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88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包括至少两颗间隔设置的LED灯,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相邻两颗LED灯之间并沿所述LED灯排列方向设置的反光柱,以及一个罩设在所述LED灯出光方向上的灯罩,在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光轴的截面上包括分别以所述相邻的两颗LED灯的中心为圆心且以该圆心到灯罩的距离为半径的两个圆,该两个圆相交并与所述灯罩形成两个区域,所述反光柱将来自所述LED灯的光反射到该区域。利用所述反光柱将来自LED灯的光反射到两个相交的圆与灯罩的侧壁所形成的区域上,来对该区域的光进行补偿,以使该区域的照度与其他区域的照度基本相同,从而达到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具有出光均匀的目的。
【专利说明】—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一种出光均匀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路灯、台灯、艺术灯等。在上述的照明设备中,传统上大部分是以钨丝灯泡做为发光光源。近年来,由于科技日新月异,已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来源。甚者,除照明设备外,对于一般交通号志、广告牌、车灯等,亦都改为使用发光二极管做为发光光源。如前所述,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光源,其好处在于省电,且亮度更大,故于使用上已逐渐普通化。
[0003]随着LED灯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使用LED灯具,包括近年来使用在展览柜、展示柜等商业照明中,以及使用在办公场所替代荧光灯。但由于LED灯具所使用的LED灯所具有的特性,即颗粒性,从而使得该LED灯具具有明显的间隔明暗区,特别是在办公场所使用的条形LED灯具。用户都会有意无意的看到整个灯具,这些具有明显的间隔明暗区的灯具将降低LED条形灯对荧光灯等普通灯具的替代性,也降低了其出光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均匀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以克服上述不足。
[0005]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包括至少两颗间隔设置的LED灯,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相邻两颗LED灯之间并沿所述LED灯排列方向设置的反光柱,以及一个罩设在所述LED灯出光方向上的灯罩,在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光轴的截面上包括分别以所述相邻的两颗LED灯的中心为圆心且以该圆心到灯罩的距离为半径的两个圆,该两个圆相交并与所述灯罩形成两个区域,所述反光柱将来自所述LED灯的光反射到该区域。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所述反光柱将来自LED灯的光反射到两个相交的圆与灯罩的侧壁所形成的区域上,来对该区域的光进行补偿,以使该区域的照度与其他区域的照度基本相同,从而达到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具有出光均匀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垂直于图1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所具有的LED灯的光轴的截面图。
[0011]图4为图1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沿B-B线的部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图1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沿C-C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作为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100包括一个灯架10,一个设置在所述灯架10上的光源模块11,一个罩设在所述光源模块11的出光方向上的灯罩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11上的反光装置13。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100还包括其他元部件,如端盖,导线,防水密封条等,因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作为实用新型重点且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15]所述灯架10包括一个灯架本体101,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灯架本体101两侧边上并朝向灯罩12开口的凹槽102,以及一个设置在灯架本体101内壁上用于设置所述发光模块11的放置架103。为了防水,所述灯架本体101、凹槽102、以及放置架103皆为一体成型,如由铝材挤出成型。所述灯架本体101可以为弧形槽、矩形槽、或三角形槽,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架本体101为一个矩形槽。可以想到的是,为了与其他零部件连接,该灯架本体101上还可以设置其它结构,如螺钉连接孔(未标示)以设置端盖等。该凹槽102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12。所述放置架103横亘在灯架本体101的内壁上,用于设置所述发光模块11,同时还可以加强灯架10的强度。所述灯架10可以由金属制成,以利于在保护光源模块11以及设置所述灯罩12的同时,还可以散热。
[0016]所述发光模块11包括一个电路板111,以及至少两颗电性设置在该电路板111上的LED灯112。所述电路板111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其上设置有电路或其他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以供给光源112额定的电流或控制信号。所述电路板111固定设置在所述灯架10的放置架103上,而所述LED灯112固定设置在该电路板112上,因此所述发光模块11整个被固定在灯架10上。由于所述电路板111以及所述LED灯112本身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至少两颗LED灯112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1上,通常一个条形灯具将不止包括两颗LED灯112,而是很多颗,一般在20颗以上,而且为了便于组装生产,以及配光设置,该20多颗LED灯112 —般是等间隔设置的。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如图3所示,其为没有安装设置所述反光装置13的结构示意图,且该图3为垂直于所述LED灯112的的光轴的截面图。在该截面上,以每一个LED灯112的中心为圆心,可以画出无数个不同直径尺寸的圆形平面等照度曲线。可以想到的是,如果沿LED灯112的出光方向及光轴且离LED灯112不同距离作无数个截面,画无数个同一照度的平面等照度曲线,这些平面等照度曲线将构成一个半球体。在图3中,仅选择一个截面作为本实施例的说明对象。如果以分别两个相邻的两颗LED灯112的中心为圆心0,又以该LED灯112的中心到灯罩12的侧壁的最短距离为半径r,画一个平面等照度曲线,即两个圆。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两个圆不相交,则两颗相邻LED灯112之间的暗区将更大。当然可以想到的是,如果简单地增加LED灯112的颗粒数,如一颗紧挨着一颗,暗区会小,甚至没有,但会增大每一个条形灯具的制造成本。因此,通常这两个以该LED灯112的中心到灯罩12的侧壁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是相交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圆相交的外侧并与所述灯罩12会形成两个区域,即使用交叉线填充的区域。该两个区域的照度是与两个圆的内部的照度是不相等的,因此灯罩12在与这两个圆相切的位置及周围,其照度变化不明显。而远离这两个圆相切的位置,其照度变化将很大。从用户的角度看,就会形成明区与暗区,当LED灯112的颗粒数较多时,便会形成明暗间隔的现象,将影响整个条形灯具的美观度与品质。可以想到的是,当一个条形灯具具有很多个LED灯112,这样的区域也会有很多,在本实施例中,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仅对两个相邻的LED灯112所形成的两个区域进行阐述。
[0017]所述灯罩12包括一个灯罩本体12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灯罩本体121两侧边上的插接边122。由于发光模块11的出射光由该灯罩12射出,同时为了防止用户直接看到发光模块11的LED灯112,该灯罩12由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制成,而不是完全透明,该透明度可以小于100%且大于70%。所述灯罩本体12的截面可以为U形、弧形、矩形、或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本体12为一 U形结构。由于灯罩本体121要插设在灯架本体101上,因此其结构参数应与灯架本体101的结构参数相配合,如直径大小。所述灯罩12的弦长将大于所述矩形灯架10的端部的长度,因此在装配时,需要将该灯罩12压入到灯架10的凹槽102中,从而利用所述灯罩12的弹性将该灯罩12与灯架10卡紧。可以想到的是,为了防止水从该插接边122与凹槽102之间的间隙中渗入,还可以在该凹槽102中设置密封条(图未示),所述插接边122抵压在该密封条上,使密封条变形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所述插接边122用于与灯架10的凹槽102相配合卡接,以固定所述灯架10与灯罩12的相对位置。所述插接边122需要与伸入凹槽102中。
[0018]所述反光装置13包括一个条状板体13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相邻两颗LED灯112之间并沿所述LED灯112排列方向设置的反光柱132,以及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套设所述至少两颗LED灯112的通孔133。所述条状板体131用于连接所述反光柱132以利于将该反光装置13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光模块11的电路板111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反光装置13也可以不包括所述条状板体131而仅包括所述反光柱132,此时,也不需要所述通孔133。也因此,当具有多个反光柱132时,则需要一个一个地将该多个反光柱132组装设置在电路板111上,此将增加制造成本。所述反光柱132的数量根据LED灯112的数量确定,即在每相邻的两个LED灯112之间设置一个反光柱132即可。例如当LED灯112具有η个,那么反光柱132的个数即η-1个。所述反光柱132的主要作用在将来自所述LED灯112的光反射到上述所述的平面等照度曲线与灯罩12的侧壁形成的区域,即以所述相邻的两颗LED灯112的中心为圆心且该圆心到灯罩12的距离为半径的两个相交的圆与灯罩所形成的两个区域。为了将来自LED灯112的光利用该反光柱132反射到上述区域,如图4所示的光路图,在垂直于所述LED灯112的光轴的截面上所述反光柱132的轮廓线为星形线,所述星形线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与LED灯112的排列方向平行,而另一条对角线与LED灯112的排列方向垂直。该星形线状的反光柱132具有四个侧面,利用该四个侧面分别将来自LED灯112的光反射到上述的两个区域上。同时,如图5所示,在沿所述LED灯112的光轴的截面上,所述反光柱132的朝向所述LED灯112的一侧的轮廓线为弧形。而该弧形的曲率大小以及星形线各边的弧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两个相邻的LED灯112的距离,LED灯112的中心到灯罩12的距离的大小等。同样,为了组装及制造方便,所述每一个反光柱132距离相邻的两颗LED灯112的距离相等。而为了减轻所述反光装置13的重量,所述反光柱132可以中空结构。所述通孔133仅为了让LED灯112的光射出,而不让所述条状板体131所遮挡。因此该通孔133可以为任意形状、结构的孔。所述反光装置13可以由白色材料制成,如白色树脂,当然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然后在所述反光柱的表面设置镜面反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装置13由白色树脂材料一体成型。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LED灯射出的光形成半球状,因此所述反光柱132对来自LED灯112的反光也不仅是如图4及图5所示的平面,而是一个立体,此将照亮所述灯罩12的一个具
有一定面积的区域。另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LED灯112也会直接将光投射到上述的区
域,只有在同一个平面等照度曲线里,上述的区域与平面等照度曲线里的照度要小一些,因
此所述反光柱132将来自LED灯的光反射到上述的两个区域是一种对该区域的照度的补m
\-ΖΧ 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所述反光柱132将来自LED灯112的光反射到两个相交的圆与灯罩12的侧壁所形成的区域,来对该区域的光进行补偿,以使该区域的照度与其他区域的照度基本相同,从而达到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100具有出光均匀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基本相同”的意思是指虽然用照度仪器测量各个区域,其照度值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对于人们肉眼观察则难以察觉这种不同,从而达到对于人们的视觉来说,各个区域的光照效果是一致的。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包括至少两颗间隔设置的LED灯,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相邻两颗LED灯之间并沿所述LED灯排列方向设置的反光柱,以及一个罩设在所述LED灯出光方向上的灯罩,在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光轴的截面上包括分别以所述相邻的两颗LED灯的中心为圆心且以该圆心到灯罩的距离为半径的两个圆,该两个圆相交并与所述灯罩形成两个区域,所述反光柱将来自所述LED灯的光反射到该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柱在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光轴的截面上的轮廓线为星形线,所述星形线的两条对角线中的一条与LED灯的排列方向平行,另一条与LED灯的排列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LED灯的光轴的截面上所述反光柱的朝向所述LED灯的一侧的轮廓线为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柱由白色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柱的表面设置有镜面反射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柱为中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包括一个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包括一个条状板体,至少一个所述的反光柱,以及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套设所述至少两颗LED灯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柱距离相邻的两颗LED灯的距离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透明度小于100%且大于7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灯具配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横截面为U形。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686887SQ20132080225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小云, 朱桃林, 何祖平, 章晟, 林万炯 申请人:林万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