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的照明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87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的照明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LED的照明电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器,具体是指一种基于LED的照明电器。 技术背景[0002]照明电器是可容纳照明光源,能可靠地发出光线的一种装置,也称电照明装置,传统照明电器由光源和灯具两大部分组成。即形成了 灯泡、灯管、灯座、灯头、灯罩的概念。[0003]传统照明电器中光源指的是灯泡、灯管。灯具指的是灯头、灯座、灯罩等。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炭丝白炽灯,1907年出现了钨丝白炽灯,从此,人类开辟了照明的新时代。照明电器是伴随着电光源的发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最初一个赤裸裸的白炽灯加一个灯座开始,经过不断改进,照明电器逐渐取代煤油灯、煤油气灯而成为人类主要的照明器具。自电力成为主要的能源以后,电气照明电器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颖电光源的出现和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新型的照明电器。才逐步形成了灯泡、灯管、灯头、灯座、灯罩的概念。[0004]LED半导体光源在照明领域中的普遍应用,可能是继白炽灯发明以来最重要的技术革命。由于半导体材料可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所以LED半导体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光能不是由热能转化而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光源,具有寿命长、 能耗低、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无频闪以及无红外线和紫外线辐射等优点,并且发出的光色纯净。[0005]但是LED半导体光源的配光曲线与传统意义上的白炽灯、荧光灯、高压钠灯等光源的配光曲线是不相同的。LED电光源发出的光场是呈扇形分布的配光曲线。是典型的点光源和有一定发射角度的高指向性光源。在应用中就要重点强调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应把视角小于60°纳入射灯范围;把60° 120°纳入一般照明范围;把> 120°纳入通用照明范围,实现LED照明散光源效果,使它所形成的光源场大于180°为通用照明开辟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不能不考虑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发射角度。目前LED电光源距离通用照明需求的散光源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也有在封装时加上散射剂以及光学透镜来处理散射问题;也有用LED发光体、反射杯及二维光学透镜结合的LED电光源灯泡式光源;也有用多颗LED组合排列而成的扩展光源发光体制成灯泡、灯管形式光源;按照灯管、灯座、灯头、灯罩的概念组成大功率LED的照明电器。但依然不是高光输出比的理想解决方案。有的由于其发射角度受到限制还是具有高指向性的光源。[0006]特别要指出的是LED电光源是在正向偏压下发光,是通过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运动,将复合的能量以光(有效复合)或热(无效复合)的形式释放,因此对散热有特别的要求,否则将严重影响到照明电器的寿命。目前的LED照明电器由于没有专门的散热系统, 散热体配置不适当,使得光衰很大,可靠性极低。因此用传统照明电器灯泡、灯管、灯座、 灯头、灯罩的概念制作LED电光源照明电器。目前只能在某些特殊定向小功率照明的场合使用,尚不能制作通用照明用的大功率照明电器。从照明角度来看,是要求提供令人舒适的光照空间,并能合理解决照明与节能问题。人的眼睛不能看到发光点,更不能直接看到直射光、强光束。以前人们经常提到的控制眩光、无频闪、高显色性、低功耗,要求照明电器、高效、节能的特点,都是通用照明健康型照明电器的具体表现。照明电器的设计是为了光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照明电器的设计过程中,光源是照明电器的中心。新照明标准对照明电器的眩光作出规定,因此我们首先就要考虑眩光控制是否合理。我们知道眩光指的是照明电器发光面上刺眼的程度。发光面包括光源发光体及镜面反射器内壁上的闪光面(指无透光外罩的照明电器)和透镜罩两种。实用新型内容[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的LED照明电器。[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9]一种LED的照明电器,它包括发光器,导光器,控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器是由LED光源,散热体,照明电器附件组成;[0010]所述的发光器至少有一个在带反射腔的开口位置出射LED光源的光线,且LED光源与有热阻的散热体连接;[0011]所述的导光器是由高透光材料制成的带有光入射引导结构,光出射引导结构的透明柱体。[0012]作为优选,上述的照明电器中所述的透明柱体至少有一个光入射引导结构与发光器的开口位置的出射光线进行全光通耦合。[0013]作为优选,上述的照明电器中所述的透明柱体至少有一个光出射引导结构或一个出射侧面能出射照明电器的光线。[0014]上述的一种LED的照明电器中的照明电器附件包括电气部件与机械部件;[0015]其中电气部件包括LED光源的驱动电子器件、光强控制电子器件、照明电器的智能控制电子器件、提供光源与电源的可靠连接保证照明电器正常启动和工作的零部件、连接电源的电源线、内接线、接线柱、电缆引入口、导线固定架、接地装置;[0016]机械部件包括机械连接器件、及装饰件,外壳部件和内外部零件灯座;各种密封圈、等零部件固定和调节灯座位置的系统、调节光束角度的部件、支承和调节照明电器光束照射方向的支架和基座。[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带有固定散热系统及能提供照明电器主、辅照明光线,并能限制各种眩光,可制成低色温、高显色指数,适合LED光源器件发光原理及特性的LED照明电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照明电器的直接眩光污染,也解决了间接眩光的光污染,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节约能源,提高了显色指数,可以控制色温。同时在导光器内部加工各种图案还可以增加照明电器的美观性等。


[0018]图1本实用新型的LED照明电器的结构示意图。[0019]1、发光器2、导光器3、控照器4、LED光源5、散热体6、照明电器附件7、开口位置 8、透明柱体9、入射引导结构10、出射引导结构11、出射侧面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0021]实施例1[0022]根据图1所示结构,安装一个LED的照明电器,它包括发光器1,导光器2,控照器 3,其中的发光器1是由LED光源4,散热体5,照明电器附件6组成;所述的发光器1至少有一个在带反射腔的开口位置7出射LED光源4的光线,且LED光源4与有热阻的散热体 5连接;所述的导光器2是由高透光材料制成的带有光入射引导结构9,光出射引导结构10 的透明柱体8。其中的透明柱体8至少有一个光入射引导结构9与发光器1的开口位置7 的出射光线进行全光通耦合。透明柱体8至少有一个光出射引导结构10或一个出射侧面 11能出射照明电器的光线。[0023]作实用新型中的一种LED的照明电器的照明电器附件6包括电气部件与机械部件;其中电气部件包括LED光源4的驱动电子器件、光强控制电子器件、照明电器的智能控制电子器件、提供光源与电源的可靠连接保证照明电器正常启动和工作的零部件、连接电源的电源线、内接线、接线柱、电缆引入口、导线固定架、接地装置;机械部件包括机械连接器件、及装饰件,外壳部件和内外部零件灯座;各种密封圈、等零部件固定和调节灯座位置的系统、调节光束角度的部件、支承和调节照明电器光束照射方向的支架和基座。[0024]本实用新型所照明电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眩光污染,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节约能源,提高了显色指数,可以控制色温。同时在导光器内部加工各种图案还可以增加照明电器的美观性等。[0025]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LED的照明电器,它包括发光器(1),导光器0),控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器⑴是由LED光源0),散热体(5),照明电器附件(6)组成;所述的发光器(1)至少有一个在带反射腔的开口位置(7)出射LED光源的光线, 且LED光源(4)与有热阻的散热体(5)连接;所述的导光器(2)是由高透光材料制成的带有光入射引导结构(9),光出射引导结构 (10)的透明柱体(S)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的照明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柱体(8)至少有一个光入射引导结构(9)与发光器(1)的开口位置(7)的出射光线进行全光通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的照明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柱体(8)至少有一个光出射引导结构(10)或一个出射侧面(11)能出射照明电器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的照明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电器附件(6) 包括电气部件与机械部件;其中电气部件包括LED光源(4)的驱动电子器件、光强控制电子器件、照明电器的智能控制电子器件、提供光源与电源的可靠连接保证照明电器正常启动和工作的零部件、连接电源的电源线、内接线、接线柱、电缆引入口、导线固定架、接地装置;机械部件包括机械连接器件、装饰件、外壳部件和内外部零件灯座、各种密封圈、零部件固定和调节灯座位置的系统、调节光束角度的部件、支承和调节照明电器光束照射方向的支架和基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器,具体是指一种基于LED的照明电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发光器,导光器,控照器,其中的发光器是由LED光源,散热体,照明电器附件组成;所述的发光器至少有一个在带反射腔的开口位置出射LED光源的光线,且LED光源与有热阻的散热体连接;所述的导光器是由高透光材料制成的带有光入射引导结构,光出射引导结构的透明柱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照明电器的直接眩光污染,也解决了间接眩光的光污染,保护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节约能源,提高了显色指数,可以控制色温。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场合。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281059SQ2011202459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卢群, 吴元龙 申请人:浙江新天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