部325的中心轴“A”向上突起。尽管图19示出构件320包括用作反射镜的突起324,但是构件320可以包括基部325 和环形结构327而不具有突起324。发光模块330包括基板331和多个发光器件333。与图2中所示的基板131相比, 基板331具有平坦的盘形状而不具有插入凹槽。在此,基板331不仅可以具有平坦的盘形状而且可以具有包括四边形和六边形形状等等的各种形状。而且,从多个发光器件333到构件320的环形结构327的距离实际上彼此相同。因此,能够获得均勻的光学取向角或者均勻的光分布特性。图20至图22是示出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各种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将会参考图19描述图20至图22的各种修改示例中的每一个。首先,如图20中所示,构件包括基部325、从基部325的中心部分突起的突起324、 以及从基部325的外周向外延伸的环形结构327。基部325包括多个孔32fe。图19中所示的多个发光器件133分别被插入到多个孔32 中,使得多个发光器件133暴露在构件320的顶表面上。基部325不仅能够具有平坦的盘形状而且具有能够围绕或者覆盖被布置在构件320的下面的基板331的任何形状, 例如,六角形形状和其它各种形状等等。突起3 具有从基部325的顶表面的中心部分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朝着其顶部增加的直径的锥形。环形结构327从基部325的外周向外延伸并且朝着图19中所示的基板331倾斜。这样,当从发光模块330产生的光被外罩310反射并且被照射到外罩310的后面时, 朝着基板331倾斜的环形结构327没有阻碍光的路径。因此,能够提高外罩310的后光分布特性。参考图21,图21中所示的构件包括图20中所示的基部325和环形结构327 ;以及突起324’。突起324’具有从基部325的顶表面的中心部分向上延伸的半球形状。参考图22,图22中所示的构件包括图20中所示的基部325和环形结构327 ;以及突起324”。突起324”包括半球部分324”b和延伸部分324” a。延伸部分324” a从基部 325的顶表面的中心部分向上垂直地延伸并且具有特定直径。半球部分3M、从延伸部分 324”a的末端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弯曲表面。图23是描述图19中所示的基部331如何联接到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截面图。如图23中所示,被布置在基板331上的发光器件333被插入到构件320的孔32 中并且暴露到外部。构件327的环形结构327从构件320的基部325的外周延伸并且朝着基板331倾斜。在此,由基板331的横向表面和环形结构327的底表面形成的角是直角或者锐角(α)。而且,为了将发光器件333容易地联接到构件320,环形结构327的一侧与基部325的一侧形成锐角。环形结构327的末端可以位于与基板331的底表面一条线上的假想平面上。因此,环形结构327的末端接触被布置在基板331下面的散热器340的平坦表面并且提高构件320、发光模块330以及散热器340之间的对准。图M是图19中所示的构件320的修改示例的透视图。图25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构件、基板331以及发光器件333如何相互联接的截面图。图沈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发光器件333的光学路径特性的截面图。参考图M至图沈,被布置在基板33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333被插入到基部325的孔中并且暴露在构件的顶表面上。从突起324”’的中心轴“Α”放射状地布置多个发光器件333。从中心轴“Α”到发光器件333的距离实际上彼此相同。虽然突起3Μ”’具有与图22中所示的突起324”的结构相类似的结构,但是突起 324'"能够具有具有从基部325向上突起的形状的任何结构。突起3Μ”’的顶点至少高于多个发光器件333。结果,因为从发光器件333产生的光照射到突起3Μ”’并且由突起3Μ”’反射,所以能够提高外罩310的前光分布特性。环形结构327,包括从基部325的外周延伸的第一环327,a和从第一环形327,a 延伸的第二环327,b。第一环327,a用作反射从发光器件333发射的光的反射表面。第一环327,a被涂覆有反射材料以便于反射光。第一环327’a相对于基部325的顶表面在与基板331的相反方向上倾斜,即,以第一倾斜度向上倾斜。换言之,第一环327’ a以相对于基板331的一侧的钝角倾斜。这样的第一环327’ a能够将由发光器件333发射的光照射到外罩310的前面,使得防止了光被照射到不必要的部分,并且能够减少光学损耗。第二环327,b从第一环327,a延伸并且朝着基板331以第二倾斜度倾斜。即,第二环327’ b具有从第一环327’ a弯曲的倾斜表面。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二环327’ b没有阻碍外罩310反射的从发光器件333产生并且照射到外罩310的后面的光的路径。因此,能够提高外罩310的后光分布特性。将会如下描述第一环327’ a和第二环327’ b之间的角。相对于经过相互接触的第一环327,a和第二环327,b的基准轴“A,”,第一环327,a和第二环327,b的一侧以相对于轴“A’”的相同的角度“ α ”倾斜。这样,第一环327’ a和第二环327’ b的倾斜度必须相同从而容易地注入和制造构件。同时,从与基板331的底表面同一条线上的平面到环形结构327’的末端的最大高度“H2”大于从基板331的底表面到发光器件333的假想发光表面的高度“HI”。这是因为, 要求环形结构327’应被放置在用于将通过发光器件333发射的光反射到外罩310的前面的最小位置中。然而,推荐的是,不应无限地增加环形结构327’的最大高度“H2”并且其应近似于“HI”的1.5倍。这是因为,当环形结构327,的高度“H2”大于“HI”并且小于“HI” 的大约1. 5倍时,能够获得合适的照明装置的前/后光分布特性。从基部325的顶表面到突起324’”的顶点的高度“H4”大于从基部325的顶表面到环形结构327’的顶点的高度“H3”。这旨在将通过环形结构327’反射的光照射到突起 324’”并且在各个方向上将其照射到外罩310的前面。结果,能够提高外罩310的前光分布特性。尽管图26示出突起324’”的高度大于环形结构327’的高度,但是突起324’ ”的高度不限于此。换言之,根据从发光器件333产生的光的取向角改变突起324’,,的高度使得光被照射到外罩310的前面,或者突起324’”的高度可以实际上与环形结构327’的高度相同。从基部325的中心轴“A”到发光器件333的中心轴的直线距离“11”大于从发光器件333的中心轴到第一环327’ a的内周的直线距离“12”。这是因为,当具有预定的取向角的发光器件333被布置为尽可能地远离基部325的中心轴“A”时,能够获得外罩310的前光分布特性。图27是描述图M中所示的构件的修改示例并且描述构件如何联接到基板331的截面图。构件和基板331之间的图27中所示的联接结构与图25中所示的联接结构相同。 因此,重复的描述将会被省略。然而,环形结构327,,的末端具有弯曲表面。在此,环形表面327,,的末端具有从基板331的底表面开始的最大高度。这样,因为环形结构327”的末端具有弯曲表面,所以不同于图15,能够克服机械构造上的弱点。图观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00的透视图。图四是图洲中所示的照明装置200的分解透视图。图30是图观中所示的照明装置200的截面图。参考图28至图30,照明装置200包括外罩210、发光模块230、电源控制器250、内壳260以及外壳270。外罩210围绕并且保护发光模块230。外罩210反射和折射从发光模块230产生的光并且将光分布到发光器件200的前面或者后面。外壳270围绕电源控制器250和内壳260等等并且确定照明装置200的外观。〈外罩〉
外罩210具有灯泡形状。外罩210包括密封的上外罩211和具有开口“G1’ ”的下外罩213。上外罩211和下外罩213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制成。然而,玻璃易受到重量或者外部冲击。因此,能够使用塑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等等。在此,具有优异的耐光性、优异的耐热性以及优异的冲击强度性能的聚碳酸酯(PC)等等也能够被用作外罩210的材料。外罩210的内表面涂覆有黄色的颜料。颜料可以包括扩散剂使得经过外罩210的光能够在外罩210的内表面扩散。〈发光模块〉发光模块230包括基板231和安装在基板231上的多个发光器件233。基板231具有圆形形状并且放置在下外罩213的开口 “G1’ ”中。通过在绝缘体上印刷电路图案制成基板231并且其包括,例如,普通印刷电路板(PCB)、金属芯PCB、柔性PCB 以及陶瓷PCB等等。基板231包括允许未封装的LED芯片被直接地结合在其上的板上芯片 (COB)。此外,基板231能够由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基板231的表面可以具有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颜色,例如,白色和银色等等。多个发光器件233被放射状地布置在基板231上,使得当操作照明装置200时能够有效地辐射从发光器件233产生的热。多个发光器件233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LED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或者白色的发光二极管,其中的每一个分别发射红、绿、蓝或者白光。二极管的种类和数目不限于此。尽管未示出,但是热辐射板(未示出)可以被布置在发光模块230的后面。热辐射板由具有高导热性的导热硅焊盘或者导热带制成。〈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250包括支撑板251和安装在支撑板251上的多个部件153。多个部件253包括,例如,将由外部电源提供的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的DC转换器、控制发光模块 230的驱动的驱动芯片、以及用于保护发光模块230的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等等。在此,对部件不存在限制。〈内壳〉内壳260包括被插入到外壳270的插入部分;和电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连接端子 263。内壳沈0由具有优秀的绝缘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制成。插入部分具有内部为空的柱形形状。插入部分261被插入到外壳270的容纳凹槽270a中并且保护电源控制器250。例如,连接端子263连接到插座形式的外部电源。连接端子263包括在其下顶点处的第一电极263a、在其横向表面上的第二电极沈北、以及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沈北之间的绝缘构件沈3(。电力被从外部电源提供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沈北。在此, 因为根据照明装置200的设计不同地改变连接端子沈3的形状,所以对连接端子沈3的形状不存在限制。〈外壳〉外壳270联接到内壳沈0并且容纳发光模块230和电源控制器250等等。
外壳270包括环形结构271、具有开口的锥形主体273、以及物理地连接环形结构 271和主体273的连接部分275。主体273具有锥形。连接部分275包括多个肋。开口 “G3”形成在多个肋之间。这样的外壳270由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制成。前述的照明装置200的结构允许照明装置200替代传统的白炽灯泡。因此,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新的照明装置的机械连接结构或者没有对组装进行改进的情况下使用用于传统的炽灯泡的设备。图31是描述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的结构和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的光分布特性的截面图。参考图31,外罩210包括上外罩211和下外罩213。下外罩213延伸以相对于上外罩211具有水平差。从发光模块230产生的光在通过密封的上外罩211反射之后通过上外罩211照射到外罩210的前面并且通过下外罩213照射到外罩210的后面。这样的光对外罩210的前光分布特性和后光分布特性具有影响。特别地,根据下外罩213的形状或者结构改变外罩 210的后光分布特性。在外罩210中,下外罩213的任何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R2”是恒定的。下外罩213 的任何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R2”大于上外罩211的任何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R1”。因此, 下外罩213中的光路径延伸到后面,使得能够提高后光分布特性。图32是基于图28中所示的外罩210和图28中所示的外壳270的结构描述后光分布特性的截面图。参考图32,从发光模块230产生的光通过下外罩213照射到外罩210的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至少对照射到外罩210的后面的光的路径没有阻碍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光分布特性。因此,如图32中所示,外壳270的主体273的上外周表面相对于外壳270的中心轴“A”倾斜。因此,通过外罩210反射的光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照射到外罩210的后面,使得能够提高后光分布特性。在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以及效应等等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没有必要被限于一个实施例。此外,通过实施例所属于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组合或者修改在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特征、结构和效果等等。因此,与组合和修改有关的内容应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前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用于限制本发明。本教导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且没有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的替换、修改、以及变化将会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基板和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构件,所述构件布置在所述发光模块上,并且包括孔和突起,所述发光器件插入所述孔中,所述突起反射来自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光;外罩,所述外罩围绕所述发光模块和所述构件;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布置在所述发光模块下方的顶表面,并且辐射来自于多个发光器件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放置部分,所述放置部分位于所述散热器的顶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放置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并且所述基板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插入到所述放置部分的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放置部分包括部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放置部分的外周的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平直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顶表面包括凹槽、孔以及突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基板包括凹槽、孔以及突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并且所述基板所包括的凹槽、孔以及突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联接到所述顶表面所包括的凹槽、孔以及突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包括所述顶表面,所述下部包括容纳凹槽,其中,所述外罩联接到所述散热器的上部,并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电源控制器和内壳;所述电源控制器布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下部的容纳凹槽中;所述内壳容纳在所述散热器的下部的容纳凹槽中,并且使得所述电源控制器电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上部呈柱形,其直径从所述顶表面向下增加;并且所述下部呈柱形,其直径从所述上部向下减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内壳包括插入部分,所述插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或者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联接到所述插入部分,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和/或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其中,所述插入部分的凹槽和/或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插入部分的一侧端水平地布置,并且其中,所述插入部分的突出部分插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凹槽中,或者其中,所述连接端子的突出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的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设置至少两个凹槽和/或突出部分,并且所述凹槽和/或突出部分被布置为相对于所述插入部分的中心轴相互面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插入部分的凹槽包括第一引导凹槽、第二引导凹槽以及锁定突起,其中,所述第一引导凹槽布置为垂直于所述内壳的一侧端,所述第二引导凹槽布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凹槽,所述锁定突起布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二引导凹槽,并且所述连接端子的突出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引导凹槽和所述第二引导凹槽放置在所述锁定突起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2、6以及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联接到所述散热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联接到所述散热器;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与所述主体分开布置;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所述环形结构和所述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多个肋,并且通过所述环形结构、所述主体以及所述多个肋来形成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6、7以及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罩包括开口,所述开口的面积小于穿过所述外罩的中心的表面的面积,所述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突起的顶表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突起的顶表面的面积小于穿过所述外罩的中心的表面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罩包括上外罩和连接到所述上外罩的下外罩,并且所述下外罩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上外罩的曲率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所述上外罩和所述下外罩之间存在水平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2、6、7、12以及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构件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孔;和布置在所述基部的外周中的预定倾斜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构件的倾斜表面的末端与所述基板的底表面位于同一条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表面包括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连接到所述基部的外周,并且具有预定的向上倾斜度;所述第二倾斜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并且具有预定的向下倾斜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相对于穿过所述第一倾斜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相连的部分的基准轴,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的倾斜度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者2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的末端与所述基板的底表面位于同一条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从所述基部的中心轴到所述照明装置的直线距离大于从所述发光器件到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内周的直线距离。
23.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以及17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凹槽。
24.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17以及23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所述外罩涂覆有包括扩散剂的颜料。
25.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17、23以及对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设置多个发光器件,并且在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中心轴相互面对的两个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突起的最大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当从顶部看所述突起的顶表面时,所述发光器件布置在所述突起的顶表面的外边缘中。
27.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23、24以及25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顶点高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表面。
28.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17、23、M、25以及27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突起具有半球形部分或锥形。
29.根据权利要求1、2、6、7、12、14、17、23、M、25、27以及观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设置多个发光器件,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以放射状布置在所述突起周围的基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其包括基板和被布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构件,该构件被布置在发光模块上并且包括其中插入发光器件的孔和反射来自于发光器件的光的突起;外罩,该外罩围绕发光模块和构件;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被布置在发光模块下面的顶表面并且辐射来自于多个发光器件的热。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2269358SQ2011101592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姜性求, 姜日映, 崔太荣, 李尚垣, 李昇赫, 金华宁, 金天柱, 金祉厚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