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光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78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光纤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物品,尤其是一种感应光纤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装饰自己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不同的灯饰品。现有技术中,采用光纤的装饰物品众多,中国专利CN201014332Y (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光纤装饰灯,其包括设有光源的底座和连接在底座的多束光纤,其发光体发光后传递至光纤纤维束的顶端,只能在漆黑中显出点点星光,发光效果不好且不能起到辅助照明的效果,而且也缺乏趣味性和情感的体验。而中国专利CN2903661Y (专利文献2)也公开 了一种LED光纤装饰件,其采用单个LED发光二极管连接单根光纤,通过光纤端部的水晶体发出多色光,来增加美感,但是其一旦装配完成,就不会再有变化,因而,缺少与使用者的交互,同样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装饰品趣味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专利CN200979105Y(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光纤彩灯,其采用水晶块、液体和亮片等透明材料制成截顶锥形的灯壳本体,实现了辅助照明的效果,但是其显然由于灯壳本体的亮光使得光纤亮光并不明显,降低了光纤灯的装饰效果,而且该光纤彩灯缺乏与使用者的交互,使其严重缺乏趣味和情感的体验。为了避免光纤灯由于始终不动而缺乏美感,中国专利CN201198992Y(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具备振动底座的光纤灯,但其采用弹簧柱支撑底座,通过振动而达到光纤灯运动的美感,但是其交互单一且生硬,很难满足人们对于趣味性的要求。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同样也对于灯具与人之间交互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5377U(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交互式景观灯,其在灯架底部设置路面感应器,利用内置的感应器探测马路汽车流量,并根据车流量实时改变景观灯的发光颜色,从而美化环境。而中国发明专利CN201731425U(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LED智能语音树灯,其包括感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语音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从而根据适用场合的不同,使用含有相关语音的特定语音模块则可实现报警、迎宾、祝福等功能,但是这些灯具的电路控制相对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此外,触摸式灯具虽然实现了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但是交互方式较为单一,且外观较为生硬,缺乏美感,装饰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良好交互性的感应光纤灯。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光纤灯,其包括灯座、设置在灯座上的控制板以及光纤,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光纤灯电路,该光纤灯电路包括电源;振动开关,其一接头与电源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连接;三极管,其具有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
灯珠,其两接头分别连接电源正级和负极中的另一个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其一接头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接头与振动开关的另一接头连接;以及电容,其一接头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另一接头与所述振动开关的另一接头连接,以实现灯珠发亮延时;其中,振动开关附设到光纤上并随光纤而运动,以实现根据光纤的振动而开启灯珠;光纤的一端设置在灯珠的上方且光纤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以使得光纤通过传导灯珠所发光売而变売。优选地,灯珠上设置有灯珠帽,该灯珠帽的中央设置有孔,光纤插入该孔而使得所述光纤的一端设置在灯珠的下方。
优选地,电源为3. 3V ;电阻为IK Ω ;电容Cl的参数为10V、2200 μ F ;电极管为NPN型晶体三极管;该振动开关为SW-180-P型振动开关;该灯珠为IW的绿色LED灯珠。优选地,灯座上的所述控制板为多个,且每个控制板单独控制一个灯珠,并将多个所述控制板在灯座上排列成各种形状。优选地,灯座可设置成各种形状,且该灯座上设置的控制板为多个,将所述多个控制板密布在该灯座上,以使得每个控制板的灯珠下方所设置的光纤相互配合形成所期望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灯座设置成云朵状,多个所述光纤的一端悬挂在灯座上且另一端自由垂下,以形成雨幕状。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可根据需要改变灯座的形状、改变与每个光纤相连的控制板在灯座上排列的形状、改变光纤导出光的颜色、可改变光纤上打的点的疏密、也可将光纤的底端剪裁成一定的形状或设置水晶珠,因而,可以布置成满足使用者美感需求的何种灯具。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由于每根光纤上均设置有单独的振动开关且采用单独的电路对其进行控制,使得每个光纤及其控制板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而可进行亮灭,增加了光纤灯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同时,可通过设置每个灯珠的颜色来增加了光纤灯的颜色多样性,使得整个光纤灯充满魔幻色彩和变化性。此外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可通过灯座的形状设置成云朵状以及将从灯座上排列设置的控制板上垂下的每个光纤设置成雨幕状,从而很好的构成了雨幕效果,增加了趣味性。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将变得更加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其中图I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光纤灯电路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控制板;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灯珠,其中灯珠上设置有灯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I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光纤灯电路图,其中,本发明具有电源,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振动开关的一接头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与LED灯珠的一接头连接,而LED灯珠的另一接头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l的一接头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容Cl的一接头连接并与地相连,电容Cl的另一接头(即正极接头)、电阻Rl的另一接头以及振动开关的另一接头三者连接在一起。其中,该电源优选为3. 3V ;该电阻优选为1ΚΩ ;优选的电容Cl的参数为10V、2200y F ;电极管优选为非常常见的9013晶体三极管,其为NPN型硅小功率的三极管;该振动开关优选为非常常见的SW-180-P型震动开关,其是较为灵敏的振动感应器;该LED灯珠优选为功率IW的绿色LED灯珠。参照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应光纤灯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为PCB板,该PCB板 上,sensor_l节点上分别连接该振动开关的两接头,C_1的两接点上分别连接电容的两接头,R_1的两接点上分别连接电阻的两接头,LED_1的两接点上分别连接LED灯珠的两接头,Power_l的两接点上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Q_1的三个接点处分别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容而实现光纤发亮的延时。参照图3,振动开关的两接头分别连接到PCB板相应的接点处,振动开关的壳体则附设到其所控制的光纤上,并可随着光纤的摇摆而摇摆,从而获取振动开关信号,使得电路中的灯珠工作。参照图4,在PCB板上所安装的灯珠上面设置有灯珠帽,该灯珠帽的中央设置有孔,光纤插入该孔,以将LED灯珠的亮光传播到光纤,使得该光纤亮起来。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将若干个单独控制的光纤布置成雨幕状,分别将其PCB板设置到同一个云朵状灯座上,并这些光纤从灯座上垂下,当使用者用手拂动光纤使其摇摆或光纤随风摇摆的时候,振动开关开启LED灯珠,LED灯珠随之亮起,光纤化作雨丝,颗颗滴落,从而实现类似雨丝滴落的情景,从而很好的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本发明构思可以不同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而且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光纤灯,其包括灯座、设置在灯座上的控制板以及光纤,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光纤灯电路,该光纤灯电路包括 电源; 振动开关,其一接头与电源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连接; 三极管,其具有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 灯珠,其两接头分别连接电源正级和负极中的另一个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电阻,其一接头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接头与振动开关的另一接头连接;以及 电容,其一接头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另一接头与所述振动开关的另一接头连接,以实现灯珠发亮延时; 其中,振动开关附设到光纤上并随光纤而运动,以实现根据光纤的振动而开启灯珠;光纤的一端设置在灯珠的上方且光纤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以使得光纤通过传导灯珠所发光亮而变売。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感应光纤灯,其中,灯珠上设置有灯珠帽,该灯珠帽的中央设置有孔,光纤插入该孔而使得所述光纤的一端设置在灯珠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中任一所述的感应光纤灯,其中,电源为3.3V;电阻为IK Ω ;电容Cl的参数为10V、2200 μ F ;电极管为NPN型晶体三极管;该振动开关为SW-180-P型振动开关;该灯珠为IW的绿色LED灯珠。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感应光纤灯,其中,灯座上的所述控制板为多个,且每个 控制板单独控制一个灯珠,并将多个所述控制板在灯座上排列成各种形状。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感应光纤灯,其中,灯座可设置成各种形状,且该灯座上设置的控制板为多个,将所述多个控制板密布在该灯座上,以使得每个控制板的灯珠下方所设置的光纤相互配合形成所期望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光纤灯,其中,所述灯座设置成云朵状,多个所述光纤的一端悬挂在灯座上且另一端自由垂下,以形成雨幕状。
全文摘要
一种感应光纤灯,其包括灯座、控制板和光纤,每根光纤上均设置有单独的振动开关且采用单独的电路对其进行控制,使得每个光纤及其控制板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而可进行亮灭,增加了光纤灯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并采用电容对光纤的亮光进行延迟,且通过设置每个灯珠的颜色来增加了光纤灯的颜色多样性,使得整个光纤灯充满魔幻色彩和变化性。此外,该感应光纤灯可通过灯座的形状设置成云朵状以及将从灯座上排列设置的控制板上垂下的每个光纤设置成雨幕状,从而很好的构成了雨幕效果,增加了趣味性。
文档编号F21V23/02GK102840549SQ2011101693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文杰, 谌惠, 侯国涛 申请人:李文杰, 谌惠, 侯国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