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4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指一种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灯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照明装置,目前,市面上的灯具种类繁多,结构各式各样。其中传统灯具的光源照射范围一般是不可调节的,故应用起来不够灵活,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场所的照明需要。为此,人们设计出多款可转动的照明灯具来,如带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1171U的《灯罩万向连接机构》的灯具;以及带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8222Y的《一种路灯安装角度调节接头》的灯具。即在灯罩和灯体之间采用一种可调节的连接结构,该可调节连接结构中包括有两能相对转动的转动体,两转动体分别连接灯罩和灯体,使得灯具应用时可以根据实现使用环境的需要,使灯罩和发光体能相对于灯体做出适当的转动,以满足各种场所的照明要求。但当灯具应用于室外环境或洗漱房或冲凉房时,由于上述连接结构中穿有发光体所需的电源线,且连接结构中两转动体之间必然存有缝隙,因此,水或水汽很容易从两转动体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灯具内,进而腐蚀灯具内各电连接部位,影响灯具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使灯具发生短路现象而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它能调节灯具的照射角度且防水效果好而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该第一、第二接头另一端分别与灯罩和灯体相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头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凸起,同时在该第一、第二接头的转动连接部位外套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紧配的防水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为断面呈腰形的第一螺杆,而在所述的灯罩上开有供该第一螺杆伸入的腰形孔,这种结构既能使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灯罩之间实现快速连接,同时又能防止灯罩与第一接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螺杆上套有与所述灯罩相接触密封的第一密封圈,以防止水或水汽从第一螺杆与灯罩间的接合处进入到灯具。同理,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也可以设计为断面呈腰形的第二螺杆,而在所述的灯体上开有供该第二螺杆伸入的腰形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上也套有与所述灯体相接触密封的第二密封圈。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螺杆的腰形断面在轴向方向上的投影是错位分布的,使得灯罩与第一接头,灯体与第二接头相对稳定,更有利于灯具获得所需的照射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第二接头转动连接部位上套有与环形凸起紧配的防水套,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借助于第一、第二接头的相对转动,使灯罩与灯体之间能相对变化,而使同一种灯具变换出不同照射角度和不同的造型,这样不但满足了照明的要求,而且又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利用防水套和环形凸起的紧配, 既能确保第一、第二接头之间相对灵活转动,同时又很好地阻止水或水汽通过第一、第二接头间的缝隙进入到灯具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达到所需级别的防水要求,使其在室内、 外均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在第一款灯具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第一、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图7为图4的俯视图;图8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第二款灯具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第三款灯具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款照明灯具包括灯罩1、灯体2以及位于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3,其中灯罩设计成月亮形结构,它由上盖11和透明的下盖12组合而成, 发光体安装在该灯罩1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体采用片状LED灯,它位于电路板4上。灯体2包括中空的立柱21和依次通过圆管23、螺纹管M固定在立柱上端的元件盒22,元件盒也由上盒盖221和下盒盖222组合而成,它内部安装有控制片状LED灯按需发光的控制电路板5 ;中空的立柱21内安装有接线盒6,电源线7经元件盒内的控制电路、可调连接结构3后与灯罩1内的发光体相电连接。上述可调节连接结构3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31和第二接头32,该第一、 第二接头采用中空的柱状体,它们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方式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该第一、第二接头的另一端分别与灯罩和灯体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一、第二接头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凸起33,同时在该第一、第二接头的转动连接部位外套有与环形凸起相紧配的防水套8,利用该防水套与环形凸起部的配合,既不妨碍第一、第二接头的相对转动,又能很好地防止水或水汽从第一、第二接头的转动部位处进入到灯具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接头的另一端分别与灯罩和灯体相拆卸连接的方式如下第一接头的另一端设计成螺杆,即为第一螺杆311,而在灯罩上开有供该第一螺杆伸入通孔,第一螺杆311穿过灯罩上的通孔后套上垫片并用螺母旋紧定位;同样,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也设计成螺杆,即第二螺杆321,而在元件盒上开有供该第二螺杆伸入的通孔223,第二螺杆穿过元件盒上的通孔后套上垫片并用螺母旋紧固定。在这里,为了防止灯罩与第一接头之间、元件盒与第二接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请参见图4至图8所示,将上述第一螺杆 311、第二螺杆321的断面设计成腰形,对应的通孔设计成腰形孔,且两腰形断面和两腰形孔在轴向方向上的投影是错位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相互呈90°分布,这样更有利于灯罩的转动定位。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在上述第一螺杆上套有与灯罩相接触密封的第一密封圈9,第二螺杆上套有与元件盒相接触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0,在上述防水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本款灯具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当然,上述可调节连接结构也可以安装在不同造型的其它灯具上,如上述实施例中,灯体中的立柱一端固定在元件盒的侧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请参见图9,此时灯具可安装在墙壁上,转动第一、第二接头的相对位置,使灯罩发生位置变化,以满足照明角度的使用要求。也可以将上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元件盒的端面上,如图10所示,而可调节连接结构位于元件盒的侧面上,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31)和第二接头(32),该第一、第二接头另一端分别与灯罩(1)和灯体( 相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头(31、32)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凸起(3 ,同时在该第一、第二接头的转动连接部位外套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紧配的防水套 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31)的另一端为断面呈腰形的第一螺杆(311),而在所述的灯罩上开有供该第一螺杆伸入的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311)上套有与所述灯罩相接触密封的第一密封圈(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32)的另一端为断面呈腰形的第二螺杆(321),而在所述的灯体上开有供该第二螺杆伸入的腰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321)上套有与所述灯体相接触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螺杆的腰形断面在轴向方向上的投影是错位分布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该第一、第二接头另一端分别与灯罩和灯体相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头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凸起,同时在该第一、第二接头的转动连接部位外套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紧配的防水套。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防水套和环形凸起的紧配,既能确保第一、第二接头之间相对灵活转动,同时又很好地阻止水或水汽通过第一、第二接头间的缝隙进入到灯具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达到所需级别的防水要求,使其在室内、外均可使用。
文档编号F21V31/00GK202203891SQ20112033303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林昌文, 毛刚 申请人:毛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