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04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面板灯,其包括上盖、扩散板、LED灯板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均匀分布的压铆件和通孔,其中,所述压铆件以贯穿所述上盖的方式与所述上盖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扩散板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开孔和安装孔,使得所述压铆件穿过所述开孔将所述扩散板固定至所述下壳体,所述LED灯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压铆连接件实现了上盖、扩散板和下壳体的一次性固定,用上下紧固的方式替代了通常的侧面螺钉紧固连接方式,避免了LED面板灯扩散板和上盖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缝隙的问题,消除了扩散板易脱落的安全隐患。而且结构平整美观,从侧面和使用面均看不到任何连接件。
【专利说明】LED面板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0002]在室内照明市场中,大型公共建筑和学校特别是在办公场所的照明产品中面板灯应用广泛,随着LED技术的提升、节能效果的显现以及成本的下降,相信在未来的2?3年内,LED面板灯的市场需求量仍将相当巨大。
[0003]LED面板灯,尤其是LED折板面板灯由于成型工艺的限制,产品装配的精密性比较差,在以往的LED面板灯结构中,扩散板安装固定依靠的是灯具上盖将其平压在下壳体的定位台阶或卡槽内。正常设计为了方便装配都会设计安装间隙。灯具装配时,面板灯下壳体和上盖四周侧面将会以锁螺钉进行连接,由于间隙的存在,锁螺钉产生的局部应力会使面板灯上盖压扩散板的面发生远离扩散板的翘曲变形。通过实验表明,此变形量通常会超过扩散板厚度,从而使扩散板有了在灯具中随意移动的空间,使得灯具产生了扩散板脱落的安全隐患;另一种常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扩散板与下壳体接触的部分涂一层胶,使扩散板粘贴在下壳体上,这种解决方案的缺陷是当灯具处于应用环境中时,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胶很容易老化变黄甚至失效,也就是说扩散板脱落的安全隐患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0004]也有专利CN202812855U提供了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可以实现多个灯具的无缝拼接。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避免各个灯具之间的缝隙,但是由于是侧边发光,相应地需要增加导光板,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位于侧边的LED灯数量有限,不如位于底面的LED数量多,对于实现大功率LED面板灯是无法真正做到的。除此之外,该实用新型的扩散板与铝合金边框之间是通过凹槽和凸筋进行固定,由于扩散板会根据LED面板灯的工作情况而发生相应的热胀冷缩,时间一久就会产生间隙,存在脱落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LED面板灯,其包括上盖、扩散板、LED灯板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均匀分布的压铆件和通孔,其中,所述压铆件以贯穿所述上盖的方式与所述上盖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扩散板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开孔和安装孔,使得所述压铆件穿过所述开孔将所述扩散板固定至所述下壳体,所述LED灯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
[000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铆件在压铆机的作用下被压入到所述上盖的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压铆件的头部与所述上盖表面保持完全嵌平。
[000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包括环形平台和侧壁,使得所述上盖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下壳体结合,其中,所述通孔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环形平台上,所述侧壁的高度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下壳体的定位平台的厚度的总和大致相等。
[000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在俯视图中呈环形状、矩形环状、菱形环、椭圆形环状或方形环状。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扩散板和所述下壳体在俯视图中与所述上盖保持相匹配的形状。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壳体包括所述定位平台和盆状体,其中,所述安装孔以对应所述通孔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定位平台上,并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小与所述压铆件相匹配,所述盆状体在俯视图中与所述定位平台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所述盆状体的横截面积至少小于所述定位平台的横截面积,所述盆状体具有至少能容纳所述LED灯板的空间。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压铆件,使得所述开孔与所述压铆件之间的预留间隙为I~2_。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铆件是压铆螺母柱或压铆螺钉。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孔是通孔或盲孔。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压铆连接件实现了上盖、扩散板和下壳体的一次性固定,用上下紧固的方式替代了通常的侧面螺钉紧固连接方式,避免了 LED面板灯扩散板和上盖因热胀冷缩产生的曲翘变形而存在缝隙的问题,消除了扩散板易脱落的安全隐患。而且,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机械连接件少,节约了 生产成本;结构平整美观,从侧面和使用面均看不到任何连接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 (a)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的爆炸图;
[0016]图1 (b)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的立体图;
[0017]图2 Ca)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压铆前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2 (b)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压铆后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2 (C)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压铆后上盖的结构图;
[0020]图3 Ca)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上盖的俯视图;
[0021]图3 (b)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上盖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扩散板的俯视图;
[0024]图6 (a)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的下壳体的俯视图;和
[0025]图6 (b)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的下壳体的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列表
[0027]100 =LED面板灯101:上盖 102:扩散板
[0028]103:LED灯板 104:下壳体105:压铆件
[0029]106:通孔107:开孔 108:安装孔
[0030]201:环形平台 202:侧壁 301:定位平台
[0031]302:盆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0033]图1 (a)和图1 (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LED面板灯100,其包括上盖101、扩散板102、LED灯板103和下壳体104。上盖101包括均匀分布的压铆件105和通孔106。如图2 Ca)至图2 (c)所示,压铆件105以贯穿上盖101的方式与上盖101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参见图5和图6 (a),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上分别设有与通孔106对应的开孔107和安装孔108,使得压铆件105穿过开孔107将扩散板102固定至下壳体104。LED灯板103固定在下壳体104内。本实用新型以压铆件105作为连接紧固件,将上盖101、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次性连接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扩散板102和上盖101的缝隙问题。
[0034]再次参见图2 (a)至图2 (C),压铆件105在压铆机的作用下被压入到上盖101的通孔106中,使得压铆件105的头部与上盖101表面保持完全嵌平。压铆件105压入上盖101后,其压铆后的上盖101表面平整,结构美观并且在使用面看不到任何连接件。
[0035]下面结合纯粹示意性图3 (a)、图3 (b)和图4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由于上盖101是呈对称分布的,因此图3 (b)是只取上盖101的一半作为示意。参见图3(b),上盖101包括环形平台201和侧壁202,使得上盖10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结合。通孔106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均匀地分布在环形平台201上。如纯粹示意性图4所示,侧壁202的高度与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的定位平台301的厚度的总和大致相等。上盖101的侧壁202将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从侧面挡住,使得LED面板灯100在使用过程中看不到其他构件,外形平整美观。
[0036]根据图中未出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上盖101在俯视图中呈环形状、矩形环状、菱形环、椭圆形环状或方形环状,形状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003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扩散板102和下壳体104在俯视图中与上盖101保持相匹配的形状,便于实现LED面板灯的整体造型,从而有助于此后LED面板灯100的安装。
[0038]参见6 (a)和图6 (b),下壳体104包括定位平台301和盆状体302。安装孔108以对应通孔106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定位平台301上,使得下壳体104与上盖101完全配合地固定在一起。安装孔108的孔径大小与压铆件105相匹配。压铆后的上盖成品,通过压铆件105将扩散板102固定至下壳体104上。在连接固定过程中,压铆件105在外力的作用下挤压地进入到下壳体104中,由于下壳体104是弹性塑料制成的,因此,在安装孔108内边缘发生塑性变形,当弹性恢复后,使得下壳体104顶紧压铆件105,从而将上盖101和扩散板102紧固在下壳体104上。盆状体302在俯视图中与定位平台301的形状相匹配,并且盆状体302的横截面积至少小于定位平台301的横截面积,其目的是尽可能地缩小整个产品的空间结构并且保证LED面板灯100整体形貌的美观。盆状体302具有至少能容纳LED灯板103的空间。换言之,可以在能容纳LED灯板103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体积,缩小LED面板灯的纵向尺寸,从而还可以获得超薄的效果。
[003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扩散板102的开孔107的孔径大于压铆件105,使得开孔107与压铆件105之间的预留间隙为I?2mm。由于扩散板102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热胀冷缩的问题,而I?2_的预留间隙可以容纳扩散板102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误差。
[004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压铆件105可以是压铆螺母柱或压铆螺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对LED面板灯进行连接固定。
[004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装孔108是通孔或盲孔。当安装孔108是盲孔时,选取压铆螺钉作为连接件。压铆螺钉压入下壳体104以后,使安装盲孔108内边缘发生塑性变形,压铆螺钉上的螺纹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入盲孔内壁,在盲孔内壁形成相对应的螺纹并与之咬合在一起,从而起到紧固的作用。当安装孔108是通孔时,压铆件105可以是压铆螺母柱或压铆螺钉。
[004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43]1、压铆件一次性完成了上盖、扩散板和下壳体的连接固定,无需增加其他机械连接件,节省了原料成本;
[0044]2、上盖以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将扩散板和下壳体进行限定,使得使用者在侧面和使用面均看不见LED面板灯的内部构件,外形美观;
[0045]3、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得产品结构可以避免扩散板和上盖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缝隙问题,经1200X600的面板灯样品考证,此结构中扩散板和上盖最大缝隙处不超过1mm,效果十分显著。
[0046]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LED面板灯(100),其包括上盖(101 )、扩散板(102)、LED灯板(103)和下壳体(10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01)包括均匀分布的压铆件(105)和通孔(106),其中,所述压铆件(105)以贯穿所述上盖(101)的方式与所述上盖(101)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 所述扩散板(102)和所述下壳体(104)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106)对应的开孔(107)和安装孔(108),使得所述压铆件(105)穿过所述开孔(107)将所述扩散板(102)固定至所述下壳体(104), 所述LED灯板(103)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0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件(105)被压入到所述上盖(101)的所述通孔(106 )中,并且所述压铆件(105 )的头部与所述上盖(101)表面保持完全齐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1)包括环形平台(201)和侧壁(202),使得所述上盖(10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扩散板(102)和所述下壳体(104)结合,其中, 所述通孔(106)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环形平台(201)上, 所述侧壁(202)的高度与所述扩散板(102)和所述下壳体(104)的定位平台(301)的厚度的总和大致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1)在俯视图中呈环形状、矩形环状、菱形环、椭圆形环状或方形环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102)和所述下壳体(104)在俯视图中与所述上盖(101)保持相匹配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04)包括所述定位平台(301)和盆状体(302),其中, 所述安装孔(108)以对应所述通孔(106)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定位平台(301)上,并且所述安装孔(108)的孔径大小与所述压铆件(105)相匹配, 所述盆状体(302)在俯视图中与所述定位平台(301)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所述盆状体(302)的横截面积至少小于所述定位平台(301)的横截面积, 所述盆状体(302)具有至少能容纳所述LED灯板(103)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102)的所述开孔(107)的孔径大于所述压铆件(105),使得所述开孔(107)与所述压铆件(105)之间的预留间隙为I?2mm。
8.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件(105)是压铆螺母柱或压铆螺钉。
9.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LED面板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8)是通孔或盲孔。
【文档编号】F21V17/12GK203500913SQ20132062512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吴彪, 韩宇, 陈军 申请人: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