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球泡散热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散热外壳,尤其是涉及一种球泡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球泡散热外壳是用压铸型、车削型、冷锻型等加工工艺、成型方法而生产的,用上述方法制得的LED球泡散热外壳散热效果不好,另外,现有的LED球泡散热外壳的壳体不但相对密闭、滞热及存热,而且还浪费掉大量原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方法简单、安装快捷且高效散热的球泡散热外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球泡散热外壳,包括喇叭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上下开口且内中空,所述壳体的周壁上沿纵向设有若干个散热风窗,所述散热风窗之间等间距排列,沿所述散热风窗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的形状、大小及数量均与所述散热风窗的形状、大小及数量相配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节省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仅重20 25克,原料节省一半还多。按全国产量每年2-3亿只计算,仅用材一项,每年可为国家节约一级成品铝型材约700万至1000万kg。(2)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了空气的流体涡旋效应,结合对流、传导、辐射,多效加强散热,提高散热效率40% -50%,使灯温保持在40°C以下,散热效果明显。从而增加了 LED灯的光通量和发光效率,避免了光波红移和偏色,提高了 LED灯具的综合质量且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3)设备投资少,加工方法简单,操作简单易行。(4)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约50%左右。(5)节约了用电及原材加工的能量消耗,环保科技。(6)减轻了壳体重量,即减少了导热介质本身的热量积存,利于快速散热,缩短了散热时间。进一步,所述球泡散热外壳还包括电源接口及灯罩卡口,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小的一端,所述灯罩卡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大的一端,所述壳体与所述灯罩卡口和电源接口为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卡设有铝基板安装盘。进一步,所述铝基板安装盘上设置有散热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泡散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泡散热外壳的铝基板安装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散热风窗,3、散热叶片,4、电源接口,5、灯罩卡口,6、铝基板安装盘,7、
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种球泡散热外壳,如图1、图2所不,包括喇口八状的壳体I,所述壳体I上下开口且内中空,所述壳体I的周壁上沿纵向设有若干个散热风窗2,所述散热风窗2之间等间距排列,沿所述散热风窗2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有散热叶片3,所述散热叶片3的形状、大小及数量均与所述散热风窗2的形状、大小及数量相配适。所述球泡散热外壳还包括电源接口 4及灯罩卡口 5,所述电源接口 4安设置所述壳体I的开口小的一端,述壳体I的开口大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灯罩卡口 5。所述壳体部卡设有铝基板安装盘6,所述铝基板安装盘6上设置有散热孔7 (如图3所示)。由于壳体I的内腔呈喇叭状,所以,根据使用所需,壳体I内可以安装不同大小的铝基板安装盘6。安装时,铝基板安装盘6之上设置有铝基板,铝基板之上设置有灯珠,将铝基板安装盘6卡设在壳体I内腔中,然后将灯罩卡设在灯罩卡口 5内,再将电源连接在电源接口 4内,电源与电源接口 4的连接方式一般为旋紧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球泡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喇机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上下开口且内中空,所述壳体的周壁上沿纵向设有若干个散热风窗,所述散热风窗之间等间距排列,沿所述散热风窗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的形状、大小及数量均与所述散热风窗的形状、大小及数量相配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泡散热外壳还包括电源接口及灯罩卡口,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小的一端,所述灯罩卡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大的一端,所述壳体与所述灯罩卡口和电源接口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泡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卡设有铝基板安装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泡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安装盘上设置有散热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泡散热外壳,包括喇叭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上下开口且内中空,所述壳体的周壁上沿纵向设有若干个散热风窗,所述散热风窗之间等间距排列,沿所述散热风窗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的形状、大小及数量均与所述散热风窗的形状、大小及数量相配适。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空气的流体力学性质,以对流散热为主,传导和辐射为辅的自然、快速散热方式,实现了对此类灯具所产生热量稳定连续、高速、高效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993128SQ2012207360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长胜 申请人:刘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