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9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光源而具有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并照射线状的光的光照射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对从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的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使用由紫外光的照射进行硬化的uv墨水而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在这种印刷装置中,在从打印头的喷嘴向介质喷出墨水之后,对在介质上形成的点照射紫外光。由于利用紫外光的照射,点硬化而在介质上定影,因此对难以吸收液体的介质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印刷。这种印刷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印刷装置,其具有:输送单元,其输送印刷介质;6个打印头,其沿输送方向排列,分别喷出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橙色、绿色的彩色墨水;6个准硬化用照射部,其配置于各打印头间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使从各打印头向印刷介质上喷出的点状墨水准硬化(固住:pinning);以及正式硬化用照射部,其使点状墨水正式硬化而向印刷介质定影。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印刷装置,通过使点状墨水以准硬化、正式硬化这两阶段硬化,从而抑制彩色墨水间的渗透或点的扩大。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准硬化用照射部是配置在印刷介质的上方而向印刷介质照射紫外光的所谓紫外光照射装置,沿印刷介质的宽度方向照射线状的紫外光。对于准硬化用照射部,根据印刷装置自身的轻量化及紧凑化的要求,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沿印刷介质的宽度方向并列地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led。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3-252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准硬化用照射部这种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情况下,由于所接入的电力的大半会成为热量,因此会产生因发光二极管led自身发热的热量而使发光效率和寿命下降的问题。此外,在如准硬化用照射部这种搭载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成为热源的发光二极管led增加,因此该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将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使用的光照射装置中,通常采用使用散热片等散热部件而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发热的结构。

为了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发热,使用散热片等散热部件是有效的。但是,为了对发光二极管led的热量高效地进行散热,需要尽可能增加散热部件的表面积,如果增大散热部件,则存在装置整体会大型化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专利文献1的准硬化用照射部这种在各打印头间配置的光照射装置中,如果使用大型的散热部件,则必须增大各打印头间的距离,引起印刷装置自身的重量增加及大型化,因此要求薄型化。

此外,为了使发光二极管led发光,需要提供向发光二极管led供给电力的驱动电路,但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准硬化用照射部这种使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的情况下,驱动电路的发热也变得显著,因此不仅是led,驱动电路的热量也需要高效地散热。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将发光二极管led和驱动电路高效地散热的结构且薄型的光照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向照射面上照射线状光,该线状光沿第1方向延伸,并且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线宽,该光照射装置具有:基板,其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大致平行;多个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光源,它们在基板的表面上沿第1方向每隔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向与基板的表面正交的第3方向射出光;冷却单元,其具有热输送单元和多个散热翅片,该热输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基板的背面抵接,从基板向与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将从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与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多个散热翅片安装于热输送单元上,将热输送单元的热量向空气中散热;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其对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进行驱动;框体,其在第2方向上具有一个面及与所述一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在所述一个面具有对外部气体进行吸气或排气的开口,收容冷却单元及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并且在配置有冷却单元及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的区域形成风洞;以及风扇,其设置在冷却单元的与第3方向相反的一侧,将外部气体向风洞引导,在风洞内生成气流,其中,冷却单元以沿所述框体的所述一个面的方式配置,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以沿所述框体的所述另一个面的方式配置。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同时对发光二极管led和驱动电路进行冷却。此外,由于在第2方向的一个面具有对外部气体进行吸气或排气的开口,在与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外部气体进行排气或吸气(即,气流从第2方向朝向第3方向弯曲,或从第3方向朝向第2方向弯曲),因此可以使用在第2方向上较薄的框体。

此外,优选地,开口以多个散热翅片从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框体的一个面的多个散热翅片所面对的区域形成。

此外,优选地,开口以多个散热翅片的基板侧的一部分从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框体的一个面的多个散热翅片所面对的区域的一部分形成。

此外,优选地,开口以多个散热翅片不从开口露出的方式,在框体的一个面的与多个散热翅片所面对的区域相比更向第3方向下游侧形成。

此外,优选地,多个散热翅片是与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使热输送单元贯穿的平行平板型翅片、或从使热输送单元插入的筒状的散热部件的外周面以放射状凸出的放射型翅片、或设置于热输送单元上的波纹翅片。另外,在多个散热翅片是平行平板型翅片的情况下,平行平板型翅片可以具有使气流流通的多个通孔。

此外,可以构成为,外部气体从开口向多个散热翅片之间吸入,并且沿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流动而从风扇排气。

此外,可以构成为,外部气体从风扇吸入,沿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流动,并且在多个散热翅片之间流通而从开口排气。

此外,优选地,热输送单元是至少1个热管或在内部具有冷却体的至少1个冷却体流路。另外,在热输送单元是多个热管的情况下,优选各热管相对于沿与第1方向相邻的热管向第2方向偏移。

此外,可以构成为,在将冷却单元的第2方向的长度设为l1、将散热翅片的第2方向的长度设为l2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l2<l1…(1)

此外,优选光是紫外线波长域的光。

此外,根据其他观点,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在照射面上照射线状的光,该线状的光在第1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的线宽,该照射装置具有:基板,其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大致平行;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其在基板的表面上沿第1方向每隔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向与基板的表面正交的第3方向射出光;冷却单元,其具有热输送单元和多个散热翅片,该热输送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基板的背面抵接,从基板向与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出,将从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与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多个散热翅片安装于热输送单元上,将热输送单元的热量向空气中散热;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其对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进行驱动;框体,其在第2方向上具有一个面及与所述一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在所述一个面具有对外部气体进行吸气或排气的开口,收容冷却单元及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并且在配置有冷却单元及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的区域形成风洞;风扇,其在第3方向上设置于开口和散热翅片之间,将外部气体向风洞引导,在风洞内生成气流,其中,框体在第2方向的一个面具有对外部气体进行吸气或排气的开口,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以沿一个面的方式配置,冷却单元以沿所述框体的所述另一个面的方式配置。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现一种具有能够将发光二极管led和驱动电路高效地散热的结构且薄型的光照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中将上面板拆下时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中将上面板拆下时的情况的图。

图10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中将上面板拆下时的情况的图。

图13是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8是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9是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其中,

1、1a、1b、1c、1d、1e、1f光照射装置

100壳体

102上面板

102a吸气口

103下面板

103a吸气口

104背面板

104a排气口

105窗部

200a、200b、200aa、200ba、200ab、200bb、200ac、200bc光源单元

204基板

206发光二极管led元件

210冷却装置

211、211a支撑板

212、212a热管

212b冷却体流路

212a、212aa弯曲部

212b、212ab臂部

214散热翅片

214a、214b波纹翅片

214c散热部件

214ca翅片

214a平面部

214b折返部

214c通孔

220固定件

230a连接单元

240b泵单元

300a、300b驱动电路

400a、400b、400f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光照射装置1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y-z平面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此外,图5是表示光照射装置1的将上面板102拆下时的情况的图,图5(a)是仰视图,图5(b)是图5(a)的c部放大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是搭载于印刷装置等上而使紫外线硬化型墨水或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的光源装置,例如配置于照射对象物的上方,对照射对象物射出线状的紫外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的坐标所示,将后述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元件206射出紫外光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排列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及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而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具有在内部收容光源单元200a、200b等的薄箱形的壳体100(框体)。壳体100在正面具有射出紫外光的玻璃制的窗部105。此外,在壳体100的上面板102(后述的冷却装置210接近地配置的一侧的一面),形成从外部向壳体100内吸入空气的多个吸气口102a(开口),在下面板103的内侧安装驱动电路300a、300b(图3、图4)。此外,在壳体100的背面侧(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面侧)安装风扇400a、400b,该风扇从外部向壳体100内吸入空气,在壳体100内生成气流,并且对壳体100内的空气进行排气。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在壳体100内部具有2个光源单元200a、200b和2个驱动电路300a、300b。2个光源单元200a和200b是沿x轴方向排列的相同结构的装置,驱动电路300a、300b是对光源单元200a、200b分别进行驱动的电子电路。

如图2及图3所示,光源单元200a、200b分别具有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平行的矩形状的基板204、在该基板204上以2列×10个的方式配置的20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及冷却装置210。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200a和200b的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作为代表,对于光源单元200a的结构进行详述。

光源单元200a的20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在z轴方向上光轴一致的状态下,配置在基板204的表面(图2)。在基板204上,形成用于向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供给电力的阳极图案(未图示)及阴极图案(未图示),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分别钎焊在阳极图案及阴极图案上而电连接。此外,基板204利用未图示的配线线缆与驱动电路300a电连接,从驱动电路300a经由阳极图案及阴极图案向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供给驱动电流。如果向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供给驱动电流,则从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射出与驱动电流对应的光量的紫外光(例如,波长365nm),从光源单元200a射出与x轴方向平行的线状的紫外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来自光源单元200a的线状的紫外光和来自光源单元200b的线状的紫外光在x轴方向上相连续。此外,以本实施方式的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射出大致同样光量的紫外光的方式,调整向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供给的驱动电流,从光源单元200a、200b射出的线状的紫外光在x轴方向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光量分布。

冷却装置210是对从光源单元200a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并对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进行冷却的部件。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210由下述部件构成:金属制(例如铜、铝)的支撑板211,其在壳体100内沿x轴方向延伸,在一端面(朝向壳体100的正面侧的面)上放置基板204;8根热管212(热输送单元),其一端部与支撑板211的另一端面(与放置有基板204的一侧相反侧的面)紧贴而固定,对从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发出的热量进行输送;以及多个散热翅片214,它们与各热管212紧贴而固定。如果在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中流动驱动电流,从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射出紫外光,则因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自身发热而温度上升,会产生发光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基板204的背面紧贴的方式设置冷却装置210,将由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产生的热量经由基板204向冷却装置210传导,强制地进行散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210的散热翅片214沿壳体100的上面板102配置,利用从外部向多个吸气口102a吸入的空气,散热翅片214被冷却,并且配置于下面板103上的驱动电路300a被冷却(详细内容后述)。

热管212是减压封入有工作液(例如水、乙醇、氨等)的、剖面大致呈圆形的中空金属(例如铜、铝、铁、镁等金属或包含有它们的合金等)密闭管。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热管212具有从x轴方向观察时为大致呈l字状的形状,由与支撑板211的背面紧贴的弯曲部212a、从弯曲部212a向z轴方向负侧(即,与紫外光的射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的臂部212b构成,弯曲部212a利用固定件220,以与支撑板211的另一个端面紧贴的状态被固定,与基板204热耦合。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00a、200b分别具有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8个热管212(图5),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8个热管212的臂部212b分为上下两段而偏移,以锯齿状配置(图4),构成为在沿x轴方向相邻的热管212的臂部212b之间可以具有y轴方向的间隙(即,以之字形配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之间设置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间隙,从而空气容易在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之间流动(详细内容后述)。

散热翅片214是矩形板状的金属(例如铜、铝、铁、镁等金属或包含有它们的合金等)的部件。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各散热翅片214上形成使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插入的8个通孔214c。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依次插入70片散热翅片214中,散热翅片214沿z轴方向(即,与基板204平行地)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图3、图5)。此外,各散热翅片214在各通孔214c中,与各臂部212b通过熔接、钎焊或压入等而机械地及热耦合。此外,如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翅片214由在从y轴方向观察时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平行的平面部214a、及在平面部214a的x轴方向两端部向z轴方向负侧折返的折返部214b构成。并且,以各折返部214b与相邻的散热翅片214的平面部214a相接的方式构成。通过设置这种折返部214b,由于分别向光源单元200a及200b吸入的外部空气不会在x轴方向上相干涉(即,不会沿x轴方向泄露),因此可以将光源单元200a和200b接近地配置。即,换言之,即使将光源单元200a和200b接近地配置,光源单元200a的吸入空气和光源单元200b的吸入空气也不会彼此干涉。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翅片214的y轴方向的长度l2设定为与支撑板211的y轴方向的长度l1相比较短(即,满足l2<l1的关系),在冷却装置210的下侧(在图3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驱动电路300a。

如果在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中流过驱动电流,从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射出紫外光,则因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自身发热而温度上升,但由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产生的热量经由基板204及支撑板211向各热管212的弯曲部212a迅速地传导(移动)。并且,如果热量向各热管212的弯曲部212a移动,则各热管212内的工作液吸收热量而蒸发,工作液的蒸气通过臂部212b内的空洞而移动,因此弯曲部212a的热量向臂部212b移动。并且,移动到臂部212b的热量进一步向与臂部212b耦合的多个散热翅片214移动,从各散热翅片214向空气中散热。如果从各散热翅片214散热,则臂部212b的温度也下降,因此臂部212b内的工作液的蒸气也被冷却而恢复为液体,移动至弯曲部212a。并且,向弯曲部212a移动的工作液被用于重新吸收经由基板204及支撑板211传导的热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各热管212内的工作液在弯曲部212a与臂部212b之间循环,从而由各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产生的热量迅速地向散热翅片214移动,从散热翅片214向空气中高效地散热。因此,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温度不会过度地上升,也不会产生发光效率显著地下降的问题。

风扇400a、400b分别是从外部向光源单元200a、200b吸入空气,并且在壳体100内产生气流,将壳体100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的装置。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口102a以散热翅片214从吸气口102a露出的方式,在上面板102的散热翅片214所面对的区域形成多个。并且,如图3中由箭头(空气的流动n)所示,如果风扇400a、400b旋转,则外部的空气从多个吸气口102a被吸入,通过在光源单元200a及200b的散热翅片214之间流通,从而散热翅片214的热量被向空气中高效地散热。此外,在散热翅片214间流通的空气,还撞向在冷却装置210的下侧(在图3中,与y轴方向相反一侧)配置的驱动电路300a,因此不仅是散热翅片214,驱动电路300a也被冷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壳体100内形成一种风洞,将光源单元200a及200b的冷却装置210和驱动电路300a、300b沿y轴方向配置,向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从而构成为将光源单元200a及200b的冷却装置210和驱动电路300a、300b同时且高效地冷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多个吸气口102a的开口方向为y轴方向,使风扇400a、400b的排气方向为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在y轴方向上较薄的光照射装置1。

此外,冷却装置210的冷却能力由热管212的热输送量和散热翅片214的散热量而决定,因此从冷却能力的观点,热管212及散热翅片214的数量优选较多,但要对应于所需的冷却性能而决定。但是,如果沿x轴方向增加热管212的数量,则相邻的热管212间的间隙狭窄,产生空气的流动n恶化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8个热管212的臂部212b分为上下两段而偏移,以锯齿状配置(图4),在沿x轴方向相邻的热管212的臂部212b间可以存在y轴方向的间隙。

以上是对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支撑板211接受基板204的热量,使该支撑板211的热量由热管212及散热翅片214散热的结构,但支撑板211并不是必要的,也可以是将基板204和热管212直接接合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管212是剖面大致呈圆形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热管212也可以是剖面呈矩形的,也可以使用平板状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热管212的端部紧贴在支撑板211上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将热管212的端部插入支撑板211内并热耦合。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210,以具有70片散热翅片2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散热翅片214的片数对应于要散热的热量而适当变更。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为照射紫外光的装置,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在照射其他波长域的照射光(例如白色光等可见光、红外光等)的装置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光源单元200a及200b的基板204上排列20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结构,但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的个数可以对应于规格而适当地变更,此外,也可以将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06沿y轴方向排列n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风扇400a、400b是将壳体100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的排气风扇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吸气风扇。该情况下,吸气口102a(即,在上面板102上形成的开口)成为排气口。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所具有的散热翅片214的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的散热翅片214′与第1实施方式的散热翅片214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多个通孔214d。

这样,如果在散热翅片214′上形成多个通孔214d,则在壳体100内产生的气流也会在通孔214d中流通,因此在各散热翅片214′间流通的风量增加,各散热翅片214′高效地被冷却。

(第2实施方式)

图7~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a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图9是光照射装置1a的将上面板102拆下时的仰视图。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a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光源单元200aa及200ba的冷却装置210a分别具有3个热管212a、在各热管212a间形成的波纹翅片214a、将3个热管212a的前端部连接的连接单元230a,以及各热管212a的弯曲部212aa与支撑板211a的内部一体地形成。

各热管212a与第1实施方式的热管212具有同样的功能,通过使工作液在各热管212a的弯曲部212aa和臂部212ab之间移动,从而支撑板211a的热量向臂部212ab移动,进而从臂部212ab向以曲折状形成的波纹翅片214a移动,从波纹翅片214a向空气中散热。

此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热管212a的弯曲部212aa在支撑板211a的内部沿x轴方向连通,此外,各热管212a的前端部在连接单元220a的内部沿x轴方向连通,因此各热管212a的工作液还经由支撑板211a和连接单元230a在各热管212a间移动。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如果使各热管212a的弯曲部212aa和支撑板211a一体地形成,则可以使各热管212a和支撑板211a间的热阻下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210a的结构为,具有将独立的3个热管212a和3个热管212a的前端部连接的连接单元230a,但也可以使用将它们一体化而成的循环型的热管。此外,热管212a不必一定是3个,例如作为冷却装置210a,也可以在1个热管212a上通过熔接或钎焊等接合波纹翅片214a。

(第3实施方式)

图10~图12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b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10的b-b线的剖视图,图12是光照射装置1b的将上面板102拆下时的仰视图。

如图10~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b与第2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a的不同点在于,光源单元200ab及200bb的冷却装置210b分别具有一对冷却体流路212b、在冷却体流路212b间形成的波纹翅片214b、与一对冷却体流路212b的前端部连接而使填充在一对冷却体流路212b内的冷却体(例如水、不冻液等)循环的泵单元240b。

各冷却体流路212b由金属制的管形成,通过内部的冷却体移动从而使冷却体的热量向波纹翅片214b移动。即,如果冷却体流路212b内的冷却体利用泵单元240b进行循环,则支撑板211b的热量向冷却体流路212b移动,进而从冷却体流路212b向以曲折状形成的波纹翅片214b移动。

这样,也可以将第2实施方式的热管212a替换为填充有冷却体的冷却体流路212b,利用泵单元240b使冷却体流路212b内的冷却体循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冷却体流路212b内的冷却体利用泵单元240b循环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沸腾冷却技术,该情况下,不需要泵单元240b。

(第4实施方式)

图13及图14是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c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3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c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光源单元200ac及200bc的冷却装置210c取代矩形板状的散热翅片214而具有大致呈圆筒状的散热部件214c,仅在壳体100的上面板102的基板204侧形成有吸气口102a,散热部件214c不从吸气口102a露出。

散热部件214c是安装于(插入于)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的金属制的部件,在散热部件214c的外周面,形成有从z轴方向观察时以放射状凸出的多个翅片214ca(放射型翅片),构成为利用多个翅片214ca将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的热量向空气中释放。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各热管212的臂部212b上安装具有多个翅片214ca的散热部件214c,因此以空气在翅片214ca的表面高效地流动的方式,使吸气口102a仅形成在壳体100的上面板102的基板204侧,构成为散热部件214c不从吸气口102a露出。即,吸气口102a以翅片214ca不从吸气口102a露出的方式,在上面板102的与翅片214ca所面对的区域相比更向z轴方向侧形成。并且,如果风扇400a、400b旋转,则外部的空气从吸气口102a被吸入,通过在光源单元200a及200b的各散热部件214c的翅片214ca之间流通,从而翅片214ca的热量被向空气中高效地散热。此外,如图13所示,从吸气口102a吸入的空气,还撞向在冷却装置210c的下侧(在图13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驱动电路300a,因此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不仅是翅片214ca,驱动电路300a也被冷却。

(第5实施方式)

图15是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d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5(a)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15(b)是对图15(a)的d部中的空气的流动n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图16是光照射装置1d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5及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d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仅在壳体100的上面板102的基板204侧形成有吸气口102a。即,本实施方式的吸气口102a,以翅片214的基板204侧的一部分从吸气口102a露出的方式,形成在上面板102的翅片214所面对的区域的一部分。

如果本实施方式的风扇400a、400b旋转,则从吸气口102a将外部的空气向壳体100内吸入。并且,从吸气口102a吸入的空气,还撞向在冷却装置210的下侧(在图15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驱动电路300a,因此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不仅是散热翅片214,驱动电路300a也被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从未与吸气口102a面对的散热翅片214吸入外部的空气。但是,如图15(b)所示,如果在散热翅片214的下侧产生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气流,则在各散热翅片214之间会产生卷入风m,因此各散热翅片214被冷却。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17所示,还可以构成为散热翅片214不向吸气口102a露出。即,如第4实施方式所示,吸气口102a可以以翅片214不从吸气口102a露出的方式,在上面板102的翅片214所面对的区域更向z轴方向下游侧形成。此外,该情况下,由于散热翅片214未面对吸气口102a,因此不会从各散热翅片214之间吸入外部的空气,但与本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在各散热翅片214间产生的卷入风m,各散热翅片214被冷却。

(第6实施方式)

图18是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e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8(a)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18(b)是对图18(a)的e部中的空气的流动n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e与第5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d的不同点在于,在壳体100的下面板103的基板204侧形成有吸气口103a。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风扇400a旋转,则从吸气口103a将外部的空气向壳体100内吸入。并且,从吸气口103a吸入的空气,在壳体内向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向外部排气。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也是从吸气口103a吸入的空气还撞向在冷却装置210的下侧(在图18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驱动电路300a,因此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驱动电路300a也被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散热翅片214未面向吸气口103a,因此外部的空气不会从各散热翅片214之间吸入。但是,与第5及第6实施方式同样地,如图18(b)所示,由于在各散热翅片214间产生卷入风m,因此各散热翅片214被冷却。

(第7实施方式)

图19是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f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9(a)是y-z平面的剖视图,图19(b)是对图19(a)的f部中的空气的流动n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f与第6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1e的不同点在于,在吸气口103a与散热翅片214之间配置风扇400f。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风扇400f旋转,则从吸气口103a将外部的空气向壳体100内吸入。并且,从吸气口103a吸入的空气,在壳体内向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从在背面板104形成的排气口104a向外部排气。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也是从吸气口103a吸入的空气还撞向在冷却装置210的下侧(在图19中,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驱动电路300a,因此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地,驱动电路300a也被冷却。

此外,如图19(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5至第7实施方式同样地,如果在散热翅片214的下侧产生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气流,则在各散热翅片214间产生卷入风m,因此各散热翅片214被冷却。

此外,应认为在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均是例示,其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而决定,而是由权利要求范围而决定,其包含与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