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457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多个照光区域的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等中多具备照光功能。此外,作为照光功能,多将光源配置在距照光部位较远的位置,使用光导直到照光部位进行导光。近来,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操作部也较多,要求在各显示区域中实现照光的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作为这样的光导,已知在下述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片状导光体(光导)。
[0003]以下,使用图16,说明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片状导光体。图16是表示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片状导光体911的图,图16(a)是表示片状导光体911的外观的俯视图,图16(b)是图16(a)中记载的X — X线的剖视图。
[0004]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片状导光体911将从光源903入射并导光后的光进行光路变换并使其从主面以面状出射,对划分为多个键区域的操作键从下方进行照明,该片状导光体具有在键区域的边界正下方形成有狭缝S而被划分为多个导光区域912且按每个导光区域912设置有不同的光源903的导光体主体916,狭缝S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遮光材料918覆盖。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14665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片状导光体911,通过构成为将狭缝S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用遮光材料918覆盖,从而减轻光的泄漏,能够无浪费地直到各显示区域进行导光。但是,根据片状导光体911的结构,在小型化、省空间化等进一步进展,难以用遮光材料918将狭缝S的内壁面覆盖的情况下,仅通过狭缝S无法减轻光的泄漏,有可能在各显示区域(照光区域)中产生光的不均,且在各显示区域中引起显示不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各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减轻的照光的光导、以及使用光导的照光装置。
[0008]技术方案I记载的光导中,由具有透光性的基础部件构成,具有来自光源的光能够入光的第I入光部和第2入光部,具有与上述第I入光部对应的第I照光区域和与上述第2入光部对应的第2照光区域,在上述第I照光区域与上述第2照光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形成有第I狭缝区域,上述第I入光部或上述第2入光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在隔着上述第I照光区域或上述第2照光区域而与上述第I狭缝区域相对的一侧,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区域具有并列设置了至少2个第I狭缝的第I狭缝部;在俯视状态下,上述第I狭缝形成为,在相对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该延伸方向上,与来自光源的光的交叉角度连续地变化;上述第I狭缝的宽度越朝向下方侧或上方侧越变宽,并且上述第I狭缝的相对的侧壁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而形成。
[0009]技术方案2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在俯视状态下,上述第I狭缝的至少一部分为波形状。
[0010]技术方案3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在俯视状态下,相对于上述第I狭缝区域的光的入射角度大于45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情况下上述第I狭缝为波形状,相对于上述第I狭缝区域的光的入射角度大于O度且小于等于45度的情况下上述第I狭缝为直线形状。
[0011]技术方案4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相邻的2个上述第I狭缝的波形状为相同波形状,并且相对于延伸方向,峰和谷的位置一致。
[0012]技术方案5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通过激光加工而形成。
[0013]技术方案6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将上述基础部件贯通而形成,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侧的面,设有具有遮光性的暗色的遮光部件,以将由上述第I狭缝形成的开口堵塞。
[0014]技术方案7记载的光导中,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具有反射部件,上述遮光部件是粘着剂,上述反射部件利用上述遮光部件而粘贴于上述基础部件。
[0015]技术方案8记载的光导中,在上述第I狭缝区域,在一侧的上述第I狭缝的波形状的峰部以及另一侧的上述第I狭缝的波形状的谷部,在俯视状态下形成有在相对于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第2狭缝,上述第2狭缝的宽度越朝向下方侧或上方侧越变宽,并且上述第2狭缝的相对的侧壁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而形成。
[0016]技术方案9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和上述第2狭缝通过激光加工而形成。
[0017]技术方案10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和上述第2狭缝将上述基础部件贯通而形成,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侧的面,设有具有遮光性的暗色的遮光部件,以将由上述第I狭缝和上述第2狭缝形成的开口堵塞。
[0018]技术方案11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具有反射部件,上述遮光部件是粘着剂,上述反射部件利用上述遮光部件而粘贴于上述基础部件。
[0019]技术方案12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具有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能够入光的第3入光部,具有与上述第3入光部对应的第3照光区域,上述第3照光区域与上述第I照光区域及上述第2照光区域双方相邻,并且上述第3入光部配置在上述第3照光区域的配置有上述第I入光部或上述第2入光部的一侧,在上述第I照光区域及第2照光区域与上述第3照光区域之间,具有第2狭缝区域,在上述第2狭缝区域,具有并列设置了至少2个第3狭缝的第2狭缝部,上述第3狭缝彼此形成为沿上述第2狭缝区域延伸的平行的直线状,上述第3狭缝的宽度越朝向下方侧或上方侧越变宽,并且上述第3狭缝的相对的侧壁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而形成,上述第I狭缝与上述第3狭缝连结。
[0020]技术方案13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上述第2狭缝以及上述第3狭缝通过激光加工而形成。
[0021]技术方案14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第I狭缝、上述第2狭缝以及上述第3狭缝将上述基础部件贯通而形成,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侧的面,设有具有遮光性的暗色的遮光部件,以将由上述第I狭缝、上述第2狭缝以及上述第3狭缝形成的开口堵塞。
[0022]技术方案15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部件的下方具有反射部件,上述遮光部件是粘着剂,上述反射部件利用上述遮光部件而粘贴于上述基础部件。
[0023]技术方案16记载的光导中,特征在于,上述基础部件由聚碳酸酯形成。
[0024]技术方案17记载的照光装置中,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光导和设有多个光源的基板,上述光导配置在上述基板上,并且上述多个光源对应于第I入光部、第2入光部或第3入光部而配置。
[0025]发明效果
[0026]根据技术方案I的发明,在俯视状态下,将第I狭缝形成为:在相对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交叉角度连续地变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透射过第I个第I狭缝的光到达第2个第I狭缝时,透射光的行进角度在第I个第I狭缝时和第2个第I狭缝时为不同的角度。由此,光难以直线前进,向隔着第I狭缝区域的相反侧漏出的光变少。此外,第I狭缝的宽度越朝向下方侧或上方侧越变宽,并且第I狭缝的相对的侧壁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而形成,由此,从光源经过第I照光区域或第2照光区域并到达了侧壁的光利用侧壁而行进方向容易变化为上下方向,由此,光难以直线前进,向隔着第I狭缝区域的相反侧漏出的光变少。因而,通过减少经过第I狭缝区域的光,能够使光的遮光率提高。由此,从第I照光区域或第2照光区域向其他照光区域泄漏的光变少,对彼此的照光带来的影响变小,从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各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27]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使第I狭缝在俯视状态下为波形状,从而当透射过第I个第I狭缝的光到达第2个第I狭缝时,能够使透射光的行进角度在第I个第I狭缝时和第2个第I狭缝时更可靠地变化。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经过第I狭缝区域的光,从而能够使光的遮光率进一步提高。由此,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各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28]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根据光的入射角度来改变第I狭缝的形状,能够进一步提高遮光的效率。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29]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通过使第I狭缝的波形状为相同波形状且相对于延伸方向而言峰和谷的位置一致,能够将第I狭缝彼此更接近地配置而减小第I狭缝部的宽度,并且,即使来自光源的光漏过第I个第I狭缝,在第2个第I狭缝也会向不同角度的部分入射。因而,光变得容易扩散,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遮光率。由此,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各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0]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通过用激光加工形成第I狭缝,能够将第I狭缝形成得更细微,能够实现第I狭缝区域的省空间化。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以窄间距配置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的光导。
[0031]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通过在基础部件的下方侧的面设置暗色的遮光部件以将由第I狭缝形成的开口堵塞,从下方侧反射的光变少,能够减少漏光。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2]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通过在基础部件的下方设置反射部件,向上方出光的光变多,能够更高效地对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进行照光。此外,通过使遮光部件作为粘着剂,能够减少漏光并将反射部件和基础部件容易地连结。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3]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由于波形状的峰部和谷部在俯视状态下成为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角度,因此光不易漏出。通过在峰部和谷部设置第2狭缝,光在进入峰部和谷部之前或射出之后经过第2狭缝,从而光进行扩散的次数变多,遮光性提高。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4]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通过用激光加工形成第I狭缝和上述第2狭缝,能够将第I狭缝和上述第2狭缝形成得更细微,能够实现第I狭缝区域的省空间化。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以窄间距配置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的光导。
[0035]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通过在基础部件的下方侧的面设置暗色的遮光部件以将由第I狭缝和第2狭缝形成的开口堵塞,从下方侧反射的光变少,能够减少漏光。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6]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通过在基础部件的下方设置反射部件,向上方出光的光变多,能够更高效地对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进行照光。此外,通过将遮光部件作为粘着剂,能够减少漏光并将反射部件和基础部件容易地连结。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7]根据技术方案12的发明,通过在第I照光区域及第2照光区域与第3照光区域之间设置第2狭缝区域,并在第2狭缝区域设置至少2个第3狭缝,能够减轻从第3照光区域向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的漏光,并且能够减轻从第I照光区域和第2照光区域向第3照光区域的漏光。因而,实现的效果是:即使形成第3照光区域,也能够提供可实现将第I照光区域、第2照光区域以及第3照光区域中的光的不均进一步减轻的照光的光导。
[0038]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通过用激光加工形成第I狭缝、第2狭缝以及第3狭缝,能够将第I狭缝、第2狭缝以及第3狭缝形成得更细微,能够实现第I狭缝区域和第2狭缝区域的省空间化。因而,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以窄间距配置第I照光区域、第2照光区域以及第3照光区域的光导。
[0039]根据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