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37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伞具固定装置的路灯,包括灯柱(1)、灯源(2),灯柱(1)上设有伞具夹持装置,所述伞具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所述灯柱(1)外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一横杆(3)相对于灯柱(1)的一端设有凹槽(31),第二横杆(4)相对于灯柱(1)的一端设有扣件(4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路灯,具有固定夹持雨伞的装置,雨天时行人可将雨伞固定其上,腾出双手进行其他操作,避免了单手操作时物品洒落的危害;不使用时可将固定夹持雨伞的装置卡在灯柱外壁的卡槽中,不影响行人的行走。
【专利说明】一种路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伞具固定装置的路灯。
【背景技术】
[0002]路灯是道路上普遍的照明工具,夜间时路灯开启,可使路上的行人行走安全,减少犯罪发生,营造安宁社会。普通的路灯只有照明功能,比较单一,雨天时,对于行走在道路上的人无法提供挡雨的地方,不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0003]目前有一些进过改进的路灯,具有伞状结构,在雨天时能为行人提供一个避雨的场所。如专利号为20122056096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伞的路灯装置,该路灯装置上设有电机、湿度传感器、伞面,当下雨时,湿度传感器给出信号使电机工作,打开伞面,给行人提供一个避雨的场所。但这类路灯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且不管有没有人,只要下雨电机就会驱动伞面打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0004]此外,部分人外出时会在包中放上伞,以备下雨时可以用。当一个人在雨中撑着伞,只有一只手可以活动,这时要从包中取出物品会相当不方便,不小心时可能会造成包中的物品洒落,被雨水污染,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帮助夹持伞具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灯,该路灯安装有伞具固定装置,方便路人将伞具放置在伞具固定装置中,腾出双手活动。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路灯,包括灯柱、灯源,灯柱上设有伞具夹持装置。
[0007]所述伞具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灯柱外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横杆相对于灯柱的一端设有凹槽,第二横杆相对于灯柱的一端设有扣件。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之间枢接有连接杆。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与灯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灯柱转动连接,灯柱外壁上设有卡槽,卡槽可容纳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枢接在灯柱上,第二横杆枢接在灯柱上。
[0011 ] 作为优选,所述扣件为柔性圈,所述柔性圈上设有开口。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底部设有通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长度相同,所述长度为40— 70厘米。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路灯,具有固定夹持雨伞的装置,雨天时行人可将雨伞固定其上,腾出双手进行其他操作,避免了单手操作时物品洒落的危害;不使用时可将固定夹持雨伞的装置卡在灯柱外壁的卡槽中,不影响行人的行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路灯的第一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路灯的第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0]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路灯,包括灯柱1、灯源2、伞具夹持装置,伞具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所述灯柱I外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一横杆3相对于灯柱I的一端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底部设有通孔311 ;第二横杆4相对于灯柱I的一端设有扣件41,扣件41为柔性圈,所述柔性圈上设有开口 411。第一横杆3与所述第二横杆4之间枢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可保持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的相对位置,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所述第一横杆3与灯柱I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与灯柱I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可绕它们与灯柱I的连接点转动,灯柱I外壁上设有卡槽11,卡槽11可容纳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不使用时可将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转至卡槽11内,使用时,可将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从卡槽11中拉出,转动至与灯柱I呈90°角。
[0021]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长度相同,其长度为40厘米,该长度保证了伞具夹持在上面时,伞面能够正常撑开。
[0022]在不下雨的日子里,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被安置在卡槽11内;遇到雨天需要使用将雨伞固定时,将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从卡槽11中拉出,直到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与灯柱I呈90°,此时由于卡槽11底部的阻碍作用,第一横杆3不能再向下转动,由于存在连接杆5,所述第二横杆4也不能再向下转动。此时,行人可将雨伞的伞柄底部置于凹槽31中,同时从开口 411处拉开柔性圈,将伞柄置于柔性圈中,即可将雨伞固定住,行人可腾出双手进行其他动作,避免了单手操作时物品洒落的危害,通孔311用于排水,使凹槽31中不会积水。不使用或使用完后可将固定夹持雨伞的装置卡在灯柱I外壁的卡槽11中,不影响行人的行走。
[0023]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的长度皆为70厘米,长度也可以为其他值,保证了伞具夹持在上面时,伞面能够正常撑开。
[0024]以上的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仍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路灯,包括灯柱(I)、灯源(2),其特征在于:灯柱(I)上设有伞具夹持装置,所述伞具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所述灯柱(I)外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一横杆(3)相对于灯柱(I)的一端设有凹槽(31),第二横杆(4)相对于灯柱(I)的一端设有扣件(41),所述第一横杆(3)与所述第二横杆(4)之间枢接有连接杆(5),所述第一横杆(3)与灯柱(I)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与灯柱(I)转动连接,灯柱(I)外壁上设有卡槽(11),卡槽(11)可容纳第一横杆(3 )和第二横杆(4 ),所述第一横杆(3 )枢接在灯柱(I)上,第二横杆(4 )枢接在灯柱(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41)为柔性圈,所述柔性圈上设有开口(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底部设有通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长度相同,所述长度为40— 70厘米。
【文档编号】F21V33/00GK203731243SQ20132089373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祝浛斌, 张标标, 祝关明, 王辉, 王毅, 吴俊宏 申请人:杭州银江智慧城市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