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的帽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3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管的帽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灯管的帽盖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形成接触导通,而适于日光灯管、省电灯管或类似灯管的帽盖结构。
背景技术
按,早期日光灯的灯管的材质大多为玻璃,且日光灯管内部含有少量的水银,故,在拿取或装设上需极为小心,因不小心打破日光灯管的话,其内部的水银流出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且人体不小心碰触到或吸附到的话,也会造成中毒现象;且传统日光灯虽便宜,但其废弃物有汞污染或易碎等缺点者。然,目前的日光灯新一代的改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来发光,其结构上也跟早期的日光灯设计是一样的,以能适用早期的灯架。请参阅图1所示,指出该现有LED灯管的结构主要包括一中空管体11、一发光模组12及两外接模组13。其中该中空管体11包括一座体110及一灯罩111盖设在该座体上。该发光模组12包括电路板120及复数LED121结合在该些电路板120上,且该电路板120上具电路与该些LED121电气连接,该电路在该电路板120靠近两侧边处分别具有两导接区块123。该两外接模组13结合在该中空管体11的两端,每一外接模组包括一帽盖130、一固定块131及两端子。该帽盖130利用一螺栓133结合在该座体110上,该固定块131以螺栓133螺锁在该座体110上。该两端子包括一嵌块136及一导柱137。该嵌块136嵌入该固定块131中且一侧由该固定块131下方露出,并与外侧电路板120上的外侧边的导接区块123相焊接接触。该导柱137延伸自该嵌块136的一端面且由该帽盖130伸出至外部。然而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1、该外接模组组装动作繁复,组装成本较高。2、焊接质量难以用肉眼判断,因此有可能产生细小的裂缝,并且焊接人员水平若参差不齐,亦容易影响焊接质量。3、一般LED灯管仍延用现有的灯座结构,则LED灯管插入现有灯座结构的连接座时,因需旋转90度始能接通电源,如此将使LED灯管的照射面也偏离90度,使LED灯管下方一侧无法获得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形成接触导通,使灯管可旋转360度来调整不同照射角度的效果,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帽盖设有一本体,以及与该本体一体射出成型的导电端子,该本体设有一内环壁用以结合灯管,该导电端子形成有二电性导接部及柱状导电部,各电性导接部位于该帽盖外侧,而该柱状导电部则位于该内环壁内,且各电性导接部与该柱状导电部以连接部连结一体。[0012]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可供固定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二端设有一连接座,可供该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该连接座设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至少一插槽,该插槽内设有端子以及与该端子连接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并延伸至该壳体侧边,以供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插槽则可供该帽盖的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该灯管与该帽盖间进一步设有滑动定位结构,该滑动定位结构设有至少一凸肋以及可收容该凸肋的环槽,该凸肋两侧并设有切槽,由该凸肋及该环槽的相互卡掣,使该灯管与该帽盖得以定位。该凸肋设于该帽盖的内环壁处,而该环槽则设于该灯管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该凸肋设于该灯管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而该环槽则设于各帽盖的内环壁处。该灯管下缘处形成有复数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透过帽盖端子的插接动作形成接触导通,以传导电力,使具有简易组装,且一般人皆可更换维修套件,及电性接头具有360度可旋转回旋的结构,以调整使用的需求照射角度。为达上述的目的,所述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可供固定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二端设有一连接座,可供该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为达上述的目的,所述连接座设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至少一插槽,该插槽内设有端子以及与该端子连接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并延伸至该壳体侧边,以供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插槽则可供该帽盖的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为达上述的目的,所述灯管与该帽盖间进一步设有滑动定位结构,该滑动定位结构设有至少一凸肋以及可收容该凸肋的环槽,该凸肋两侧并设有切槽,由该凸肋及该环槽的相互卡掣,使该灯管与该帽盖得以定位。

图1为现有LED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帽盖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帽盖结合于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帽盖结合于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帽盖结合于灯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帽盖结合于灯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定位结构的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灯管与帽盖可相对形成旋转36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定位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号说明:中空管体11座体110灯罩111[0037]发光模组12电路板120LED121导接区块123外接模组13帽盖130固定块131螺栓133嵌块136导柱1:37灯管21座体211定位槽212散热鳍片213电路板23连接座231发光二极管232壳体233插槽234端子235导电片236定位柱237定位孔238帽盖30本体 31导电端子32电性导接部321柱状导电部322连接部323内环壁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本实用新型帽盖的结构立体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帽盖30设有一本体31,以及与该本体31 —体射出成型的导电端子32,该本体31设有一内环壁33用以结合灯管,该导电端子32形成有二电性导接部321及柱状导电部322,各电性导接部321位于该帽盖30外侧,而该柱状导电部322则位于该内环壁33内,且各电性导接部321与该柱状导电部322以连接部323连结一体。如图3本实用新型帽盖结合于灯管的结构分解图,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帽盖结合于灯管的结构示意图所示,该灯管21内侧设有一座体211,该座体211上设有一定位槽212可供设置电路板23,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灯管21为圆管状,且该灯管21下缘处形成有复数散热鳍片213,以供散热;而该电路板23设置于该定位槽212内,该电路板23 二端设有一连接座231,该电路板23可设有复数发光二极管232,该电路板23上具有电路(图未示)与该些发光二极管232电气连接,该电路则于该连接座231形成电性连接。另外,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座231亦可设有一壳体233,该壳体233设有至少一插槽234,该插槽234内设有端子235以及与该端子235连接的导电片236,请同时参阅图6所示,该导电片236并延伸至该壳体233侧边,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导电片236由该壳体233的底部朝外侧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23上,而与该电路板23形成电性连接,而该插槽234则可供各帽盖的柱状导电部322插接,使该柱状导电部322与该端子235相互接触而形成导通;另外,该壳体233底部设有至少一定位柱237,而该电路板23设有至少一收容该定位柱的定位孔238,使该连接座231可更稳固定位于该电路板23上。当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插入现有灯座结构时,该各电性导接部321与该柱状导电部322藉由该连接座231与电路板23形成一电流回路,使发光二极管232因接收到电力而发光发亮。故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构成帽盖与灯管的组装,使其具有易组装、易维修、易检测、易更换零组件,进而增加实用性。再者,该灯管与该帽盖间进一步设有滑动定位结构,如图7所示,该滑动定位结构设有至少一凸肋241以及可收容该凸肋241的环槽242,该凸肋241两侧并设有切槽243,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凸肋241设于各帽盖30的内表面处,而该环槽242则设于该灯管21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藉由各切槽246提供该凸肋241弹性,以便于收容于该环槽242内,由该凸肋241及该环槽242的相互卡掣,使该灯管21与各帽盖30得以定位。当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插入现有灯座结构,并形成一电流回路时,可同时利用该凸肋241可于该环槽242内进行滑动,使该灯管21与各帽盖30可具有360度的相对旋转,如图9所示,可构成灯管及电路板来对应方位回转,以调整使用的需求照射角度。再者,该凸肋241亦可设于该灯管21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如第十图所示,而该环槽242则设于各帽盖30的内表面处,同样可使该灯管21与各帽盖30相互定位,并可形成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管具有下列优点。1、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构成帽盖与灯管的组装,使其具有易组装、易维修、易检测、易更换零组件,进而增加实用性。2、透过灯管、电路板及帽盖的设计,让使用者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形成接触导通,使电路板及灯管可相对于该帽盖具有能旋转360度,如图10所示,来调整不同照射角度的效果,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帽盖设有一本体,以及与该本体一体射出成型的导电端子,该本体设有一内环壁用以结合灯管,该导电端子形成有二电性导接部及柱状导电部,各电性导接部位于该帽盖外侧,而该柱状导电部则位于该内环壁内,且各电性导接部与该柱状导电部以连接部连结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可供固定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二端设有一连接座,可供该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设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至少一插槽,该插槽内设有端子以及与该端子连接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并延伸至该壳体侧边,以供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插槽则可供该帽盖的柱状导电部插接而形成导通。
4.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与该帽盖间进一步设有滑动定位结构,该滑动定位结构设有至少一凸肋以及可收容该凸肋的环槽,该凸肋两侧并设有切槽,由该凸肋及该环槽的相互卡掣,使该灯管与该帽盖得以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肋设于该帽盖的内环壁处,而该环槽则设于该灯管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肋设于该灯管靠近二端侧的外表面处,而该环槽则设于各帽盖的内环壁处。
7.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灯管的帽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下缘处形成有复数散热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灯管的帽盖结构,设有一本体,以及与该本体一体射出成型的导电端子,该本体设有一内环壁用以结合灯管,该导电端子形成有二电性导接部及柱状导电部,各电性导接部位于该帽盖外侧,而该柱状导电部则位于该内环壁内,且各电性导接部与该柱状导电部以连接部连结一体;藉此,透过该帽盖端子的插接动作形成接触导通,以传导电力,使具有简易组装,且一般人皆可更换维修套件,及电性接头具有360度可旋转回旋的结构,以调整使用的需求照射角度。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3036586SQ2012206852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苏佳庆, 颜志源 申请人:佳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