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软性灯饰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86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Led软性灯饰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软性灯饰条,包括:一电源控制组件及至少一软性灯条,该电源控制组件具有一控制器接头,该软性灯条具有一前端接头及一尾端接头,其中,该前端接头可与该控制器接头螺合连接,该尾端接头则可以与下一个软性灯条螺合连接,使用者可以藉此螺合连接方式方便快速地延长整体灯饰条的总长度,在相互螺合连接的两接头之间可加设防水元件以提高防水密闭效果。
【专利说明】LED软性灯饰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灯条,特别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任意弯曲及方便、快速、安全串接延长的LED软性灯饰条。
【背景技术】
[0002]利用LED (发光二极管)组件构成的装饰照明灯条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是相当常见的产品,特别是以软性材质构成的软性灯饰条,可随意的绕设在物体上或是排列成特别造型,因而更受消费者喜爱。
[0003]但目前的软性灯饰条的长度大多是固定式的,厂商在生产制造时已经分别制造多种不同长度,消费者在购买时只能挑选所需的长度。但是当发现购错或是日后变更应用场合时,原购买的灯条长度可能不适合使用。因此,另有厂商生产制造可串接的软性灯条,使用者本身可以购买多段灯条而自行串接成所需的长度。
[0004]虽然可串接的软灯条解决了长度固定的问题,但却又衍生其它方面的缺点。主要缺点即是分段灯条在头尾串接时,串接结构的设计不方便使用者快速完成连接作业。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软性灯饰条不利于让使用者自己快速串接组装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LED软性灯饰条,可允许使用者不需藉助其它辅助工具,自己便能快速串联多段而达到延长目的。
[0006]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LED软性灯饰条」具有:
[0008]一电源控制组件,包含:
[0009]一插头;
[0010]—电源转换器,电连接该插头以输出一直流工作电压;
[0011]一控制器接头,电连接该电源转换器以传递该直流工作电压;
[0012]至少一软性灯条,包含:
[0013]一灯条主体,具有一柔性线路板,多个设置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套设在该柔性线路板表面的透光保护套;
[0014]一前端接头,设置在该灯条主体的一端,该前端接头对应螺合连接到该控制器接头以接收该直流工作电压;
[0015]一尾端接头,设置在该灯条主体的另外一端,该尾端接头供串接另一软性灯条。
[0016]优选的,该电源控制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控制盒,该控制盒连接在该电源转换器及控制器接头之间。
[0017]优选的,该控制盒上设有控制键。
[0018]优选的,该插头及该电源整合成单个直流供电插头。
[0019]优选的,该控制器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该软性灯条的前端接头具有与该外螺纹对应螺合的内螺纹,且该前端接头设有对应插接该信号连接孔的信号引脚;该尾端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
[0020]优选的,该控制器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该软性灯条的前端接头具有与该外螺纹对应螺合的内螺纹,且该前端接头的设有对应插接该信号连接孔的信号引脚;该尾端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
[0021]优选的,串接在最末端的该软性灯条的尾端接头与一封盖互相螺合,该尾端接头与该封盖之间设置一防水垫片。
[0022]优选的,在该前端接头与控制器接头之间设置一防水垫圈。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软性灯条可利用螺旋接合的方式,将其前端接头快速组接到控制器接头,以获得来自该电源控制组件产生的直流工作电压,且前端接头及该控制器接头的端面亦可形成对应的公、母接头介面以达成电性连接目的。该软性灯条的尾端接头可供串接下一个软性灯条的前端接头,该前端接头及尾端接头同样是可快速组接的螺旋接合,如此使用者可方便的自己串联所需数量的软性灯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交流含控制盒式的软灯条的立体外观图。
[0025]图2为图1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公、母接头组接后的剖面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交流无控制盒式的软灯条的立体外观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直流含控制盒式的软灯条的立体外观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直流无控制盒式的软灯条的立体外观图。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式常亮软灯条的电路图。
[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交流式常亮软灯条的电路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交流式自闪软灯条或交流式自变色软灯条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34]请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电源控制组件10及至少一软性灯条20。
[0035]该电源控制组件10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包含一电源转换器11、一控制盒12、一插头13及一控制器接头14。该电源转换器11经由插头13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可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直流工作电压,例如半波直流工作电压或全波直流工作电压。该电源转换器11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盒12,该控制器接头14连接在控制盒12的一端。
[0036]该控制盒12上可选择性地设有控制键121。若不具备该控制键121,该控制盒12内部可储存一内置程序,利用该内置程序产生控制指令而驱动软性灯条20发光并产生预设的灯光变化效果。若设有该控制键121,则是可以让使用者操作按压该控制键121而改变软性灯条20的灯光变化效果。该控制盒12内部亦可设有一遥控接收器,负责接收一外部灯光遥控器发射出的无线控制信号,当接收该无线控制信号时,控制盒12可产生控制指令来控制软性灯条20产生指定的灯光变化效果。
[0037]该控制盒12本身可由一上盒体及一下盒体相对接合而成,于上盒体及下盒体之间设有一控制电路板,其中,在上盒体与下盒体接合的周缘可设置一防水垫圈以提高密闭效果,防止水气进入控制盒12。除此之外,该控制盒12也可以藉由一体式注塑成形方式而形成盒体,或藉由灌胶密封方式形成盒体,达到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0038]该控制器接头14连接该控制盒12的输出,可连接该软性灯条20,将直流工作电压及控制盒12输出的控制指令传递至软性灯条20。该控制器接头14的外表面形成外螺纹,且其端面设有两信号连接孔141。
[0039]该软性灯条20包含一灯条主体21、一前端接头22、一尾端接头23。该灯条主体21的组成元件包含一柔性线路板、设置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LED发光件以及一套设在该柔性线路板表面的透光保护套。
[0040]该前端接头22连接在灯条主体21的一端,用于连接该控制器接头14。配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前端接头22的其中一端与灯条主体21连接,另一端形成一个公接头,具有两支信号引脚221,当前端接头22与控制器接头14连接时,该两支信号引脚221对应插入两信号连接孔141。在前端接头22与控制器接头14插接之后,可利用一套设在前端接头22表面的固定螺帽24与控制器接头14再相互螺合,使灯条主体21与控制器接头14更加紧密连接。此外,可以在前端接头22与控制器接头14之间加装一防水垫圈27,以提闻两者之间的防水效果。
[0041]该尾端接头23连接在灯条主体21的另外一端,可供另一软性灯条20串接,扩充软性灯条2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该尾端接头23的结构如同控制器14所示,其中一端与灯条主体21连接,另一端形成一个母接头,其表面形成有外螺纹,且端面设有两信号连接孔可提供连接另一软性灯条20的信号引脚221。
[0042]当所需数量的软性灯条20全部串联完成后,可利用一封盖25封闭最末端的尾端接头23以达到防水作用。该封盖25的内侧表面形成内螺纹,可对应螺合该尾端接头23表面的外螺纹,封盖25与尾端接头23之间可加设一防水垫片26。
[0043]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源控制组件10中的电源转换器11与控制器接头14 一体注塑成型,该电源控制组件10不需设置控制盒,整体形成一交流无控制盒式的软灯条,该电源转换器11负责将交流电源转换为可点亮发光二极管(LED)的直流工作电压,该直流工作电压直接传输给软性灯条20。
[0044]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源控制组件10中的电源转换器11与插头13两者整合成单一个直流供电插头15,由直流供电插头15输出的电力便是可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直流工作电压,此实施例中具有该控制盒12,整体形成一直流含控制盒式的软灯条。
[0045]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源控制组件10中的电源转换器11与插头13两者整合成单一个直流供电插头15,由直流供电插头15输出的电力便是可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直流工作电压,此实施例中未设置控制盒12,整体形成一直流无控制盒式的软灯条。
[0046]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灯条20依据照明控制方式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例如常亮软灯条、自变色软灯条、自闪软灯条及控制式常亮软灯条,各种照明控制方式皆可搭配前述交流式或直流式的软灯条实现。其中,常亮软灯条、自变色软灯条、自闪软灯条可利用图4、图6的实施例实现;控制式常亮软灯条则可利用图1、图2或图5的实施例实现,以下分别说明各种实施例的差异。
[0047]常亮软灯条:以单一颜色的LED或各种颜色的LED作为灯条主体21的LED发光件,该LED发光件维持恒亮状态。
[0048]自变色软灯条:灯条主体21上的每一个LED发光件都是由R、G、B三种基色的发光晶片及一内置的控制芯片构成,该控制芯片可控制三种基色的发光晶片发光,使每种基色的发光晶片具有多级(例如256级)的灰度变化,再加上三种基色的发光晶片颜色混色而得到各种颜色,可产生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0049]自闪软灯条:灯条主体21上的每一个LED发光件可以是单色晶片或是由R、G、B三种基色的发光晶片再加上一内置的控制芯片构成,该控制芯片可控制发光晶片发光,利用控制芯片本身内置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各LED发光件的发光或熄灭状态,以及发光与熄灭状态的时间长短,产生闪烁、变化的动态光色效果。
[0050]控制式常亮软灯条:在前述常亮软灯条的基础上,将多颗LED发光件合并成一发光组,在单一灯条主体21上形成多个发光组,由该控制盒12输出的控制指令决定各个发光组的发光与熄灭状态。
[0051]请再参考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式常亮软灯条的电路图,软性灯条20中的LED发光件先串联后再并联,电源控制组件10提供的直流工作电压恒常驱动各LED发光件点売。
[0052]图9是交流式常亮软灯条的电路图,可对应图4的灯条结构,电源控制组件10将交流电压转换为半波直流电压后,可恒常驱动点亮各LED发光件。
[0053]图10则是交流式自闪软灯条或自变色软灯条的电路图,电源控制组件10的电源转换器11是一全桥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全波直流电压后,可驱动点亮各LED发光件。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软性灯饰条包括: 一电源控制组件,包含有:一插头;一电源转换器,电连接该插头以输出一直流工作电压;一控制器接头,电连接该电源转换器以传递该直流工作电压; 至少一软性灯条,包含有:一灯条主体,具有一柔性线路板,多个设置在该柔性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套设在该柔性线路板表面的透光保护套;一前端接头,设置在该灯条主体的一端,该前端接头对应螺合连接到该控制器接头以接收该直流工作电压;一尾端接头,设置在该灯条主体的另外一端,该尾端接头供串接另一软性灯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控制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控制盒,该控制盒连接在该电源转换器及控制器接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盒上设有控制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及该电源整合成单个直流供电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该软性灯条的前端接头具有与该外螺纹对应螺合的内螺纹,且该前端接头设有对应插接该信号连接孔的信号引脚;该尾端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该软性灯条的前端接头具有与该外螺纹对应螺合的内螺纹,且该前端接头的设有对应插接该信号连接孔的信号引脚;该尾端接头具有外螺纹,其端面设有信号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串接在最末端的该软性灯条的尾端接头与一封盖互相螺合,该尾端接头与该封盖之间设置一防水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串接在最末端的该软性灯条的尾端接头与一封盖互相螺合,该尾端接头与该封盖之间设置一防水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在该前端接头与控制器接头之间设置一防水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软性灯饰条,其特征在于,在该前端接头与控制器接头之间设置一防水垫圈。
【文档编号】F21V23/06GK203421552SQ20132046543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成春 申请人:再兴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