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42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照明装置,目前,市面上的灯具种类繁多,结构各式各样,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拟692488Y的《一种户外使用之灯具》就披露了其中一款灯具,该灯具包括安装有发光装置的灯座以及罩设于发光装置上的灯罩,其中灯罩又包括采用不透水材料制作的上灯罩和位于上灯罩下方的下灯罩,上、下灯罩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下灯罩的上端口被上灯罩遮蔽,且上、下灯罩侧壁之间存有一定间隙。该灯具采用上下灯罩叠架的结构方式,且上灯罩采用不透水材料,可防止雨水的滴入,同时采用这种开放式的结构,便于热量的散失、也方便发光装置的更换,而利用上下灯罩之间的间隙,则可以提供空气对流,以进一步降低留于灯罩内的热量。但发光体位于下灯罩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照效果;且间隙的存在,不但使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灯具内,而且会影响灯具的防水等级和它的应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照明效果好的照明灯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照明灯具包括灯座、发光体和上、下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罩的底部坐落在所述的灯体上,所述上灯罩的底面则搁置在下灯罩的顶面上,且在所述上灯罩的底面和下灯罩的顶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带有上述发光体的上、下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的上、下灯罩内,且该上、下电路板分别定位在一穿过上述通孔后的连接管的两端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管上套有位于所述上电路板和上灯罩底面之间的上衬管,以及位于所述下电路板和下灯罩顶面之间的下衬管,利用上、下衬管,可以使上、下电路板及发光体按需定位在各自灯罩内的相应高度上,并且使定位后的各电路板更加平稳。当然,也可以通过在连接管端部设计出台阶的结构来实现,即,连接管的端部外径小于中部外径,这样形成的台阶可以供对应侧的电路板抵靠而实现定位。为了进一步提高灯具的防水性能,所述上灯罩的底面和下灯罩的顶面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圈。较好的方案是,所述上、下灯罩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以获得更好的造型。所述的发光体以采用片状体LED灯为佳,节能且光照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上、下灯罩内均设置有带发光体的电路板,因此在提高照明效果、满足照明度的要求下,可以减少上、下灯罩内的热量,使上、下灯罩之间不再出现间隙,有利于灯具在室内、外安装使用,同时可防止灰尘之类的杂物进入到灯罩内。 其次,上、下灯罩相互接触叠加的结构,使灯罩的整体结构强度好,并有利于灯罩整体造型的变换,如宝塔型或上下对称布置型;再者,在上、下灯罩的接触部位增加密封圈,更有利于提高灯具的灯水性能;另外采用片状体LED灯,节能效果好,产生的热量少。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照明效果和防水性能好的特点,值得在室内外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该照明灯具包括灯座1、发光体2和上灯罩3以及下灯罩4,其中灯座1为一带有底座11的圆管;发光体2采用片状LED灯,节能并可减小热量的产生。本实施例中,上、下灯罩的结构相同,均设计成球冠状结构,并由罩体a和盖体b组合而成,且上、下灯罩沿水平轴线对称设置,即上灯罩3的底面结构与下灯罩4的顶面结构相同,上灯罩3的顶面结构与下灯罩4的底面结构相同,在这里,上灯罩3的底面和下灯罩 4的顶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且上灯罩3的底面搁置在下灯罩4的顶面上,下灯罩 4的底部坐落在上述灯体1的上端口中;带有上述发光体的上电路板5、下电路板6分别位于上、下灯罩内,且该上、下电路板分别定位在一穿过上述通孔后的连接管7的两端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支撑上、下电路板,连接管上套有上衬管8和下衬管9, 上衬管8位于上电路板5和上灯罩3的底面之间,下衬管9位于下电路板6和下灯罩1的顶面之间,并且连接管7采用两端具有螺纹的管体,对应地在上、下电路板上开有供该连接管穿过的贯穿孔,该连接管两端穿过上、下电路板上的贯穿孔后与螺母相螺纹连接,这样通过上、下衬管的支承,使上、下电路板按需位于各自灯罩内的相应高度上。为了使该灯具在应用于室外时,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在上灯罩的底面和下灯罩的顶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0。电源线20与上电路板5中的发光体电连接后,穿过连接管7与下电路板6上的发光体相电连接,同时与下灯罩内的驱动发光体亮灭的控制电路板30相连。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灯座,在本实施例中, 灯座Ia的主体仍为圆管,在该灯座的侧面固定有带底座Ila的支撑臂12a,利用该支撑臂和底座,可以使该灯具固定在墙面上,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灯座,在本实施例中, 灯座Ib的上端部仍为圆管结构,下端部设计成尖端状结构,以便于该灯具按插在地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座(1)、发光体(2)和上、下灯罩(3、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罩的底部坐落在所述的灯体(1)上,所述上灯罩(3)的底面则搁置在下灯罩的顶面上,且在所述上灯罩C3)的底面和下灯罩(40的顶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带有上述发光体⑵的上、下电路板(5、6)分别位于所述的上、下灯罩(3、4)内,且该上、下电路板(5、6)分别定位在一穿过上述通孔后的连接管(7)的两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7)上套有位于所述上电路板( 和上灯罩底面之间的上衬管(8),以及位于所述下电路板和下灯罩顶面之间的下衬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罩的底面和下灯罩的顶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灯罩(3、4)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灯罩(3、4)结构相同, 且上下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2)采用片状LED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座、发光体和上、下灯罩,所述下灯罩的底部坐落在灯体上,上灯罩的底面则搁置在下灯罩的顶面上,且在上灯罩的底面和下灯罩的顶面上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带有上述发光体的上、下电路板分别位于上、下灯罩内,该上、下电路板分别定位在一穿过上述通孔后的连接管的两端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提高照明效果、满足照明度的要求下,可以减少上、下灯罩内的热量,使上、下灯罩之间不再出现间隙,有利于灯具在室内、外安装使用,同时可防止灰尘之类的杂物进入到灯罩内;并且这种上、下灯罩相互接触叠加的结构,使灯罩的整体结构强度好;再者利用上、下灯罩的接触部位的密封圈,有利于提高灯具的防水性能。
文档编号F21S2/00GK202209563SQ20112033302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林昌文, 毛刚 申请人:毛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