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66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灯,特别是一种体积小、高效率散热的可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属于LED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逐渐发展,LED照明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照明装置因其高亮度、低功耗的性能,已倍受人们的青睐,并且已经有逐渐取代其他类型的照明装置的趋势。但是随着LED照明装置功率的增大、LED照明装置亮度的提高,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从而是灯体整体温度升高。而高温会对LED灯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1、力口速LED的光衰、老化,缩短使用寿命,甚至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烧坏LED芯片;2、LED灯的出光效率降低;3、LED灯容易产生色温偏移。 为了解决LED散热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LED灯生产厂商都是在LED灯上设有散热器来解决,但市场上现有的LED灯,基本都是采用金属、陶瓷等高导热性的材料作为LED灯的灯体散热器,并制作成叶片状以增加灯体的面积,来依靠热辐射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此方法在灯体外形固定后,又想提高灯泡功率的情况下,其散热性能是很有限的;另一种做法为可增加照明装置的体积来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来提高照明装置的功率,但如果增加体积,又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照明装置,因此,LED灯在保持小体积的情况下,提高功率与温度保持之间一直为一项业界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无法在固定体积的情况下既保证散热,又提高功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可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在LED灯内部设有风扇,通过风扇吹向散热器进行强制换热,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的LED灯,LED灯包括转接头、电源模块、散热器、风扇和光源,散热器固定安装在转接头上,散热器与转接头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容置腔,电源模块和风扇设置在容置腔内,风扇对应于散热器设置,光源固定设置在散热器外侧,电源模块给风扇和光源供电。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固定安装在转接头内。所述的散热器底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转接头内侧固定设有卡接头,卡接头卡接在卡接槽内。所述的散热器上安装有温度开关,电源模块通过温度开关给风扇和光源供电。所述的温度开关包括温度保险丝、弹片和接线板,温度保险丝紧贴散热器设置,弹片与接线板通过第四螺丝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温度保险丝和弹片紧贴设置。所述的转接头后端开有进风口。[0013]所述的散热器前端固定安装有导光柱支架,导光柱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柱。所述的导光柱外侧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插装在导光柱支架上。所述的散热器前端固定安装有反射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部增加风扇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来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在一定体积下增加产品的功率,使产品体积做的更小,可以完全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导光柱,将LED光源照向前方的光线转为向四周散射,达到增大照亮面积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灯脚,2-转接头,3-电源模块,4-风扇,5-散热器,6-光源,7_导光柱支架,8-导光柱,9-温度保险丝,10-弹片,11-接线板,12-反射盖,13-卡接槽,14-反光罩,15-卡接头,1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结构为一种LED筒灯,请参看附图I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转接头2、电源模块3、散热器5、风扇4和光源6,本实施例中,转接头2即LED灯的后盖,转接头2上开设有进风口 16,转接头2后端固定安装有灯脚1,本实施例中,灯脚I采用GUlO灯脚。散热器5固定安装在转接头2上,本实施例中,散热器5外侧呈圆周分布有多个散热鳍片,各个散热鳍片之间设有可供空气流通的缝隙,本实施例中,在转接头2内侧固定设有突出的卡接头15,散热器5后端外侧对应位置开设有卡接槽13,卡接头15卡接在卡接槽13内,将散热器5与转接头2安装在一起。散热器5与转接头2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容置腔,电源模块3和风扇4设置在容置腔内,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采用恒流源,电源模块3通过第一螺丝(图中未画出)固定安装在转接头2内部,风扇4对应于散热器5设置,本实施例中,风扇4通过第二螺丝(图中未画出)固定安装在散热器5上,可使风扇4吹出的风吹向散热器5,本实施例中,形成风扇4、转接头2与散热器5三者组合的结构,使用时,冷空气从转接头2后面的进风孔16中进入到容置腔内部,经过风扇4的作用,使其再从散热器5的散热鳍片缝隙中出来,同时将散热器5上的热量带走,通过强制散热的方式为散热器5降温。光源6固定设置在散热器5外侧,本实施例中,光源6通过导热胶固定安装在散热器5上,可将光源6发出的热量迅速的通过散热器5散发出去,达到散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在散热器5前端还固定安装有导光柱支架7,导光柱支架7通过第三螺丝(图中未画出)固定安装在散热器5上,导光柱支架7上固定插装有导光柱8,本实施例中,导光柱8底面为入射光面,入射光面朝向光源6,导光柱8顶面朝向四周散开,顶面为出射光面,光源6发出的光射入导光柱8内,经导光柱8后射向四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柱8外侧还设有反光罩14,反光罩14也固定插装在导光柱支架7上,反光罩14内部设有反光材料,导光柱8向外射出的光经反光罩14反射后射出,达到光线向四周发射的目的,以扩大照射范围。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源模块3给风扇4和光源6供电,在容置腔内部还安装有温度开关,本实施例中,温度开关包括温度保险丝9、弹片10和接线板11,温度保险丝9紧贴散热器5设置,弹片10与接线板11安装在一起,并通过第四螺丝(图中未画出)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温度保险丝9和弹片10紧贴设置,电源模块3通过温度开关给风扇4和光源6供电,当散热器5温度过高时,温度保险丝9与弹片10断开,从而断开了风扇4和光源6的电源,使得LED光源6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烧坏,起到保护LED光源6的作用。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为一种LED射灯,请参看附图5至附图8,本实施例中的结 构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导光柱支架7、导光柱8和反光罩14,而只在散热器5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反射盖12,反射盖12对应于光源6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光源6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光源6发出的光进行汇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其连接在灯座上,光源6发光的同时,风扇4转动,对散热器5进行强制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部增加风扇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来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在一定体积下增加产品的功率,使产品体积做的更小,可以完全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导光柱,将LED光源照向前方的光线转为向四周散射,达到增大照亮面积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LED灯包括转接头、电源模块、散热器、风扇和光源,散热器固定安装在转接头上,散热器与转接头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容置腔,电源模块和风扇设置在容置腔内,风扇对应于散热器设置,光源固定设置在散热器外侧,电源模块给风扇和光源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模块固定安装在转接头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底部外侧开设有卡接槽,转接头内侧固定设有卡接头,卡接头卡接在卡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上安装有温度开关,电源模块通过温度开关给风扇和光源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温度开关包括温度保险丝、弹片和接线板,温度保险丝紧贴散热器设置,弹片与接线板通过第四螺丝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温度保险丝和弹片紧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接头后端开有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前端固定安装有导光柱支架,导光柱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柱外侧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插装在导光柱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前端固定安装有反射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替代传统陶瓷金卤灯的LED灯,LED灯包括转接头、电源模块、散热器、风扇和光源,散热器固定安装在转接头上,散热器与转接头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容置腔,电源模块和风扇设置在容置腔内,风扇对应于散热器设置,光源固定设置在散热器外侧,电源模块给风扇和光源供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部增加风扇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来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在一定体积下增加产品的功率,使产品体积做的更小,可以完全替代传统G12陶瓷金卤灯。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导光柱,将LED光源照向前方的光线转为向四周散射,达到增大照亮面积的效果。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74969SQ2012203357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颜小民 申请人:深圳市亮百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