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9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器的线路板上的发光管与面板进行导光的筒板。
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现有电器(如压力煲、电饭煲、电热水壶、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的控制器一般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由板体Al和固定在板体Al上的电器元件构成。板体Al上一般固定有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用来指标各种功能,如电源是否导通,现在是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等。工厂在生产线路板时,为了让指示灯A3更接近与线路板相配合的指示灯面板,以便线路板固定后其上的指标灯A3能更清楚地透过指示灯面板,在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与板体Al之间垫有垫高管A2,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的二个电连接脚是插套在垫高管A2中且焊接在板体Al上。由于使用了垫高管A2,现有的线路板生产设备不能直接通过机械自动化将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的二个电连接脚焊接在板体Al上,而是需要人工将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插套在垫高管A2中,然后再将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的二个电连接脚插套在板体 Al上的焊孔A4中,然后线路板生产设备方可自动焊接。其不足之处1、发光二极管指标灯 A3的二个电连接脚具有极性,人工插接时,易把二个电连接脚的极性插反,而使发光二极管指标灯A3无法正常指示,需要重新返工。2、利用人工插套垫高管A2和发光二极管指标灯 A3的二个电连接脚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线路板与面板导光筒板,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不会出现发光二极管极性插反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包括线路板、指示灯面板,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上,指示灯面板与线路板之间夹持有导光筒板,导光筒板由架板和透光筒组成,发光二极管指标灯插套在相应的透光筒中,透光筒与指示灯面板的透光处相对。所述导光筒板由绝缘材料制做而成,导光筒板上的架板与线路板上的其它电器元件相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上,这样不需要人工去插套垫高筒和发光二极管,利用工厂现有的设备便可以自动插接发光二极管,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了人工成本,原来一条生产线一天只能生产压力煲线路板150个,采用本实用新型后, 一天可以生产压力煲线路板500个以上。同时,利用机械自动插接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不会出现极性插反现象。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路板;11、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2、线路板板体;13、其它电器元件;2、指示灯面板;3、导光筒板;31、透光筒;32、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2所示,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包括线路板1、指示灯面板2,线路板 1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12上,指示灯面板2与线路板1之间夹持有导光筒板3,导光筒板3由架板32和透光筒31组成,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插套在相应的透光筒31中,透光筒31与指示灯面板2的透光处相对。所述导光筒板3由绝缘材料制做而成,导光筒板3上的架板32与线路板1上的其它电器元件13相分离。工作原理线路板1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12上,这样不需要人工去插套垫高筒和发光二极管,利用工厂现有的设备便可以自动插接发光二极管,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原来一条生产线一天只能生产压力煲线路板150 个,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一天可以生产压力煲线路板500个以上。同时,利用机械自动插接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不会出现极性插反现象。
权利要求1.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包括线路板(1)、指示灯面板O),其特征在于线路板(1) 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12)上,指示灯面板(2)与线路板⑴ 之间夹持有导光筒板(3),导光筒板(3)由架板(32)和透光筒(31)组成,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插套在相应的透光筒(31)中,透光筒(31)与指示灯面板O)的透光处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光筒板(3)由绝缘材料制做而成,导光筒板(3)上的架板(32)与线路板(1)上的其它电器元件(13)相分离。
专利摘要线路板与面板导光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线路板(1)上的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直接焊接在线路板板体(12)上,指示灯面板(2)与线路板(1)之间夹持有导光筒板(3),导光筒板(3)由架板(32)和透光筒(31)组成,发光二极管指标灯(11)插套在相应的透光筒(31)中,透光筒(31)与指示灯面板(2)的透光处相对。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不会出现发光二极管极性插反的现象。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2065915SQ20112009131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姚继能, 汪军, 潘卫明 申请人:浙江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