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99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矿井用照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



背景技术:

矿井是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一,煤矿生产中一方面会先爆破后采挖,另一方面存在瓦斯爆炸等多种安全隐患,都需要及时撤离或疏散井下人员,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目前,矿灯是井下矿工人员的必须品,人手一个,然而,现有的矿灯功能单一,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由于矿灯使用的频繁性,传统的锂电池矿灯大多没有显示电池电量的功能,矿工在使用中无法判断矿灯究竟能够维持多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实时显示电量并能实现井下工作人员与外界进行双向呼叫通讯功能的多功能信息化矿灯。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包括电池组件和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灯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电池组件以实时显示电池电量的电量显示单元;

采集井下矿工人员的信息并接收外部监控主机发送的信息加以显示的信息显示单元;

将所述信息显示单元得到的信息反馈到外部监控主机的信息发送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信息显示单元得到的信息产生警示信号的警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电量显示单元采用STC1205 芯片的电量指示板。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显示单元包括定位模块、显示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为具有采集井下人员的位置的标示卡,所述显示模块为具有显示功能的LCD显示屏,可显示文字与图片。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单元为双色发光二极管,设于矿灯壳体上透明指示灯显示窗口的下方,用以根据外部监控主机发送到信息显示单元的信息驱动其双色发光二极管产生“红-绿”闪烁的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发送单元通过无线方式发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浇封壳体、浇封层、电池、电池保护模块,电池设于浇封壳体内,电池保护模块设于电池的上方,电池与浇封壳体之间、电池保护模块与浇封壳体之间以及电池与电池保护模块之间均设有浇封层。

进一步的,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壳体与设于所述灯头壳体内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主光源和辅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矿灯保护器、本安模块与热敏电阻,矿灯保护器与电池电连接;本安模块与矿灯保护器电连接;热敏电阻串接在本安模块的输出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灯内增设了电池电量显示单元,矿工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楚矿灯持续工作时间,方便矿工对矿灯的管理和维护;通过采用在矿灯上设置与外部监控主机进行无线通信的信息显示单元、信息发送单元及警示单元的技术手段,从而达到了及时通知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撤离或疏散,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效果;在紧急情况下,井下作业人员还可以向监控中心发送信息以进行交互,便于安全生产或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中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池保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中矿灯壳体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际应用形式并不仅限于图示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包括电池组件1和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灯头组件2,其中,所述的电连接为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的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壳体与设于灯头壳体内的光源,该光源包括主光源和辅光源。此外,矿灯还包括有矿灯壳体上盖7和用于装设电池组件的外壳体,矿灯壳体上盖7与外壳体密封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的电池组件1包括浇封壳体11、浇封层12、电池13、电池保护模块14,电池13设于浇封壳体11内,电池保护模块14设于电池13的上方,电池13与浇封壳体11之间、电池保护模块14与浇封壳体11之间以及电池13与电池保护模块14之间均设有浇封层12。所述的电池13为锰酸锂锂离子蓄电池。

如图3所示,电池保护模块14包括矿灯保护器141、本安模块142与热敏电阻143,矿灯保护器141与电池13电连接;本安模块142与矿灯保护器141电连接;热敏电阻143串接在本安模块142的输出端上。

如图4、5所示,一种多功能信息化矿灯,包括电池组件1、灯头组件2、电量显示单元3、信息显示单元4、信息发送单元5和警示单元6。电池组件1可为灯头组件2、电量显示单元3、信息显示单元4、信息发送单元5和警示单元6提供工作电源。

电量显示单元3连接于电池组件1,内嵌在矿灯壳体上盖7中,用以实时显示电池电量。电量显示单元3采用STC1205 芯片的电量指示板,具有电压信号采集,内置比较电路,输出直观简洁,便于井下工作人员观察。

信息显示单元4用以接收外部监控主机发送的信息并加以显示,同时还具有采集井下矿工人员的信息。因此,所述的信息显示单元4包括定位模块、显示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为具有采集井下人员身份与位置信息的标示卡,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内;所述显示模块为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上的LCD显示屏,可显示文字与图片;所述接收模块为WIFI 模块,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内,用GS1011MEP 芯片来实现。如此,外部监控主机在实现对定位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的同时,还可向井下矿工携带的多功能信息化矿灯发送图片、文字的信息通过LCD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发送警示信息触发警示单元6发出警示信号,利于矿工执行相应工作。

信息发送单元5,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内,用以将信息显示单元4得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反馈到外部监控主机上。工作时,井下工作可将自己的位置信息与遇到突出情况的信息传输到外部监控主机上进行通讯。

警示单元6,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透明指示灯显示窗口下方,具体采用双色发光二极管,用以根据所述信息显示单元4得到的信息产生警示信号进行报警,进而完成井下工作人员与外界进行双向呼叫的通讯功能。例如:当外部监控主机向信息显示单元4发送寻人呼叫信息,信息显示单元4接收到上述信息后,驱动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绿色闪烁,频率为1Hz±0.2Hz,明暗交替,通断比约为1:1,连续闪烁约25~30s;当外部监控主机向信息显示单元4发送撤离命令信息,信息显示单元4接收到上述信息后,驱动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红色闪烁,频率为1Hz±0.2Hz,明暗交替,通断比约为1:1,连续闪烁约25~30s;当外部监控主机向信息显示单元4发送紧急报警撤离命令信息,信息显示单元4接收到上述信息后,驱动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红色+绿色闪烁,频率为1Hz±0.2Hz,明暗交替,通断比约为1:1,连续闪烁约25~30s;当矿工遇到紧急情况,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拉开设于矿灯壳体上盖7上的呼救拉带8,即可产生呼救信号并通过信息发送单元5发送到外部监控主机,此时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红绿双色交替闪烁,频率及通断比无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