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炫彩灯。
背景技术:
目前,灯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照明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居装饰。吊灯是众多灯具中的一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房间内的上层空间,也很好的起到了装饰的作用。目前的吊灯为了起到丰富光色的作用大多采用多种颜色的灯同时通电的方式,这种吊灯存在费电的缺点,在现在越来越提倡环保的情况下这种吊灯显得美中不足,因此需要既能达到多彩效果,又节能环保的吊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炫彩灯,美观节能,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炫彩灯,包括外壳支架,外壳支架为方形或圆形,外壳支架上部设置有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与外壳支架上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支架,加强支架与外壳支架上表面垂直设置;所述外壳支架内部设置有散光罩,散光罩的侧壁为弧度3.4的弧形;所述外壳支架上部两端设置有安装支耳,安装支耳通过旋转弹簧与外壳支架连接;所述散光罩上设置有涂覆有底胶的散光区Ⅰ,散光区Ⅰ上设置有散光珠和散光棱镜;所述散光罩上设置有灯头支座,灯头支座上设置有炫彩吊灯;所述炫彩吊灯包括悬架和安装灯罩,还包括散光灯罩,所述散光灯罩由卡环、散光区、散光珠和散光棱镜组成,所述悬架为中空管,安装时上端固定在房顶上,下端固定设置在安装灯罩的上端,中空管中穿接电线,与所述安装灯罩中的节能灯连接,所述安装灯罩通过卡环与散光灯罩相连接,所述散光灯罩上设置有散光区Ⅱ,所述散光区Ⅱ为散光灯罩内壁上涂有底胶的区域,底胶上设置有散光珠和散光棱镜。
优化的,上述节能炫彩灯,所述散光珠和散光棱镜为设置在散光区上的散光体。
优化的,上述节能炫彩灯,所述卡环为设置在散光灯罩上端的圆形凸环,其内径小于所述安装灯罩下节圆柱的外径,所述安装灯罩下节圆柱的外径小于散光灯罩的内径。
优化的,上述节能炫彩灯,所述安装灯罩为阶梯圆柱形,下节圆柱的外径大于上节圆柱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为了使炫彩灯 光的效果更好,在散光罩上设置涂覆有底胶的散光区Ⅰ,散光区Ⅰ上设置散光珠和散光棱镜,在灯光照射到散光区Ⅰ时,增加了灯光的炫光效果,更加美观。散光罩的侧壁设置为弧度3.4,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最佳弧度,能够得到更好地炫光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外观优美,具有丰富光线,增强内饰的作用,并且只有一个节能灯耗电,节能环保,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外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外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炫彩吊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光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悬架、2为安装灯罩、3为散光灯罩、31为卡环、32为散光区Ⅱ、33为散光珠、34为散光棱镜、4为上安装支架、5为加强支架、6为散光罩、7为安装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炫彩灯,包括外壳支架,外壳支架为方形,外壳支架上部设置有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与外壳支架上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支架,加强支架与外壳支架上表面垂直设置;所述外壳支架内部设置有散光罩,散光罩的侧壁为弧度3.4的弧形;所述外壳支架上部两端设置有安装支耳,安装支耳通过旋转弹簧与外壳支架连接;所述散光罩上设置有涂覆有底胶的散光区Ⅰ,散光区Ⅰ上设置有散光珠和散光棱镜;所述散光罩上设置有灯头支座,灯头支座上设置有炫彩吊灯;所述炫彩吊灯包括悬架和安装灯罩,还包括散光灯罩,所述散光灯罩由卡环、散光区、散光珠和散光棱镜组成,所述悬架为中空管,安装时上端固定在房顶上,下端固定设置在安装灯罩的上端,中空管中穿接电线,与所述安装灯罩中的节能灯连接,所述安装灯罩通过卡环与散光灯罩相连接,所述散光灯罩上设置有散光区Ⅱ,所述散光区Ⅱ为散光灯罩内壁上涂有底胶的区域,底胶上设置有散光珠和散光棱镜。所述散光珠和散光棱镜为设置在散光区上的水珠状和三棱镜形状的散光体。所述卡环为设置在散光灯罩上端的圆形凸环,其内径小于所述安装灯罩下节圆柱的外径,所述安装灯罩下节圆柱的外径小于散光灯罩的内径。所述安装灯罩为阶梯圆柱形, 下节圆柱的外径大于上节圆柱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为了使炫彩灯光的效果更好,在散光罩上设置涂覆有底胶的散光区Ⅰ,散光区Ⅰ上设置散光珠和散光棱镜,在灯光照射到散光区Ⅰ时,增加了灯光的炫光效果,更加美观。散光罩的侧壁设置为弧度3.4,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最佳弧度,能够得到更好地炫光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外观优美,具有丰富光线,增强内饰的作用,并且只有一个节能灯耗电,节能环保,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壳支架为圆形。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