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7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灯泡,尤指利用第一、二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朝上、下方及侧向发射光源,且利用金属转接座供第一、二电路板传导热量进行散热,并以转接座供透光罩及灯壳定位,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泡(llight bulb)或球泡灯,从爱迪生发明使用钨丝作为发光源开始,到目前已经超过百年,由于鹤丝的发光是全方位的(omnidirection),并未对某一方向会输出较多的光源,因此迅速的取代了以蜡烛或是煤油灯等的光源,目前,市场已经接受具有全方位光形的灯源。然而,由于以钨丝作为发光源的灯泡,消耗功率较大,也就是每瓦消耗的功率所能提供的照度在目前的光源当中算是相当之差,因此,许多的研发资源投注于提供更省电的光源来取代传统的钨丝灯泡。目前市场接受度较高的是一种使用安定器的省电灯泡,又称为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或一体式荧光灯,省电灯泡尺寸与传统的钨丝灯泡接近,并且使用与钨丝灯泡相同的接头以直接替换传统的钨丝灯泡,这种省电灯泡的优点为节能的光效比传统的钨丝灯泡高得多,在同样照明条件下,前者所消耗的电能要少得多,所以被称为节能灯,但是与荧光灯(尤其是T5灯管)相比,还是比较浪费能源。然而,这种省电灯泡不是全然无缺点的,首先,有别于钨丝灯泡,省电灯泡在使用时,会产生些微的电磁波与微波,每一瓦的节能灯产生的电磁波强度约为4.67毫高斯,与微波约3.3μ W/cm2,另外,由于安定器与荧光灯的特性,省电灯泡不但无法调光,不适用于可调光亮度的灯具,而且不适用需要经常开关的场所,另外,在省电灯泡的使用寿命终止的时候,省电灯泡所含的微量水银属于有毒物质,在运输及弃置时便需小心处理。发光二极管照明是目前的照明装置中功耗最小的,最符合绿能的电子照明产品,厂商便纷纷进行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研发,然而因为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与发射出的光形,相较于传统的光源来说不但是点光源,而且具有指向性,虽然有着功耗极低的优点,但是要将点光源扩散并且可以适用成照明,还需要散热的设计才可以达到。但一般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灯大多是在下方设有散热座,散热座上方则设有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再于外部罩设透明或半透明灯壳,但受限于球泡灯本身的构造,因为多个发光二极管皆朝上,所以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灯的出光角度有限,而一般球泡灯具所装设的灯座都会具有反光板,在此状况下不仅反光板完全无法发挥功效,且发光二极管灯的亮度也会不足,上述现有的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灯于实际使用时,仍存在许多缺点有待改善,是以,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解决现有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灯所具有的光源、散热及固定的问题与缺点,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在有限的空间中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的灯泡的创作专利诞生。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光源模块利用金属转接座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一、二电路板,朝上方、下方及侧向发射光源,且第一、二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金属转接座进行散热,转接座又供透光罩及灯壳定位,便可达到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热能传导至转接座进行散热,且第二电路板的热能通过导热垫传导至散热体进行散热,金属转接座的多个定位体设置数量亦可进行增减,所以在增加发光二极管数量或提高功率时,便可增大散热面积来提升散热效果,进而达到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第一、第二转接板分别与第一、第二电路板焊接形成电性连接,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之间则通过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组装时仅需将连接器置入转接座、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上的贯穿槽,再进行焊固即可完成作业,因而可达到简化加工及组装工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于,该第二电路板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会照射在散热体于阶面上方的倾斜状外壁面,再反射穿过透光罩照射到外部,因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光源可以确实的照射到外部,进而可达到提升灯泡亮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泡,包括座体、光源模块及灯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为设有中空绝缘基座,绝缘基座设有外侧具一间距的透光罩及下方定位的灯头,且绝缘基座内设有与灯头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该光源模块为设有定位于基座及透光罩上方并具散热效果的金属转接座,转接座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二电路板;该灯壳为定位于转接座上方。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下方设有接合部,灯头内壁面设有与接合部对接的内螺孔,外表面则设有与预设灯座锁固的外螺纹。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顶缘则朝外凸设有多个定位片,绝缘基座外侧套设有顶面抵持于第二电路板下表面的金属材质中空散热体,散热体顶缘再凹设有供多个定位片卡抵的多个定位槽,第一电路板上方与第二电路板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转接板及第二转接板,第二转接板下方再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上方抵靠于绝缘基座顶面的外缘则凹设有供定位片卡入的多个定位凹槽。其中该定位座上方凸伸有定位柱,定位柱外壁面凸设有多个肋片,并于转接座、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二转接板上穿设有供定位座定位柱穿过抵持于第一转接板下表面的穿孔,各穿孔周缘再剖设有供定位柱外侧多个肋片穿过形成限位的剖槽。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下表面设有供散热体顶面抵持形成绝缘的导热垫。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外侧套设有金属材质的中空散热体,散热体外表面设有供透光罩下缘抵持的阶面,阶面上方外表面再凸设有具朝上锁孔的多个螺柱,透光罩下方朝内延伸的底板内缘则设有供各螺柱进入的多个凹孔,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螺丝,转接座、第二电路板及导热垫上穿设有供第一电路板上多个螺丝穿过的多个透孔,且多个螺丝锁固于散热体上各螺柱锁孔。其中该转接座外缘设有朝上下方延伸的多个定位体,座体的透光罩上方外表面再凹设有供各定位体相对嵌固的多个嵌槽,灯壳外表面下方凹设有供各定位体相对嵌固的多个嵌槽。其中该光源模块的转接座外缘设有多个扣孔,灯壳底面再朝下凸伸有卡入转接座上各扣孔形成定位的多个卡扣。其中该光源模块的第二电路板上则设有供其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上下方分别设有多个接脚,第一电路板上方电性连接有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转接板,第二电路板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转接板,且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通过焊接于连接器的多个接脚来形成电性连接,其转接座、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上并设有供连接器置入的贯穿槽。其中该光源模块的转接座上穿设有多个透孔,第二电路板并装设有穿过转接座多个透孔锁固于第一电路板的多个螺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达到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另一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灯泡是包括座体1、光源模块2及灯壳3 ;其中:该座体I为设有中空绝缘基座11,绝缘基座11下方设有接合部111,顶缘则朝外凸设有多个定位片112,绝缘基座11设有外侧具一间距的透光罩14及下方定位的灯头12,灯头12内壁面设有与接合部111对接的内螺孔121,外表面则设有与预设灯座锁固的外螺纹122,绝缘基座11外侧套设有金属材质的中空散热体13,散热体13外表面设有供透光罩14下缘抵持的阶面131,阶面131上方外表面再凸设有具朝上锁孔1321的多个螺柱132,散热体13顶缘再凹设有与多个螺柱132呈间隔排列并供多个定位片112卡抵的多个定位槽133,透光罩14下方朝内延伸的底板141内缘则设有供各螺柱132进入的多个凹孔1411,透光罩14上方外表面再凹设有多个嵌槽142,且绝缘基座11内设有与灯头12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15。该光源模块2为设有定位于基座11及透光罩14上方并具散热效果的金属转接座21,转接座21外缘设有朝上下方延伸的多个定位体211及与多个定位体211间隔设置的多个扣孔212,转接座21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221、231并与供电模块15电性连接的第一、二电路板22、23,第一电路板22上设有螺丝222,第二电路板23下表面供散热体13顶面抵持,第二电路板23上则设有供其与第一电路板22电性连接的连接器232,连接器232上下方分别设有多个接脚2321,第二电路板23并装设有穿过转接座21锁固于第一电路板22的多个螺丝233,第一电路板22上方电性连接有与供电模块15呈电性连接的第一转接板24,第二电路板23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转接板25,且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通过焊接于连接器232的多个接脚2321来形成电性连接,第二转接板25下方再设有定位座26,定位座26上方凸伸有定位柱261,定位柱261外壁面凸设有多个肋片2611,定位座26上方抵靠于绝缘基座11顶面的外缘则凹设有供定位片112卡入的多个定位凹槽262,再于第二电路板23下表面设有供散热体13顶面抵持形成绝缘的导热垫27,转接座21上穿设有供第一电路板22上多个螺丝222及第二电路板23上多个螺丝233穿过的多个透孔28,且第二电路板23及导热垫27上则设有供第一电路板22上多个螺丝222穿过锁固于散热体13上各螺柱132锁孔1321的多个透孔28,并于转接座21、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23及第二转接板25上穿设有供定位座26定位柱261穿过抵持于第一转接板24下表面的穿孔4,各穿孔4周缘再剖设有供定位柱261外侧多个肋片2611穿过形成限位的剖槽41,其转接座21、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上并设有供连接器232置入的贯穿槽5。该灯壳3为定位于转接座21上方,灯壳3外表面下方凹设有与透光罩14多个嵌槽142受转接座21各定位体211相对嵌固的多个嵌槽31,灯壳3底面再朝下凸伸有卡入转接座21上各扣孔212形成定位的多个卡扣32。该光源模块2的转接座21为利用金属材质(如铝或铝镁合金等)所制成,其转接座21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221、231的第一、二电路板22、23,由此让多个发光二极管221、231可朝上方、下方及侧向发射光源,来增加灯具的亮度,且金属转接座21因抵贴于第一、二电路板22、23,便可带走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来达到散热效果,此外,转接座21又利用朝上下方延伸的多个定位体211供透光罩14及灯壳3嵌固,便可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具有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的目的。上述的透光罩14及灯壳3可为透光或半透光材质所制成,该绝缘基座11及透光罩14除可分离制造再组装成型之外,其绝缘基座11与透光罩14亦可利用透光或半透光材质一体成型制成,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再者,该灯泡除可利用转接座21接触于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来进行散热之外,又可利用散热体13上方抵接于第二电路板23下表面的导热垫27,来让第二电路板23的热能传导至散热体13进行散热,由此让发光二极管221、231设置数量增加后,随之增加的热能可利用转接座21及散热体13进行散热,让散热面积增大来提升散热效果,即可在增加发光亮度的情况下避免温度提高,进而可让灯泡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上述金属转接座21设置多个定位体211的数量(如2、3、4或5个等),可随着整体灯具的发光二极管221、231所设置数量或整体功率高低进行调整,且透光罩14的嵌槽142及灯壳3的嵌槽31的数量及位置也设计对应于各定位体211,如此便可在发光二极管221、231数量增加或功率增高,让所产生的热能随之提高并让灯泡温度上升时,增加多个定位体211的数量,通过多个定位体211让转接座21外表面接触空气的面积随之增大,以具有提升转接座21的散热效果,进而达到方便调整散热效果的目的。该供电模块15下方为利用导线连接于灯头12,供电模块15上方则利用导线连接于第一转接板24,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则利用接点焊接方式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23形成电性连接,而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则电性连接于连接器232的多个接脚2321,便可让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之间通过连接器232形成电性连接,由于组装时若利用导线电性连接,不仅焊接作业困难,且又要预留空间来放置收纳导线,组装上的难度也会随之提高,而通过连接器232来进行电性连接时,则仅需于转接座
21、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上设有贯穿槽5供连接器232置入,便可直接进行焊固形成电性连接,进而达到简化组装及加工工艺的目的。上述供电模块15上方的导线除可电性连接于第一转接板24之外,其导线亦可电性连接于第二转接板25,其仅具传输电源至第一转接板24或第二转接板25以供应电源给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另,该散热体13于阶面131上方的外壁面可呈倾斜状,因第二电路板23上多个发光二极管231为朝向下方发射光源,但其光源却是会受到散热体13的阻挡而形成约略侧向照射,通过阶面131上方呈倾斜状的散热体13外壁面让光源反射,或是在散热体13外壁面再设有反光层,让光源可以较佳的反射穿过透光罩14照射到外部,由于灯泡是装设在预设灯座上,一般预设灯座外侧都会设有预设反光罩,来让朝后方或侧向的光源可以反射朝向前方,是以,通过增设第二电路板23及其上方多个发光二极管231,便可于原本没有光源照射的灯泡侧向及后方增加光源照射,且通过散热体13反射让多个发光二极管231的光源可以确实的照射到预设反光罩,再通过预设反光罩反射其光源至前方,便可达到提升灯泡亮度的目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灯泡于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一 )该光源模块2的转接座21为利用金属材质所制成,其转接座21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221、231的第一、二电路板22、23,除可让多个发光二极管221、231可朝上方、下方及侧向发射光源,且第一、二电路板22、23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又可传导至金属转接座21来进行散热,此外,转接座21更可供透光罩14及灯壳3定位。( 二)该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除可利用转接座21接触传导热能来进行散热之外,第二电路板23又可利用导热垫27及散热体13传导热能进行散热,且金属转接座21的多个定位体211设置数量又可进行增减,由此在增加发光二极管221、231设置数量或提高功率使发光亮度提升时,让散热面积增大来提升散热效果。(三)该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则利用接点焊接方式分别与第一电路板
22、第二电路板23形成电性连接,而第一转接板24与第二转接板25之间则通过连接器232形成电性连接,组装时仅需将连接器232置入转接座21、第一电路板22及第二电路板23上设有的贯穿槽5再焊固即可完成作业。(四)该散热体13于阶面131上方的外壁面可呈倾斜状,以供第二电路板23上多个发光二极管231所发射的光源反射,让多个发光二极管231的光源可以确实的穿过透光罩14照射到外部。[0049]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灯泡,而可座体的中空绝缘基座设有外侧具一间距的透光罩及下方定位的灯头,且绝缘基座内设有与灯头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基座及透光罩上方设有光源模块的散热金属转接座,转接座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二电路板,再于转接座上方定位有灯壳,以第一、二电路板增加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源,且第一、二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金属转接座进行散热,透光罩及灯壳又通过转接座形成定位,以达到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为主要保护重点,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灯泡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灯泡,包括座体、光源模块及灯壳,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座体为设有中空绝缘基座,绝缘基座设有外侧具一间距的透光罩及下方定位的灯头,且绝缘基座内设有与灯头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 该光源模块为设有定位于基座及透光罩上方并具散热效果的金属转接座,转接座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二电路板; 该灯壳为定位于转接座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下方设有接合部,灯头内壁面设有与接合部对接的内螺孔,外表面则设有与预设灯座锁固的外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顶缘则朝外凸设有多个定位片,绝缘基座外侧套设有顶面抵持于第二电路板下表面的金属材质中空散热体,散热体顶缘再凹设有供多个定位片卡抵的多个定位槽,第一电路板上方与第二电路板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转接板及第二转接板,第二转接板下方再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上方抵靠于绝缘基座顶面的外缘则凹设有供定位片卡入的多个定位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座上方凸伸有定位柱,定位柱外壁面凸设有多个肋片,并于转接座、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二转接板上穿设有供定位座定位柱穿过抵持于第一转接板下表面的穿孔,各穿孔周缘再剖设有供定位柱外侧多个肋片穿过形成限位的剖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下表面设有供散热体顶面抵持形成绝缘的导热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的绝缘基座外侧套设有金属材质的中空散热体,散热体外表面设有供透光罩下缘抵持的阶面,阶面上方外表面再凸设有具朝上锁孔的多个螺柱,透光罩下方朝内延伸的底板内缘则设有供各螺柱进入的多个凹孔,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螺丝,转接座、第二电路板及导热垫上穿设有供第一电路板上多个螺丝穿过的多个透孔,且多个螺丝锁固于散热体上各螺柱锁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转接座外缘设有朝上下方延伸的多个定位体,座体的透光罩上方外表面再凹设有供各定位体相对嵌固的多个嵌槽,灯壳外表面下方凹设有供各定位体相对嵌固的多个嵌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模块的转接座外缘设有多个扣孔,灯壳底面再朝下凸伸有卡入转接座上各扣孔形成定位的多个卡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模块的第二电路板上则设有供其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上下方分别设有多个接脚,第一电路板上方电性连接有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转接板,第二电路板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转接板,且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通过焊接于连接器的多个接脚来形成电性连接,其转接座、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上并设有供连接器置入的贯穿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模块的转接座上穿设有多个透孔,第二电路板并装设有穿过转接座多个透孔锁固于第一电路板的多个螺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灯泡,包括座体、光源模块及灯壳,其中该座体为设有中空绝缘基座,绝缘基座设有外侧具一间距的透光罩及下方定位的灯头,且绝缘基座内设有与灯头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该光源模块为设有定位于基座及透光罩上方并具散热效果的金属转接座,转接座上、下表面设有具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与供电模块呈电性连接的第一、二电路板,转接座上方再定位有灯壳,利用第一、二电路板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朝上方、下方及侧向发射光源,且第一、二电路板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又可传导至金属转接座进行散热,转接座更可利用朝上下方延伸的多个定位体供透光罩及灯壳嵌固,进而达到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兼顾固定、光源及散热效果的目的。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3036275SQ20122045214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陈毅鸿, 黄焕翔, 陈世斌 申请人: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