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反光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46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灯反光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筒灯反光杯。
背景技术
在当前种类繁多的灯具市场上,有一种筒形灯具,它不仅应用在家居照明领域,尤其应用在办公室、商场、写字楼等商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作为筒形灯具必备的部件,即筒灯反光杯,是消费者第一眼接触的部件,更是安装过程中操作接触的部件,对于筒形灯具的外形和安装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筒灯反光杯的主要设计方案见图1,它包括杯罩1和装灯孔2,杯罩1当然为圆筒状,装灯孔2设置在杯罩1的侧壁上,且具有反边,但该反边的角度远低于180度,即其反边的最后收敛处朝外,即背离杯罩1的侧壁。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反边的最后收敛处朝外,在灯具的安装或搬运过程中,装灯孔需要接触人手,故极易伤到人手。
发明内容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筒灯反光杯,它能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一种筒灯反光杯,包含杯罩1,装灯孔2,杯罩1为圆筒状,装灯孔2设置并贯穿在所述的杯罩1的侧壁上,装灯孔2的边沿设置有反边3,反边3的反边角度大于180度,反边 3最终收敛并指向杯罩1的外侧壁。上述装置中,装灯孔(2)的形状不限,可以为圆形、四边形等规则几何形状,或其它不规则几何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安全度提高。由于装灯孔2的边沿具有180度以上的反边,且边沿反边最终收敛于杯罩1的外侧壁,即边沿反边最后的朝向是指向杯罩1 的侧壁,故在灯具的安装过程中,即使安装者人手反复穿梭,也不会伤到人手,在搬运过程中,也不会伤到人手。(2)美观大方。由于装灯孔2的边沿反边最后指向杯罩1的侧壁,没有此前设计上边沿反边朝外的突兀感,符合美学上整体、内敛的特点,美观大方,给人以舒服的视觉享受。由于上述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各类筒形照明灯具中。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边3的结构示意图。标识说明1 一杯罩;2—装灯孔;3—反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筒灯反光杯,包含杯罩1,装灯孔2,杯罩1为圆筒状,装灯孔2设置并贯穿在所述的杯罩1的侧壁上,装灯孔(2)的形状为近似的梯形,装灯孔2的边沿设置有反边3,反边3的反边角度大于180度,且最终收敛并指向杯罩1的外侧壁。由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度提高。在安装或搬运过程中,不会伤到人手; 并符合美学上整体、内敛的特点,美观大方,给人以舒服的视觉享受。
权利要求1. 一种筒灯反光杯,包含杯罩(1),装灯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罩(1)为圆筒状, 所述的装灯孔(2)设置并贯穿在所述的杯罩(1)的侧壁上,所述的装灯孔(2)的边沿设置有反边(3),所述的反边(3)的反边角度大于180度,所述的反边(3)最终收敛并指向所述的杯罩(1)的外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灯反光杯,包含杯罩1,装灯孔2,杯罩1为圆筒状,装灯孔2设置并贯穿在所述的杯罩1的侧壁上,装灯孔2的边沿设置有反边3,反边3的反边角度大于180度。反边3最终收敛并指向杯罩1的外侧壁。由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度提高,在安装或搬运过程中,不会伤到人手;并符合美学上整体、内敛的特点,美观大方,给人以舒服的视觉享受。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各类筒形灯具中。
文档编号F21V7/10GK202002016SQ2011200450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熊书良 申请人:广东华日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