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透光罩和灯体划分的灯室内收容有光源即发光元件和配光形成用的光学部件,并经由光学部件把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向规定方向配光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盛行开发在由透光罩和灯体划分的灯室内具备有把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崭新形状发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第一图和专利文献2中,灯室内具备有光学部件即弯曲的线状导光体和在电路基板安装有光源即LED和连接件等电子零件的LED单元,把该LED单元配设在导光体的端部,通过把从导光体端部射入的光源光向导光体内引导而使整个导光体发光。在专利文献I的第三图中,灯室内配设有光学部件即半圆环状的透光性内透镜和在挠性电路基板(以下叫做FPC)的前面侧安装多个LED,把该FPC弯曲成内透镜的形状并隔开距离地配设在内透镜的背面侧,把各自的端部安装在固定部,通过使来自LED的光利用内透镜扩散(透光)而使内透镜半环状地发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09-252695号公报(段落号码0015、0022、图I、图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10-21001号公报(段落号码0012、图2)专利文献2中,在灯室内的从灯具正面能够看到的部分即灯室内图案部把导光体上下方向延伸地配置,把配设在其下端侧的LED单元固定在灯体的下面,且把LED单元上方用其他部件覆盖隐藏,使LED单元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看不到)。同样地,专利文献I 的第一图也是为了使LED单元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而把LED单元前方用其他部件覆盖隐藏。因此,考虑把LED单元配设在灯室内图案部之外,但由于光源的配置位置有限制, 所以导光体向灯室内图案部的配置部位(布局)就产生限制。若设定成专利文献I第三图的结构,由于安装了光源的FPC和内透镜是以另外体分开配设,且把连接件等电子零件配设在固定部的反面,所以为此而光源单元是大型的。且由于FPC挠性高,所以没有保持LED的相应的强度,有可能不能固定光源。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可靠地保持成为发光体光源的发光元件,且能够以高的自由度把发光体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还谋求光源单元的小型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I的车辆用灯具在由透光罩和灯体划分的灯室内具备有把金属制底座和挠性电路基板一体化并在具备挠性的同时维持规定的三维形状的金属底座FPC、安装在所述金属底座FPC的一个面的光源即发光兀件和把所述发光兀件的光向规定方向配光的光学部件,其中,所述金属底座FPC把所述元件安装面沿所述光学部件接近配置。(作用)利用金属制底座的强度来把发光元件可靠地固定保持在金属底座FPC。由于使安装有发光元件的金属底座FPC与光学部件(导光体和反射器等)的形状一致地弯曲并沿光学部件接近地配置,所以光学部件与金属底座FPC被一体化、单元化。本发明内容2的发明是在本发明内容I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在与所述金属底座 FPC的所述元件安装面相反侧的面安装有所述发光元件的点灯控制电路。(作用)通过在金属底座FPC设置点灯控制电路,只要把电子零件焊接在电路上, 就能够把光学部件和光源以及点灯控制电路(附带电子零件)整个一体化、单元化。由于是在金属底座FPC的发光元件安装面相反侧的面(反面)来配置点灯控制电路,所以从灯具正面,点灯控制电路被金属底座FPC隐藏,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本发明内容3的发明是在本发明内容I或本发明内容2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为了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向所述光学部件射出而把所述金属底座FPC的所述元件安装部弯曲地构成。(作用)为了使发光元件的光向所述光学部件射出,而把金属底座FPC中安装有发光元件的部分即元件安装部弯曲,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可靠地向光学部件的光射入部射入。只要把点灯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安装部以外的部位,则通过把元件安装部弯曲就能够不在发光元件近旁,而配置在灯室内规定的空闲空间。从发光元件及其点灯控制电路发出的热,分别被具备金属制底座的金属底座FPC 所散热,由于通过把元件安装部弯曲而能够把点灯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离开配置,所以能够广阔地向灯室内空间散热。本发明内容4的发明是在本发明内容I 3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在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发光元件的开口部。(作用)通过在光学部件设置能够插入发光元件的开口部,能够把光源相对光学部件而配置在希望的位置。在光学部件是线状导光体的情况下,通过把在导光体背面延伸的金属底座FPC的元件安装面例如进行蒸镀涂装,能够使金属底座FPC(的元件安装面)具有作为反射器的功能,因此,能够使来自导光体背面的漏光被金属底座FPC的元件安装面反射,再次返回到导光体内。本发明内容5的发明是在本发明内容I 4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使所述金属底座FPC的至少所述元件安装部与所述光学部件凹凸卡合来把所述金属底座FPC 向所述光学部件固定。(作用)由于使金属底座FPC的元件安装部与光学部件的凹凸卡合部位大致一致地对准位置,当把金属底座FPC向光学部件按压,则金属底座FPC与设置在光学部件的凹凸卡合部(设置在某一侧的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侧凹部)卡合固定,因此,容易把金属底座FPC 向光学部件组装。特别是即使光学部件是模仿车体的流线型而三维弯曲的复杂形状,只要使金属底座FPC的两端部进行凹凸卡合,就能够利用金属底座FPC的挠性来吸收尺寸误差, 使两者的凹凸卡合顺利。发明的效果以上,根据本发明内容I的发明,由于把光源可靠地保持固定,所以不产生由振动引起的晃动。由于能够把光学部件和光源(作为一个单元)配置在从灯具正面能够看到的灯室内图案部,所以能够不考虑光源配设位置地把光学部件自由向灯室内图案部布局。由于把光学部件和光源一体化,所以在光源单元小型化而省空间的同时,还能够谋求灯室内的省空间化。根据本发明内容2的发明,由于把光学部件和光源以及点灯控制电路一体化,所以使光源单元更加省空间化,由此还能够谋求灯室内的省空间化。由于从灯具正面不能看到点灯控制电路,所以灯具的美观不会变差。根据本发明内容3的发明,能够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经由光学部件高效率地向规定方向射出。由于光源单元的省空间化,所以灯室内的布局自由度增加。由于向灯室内空间的散热效率高,所以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降低,能够长期保障车辆用灯具的规定光量。根据本发明内容4的发明,对于光学部件的配光设计容易。在光学部件是导光体的情况下,能够把漏光不浪费地有效利用。根据本发明内容5的发明,由于一次操作就能够把金属底座FPC (光源)可靠地向光学部件安装,所以作业性提高。
图I是一体收容本发明第一 第三实施例的灯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尾灯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的线II-II的剖视图);图3是构成该灯的光源单元Ul的分解三维图;图4是说明金属底座FPC与导光体固定方法的图,(a)是说明固定方法的图,(b) 是固定后状态的纵剖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例倒车灯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的线V-V的剖视图);图6是第三实施例转向信号灯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线VI-V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是把本发明第一 第三实施例的灯一体收容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图I把经由透光罩4模糊看到的灯室内用实线表示。车辆用灯具I是设置在车辆后部左右的后组合灯,从车辆后方看被设置在右侧。 符号S是由灯体2和透明的透光罩4划分的车辆用灯具I的灯室。在透光罩4的整个内面设置有扩散台阶4a。灯体2和透光罩4模仿车体的流线型而三维地弯曲形成。在灯室S内从下方开始,在车辆中央部侧收容有第二实施例的倒车灯A,在车辆侧方收容有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尾灯和制动灯B,在其上方收容有第三实施例的转向信号灯C,还有在其上方收容有第一实施例的尾灯D。图2 图4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尾灯D,图2是灯D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的线II-II的剖视图),图3是构成该灯的光源单元Ul的分解三维图,图4是说明金属底座 FPC与导光体固定方法的图,(a)是说明固定方法的图,(b)是固定后状态的纵剖视图。图I 图4中,第一实施例的尾灯D在灯具I中被收容成在灯室S内靠上边缘地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在电路基板60安装有光源即发光元件10和与之附带的电子零件65, 是把该电路基板60和光学部件即导光体40 —体化的光源单元U1。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导光体40是把横截面大致圆形的透明合成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模仿灯具I的弯曲形状而成型成线状,在其两端部43a、43b —体形成有能够把发光元件10配置在与导光体40的端面40a正交的位置的光源收容部50。从上述两端部(以下叫做光射入端部)43a、 43b射入的发光元件10的光在导光体40内反复进行内面反射地被导光,并从导光体40的整个前面射出,结果是导光体40整体发光。光源收容部50设置有能够滑动插入后述电路基板60的开口部52、能够与设置在电路基板60的翘起部66卡合的卡合孔54、为了使在插入的电路基板60所安装的发光元件10的光向导光体40的端面40a射出(不遮挡射出光)而设置在与端面40a抵接的壁部的规定孔56。在导光体40的背面也可以适当设置使从光射入端部43a、43b射入的导光向灯具I前方射出的反射台阶。把电路基板60配置在导光体40的背面侧(反侧)。电路基板60是横长的矩形平板状,由把金属制底座和挠性电路基板一体化的金属底座FPC构成。所说的金属底座FPC是在把厚铜箔和树脂基板设定成夹层结构的金属底座部上形成铜箔图形,在其上把绝缘层抽真空而形成一体,是兼备金属底座部和FPC部的整体厚度280 300 μ m的基板。即利用FPC部而能够与现有的FPC同样的三维配线,通过具有金属底座部而能够在具备挠性的同时维持规定的三维形状,是还兼备散热性的基板。在金属底座FPC基板60的一个面61&1形成有发光元件10的亮灯电路63(未图示)即铜箔图形。在除了该图形以外的部位,涂装有光反射率高的白色保护层。代替白保护层的涂装例如也可以是反射带、铝蒸镀涂装等,进行把从导光体40的漏光向灯具前方反射的反射处理。在金属底座FPC基板60的两端部62a、62b,且是形成有亮灯电路63的面6Ia1,在所述图形上焊接有发光元件10。以下把该一侧面61 叫做元件安装面61&1。发光元件10 利用电路基板60的金属底座部的强度而可靠固定保持在元件安装面61 ,不会由于车辆的振动而产生晃动。虽然发光元件10随着亮灯而发热,但能够通过金属底座部而散热。在元件安装面61&1的相反侧的面(反面)61a2的电路基板60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发光元件10的点灯控制电路64即铜箔图形。由于有电流流动而点灯控制电路64 也发热,但能够通过电路基板60的金属底座部而散热。若把元件安装面61 的相反侧的面61a2用具备导热性的绝缘层覆盖,则确保散热性不变并能够形成有保护层。安装有发光元件10的两端部62a、62b(以下叫做元件安装部62a、62b)为了能够向导光体40的光源收容部50 (开口部52)插入而向透光罩4侧弯曲。这是为了使发光元件10的射出轴成为与导光体40的端面40a正交位置(为了使发光元件10的光向导光体40射出)的缘故。在发光元件10的上下两个部位以元件安装部62a、62b的一部分来形成翘起部66。 具体说就是,把所述部位的透光罩4侧作为其基端部而切口成-状,使从元件安装面61&1 侧朝向其相反侧的面(反面)61a2侧以被压出的形态翘起,形成凸部。当把电路基板60的元件安装部62a、62b与导光体40的开口部52对准位置,则翘起部66与卡合孔54大致一致。当使元件安装部62a、62b —边抵抗翅起部66的反弹力一边向开口部52内按压,则翘起部66 —边按压开口部52的侧壁一边滑动插入,当插入到与卡合孔54对应的位置,则由于翘起部66的施力而其前端部从卡合孔54向光源收容部50的外侧突出,翘起部66与卡合孔54成为凹凸卡合,电路基板60被固定在光源收容部50。因此,能够把电路基板60 —次操作就可靠地安装在导光体40。特别是由于导光体40模仿车体的流线型而是三维弯曲的复杂形状,所以在电路基板60的两端部62a、62b进行凹凸双向固定,能够利用电路基板60的挠性来吸收尺寸误差,使两者的凹凸卡合顺利。凹凸双向固定的结果是把安装在元件安装部62a、62b的发光元件10的射出轴配置在与导光体40的端面40a正交的位置(相对导光体40最希望的位置),使发光元件10 的光可靠地向光射入端部43a、43b射入,并从导光体40的整个前面高效率射出。如上述,通过使电路基板60以沿导光体40的背面接近的形态固定在导光体40,就成为把安装有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 (附带电子零件65)的电路基板60与导光体 40完全一体化了的光源单元Ul。且按照单元化和确保散热性的观点,优选元件安装面61 极力接近(贴紧)导光体40背面的形态。光源单元Ul与现有的光源单元比较,例如与专利文献I图三那样的使安装有光源的FPC和光学部件是分别设置,且以两者隔开距离的形态配设,并把电子零件配设在其他部件(固定部)反面的光源单元比较,则光源单元大幅度地变成小型。特别是光源单元Ul 在灯室S内的前后方向是非常薄(扁平)的形状,所以为此灯室S也能够省空间化(在前后方向形成得薄)。该光源单元Ul通过在其背面侧的两个部位利用规定的机构(螺钉固定等)而与形成在灯体2的凸部2a接合而被定位固定在灯室S内。由于该接合部位是设置在光源单元Ul的背面,所以正面看灯室S内的灯具1,一切都不出现在能够看到的部分(灯室S内的从灯具正面能够看到的部分。以下叫做灯室内图案部)(一切都看不到)。以往,在把导光体作为发光体的情况下,仅是发光体即导光体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发光,安装有其光源及其附带的电子零件的电路基板(LED单元)从灯具正面看不到地这样来考虑布局。其理由是第一,若LED单元的电装部出现灯室内图案部,则有损于灯具的美观,第二,若发出强光的发光元件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则产生眩光的缘故。例如专利文献 I的第一图,把安装有LED的壳体前方用其他部件(反射镜)覆盖以隐藏,使LED单元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同样地,在专利文献2,使导光体向上下方向延伸地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把配设在其下端侧的LED单元固定在灯体的下面,且把LED单元上方用其他部件(反射器的延伸部)覆盖隐藏,使LED单元是在灯室内图案部之外。因此,灯室S内的导光体配置必须是在考虑其光源周围(LED单元)是否是从灯室内图案部被隐藏(能够配设在灯室内图案部之外)的基础上来进行布局,由于受到制约,所以导光体向灯室内图案部的配置部位被限制。
但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Ul把电路基板60和导光体40完全一体化,以把导光体40 配设在透光罩4侧并且把电路基板60配设在灯体2侧的形态进行固定,由于把点灯控制电路64配置在电路基板60的反面,所以即使越过透光罩4看到灯室S,从灯具正面看也仅是看到导光体40和光源收容部50,点灯控制电路64则一切都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因此, 灯具I的美观好。由于发光元件10被光源收容部50覆盖而一切都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 所以也不会产生眩光。因此,由于光源单元Ul不需要像现有那样采取把光源周围隐藏的结构,所以能够把光源单元Ul (发光体即导光体40)自由地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的希望位置。由此,能够提供比现有具备崭新形状发光体(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由于不需要在灯室S内另外设置把光源周围覆盖隐藏的其他部件,所以能够进一步谋求灯室S内的省空间化。来自发光元件10及其点灯控制电路64的发热分别被金属底座FPC基板60 (的金属底座部)所散热,但假设把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接近配置,则散热效率变差。 本实施例通过把元件安装部62a、62b弯曲而使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的散热空间分别开(发光元件10的热向灯室S内车辆宽度方向的空间散热,点灯控制电路64的热向灯室S内后方的空间散热),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广泛向灯室空间散热。从导光体40的整个侧面射出的光中,朝向导光体40背面侧的光(漏光)由于被电路基板60的元件安装面61&1的白保护层涂装部向灯具前方方向反射,所以再次返回到导光体40内。即元件安装面61 具有作为反射器的功能,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不浪费地被有效利用。把点灯控制电路64安装在电路基板60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配置在避开发光元件10近旁的灯室S内后方(灯室S内灯体2侧)所产生的空闲空间。由此,由于光源单元的省空间化而使灯室内的布局自由度高。第一实施例在电路基板60的两端部62a、62b安装了发光元件10,但即使安装在任一方,也能够发挥本申请的效果。第一实施例把在电路基板60的元件安装部62a、62b成为凸部的翘起部66与在光源收容部50设置的成为凹部的卡合孔54这两者进行凹凸卡合,电路基板60和导光体40 这两者只要是由凹凸卡合来固定,则凸部和凹部也可以任意设置,只要能够凹凸卡合,就并不限定于实施例的形态。代替凹凸双向固定,也可以利用螺钉固定等公知的机构来固定。把第一实施例的光源单元Ul进行形状变更的是尾灯和制动灯B。灯B在与导光体 40同样的由合成树脂把其形状形成横截面矩形的导光体40C的两端部,一体形成有与光源收容部50同样的光源收容部50C,使用与导光体40C的形状一致的金属底座FPC基板60C, 为了使发光元件10的光能够向灯具前方射出而在导光体40C的背面设置有反射台阶,除此以外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倒车灯A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的线V-V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是车辆用灯具I的倒车灯A,灯A包括由光学部件即反射器80和沿其背面以接近(与背面贴紧)形态配置的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金属底座FPC形成的金属底座FPC基板60A所构成的光源单元U2。反射器80是纵截面被树脂成型成“ 7 ”状且对其表面实施有铝蒸镀处理的光学部件,其曲面部80a形成有大致1/4椭圆状的反射面81,通过在该反射面81的焦点配置光源而使光源光被反射面81反射并向灯具前方形成配光。另一方面,其平面部80b在与所述最佳光源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能够配置发光元件10 (能够插入)的开口部84。在其两端部 82a、82b形成有热铆接用突起83。金属底座FPC基板60A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在安装有发光兀件10的面(兀件安装面6IA1)形成亮灯电路63,把发光元件10安装在电路63上与反射器80的开口部84对应的位置。该元件安装部62A在沿反射器80的曲面部80a之后为了沿平面部80b而弯曲, 发光元件10通过从开口部84露出而使光源光向反射器80 (反射面81)射出。元件安装面61Ai的相反侧的面(反面)61A2在覆盖曲面部80a反面侧的反射面反部66A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点灯控制电路64。在与反射器80的热铆接用突起8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与突起83卡合的固定孔68A。把安装在电路基板60A的发光元件10向反射器80的开口部84插入,只要把热铆接用突起83与固定孔68A卡合并进行热铆接,就把电路基板60A固定在反射器80。反射器 80是复杂的形状,但通过把热铆接用突起83设置在端部82a、82b,则能够多少吸收尺寸误差。且该固定也可以使用螺钉固定等公知的机构。 通过上述固定,能够把从反射器80的开口部84露出的发光元件10相对反射面81 而配置在最希望的位置,使光源光可靠地向反射面81射入。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通过使电路基板60A以沿反射器80的背面贴紧的形态固定在反射器80,把安装有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 (附带电子零件65)的电路基板60A 与反射器80完全一体化,且由于灯室S内的前后方向薄(是扁平),所以光源单元U2也是非常地小型。该光源单元U2通过在其背面侧的一个部位利用公知的机构(螺钉固定等)而与形成在灯体2的凸部2A接合而被固定保持在灯室S内。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该接合部位一切都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光源单元U2也以把反射器80配设在透光罩4侧并且把电路基板60A配设在灯体2侧的形态固定,由于把点灯控制电路64配置在反射面反部66A,所以即使越过透光罩4而看到灯室S,从灯具正面看也难于看到反射器80,点灯控制电路64 则一切都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因此,能够把光源单元U2(发光体即反射器80)自由地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且还无损于灯具I的美观。之所以难于看到反射器80,是由于透光罩4 设置有扩散台阶4a的缘故。通过把元件安装部62A弯曲而使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的散热空间一分为二(发光元件10向灯室S内上方的空间散热,点灯控制电路64向灯室S内后方的空间散热),能够高效率地广泛向灯室空间散热。通过把元件安装部62A弯曲而把点灯控制电路64 —边避开发光元件10的近旁一边配置在灯室S内后方所产生的空闲空间,因此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由于光源单元的省空间化而使灯室内的布局自由度增加。第二实施例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把反射器80的反射面81整个反面用反射面反部 66A覆盖,但即使不整个覆盖,也能够达到本申请的效果。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能够考虑使反射面反部66A的端部或元件安装部62A 的端部延伸而另外安装发光元件10,为了使发光元件10的光向反射器80的反射面81射出而使该新的元件安装部弯曲,以增加光源单元U2的光源数。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转向信号灯C的剖视图(沿图I所示的线VI-VI的剖视图)。第三实施例是车辆用灯具I的转向信号灯C,包括光学部件即反射器90、沿其背面以接近(与背面贴紧)形态配置的由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金属底座FPC形成的金属底座 FPC基板60B和配光形成部件100所构成的光源单元U3。反射器90是横截面被树脂成型为碗状且对其表面实施有铝蒸镀处理而形成反射面91,在该反射面91的中央部(碗底部)设置有能够配置发光元件10 (能够插入)的开口部94。在其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的规定位置92a、92b形成有热铆接用突起93。金属底座FPC基板60B以与反射器90同形状且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在元件安装面61Bi形成亮灯电路63,把发光元件10安装在与开口部94对应的位置。且在与热铆接用突起9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孔68B,在元件安装面61Bi的相反侧的面61B2且是固定孔 68B与发光元件10之间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点灯控制电路64。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在把安装在电路基板60B的发光元件10向开口部94插入的状态下,把电路基板60B热铆接固定在反射器90。通过上述固定,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能够把从反射器90的开口部94露出的发光元件10的光相对反射面91而配置在最希望的位置。成为电路基板60B与反射器90的背面一体化了的光源单元U3,光源单元U3也是在灯室S内的前后方向薄,非常地小型。配光形成部件100的整体形状是比反射器90小的碗状,其碗底部是使射出光保持原样地透射的透光区域101,从透光区域101的周边缘部向周方向延伸的碗侧壁部分成为反射所述透射光以外的光并向反射面91引导以形成配光的辅助反射部102。且光源单元U3通过在其背面侧的两个部位利用公知的机构(螺钉固定等)而被固定保持在形成于灯体2的凸部2B,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一切都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 由于光源单元U3也把反射器90配设在透光罩4侧并且把电路基板60B配设在灯体2侦牝所以从灯具正面看由于有扩散台阶4a而难于看到反射器90,由于点灯控制电路64不出现在灯室内图案部,所以能够自由地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本实施例也是把点灯控制电路64 在避开发光元件10的近旁的同时配置在灯室S内后方所产生的空闲空间,所以光源单元的省空间化而使灯室内的布局自由度增加。来自发光元件10和点灯控制电路64的发热,由于两者是离开配置而能够通过电路基板60B向灯具空间高效率地散热。为了把透光区域101配置在与发光元件10相对的位置(射出轴上),以模仿反射器80弯曲的形态并以规定的方法把配光形成部件100配设在光源单元U3的透光罩4侦U。 由于发光元件10的光具有方向性(扩散角度窄),所以光难于向与射出轴垂直的方向射出, 但本实施例使光在位于发光元件10射出轴上的透光区域101透射而保持原样地向灯具前方射出,使没成为所述透射光的光被辅助反射部102进行第一反射并向反射面91引导,由反射面91进行第二反射而向灯具前方射出。由此,发光元件10的光被配光成在配光形成部件100从整个反射面91有光射出,因此,看到转向信号灯C大致均匀地发光。第三实施例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把反射器90的反射面91整个反面用金属底座FPC 基板60B覆盖,即使不整个覆盖,也能够达到本申请的效果。
符号说明I车辆用灯具 2灯体 4透光罩 10发光元件40、40C光学部件即导光体 52开口部60、60A、60B 金属底座 FPC 基板Sla1AlA1JlB1 元件安装面61a2、61A2、61B2元件安装面的相反侧的面62a、62b、62A元件安装部 63LED亮灯电路64点灯控制电路 66翘起部 80光学部件即反射器84开口部 90光学部件即反射器 94开口部100配光形成部件 S灯室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由透光罩和灯体划分的灯室内具备有把金属制底座和挠性电路基板一体化并在具备挠性的同时维持规定的三维形状的金属底座FPC、安装在所述金属底座FPC的一个面的光源即发光兀件和把所述发光兀件的光向规定方向配光的光学部件,其中,所述金属底座FPC把所述元件安装面沿所述光学部件接近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在所述金属底座FPC的所述元件安装面相反侧的面安装有所述发光元件的点灯控制电路。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为了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向所述光学部件射出而把所述金属底座FPC的所述元件安装部弯曲。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在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发光元件的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在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发光元件的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通过使所述金属底座FPC的至少所述元件安装部与所述光学部件凹凸卡合来把所述金属底座FPC向所述光学部件固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通过使所述金属底座FPC的至少所述元件安装部与所述光学部件凹凸卡合来把所述金属底座FPC向所述光学部件固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通过使所述金属底座FPC的至少所述元件安装部与所述光学部件凹凸卡合来把所述金属底座FPC向所述光学部件固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通过使所述金属底座FPC的至少所述元件安装部与所述光学部件凹凸卡合来把所述金属底座FPC向所述光学部件固定。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能够以高的自由度把发光体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可靠地保持成为发光体光源的发光元件,还谋求光源单元的小型化。车辆用灯具(1)在灯室S内,在把金属制底座和挠性电路基板一体化的金属底座FPC(60)的一个面(61a1)安装发光元件(10),具备把该发光元件(10)的光向规定方向配光的光学部件(40),其中,把金属底座FPC(60)的元件安装面(61a1)沿光学部件(40)接近配置。由此,由于把光学部件(40)和金属底座FPC(60)一体化,所以光源单元U1非常小型。由于能够把光学部件(40)和光源(10)作为一个单元而配置在灯室S内,所以不需要考虑把光源(10)配设在灯室内图案部之外,能够自由地把光学部件(40)(发光体)配置在灯室内图案部。
文档编号F21S8/10GK102588855SQ20121000977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伊东范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