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552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和LED灯,所述LED上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固定在发光二极管灯条或背板上,所述反射片铺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的上部,所述反射片上对应所诉LED灯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至少一个所述通孔的内缘紧箍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电视机。
【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设备中大量应用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由于LCD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必须设置一个背光模组,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面光源。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液晶显像的品质。常见的背光模组可以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顾名思义,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在背光模组的一次,而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在模组底部。
[0003]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1,所述背板上依次设置多个发光二级管灯条,反射片,扩散板。扩散板上面设置有胶框和光膜膜片层,所述光学膜片层可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下部或上部。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上设置有多个LED灯LED灯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射出,进入光学膜片,经过光学膜片对光线的改善,最后投射到液晶面板上。
[0004]如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1,所述背板上依次设置多个发光二级管灯条102,反射片103。具体的,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由印刷电路板(即PCB板)和电连接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构成,为了减小混光距离,每个LED灯上均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104,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为一特殊的凹透镜,可以将LED灯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避免显示屏幕上出现灯影和亮斑。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亮度和节约能耗,在所述扩散板下还设置有反射片。在安装过程中,现将发光二级光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然后在背板上铺设反射片103,所述反射片103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相对应的通孔105,而已保证所述LED灯和LED灯上设置的二次光学透镜从所述通孔露出,进而LED灯发出的光一部分透过二次光学透镜射入扩散板,另一部分光直接或者通过二次光学透镜后,先射向反射片,进而反射进入扩散板,从而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充分利用LED灯发出的射向各个方向的光线。
[0005]具体结构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和所述反射片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通常所述背板的周缘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反射片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设置有挂孔,所述挂孔挂在所述定位件上,实现初步的固定。另外,由于为了保证一定的混光距离并容置所述发光二级光灯条和所述二次光学透镜,所述背板的周边向上弯折形成了一个凹槽,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凹槽的底部,可以通过卡合固定或者螺丝固定。所述反射片也是折弯的,四周通过挂耳挂在背板向上弯折的周边设置的定位件上。同时随背板弯折,贴合背板,目的是为了使所述LED灯和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及其所发出的光学跟多的从所述反射片透出。
[0006]同时,由于所述反射片的挂耳仅仅可以实现初步的固定,为了保证反射片定位的可靠性,将反射片粘接在所述背板或二次光学透镜的印刷电路板(即PCB板)上。
[0007]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通孔要保证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和从中露出,所以其尺寸要稍稍大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尺寸,所以整个反射片在安装过程中的初步定位只能依靠所述挂耳和定位件。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反射片是通过弯折到所述翘起的背光边缘与所述定位件挂靠的,其尺寸为了保证弯折的易实现性,不能涉及的十分精准,因而不能实现精确定位。
[0008]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精细化的要求逐渐提高,每一个内部组件都要求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固定。所以在背板和反射片胶粘之前,需要反复移动所述反射片至精确位置,导致整个程序耗费过多的工时。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背板和反射片之间的粘胶很容易被接触,导致粘接性降低。

【发明内容】

[0009]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采用新的反射片定位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背板和反射片胶粘之前,需要反复移动所述反射片至精确位置,导致整个程序耗费过多的工时。
[001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和LED灯,所述LED上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固定在发光二极管灯条或背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铺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的上部,所述反射片上对应所诉LED灯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类型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对应的二次光学透镜上。
[0011]优选的,所述二次光学棱镜与所述第一类型通孔均为圆形,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的正常直径的差值小于等于1_。
[0012]优选的,所述背板包括四个角部,所述每个角部最接近的至少一颗LED灯上设置的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对应的通孔为第一类型通孔。
[0013]优选的,所述每个角部最接近的三颗LED灯上设置的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对应的通孔为第一类型通孔。
[0014]具体的,所述反射片为弹性材料。
[0015]优选的,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包括主体和定位部,所述主体为圆形,所述定位部突出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主体外周,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所述定位部上。
[0016]优选的,所述主体为圆形。
[0017]优选的,所述定位部突出所述主体外周的尺寸小于等于1mm。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0019]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0020]本发明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反射片铺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的上部,所述反射片上对应所诉LED灯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类型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对应的二次光学透镜上。通过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对应的二次光学透镜上,由于二次光学透镜固定在发光二极管灯条或背板上,且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固定在背板上,从而实现了反射片的精确定位。避免了在背板和反射片胶粘之前,需要反复移动所述反射片至精确位置,导致整个程序耗费过多的工时,以及,在移动过程中,背板和反射片之间的粘胶很容易被接触,导致粘接性降低等问题。【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传统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实施例一中反射片通孔与二次光学透镜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3实施例二中反射片通孔与二次光学透镜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欲达成的功效,但所附图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0025]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相同,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依次设置多个发光二级管灯条,反射片,扩散板。扩散板上面设置有胶框和光膜膜片层,所述光学膜片层可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下部或上部。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上设置有多个LED灯LED灯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射出,进入光学膜片,经过光学膜片对光线的改善,最后投射到液晶面板上。具体的,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由印刷电路板(即PCB板)和电连接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构成,每个LED灯上均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为一特殊的凹透镜,可以将LED灯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避免显示屏幕上出现灯影和亮斑。
[0026]在所述扩散板下还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相对应的通孔,而已保证所述LED灯和LED灯上设置的二次光学透镜从所述通孔露出,进而LED灯发出的光一部分透过二次光学透镜射入扩散板,另一部分光直接或者通过二次光学透镜后,先射向反射片,进而反射进入扩散板,从而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充分利用LED灯发出的射向各个方向的光线。
[0027]具体的,由于为了保证一定的混光距离并容置所述发光二级光灯条和所述二次光学透镜,所述背板的周边向上弯折形成了一个凹槽,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凹槽的底部,可以通过卡合固定或者螺丝固定。例如可以在背板上设置螺纹孔,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上也设置有定位孔,通过螺丝穿过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定位孔螺接到所述背板的螺纹孔中,优选的,所述螺丝选用平头螺丝,以便所述反射片可以尽量平放。也可以在通过常见的卡合机构将灯条卡合在所述背板上。也可以在所述背板上设置一些开口,形成夹合结构,直接夹合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此处不做限制。
[0028]二次光学透镜对应相应的LED灯,固定在发光二极管灯条上,具体的,一般是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可以通过专门的胶贴工艺固定,也可以卡固固定,不做限制。也有的,将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固定在背板上。再次不做限制。
[0029]在安装过程中,固定好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以后,可以铺设所述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贴合所述背板或发光二极管灯条。
[0030]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所述反射片对应于每个LED灯和所述LED灯上设置的二次光学透镜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具有特殊的限定:
所述反射片上的通孔包括第一类型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两种类型。
[0031]如图2所示,反射片103上设置有第一类型通孔105A和第二类型通孔105B,其中第二类型通孔105B的尺寸大于二次光学透镜104的尺寸,套在104周围。而第一类型通孔正常尺寸为105’所示的虚线位置,小于二次光学透镜104的尺寸,由于反射片为弹性材质,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外力作用下,套在对应的二次光学透镜的周围,并紧箍在该二次光学透镜上,如105A所示。所述正常尺寸指的是反射片为安装时,在无外力状态下,第一类型通孔的尺寸。
[0032]要保证所述反射片安装完成后,所述反射片的通孔中,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上,同时第二类型通孔比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尺寸大,只是套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上。
[0033]例如,二次光学透镜为圆形,最大外直径为16_,则我们可以设置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的内径小于16_,由于所述反射片一般是采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伸缩性,而二次光学棱镜为相对硬质的材料。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外力的挤压,可以嵌套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上。由于该第一类型通孔的正常尺寸比二次光学透镜的尺寸较小,所以,安装完成后,在二次光学透镜区域,第一类型通孔附近的反射片产生了局部的形变,进而产生一定的紧箍力,紧箍在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上,实现了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精确定位,不会随意晃动。同时,优选的,考虑到所述反射片的弹性限度,该第一类型通孔的孔径也不可以过小,例如二次光学透镜为圆形,最大外直径为16_,则我们可以设置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的内径为15-16mm。当然,这些尺寸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作为限定条件。
[0034]当然,所述二次光学透镜也可以设置成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相应的通孔也做适应性的配合修改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
[003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定位的强度,所述反射片也可以是折弯的,四周通过挂耳挂在背板向上弯折的周边设置的定位件上。同时随背板弯折,贴合背板,目的是为了使所述LED灯和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及其所发出的光学跟多的从所述反射片透出。
[0036]优选的,所述反射片和所述背板或发光二极管灯条通过粘胶,胶带的贴合,进一步增加固定强度。
[0037]本实施例中,可以允许所述的通孔均设置成第一类型类型的通孔,不包括所述第二类型的通孔。
[0038]优选的,本申请中应当同时包括第一类型的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第二类型通孔的尺寸需要保证大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尺寸。之所以这样设置,可以是安装过程更为容易。有第一类型通孔的定位作用,同时第二类型通孔和二次光学透镜之间可以方便的安装。
[0039]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大体结构相似,不做额外描述,本实施例仅针对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做详细描述。
[0040]如图3所述,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包括主体104A和定位部104B,所述定位部104B突出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主体104A的外周,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所述在所述定位部104B上。图3中给出了每个棱镜上设置有3个定位部,并不做限制之用,所述定位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例如,所述主体为圆形,最大外径为16mm,同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突出于所述主体,例如所述主体的中轴线到所述定位部的最外侧的尺寸为9mm。则所述通孔的圆周直径可以设置为小于18mm,这样可以保证所述所述通孔紧箍在所述定位部上。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6mm-18mm之间,即第一类型通孔的尺寸要大于等于所述主体的尺寸,同时要小于所述二次光学棱镜的尺寸,从而实现了该第一类型通孔只是紧箍在所述定位部上,由于该定位部是分立的,并非和整个通孔的内部完全接触,所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阻力会容易克服,更容易实现安装过程。安装完成后,定位部与所述反射片之间弹性紧箍。[0041 ] 所述定位部可以用于贴装在发光二极管灯条上,或者用于固定在背板上。
[0042]每个二次光学棱镜可以设置有三个定位部,呈等边三角形的排布。也可以设置成一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此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可以允许所述的通孔均设置成第一类型类型的通孔,不包括所述第二类型的通孔。
[0043]优选的,本申请中应当同时包括第一类型的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第二类型通孔的尺寸需要保证大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尺寸,即要大于所述主体和定位部的尺寸。之所以这样设置,可以是安装过程更为容易。有第一类型通孔的定位作用,同时第二类型通孔和二次光学透镜之间可以方便的安装。
[0044]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机等。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吴组,自然也就具有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有点,再次不做过多的论述。
[0045]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和LED灯,所述LED上设置有二次光学透镜,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固定在发光二极管灯条或背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铺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发光二级管灯条的上部,所述反射片上对应所诉LED灯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类型通孔和第二类型通孔,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对应的二次光学透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四个角部,所述每个角部最接近的至少一颗LED灯上设置的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对应的通孔为第一类型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角部最接近的三颗LED灯上设置的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对应的通孔为第一类型通孔。
4.如权利要求1到3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弹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包括主体和定位部,所述主体为圆形,所述定位部突出于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主体外周,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紧箍在所述定位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光学棱镜与所述第一类型通孔均为圆形,所述二次光学透镜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的正常直径的差值小于等于lmm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突出所述主体外周的尺寸小于等于1臟。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
10.一种电视机,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672588SQ20131045786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杨娟, 尚艳丽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