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光引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0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光引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光引擎,通过层叠设置的LED基板4和灯罩1,LED基板4和遮光墙3和LED光源组成发光组件,遮光墙3隔离光源,使得发不同颜色的LED光源之间互相隔离,不产生互相影响,在此基础上,然后通过灯罩1透光,将灯罩1设置成至少2个区域后,保证至少1个区域可以透光,至少1个区域不透光,这样再利用灯罩支架5、转动齿轮11、旋钮轴组成驱动灯罩1旋转的组件,当灯罩1的透光区域旋转到发光的LED光源的正上方时,即可保证相应的LED光源投射而出。优点在于:LED光引擎通过光源和透光罩之间的机械位移,使得不同颜色的灯珠透过透光罩而实现颜色的变化。
【专利说明】一种可调光引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即可机械调色温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LED照明灯具的蓬勃发展,千军万马竞相加入,在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诞生,特别是室内照明的海量市场,迫使传统的照明企业试水加盟。LED照明灯具是一个电子产品,它不仅需要如传统灯具那样的结构、外壳,还必须给予各种串、并联矩阵的LED光源灯板、AC/DC的恒流驱动电源、铝或陶瓷等的散热器。光源,也就是所谓的灯泡是客户买来插上就能用的通用件,有很多客户都希望能如买灯泡那样省力,买一个现成的“LED光源+AC/DC恒流驱动电源”的模块,放入其传统灯具的壳体内就可转变为一款新的LED照明光源。现在LED光引擎已经诞生,一款LED光源和AC/DC恒流驱动电源一体化的模块,并且可大批量生产。
[0003]目前所能见到的LED光引擎大多数是用白光LED来做光源的,外壳采用标准直径的铝合金或塑料材质的壳体,驱动内置于壳体内,灯罩分为扩散和透明两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照明方式,照明色彩的丰富及动感正逐步被人们所追求。不同颜色的光源,营造的光环境效果不同的光色给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感觉。
[0004]现在市面上呈现的光引擎都是单颜色或者是单色温的,也就是颜色、色温是恒定值,不可调节。而LED光源应用于照明除节能环保外,最大优势在于智能控制。其与传统光源相比,除进行亮度调节外,还能进行颜色的调节。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引擎,可以非常方便地调节光引擎颜色的变化。
[0005]在现有的调节颜色的方案中,第一种是采用电路控制调节颜色方案,电路控制调节颜色方案是采用RGB三种颜色芯片封装于一颗LED的光源模组,通过电路控制达到调节不同颜色的目的,这种方案结构设计简单,适合于大面积灯具,如面板灯、洗墙灯等灯具的调颜色方案,通常采用的是中小功率的RGB LED光源,将不同色温的LED光源,按一定间距排布,该方案电路设计复杂,并且需配备多套控制系统,对每颗RGB LED光源进行控制,控制其在特定时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RGB调颜色的方案驱动和控制器尺寸大,线路布置繁琐,并且线路繁多,在光引擎上实现该方案根本不现实,驱动和控制器均需外置。
[0006]第二种则是制作多种不同颜色的透光罩,通过人工更换透光罩的方案,虽然成本较低,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透光罩,对于灯罩本身的应用保管会比较麻烦;而且在实际照明场所中,因为安全及更换工具的问题,不允许消费者进行现场更换。同时因为考虑灯罩的可更换性,光引擎结构设计必然会考虑可拆卸性,会影响到灯具的防护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光引擎,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可靠性高,同时成本最低的颜色调节方案。[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光引擎,包括上层的灯罩和下层的LED基板,灯罩和LED基板均为圆形板,LED基板面向灯罩的一侧设置有至少2个遮光墙,遮光墙的轴线从LED基板的圆心延伸至LED基板的边缘,相邻遮光墙之间设置有至少I个同色的LED光源,相邻遮光墙之间的区域形成单色LED放置区域;灯罩靠近LED基板的一面设置有涂层,涂层按照单色LED放置区域的形状划分为至少2个投光区域,投光区域与单色LED放置区域的数目一致且投光区域的圆心角与单色LED放置区域的圆心角相等,在投光区域中,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位于透光扩散区域的涂层为透光涂层,位于不透光区域的涂层为不透光涂层;还包括圆柱形的壳体,LED基板安装在壳体内,壳体的轴线与LED基板的轴线重合,还包括套设在灯罩外径面上的灯罩支架,灯罩支架面向LED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齿轮的齿槽开口方向面向LED基板,壳体安装有旋钮轴,旋钮轴的外径套设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与灯罩支架的齿轮啮合,旋钮轴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线的延长线。 [000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层叠设置的LED基板和灯罩,LED基板和遮光墙和LED光源组成发光组件,遮光墙隔离光源,使得发不同颜色的LED光源之间互相隔离,不产生互相影响,在此基础上,然后通过灯罩透光,将灯罩设置成至少2个区域后,保证至少I个区域可以透光,至少I个区域不透光,这样再利用灯罩支架、转动齿轮、旋钮轴组成驱动灯罩旋转的组件,当灯罩的透光区域旋转到发光的LED光源的正上方时,即可保证相应的LED光源投射而出。例如,LED基板存在红光和蓝光区域,当灯罩的透光区域旋转到红光区域上方时,此时可以投射出红光,当灯罩的透光区域旋转到蓝光区域上方时,此时可以投射出蓝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LED光源固定,然后通过机械结构变换灯罩透光位置的方式,来实现不同颜色的任意调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使得LED光引擎非常方便的进行颜色更换,实现不同颜色的调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心理及生理的照明需求。同时成本最低,可罪性最闻。
[0010]旋钮轴远离壳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旋钮。旋钮便于旋转操作旋钮轴。
[0011]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座、基座,基座安装在壳体远离灯罩的一端上,驱动座位于基座与灯罩之间、并固定在基座面向灯罩的一侧上,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座上。驱动装置驱动LED光源。
[0012]灯罩支架内径面设置有卡位凸起,卡位凸起嵌入灯罩外径壁内。卡位凸起形成灯罩支架与灯罩之间的连接部件。
[0013]遮光墙的高度等于灯罩至LED基板之间的距离。保证较好的光源隔离效果。
[0014]优选的,壳体外壁设置有旋钮轴通孔,旋钮轴通孔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的延长线,旋钮轴插入旋钮轴通孔内与壳体旋转配合连接。
[0015]LED基板存在N个发光模组区域,N ^ 1,每个发光模组区域存在P个单色LED放置区域,P大于等于2 ;灯罩存在N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P个投光区域,在P个投光区域中,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P-1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
[0016]当N等于1,P等于2时,I个发光模组区域内存在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被2个遮光墙隔离,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2个投光区域,在2个投光区域中,I个透光扩散区域和I个不透光区域。[0017]当N等于1,P等于3时,I个发光模组区域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被3个遮光墙隔离,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发R3光色的LED光源,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
[0018]当N等于4,P等于3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存在4个发光模组区域,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按顺时针方向,同一个发光模组区域内的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发R3光色的LED光源;按顺时针方向,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内的LED光源排列顺序为发Rl光色的LED光源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发R3光色的LED光源;灯罩存在4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透光模组区域中,3个投光区域的排列顺序为:透光扩散区域和2个相邻的不透光区域。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温可机械调节的LED光引擎,LED光引擎包括灯罩、LED单色光源、LED铝基板、遮光墙、灯罩支架、壳体、驱动、驱动座、基座、旋钮及转动齿轮等。
[0020]首先将驱动座与基座装配,驱动装置通过螺纹杆连接将驱动座、基座连接在一起。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基座固定,壳体内部设有驱动空间,壳体内设计有LED基板的安装台,LED基板为铝基板,LED光源通过回流焊的方式与铝基板固定,完成的半成品称之为LED灯板。LED灯板放置于壳体安装台处,LED灯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壳体连接。遮光墙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LED基板连接。所述灯罩支架上设计有灯罩卡位,即卡位凸起,灯罩通过卡扣的方式与灯罩支架连接。所述壳体设计有安装孔位,即旋钮轴通孔,旋钮轴固定于壳体上,所述旋钮轴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灯罩支架设计有齿位,所述转动齿轮与灯罩支架齿位咬合。通过旋钮转动带动转动齿轮带动灯罩支架进行旋转,所述灯罩上设有遮光区域和扩散区域,即透光扩散区域和不透光区域。
[002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将LED灯板固定,然后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灯罩支架旋转的方式,来实现颜色可任意调节的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使得LED光引擎非常方便的进行颜色更换,实现不同颜色的调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心理及生理的照明需求。
[0022]以红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为例,LED光引擎的具体装配方式如下:
[0023]基座:基座设计有安装空位,基座内设计有驱动座安装位,基座位于LED光引擎的最下端。
[0024]驱动座:驱动座由PC材质注塑成型,驱动座安装于基座内,驱动座略高于驱动装置,主要起驱动装置与壳体、驱动装置与基座的绝缘作用。
[0025]壳体:壳体由优质铝合金压铸成型,壳体内部设计有空腔,主要用于存放驱动装置,为驱动装置的安装提供一定的空间。壳体上部设计有LED灯板安装槽,LED灯板与壳体连接,可通过铝基板将热量传递至壳体,通过壳体将热量散发出去。壳体中部设计有旋钮轴安装孔位,用于固定旋钮轴、转动齿轮等一系列组件。
[0026]LED灯板:LED灯板包括红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LED铝基板。单色光LED灯珠呈扇形分布于铝基板上,二个相邻遮光墙的之间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单色光LED灯珠。单色光LED灯珠通过回流焊的方式与LED基板连接,LED基板主要起散热作用。LED铝基板设计有电路。
[0027]遮光墙:根据各透光扩散区域和不透光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在LED光源周围设置有遮光墙,其遮光墙的高度与LED基板到透光罩的高度保持一致。遮光墙通过胶水粘结与LED基板固定。
[0028]旋钮组件: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旋钮轴、转动齿轮。旋钮轴通过壳体的孔位与壳体连接,并且可以360°自由旋转,旋钮轴靠近壳体端安装有转动齿轮,用于连接灯罩支架。旋钮轴远离壳体端安装有旋钮,旋转旋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与灯罩支架咬合,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灯罩支架转动。
[0029]灯罩:所述灯罩上设置有以灯罩中心为圆心,呈扇形方向均勻分布的透光组,透光组由3个扇形区域组成,其中,每一个扇形区域包含2个不透光扇形区域和I个扩散透光区域。灯罩设计有定位卡,与灯罩支架固定,可让灯罩随灯罩支架一起转动。
[0030]灯罩支架:灯罩支架设计有齿位,齿位与转动齿轮咬合,旋转旋钮即可带动灯罩支架转动。灯罩支架设计有灯罩安装卡位,可将灯罩紧紧卡住,当灯罩支架转动时,灯罩也将随灯罩支架转动,从而让扩散透光区域对应相同颜色的单色光LED灯珠,实现LED光引擎机械调颜色的功能。
[003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LED光引擎通过光源和透光罩之间的机械位移,使得不同颜色的灯珠透过透光罩而实现颜色的变化。LED灯板板固定,灯罩机械旋转移动。光引擎驱动内置设计,无需外置驱动,仅单个模组即可接入市电点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刨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区域立体示意图。
[00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区域立体不意图。
[003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基板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灯罩;2、LED光源;3、遮光墙;4、LED基板;5、灯罩支架;6、壳体;7、驱动装置;8、驱动座;9、基座;10、旋钮;11、转动齿轮;12、涂层;19、透光扩散区域;18、不透光区域;51、卡位凸起;25、发光模组区域;21、单色LED放置区域;22、红光LED灯,23、绿光LED灯,24、蓝光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至图5。
[0041]一种可调光引擎,包括上层的灯罩I和下层的LED基板4,灯罩I和LED基板4均为圆形板,LED基板4面向灯罩I的一侧设置有至少2个遮光墙3,遮光墙3的轴线从LED基板4的圆心延伸至LED基板4的边缘,相邻遮光墙之间设置有至少I个同色的LED光源,相邻遮光墙之间的区域形成单色LED放置区域21 ;灯罩I靠近LED基板的一面设置有涂层12,涂层12按照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形状划分为至少2个投光区域,投光区域与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数目一致且投光区域的圆心角与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圆心角相等,在投光区域中,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位于透光扩散区域19的涂层12为透光涂层,位于不透光区域18的涂层12为不透光涂层;还包括圆柱形的壳体6,LED基板4安装在壳体6内,壳体6的轴线与LED基板4的轴线重合,还包括套设在灯罩I外径面上的灯罩支架5,灯罩支架5面向LED基板4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齿轮的齿槽开口方向面向LED基板4,壳体安装有旋钮轴,旋钮轴的外径套设有转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与灯罩支架5的齿轮啮合,旋钮轴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线的延长线。
[004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层叠设置的LED基板4和灯罩1,LED基板4和遮光墙3和LED光源组成发光组件,遮光墙3隔离光源,使得发不同颜色的LED光源之间互相隔离,不产生互相影响,在此基础上,然后通过灯罩I透光,将灯罩I设置成至少2个区域后,保证至少I个区域可以透光,至少I个区域不透光,这样再利用灯罩支架5、转动齿轮11、旋钮轴组成驱动灯罩I旋转的组件,当灯罩I的透光区域旋转到发光的LED光源的正上方时,即可保证相应的LED光源投射而出。例如,LED基板4存在红光和蓝光区域,当灯罩I的透光区域旋转到红光区域上方时,此时可以投射出红光,当灯罩I的透光区域旋转到蓝光区域上方时,此时可以投射出蓝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LED光源固定,然后通过机械结构变换灯罩透光位置的方式,来实现不同颜色的任意调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使得LED光引擎非常方便的进行颜色更换,实现不同颜色的调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心理及生理的照明需求。同时成本最低,可靠性最高。
[0043]旋钮轴远离壳体6的一端还设置有旋钮10。旋钮10便于旋转操作旋钮轴。
[0044]还包括驱动装置7、驱动座8、基座9,基座9安装在壳体远离灯罩的一端上,驱动座8位于基座9与灯罩之间、并固定在基座9面向灯罩的一侧上,驱动装置7安装在驱动座8上。驱动装置7驱动LED光源。
[0045]灯罩支架内径面设置有卡位凸起51,卡位凸起51嵌入灯罩外径壁内。卡位凸起51形成灯罩支架与灯罩之间的连接部件。
[0046]遮光墙的高度等于灯罩至LED基板之间的距离。保证较好的光源隔离效果。
[0047]优选的,壳体外壁设置有旋钮轴通孔,旋钮轴通孔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的延长线,旋钮轴插入旋钮轴通孔内与壳体旋转配合连接。
[004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温可机械调节的LED光引擎,LED光引擎包括灯罩、LED单色光源、LED铝基板、遮光墙、灯罩支架、壳体、驱动、驱动座、基座、旋钮及转动齿轮等。
[0049]首先将驱动座与基座装配,驱动装置通过螺纹杆连接将驱动座、基座连接在一起。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基座固定,壳体内部设有驱动空间,壳体内设计有LED基板的安装台,LED基板为铝基板,LED光源通过回流焊的方式与铝基板固定,完成的半成品称之为LED灯板。LED灯板放置于壳体安装台处,LED灯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壳体连接。遮光墙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LED基板连接。所述灯罩支架上设计有灯罩卡位,即卡位凸起,灯罩通过卡扣的方式与灯罩支架连接。所述壳体设计有安装孔位,即旋钮轴通孔,旋钮轴固定于壳体上,所述旋钮轴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灯罩支架设计有齿位,所述转动齿轮与灯罩支架齿位咬合。通过旋钮转动带动转动齿轮带动灯罩支架进行旋转,所述灯罩上设有遮光区域和扩散区域,即透光扩散区域19和不透光区域18。
[005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将LED灯板固定,然后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灯罩支架旋转的方式,来实现颜色可任意调节的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使得LED光引擎非常方便的进行颜色更换,实现不同颜色的调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心理及生理的照明需求。
[0051]以红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为例,LED光引擎的具体装配方式如下:
[0052]基座:基座设计有安装空位,基座内设计有驱动座安装位,基座位于LED光引擎的最下端。
[0053]驱动座:驱动座由PC材质注塑成型,驱动座安装于基座内,驱动座略高于驱动装置,主要起驱动装置与壳体、驱动装置与基座的绝缘作用。
[0054]壳体:壳体由优质铝合金压铸成型,壳体内部设计有空腔,主要用于存放驱动装置,为驱动装置的安装提供一定的空间。壳体上部设计有LED灯板安装槽,LED灯板与壳体连接,可通过铝基板将热量传递至壳体,通过壳体将热量散发出去。壳体中部设计有旋钮轴安装孔位,用于固定旋钮轴、转动齿轮等一系列组件。
[0055]LED灯板:LED灯板包括红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LED铝基板。单色光LED灯珠呈扇形分布于铝基板上,二个相邻遮光墙的之间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单色光LED灯珠。单色光LED灯珠通过回流焊的方式与LED基板连接,LED基板主要起散热作用。LED铝基板设计有电路。
[0056]遮光墙:根据各透光扩散区域19和不透光区域18的形状和大小,在LED光源周围设置有遮光墙,其遮光墙的高度与LED基板到透光罩的高度保持一致。遮光墙通过胶水粘结与LED基板固定。
[0057]旋钮组件: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旋钮轴、转动齿轮。旋钮轴通过壳体的孔位与壳体连接,并且可以360°自由旋转,旋钮轴靠近壳体端安装有转动齿轮,用于连接灯罩支架。旋钮轴远离壳体端安装有旋钮,旋转旋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与灯罩支架咬合,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灯罩支架转动。
[0058]灯罩:所述灯罩上设置有以灯罩中心为圆心,呈扇形方向均匀分布的透光组,透光组由3个扇形区域组成,其中,每一个扇形区域包含2个不透光扇形区域和I个扩散透光区域。灯罩设计有定位卡,与灯罩支架固定,可让灯罩随灯罩支架一起转动。
[0059]灯罩支架:灯罩支架设计有齿位,齿位与转动齿轮咬合,旋转旋钮即可带动灯罩支架转动。灯罩支架设计有灯罩安装卡位,可将灯罩紧紧卡住,当灯罩支架转动时,灯罩也将随灯罩支架转动,从而让扩散透光区域对应相同颜色的单色光LED灯珠,实现LED光引擎机械调颜色的功能。
[0060]实施例2
[006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LED基板存在N个发光模组区域25,N≥1,每个发光模组区域25存在P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P大于等于2 ;灯罩存在N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P个投光区域,在P个投光区域中,1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P-1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
[0062]例如当N等于1,P等于2时,1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被2个遮光墙隔离,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2个投光区域,在2个投光区域中,I个透光扩散区域19和I个不透光区域18。
[0063]实施例3
[006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当N等于1,P等于3时,I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被3个遮光墙隔离,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
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
[0065]实施例4
[006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当N等于4,P等于3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存在4个发光模组区域25,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按顺时针方向,同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 ;按顺时针方向,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LED光源2排列顺序为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 ;灯罩存在4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透光模组区域中,3个投光区域的排列顺序为:透光扩散区域19和2个相邻的不透光区域18。
[0067]具体的说,如图4,当N等于4,P等于3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存在4个发光模组区域25,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按顺时针方向,同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 ;按顺时针方向,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LED光源2排列顺序为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 ;其中发Rl光色的LED光源2为红光LED灯2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为绿光LED灯,发R3光色的LED光源2为蓝光LED灯。在本实施例中。存在4个红光LED灯22和4个绿光LED灯和4个蓝光LED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的顺序为:红光LED灯22和4个绿光LED灯和4个蓝光LED,然后又是红光LED灯22和4个绿光LED灯和4个蓝光,然后又是LED红光LED灯22和4个绿光LED灯和4个蓝光。
[0068]如图5,灯罩存在4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透光模组区域中,3个投光区域的排列顺序为:透光扩散区域19和2个相邻的不透光区域18。在图5中透光模组区域分别在图中为A所在的区域和B所在的区域和C所在的区域以及D所在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存在4个透光扩散区域19和8个不透光区域18,它们的排列顺序按照顺时针方向为:透光扩散区域19、不透光区域18、不透光区域18,然后又是透光扩散区域19、不透光区域18、不透光区域18,然后又是透光扩散区域19、不透光区域18、不透光区域18。
[0069]在实施例1中的旋转组件驱动下,灯罩旋转,当所有透光扩散区域19位于红光LED灯上方时,投射出来4道红色扇形的光线,当所有透光扩散区域19再次旋转到位于绿光LED灯上方时,投射出来4道绿色扇形的光线,当所有透光扩散区域19再次旋转到位于蓝光LED灯上方时,投射出来4道蓝色扇形的光线,这样即可实现不同光线的照射需求。
[0070]根据N和P的值的不同,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和多道光线的投射,具体情况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示范,不在一一赘述,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所实现的不同结构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0071]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的灯罩(I)和下层的LED基板(4),灯罩(I)和LED基板(4 )均为圆形板,LED基板(4 )面向灯罩(I)的一侧设置有至少2个遮光墙(3 ),遮光墙(3)的轴线从LED基板(4)的圆心延伸至LED基板(4)的边缘,相邻遮光墙之间设置有至少I个同色的LED光源,相邻遮光墙之间的区域形成单色LED放置区域(21);灯罩(I)靠近LED基板的一面设置有涂层(12),涂层(12)按照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形状划分为至少2个投光区域,投光区域与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数目一致且投光区域的圆心角与单色LED放置区域(21)的圆心角相等,在投光区域中,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至少I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位于透光扩散区域(19)的涂层(12)为透光涂层,位于不透光区域(18)的涂层(12)为不透光涂层;还包括圆柱形的壳体(6),LED基板(4)安装在壳体(6 )内,壳体(6 )的轴线与LED基板(4)的轴线重合,还包括套设在灯罩(I)外径面上的灯罩支架(5),灯罩支架(5)面向LED基板(4)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齿轮的齿槽开口方向面向LED基板(4),壳体安装有旋钮轴,旋钮轴的外径套设有转动齿轮(11 ),转动齿轮(11)与灯罩支架(5)的齿轮啮合,旋钮轴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线的延长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旋钮轴远离壳体(6)的一端还设置有旋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7)、驱动座(8 )、基座(9 ),基座(9 )安装在壳体远离灯罩的一端上,驱动座(8 )位于基座(9 )与灯罩之间、并固定在基座(9 )面向灯罩的一侧上,驱动装置(7 )安装在驱动座(8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灯罩支架内径面设置有卡位凸起(51),卡位凸起(51)嵌入灯罩外径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遮光墙的高度等于灯罩至LED基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壳体外壁设置有旋钮轴通孔,旋钮轴通孔的轴线为壳体半径的延长线,旋钮轴插入旋钮轴通孔内与壳体旋转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LED基板存在N个发光模组区域(25),N ^ 1,每个发光模组区域(25)存在P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P大于等于2 ;灯罩存在N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P个投光区域,在P个投光区域中,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P-1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当N等于1,P等于2时,I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被2个遮光墙隔离,这2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2个投光区域,在2个投光区域中,I个透光扩散区域(19)和I个不透光区域(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当N等于1,P等于3时,I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被3个遮光墙隔离,这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灯罩存在I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引擎,其特征在于:当N等于4,P等于3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存在4个发光模组区域(25),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存在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按顺时针方向,同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3个单色LED放置区域(21)内分别各自放置有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按顺时针方向,每一个发光模组区域(25)内的LED光源(2)排列顺序为发Rl光色的LED光源(2)和发R2光色的LED光源(2)、发R3光色的LED光源(2);灯罩存在4个透光模组区域,每个透光模组区域存在3个投光区域,在3个投光区域中,存在I个投光区域为透光扩散区域(19),2个投光区域为不透光区域(18),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透光模组区域中,3个投光区域的排列顺序为:透光扩散区域(19)和2个相邻的不透光区域(18)。
【文档编号】F21S2/00GK203517443SQ20132067606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尹航, 谢国锦, 刘北斗 申请人: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