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模组及车辆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6972发布日期:2018-07-20 21:2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模组;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激光模组的车辆灯具。



背景技术:

作为新一代的汽车大灯光源,激光光源已逐步被各大灯厂研究和应用,有的车型也已经开始应用激光作为辅助远光进行量产,激光光源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汽车灯具的进一步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减小光源的功率,也能够使现代科技感和时尚感得到充分的体现。但目前,对于激光光源的应用仍尚未有完全成熟的技术,现有的激光光源一般为多个激光二极管组合应用的方式,其占用空间大,且结构复杂,调整光学效果困难,不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因而研发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激光光源便显得较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激光模组,以可使激光光源结构较简单,而便于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激光模组,包括壳体,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光孔,还包括:

激光光源,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以发射朝向所述出光孔方向的蓝色激光光线;

聚焦透镜,设置于所述蓝色激光光线传播路径的所述容置腔内,以将所述蓝色激光光线聚焦至光色转换器上;

光色转换器,设置于所述出光孔和所述聚焦透镜之间的所述容置腔内,以将所述蓝色激光光线转变为白色光线后,由所述出光孔射出。

进一步的,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对所述聚焦透镜形成固定承载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形成位置可调连接,因该位置可调连接,所述聚焦透镜和所述激光光源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螺纹旋接于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轴套,螺纹旋接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轴套的内部通透的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蓝色激光光线传播方向设置,且在所述空腔内形成有对所述聚焦透镜其中一侧形成阻挡的定位面;

压圈,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压圈螺纹旋接于所述轴套的空腔内,以构成对所述聚焦透镜另一侧的压装。

进一步的,于所述压圈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包括与所述容置腔螺纹旋接的旋接部,以及共轴线固连于所述旋接部一端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径。

进一步的,于所述旋接部的另一端固连有与所述容置腔涨紧配合的涨紧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固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出光孔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光源包括固连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压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激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缩径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光色转换器形状相应的、以供所述光色转换器嵌装的嵌装槽,以及供所述缩径部插入以将所述光色转换器压置在所述嵌装槽内的插接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激光模组通过形成有容置腔及出光孔的壳体的设计,将激光光源、聚焦透镜及光色转换器设置于容置腔中,可由聚焦透镜及光色转换器对激光光源所发光线的处理,而由出光孔发出以供照明使用,其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可便于组装,从而便于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灯具,其包括安装部,于所述安装部上固定有多个如上所述的激光模组,于各所述激光模组的出光孔处设有对所述出光孔射出的白色光线进行反射的、固连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反射镜。

本发明的车辆灯具和激光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激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仰视图;

图7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c-c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d-d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压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壳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11-底板,12-主体,13-缩径部,14-电路板压槽,141-电路板固定孔,15-第一壳体连接孔,16-模组安装孔,17-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8-轴套安装腔,181-导向腔,182-螺纹连接腔,19-定位槽,2-第二壳体,21-出光孔,22-插接腔,23-半圆孔,24-第二壳体连接孔,25-嵌装槽,3-电路板,4-激光二极管,5-激光二极管压环,6-轴套,61-旋接部,62-导向部,63-涨紧部,64-旋动槽口,65-压圈安装腔,66-退刀槽,67-定位面,7-聚焦透镜,8-压圈,81-豁口,9-光色转换器,10-螺钉,100-安装部,200-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激光模组,其包括壳体,形成于壳体内的容置腔,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与容置腔连通的出光孔,还包括固定在容置腔内、以发射朝向出光孔方向的蓝色激光光线的激光光源,设置于蓝色激光光线传播路径的容置腔内、以将蓝色激光光线聚焦至光色转换器的焦点上的聚焦透镜,以及设置于出光孔和聚焦透镜之间的所述容置腔内、以将蓝色激光光线转变为白色光线后,由出光孔射出的光色转换器。

本实施例中在容置腔内设置有对聚焦透镜进行固定承载的固定装置,而为实现较好的光学效果,该固定装置与容置腔之间也设计成位置可调的连接,由此,因位置可调便可对聚焦透镜和激光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使得两者间的距离与理想值一致或是接近理想值。

基于如上的整体描述,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示出了本激光模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其中,前述的形成有容置腔的壳体具体包括相固连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出光孔21设置于第二壳体2上,前述的容置腔则由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内相贯通的腔体构成。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一壳体1内,且固定装置的位置可调具体采用固定装置与第一壳体1间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当然,除了螺接,也可通过如卡接等其它结构形式实现固定装置在第一壳体1内的位置调整。

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具体包括螺接于第一壳体1中靠近于第二壳体一端的轴套6,以及螺接于轴套6中的压圈8,聚焦透镜7即设置于轴套6中,而压圈8则用于聚焦透镜7在轴套6内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光色转换器9设置于第二壳体2内,前述的激光光源则包括相对于轴套6,安装于第一壳体1中另一端的激光二极管4,以及固连在第一壳体1上、并与激光二极管4电连接的电路板3。具体上,电路板3与激光二极管4的引脚间电连接,为避免激光二极管4的引脚间发生短路,在激光二极管4的引脚间填充有环氧胶,环氧胶在保证引脚间绝缘性的同时,也可增加激光二极管4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激光二极管4安装后的稳定性,在第一壳体1上也设置有激光二极管压环5,激光二极管压环5可螺接于第一壳体1上,以便于其装配操作,而本实施例中激光二极管压环5的结构可与前述的压圈8的结构相同,具体可见下文所述。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采用现有的pcb板结构,而为保证整个模组的正常工作,在电路板3上也可安装ntc以用于监控整个模组的温度,当温度超标时,可及时切断模组的电源。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螺钉10进行紧固连接,螺钉10具体可采用内六角螺钉,以便于其紧固操作。第一壳体1的结构如图4至图8所示,其包括底板11,连接于底板11中部的主体12,以及连接于主体12中部的缩径部13,第一壳体1上构成容置腔的腔体即贯通设置于底板11、主体12和缩径部13中。在底板11上还设置有内凹状,且于底板11的一侧开口的电路板压槽14,电路板3即压装于该电路板压槽14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内的腔体具体包括与电路板压槽14相连通的用于激光二极管4安装的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7,以及与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7连通,并贯穿至第一壳体1另一端的轴套安装腔18,且轴套安装腔18具体由靠近于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7的导向腔181和与导向腔181连通的螺纹连接腔182构成,螺纹连接腔182具体用于轴套6在第一壳体1内的螺接,而导向腔181则可与下文所述的形成于轴套6上的导向部导向配合,以利于轴套6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在电路板压槽14中,位于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7端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壳体连接孔15,第一壳体连接孔15贯穿底板11及主体12,螺钉10即穿设于其内,以实现与第二壳体2的连接。为防止激光二极管4在安装于激光二极管安装腔17中后发生转动,而导致光源的长轴和短轴发生位移,在激光光安装腔17的内壁上,靠近于电路板压槽14的一侧还设置有内凹状的定位槽19,而在激光二极管4的外壁上则可设计与定位槽19卡装配合的凸起,从而由凸起与定位槽19的配合实现对激光二极管4的防转定位。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9设置为相邻布置的两个,当然其也可为一个或三个、四个等其他数量。

本实施例中,在电路板压槽14中相对于其一端的开口,在电路板压槽14的另一端也设置有电路板固定孔141,以用于电路板3压装后的紧固。在底板11上于电路板压槽14的两侧还设置有通透布置的模组安装孔16,其用于整个模组在如灯具壳体等部件上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轴套6的结构如图9至图11中所示,其呈管状,并具体包括外周壁上形成有螺纹的旋接部61,以及分别连接于旋接部61两端的导向部62和涨紧部63,其中,在旋接部61内周壁上也形成有螺纹,以构成用于压圈8螺接的压圈安装腔65,而在轴套6内于旋接部61和导向部62的连接部位也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退刀槽66,聚焦透镜7即固定于此,并在靠近于导向部62的退刀槽66处形成有可对聚焦透镜7进行阻挡,以可与压圈8配合而实现聚焦透镜7定位的定位面67。

为便于轴套6在第一壳体1内的螺接,在涨紧部63处沿轴套6的周向也间隔设置有旋动槽口64,其可用于如一字螺丝刀等工具的插入,而实现对轴套6的旋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62的外径小于第一壳体1上导向腔181的内径,在轴套6螺接于第一壳体1内时,导向部62即滑动插入导向腔181内,由此实现对轴套6轴向移动的导向。而本实施例中,涨紧部63的外径则大于第一壳体1上螺纹连接腔182的内径,在轴套6螺接于第一壳体1中时,涨紧部63则与螺纹连接腔182的端口部位过盈配合,以此实现轴套6的紧定,而防止其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轴套6的螺接,涨紧部63的外周面可设置成向轴套6内部外径渐小的锥面。此外,除了设置涨紧部63以防止轴套6发生松动,本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不设计涨紧部63,而仅由旋接部61与第一壳体1的螺接,而实现轴套6的固定。此时,用于轴套6旋动的旋动槽口64则可设置于旋接部61的端部。本实施例中压圈8的结构如图12所述,其同为管状结构,在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螺纹,且为便于旋动,在压圈8的一端也设置有可与旋动工具插装配合的豁口81。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的结构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在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状的插接腔22,第一壳体1上的缩径部13即插装于插接腔22内,出光孔21也位于插接腔22底部的中心,且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光线的射出,出光孔21也设置成锥形孔,其角度可为60°。本实施例中,插接腔22大致呈方形,在其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半圆孔23,半圆孔23可减少插接腔22的加工难度,而在插接腔22的底部还设置有同样呈方形的嵌装槽25,光色转换器9即嵌装于该嵌装槽25内。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壳体2上于插接腔22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壳体连接孔24,第二壳体连接孔24具体为螺纹孔,以可与螺钉10连接。本激光模组在组装时,可先将聚焦透镜7置于轴套6内,并由压圈8定位,然后可将轴套6螺接于第一壳体1中,再可将激光二极管4装入第一壳体1内,并由激光二极管压环5压紧,在激光二极管4的引脚处填充环氧胶后,便可将电路板3压装于第一壳体1上,并与激光二极管4的引脚电连接。

在激光二极管4、电路板3及带有聚焦透镜7的轴套6安装好后,可将光色转换器9压装于第二壳体2中,然后再将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连接于一起,此时第一壳体1上的缩径部13的端部可对光色转换器9进行压紧。最后,将螺钉10穿于第一壳体连接孔15中,并螺接于第二壳体连接孔24内旋紧便可。组装后,若光学效果不佳,则可拆开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并旋动轴套6,以调整聚焦透镜7和激光二极管4之间的距离,直至光学效果满足要求即可。

本激光模组通过形成有容置腔及出光孔21的壳体的设计,将激光光源、聚焦透镜7及光色转换器9设置于容置腔中,可由聚焦透镜7及光色转换器9对激光光源所发出的450nm光线的处理,而由出光孔发出以供照明使用,其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可便于组装,从而便于应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灯具,如图15中所示,其包括安装部100,该安装部100具体可为灯具壳体,在安装部100上固定有多个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激光模组,且于各激光模组的出光孔处也设有对出光孔射出的白色光线进行反射的、固连于安装部100上的反射镜200。本实施例的车辆灯具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中的激光模组,可使得灯具整体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可便于组装,从而便于其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