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管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98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灯管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管。
背景技术
LED照明是新一代固态照明光源,具有节能、高效率、寿命长、绿色环保、安全性高、无热福射等特点。尤在目前讲求节能减碳的要求下,业界莫不积极从事高效能之LED灯的研发,其多着手于发光二极管的材质应用及结构的变化,冀求能突破目前LED的发光效能。然而,因其结构皆为预先组装出厂,不仅占空间、运输不便,且输出欧美国家,又需经过UL认证,手续烦杂,耗时又成本增加,极不便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管组合结构,结构简单、组合简单、简化体积、不占空间、运输便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管组合结构,其基本由灯管、连接部、供电器及外接罩体所构成,其中:灯管,包含有灯罩、座体及设位于座底上的光片体及传电器,传电器两端设有具插孔的插座,插座间以电线连接,而直接设定位于光片体下,所述光片体由电路板上方设有的数多个LED灯及于两侧设有插孔的插座所构成;连接部,以一壁面分成前、后容室,该前容室于壁面上设有一凸出的平台,后容室内两相对位置设有凹槽;外接罩体,内部设有凹槽,端部设有导电杆;供电器,以电路板前后端分别入位于外接罩体及连接部的凹槽,前端设有同位于连接部第一及第二插孔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后端则设有可与外接罩体导电杆接触的接电板。作为改进,连接部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分别与光片体及传电器的插座的插孔同位。作为改进,于外接罩体向着供电器方向的内缘与连接部开口相对设有内凸环和外凹环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合简单、简化体积、不占空间、运输便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2为光片体与传电器的立体图示。图3为连接部、供电器及外接罩体的位置立体图。图4为局部组合放大示意图。[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灯管11......灯罩12......座体13……光片体131……电路板132……插座133......LED 灯14......传电器141......插座142......电线20......连接部21......第一插孔22......第二插孔23......平台24......壁面241......前容室242......后容室25......凹槽26……外凹环槽30……供电器31……第一触杆32......第二触杆33......电路板34......接电板40......外接罩体41......凹槽42......导电杆43......内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LED灯管组合结构,其基本由灯管10、连接部20、供电器30及外接罩体40所构成,而该灯管10包含有`灯罩U、座体12、设位于座底12上的光片体13及传电器14,如图2所示,传电器14两端设有具插孔的插座141,插座141间以电线142连接,因传电器14的长度小于光片体13,故传电器14直接设定位于光片体13下,并不会影响其体积及预定的效果;而光片体13系由电路板131上方设有数多个LED灯133及于两侧设有插孔的插座132所构成。如图1、3、4所示,该连接部20呈中空状,以一壁面24分成前后容室241、242,该前容室241可供容灯管10单元入位,于壁面24设有一凸出的平台23,此平台23上可承置光片体13端边,于平台23前面及位于壁面24上设有贯穿的第一插孔21及第二插孔22,此两组插孔分别与光片体13及传电器14的插座132、141的插孔同位;另于后容室242内两相对位置设有凹槽26,可供供电器30的电路板33插合。供电器30,于一电路板33前端设有同位于连接部20第一及第二插孔21、22的第一插杆31、第二插杆32,后端则设有接电板34。外接罩体40,内部亦设有可供供电器30入合的凹槽41,于另端设有导电杆42,导电杆42位于外接罩体40内可与供电器30的接电板34接触以输入电源。其中,于外接罩体40向着供电器30方向之内缘与连接部20开口相对设有内凸环43、外凹环槽26,如此就藉由材质的轫性,而可将内凸环43卡入外凹环槽26,而将两者固位者。当组合时,将光片体13置于座体12上,盖上灯罩11,即可完成一灯管10状,再将两连接部20以前容室241分别由灯管10两端套入,而将灯罩11、座体12固位,次将供电器30以电路板33顺连接部后容室242凹槽26套入,同时第一插杆31、第二插杆32进入壁面24第一及第二插孔21、22,而分别插入光片体13及传电器14之插座132、141,最后将外接罩体40与连接部20互以外凹环槽26及内凸环43施压而相卡合固定,即完成一个LED灯管之使用结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单、不占空间,已具实用效益与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LED灯管组合结构,其基本由灯管、连接部、供电器及外接罩体所构成,其中:灯管,包含有灯罩、座体及设位于座底上的光片体及传电器,传电器两端设有具插孔的插座,插座间以电线连接,而直接设定位于光片体下,所述光片体由电路板上方设有的数多个LED灯及于两侧设有插孔的插座所构成; 连接部,以一壁面分成前、后容室,该前容室于壁面上设有一凸出的平台,后容室内两相对位置设有凹槽; 外接罩体,内部设有凹槽,端部设有导电杆;供电器,以电路板前后端分别入位于外接罩体及连接部的凹槽,前端设有同位于连接部第一及第二插孔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后端则设有可与外接罩体导电杆接触的接电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分别与光片体及传电器的插座的插孔同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外接罩体向着供电器方向的内缘与连接部开口相对设有内凸环和外凹环槽。
专利摘要一种LED灯管组合结构,包括灯管、连接部、供电器及外接罩体,灯管,包含有灯罩、座体及设位于座底上的光片体及传电器,传电器两端设有具插孔的插座,插座间以电线连接,而直接设定位于光片体下,所述光片体由电路板上方设有的数多个LED灯及于两侧设有插孔的插座所构成;连接部,以一壁面分成前、后容室,该前容室于壁面上设有一凸出的平台,后容室内两相对位置设有凹槽;外接罩体,内部设有凹槽,端部设有导电杆;供电器,以电路板前后端分别入位于外接罩体及连接部的凹槽,前端设有同位于连接部第一及第二插孔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后端则设有可与外接罩体导电杆接触的接电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合简单、简化体积、不占空间、运输便利。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052249SQ20122038318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陈盈同 申请人:陈盈同, 蔡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