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镜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80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LED镜前灯。

背景技术:
镜前灯是安装在镜子前面的灯,其不仅能够使人们更清晰地看清镜子里的身影,而且也有美观装饰的作用。传统的镜前灯采用的光源主要是卤素灯和荧光灯,卤素灯是一种白炽灯,光效低、寿命短;而荧光灯存在环保的问题。随着LED光源的出现,由于LED光源节能、环保、寿命长,因此LED光源已逐渐取代卤素灯和荧光灯。现有的作为镜前灯的LED光源一般为LED射灯,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LED射灯的光只从一个出光面射出来,出光面背面没有光,因此与传统的采用卤素灯或荧光灯能够360度发光的镜前灯比较,采用LED射灯的镜前灯的光照效果不足,装饰的效果也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镜前灯,其所采用的LED射灯的结构简单,且正面和背面均能够发光,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光照效果和装饰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镜前灯,包括LED射灯,所述的LED射灯由灯头、灯壳、散热器、透光罩、驱动电源及与所述的驱动电源电连接的LED光源板组成,所述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的灯壳的底部上,所述的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的灯壳内且与所述的灯头电连接,所述的灯壳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的透光罩的边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为透光灯壳,所述的散热器呈中空的杯状结构,所述的散热器的顶部开口,且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具有一安装平台,所述的LED光源板分为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两块,所述的上光源板由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平台的上表面上的上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的上线路板上的第一LED灯珠组成,所述的第一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实现所述的LED射灯的正面发光,所述的下光源板由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平台的下表面上的下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的下线路板上的第二LED灯珠组成,所述的第二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的灯壳射出实现所述的LED射灯的背面发光。所述的透光罩为菲涅尔透镜,所述的透光罩与所述的上光源板之间设置有光反射面圈,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呈中空的截头倒圆锥结构且宽端与窄端均开口,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为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宽端开口边缘向外径向延伸形成的平面,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的圆周壁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内周壁连接,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窄端开口边缘与所述的上线路板的上表面抵接,且所述的第一LED灯珠位于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内,所述的第一LED灯珠发出的光的大部分光直接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且小部分光经过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所述的透光罩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在此,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光面,且内表面为一系列锯齿形的凹槽组成同心圆形状,中心为椭圆形弧线,菲涅尔透镜相当于平面化的聚光镜,其能够将光汇聚成均匀的光斑;本实用新型利用菲涅尔透镜与光反射面圈的配合,使未直接通过透光罩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透光罩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射出,从而得到均匀的光斑效果。所述的第一LED灯珠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珠的位置相互错开,可以有效地降低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之间的热影响。所述的灯壳由一体设置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部分和中空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组成,所述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的底部上,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的顶部开口边缘与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窄端开口边缘连接,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宽端开口边缘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内,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孔柱,利用螺丝穿过所述的上线路板、所述的安装平台、所述的下线路板与所述的螺孔柱固定连接起来。这种灯壳的结构简单,且仅利用螺丝就能够方便地将上线路板、安装平台、下线路板固定于螺孔柱上形成整体结构,连接方便、可靠。所述的上线路板与所述的安装平台的上表面紧贴面接触,所述的下线路板与所述的安装平台的下表面紧贴面接触;所述的上线路板和所述的下线路板均采用金属基线路板。在此,使上线路板与安装平台的上表面紧贴面接触,并使下线路板与安装平台的下表面紧贴面接触,这样可扩大上线路板和下线路板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上线路板和下线路板均采用金属基线路板有利于提高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的散热,金属基线路板可选用铜基线路板、铝基线路板等。一种LED镜前灯,包括LED射灯,所述的LED射灯由灯头、灯壳、散热器、透光罩、驱动电源及与所述的驱动电源电连接的LED光源板组成,所述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的灯壳的底部上,所述的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的灯壳内且与所述的灯头电连接,所述的灯壳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的透光罩的边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为透光灯壳,所述的散热器呈中空的杯状结构,所述的散热器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所述的LED光源板由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的线路板的上表面上的第一LED灯珠和安装于所述的线路板的下表面上的第二LED灯珠组成,所述的线路板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一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实现所述的LED射灯的正面发光,所述的第二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的灯壳射出实现所述的LED射灯的背面发光。所述的透光罩为菲涅尔透镜,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开口边缘向内径向一体延伸形成有固定环,所述的透光罩与所述的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光反射面圈,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呈中空的截头倒圆锥结构且宽端与窄端均开口,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为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宽端开口边缘向外径向延伸形成的平面,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的圆周壁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内周壁连接,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窄端开口边缘与所述的固定环的上表面抵接,且所述的第一LED灯珠位于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内,所述的第一LED灯珠发出的光的大部分光直接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且小部分光经过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所述的透光罩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所述的透光罩射出。在此,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光面,且内表面为一系列锯齿形的凹槽组成同心圆形状,中心为椭圆形弧线,菲涅尔透镜相当于平面化的聚光镜,其能够将光汇聚成均匀的光斑;本实用新型利用菲涅尔透镜与光反射面圈的配合,使未直接通过透光罩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面圈的中心部分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透光罩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的边缘部分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射出,从而得到均匀的光斑效果。所述的第一LED灯珠与所述的第二LED灯珠的位置相互错开,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热影响。所述的灯壳由一体设置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部分和中空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组成,所述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的底部上,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的顶部开口边缘与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窄端开口边缘连接,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宽端开口边缘与所述的散热器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的圆柱形结构部分内,所述的喇叭形结构部分的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孔柱,利用螺丝穿过所述的固定环和所述的线路板与所述的螺孔柱固定连接起来。这种灯壳的结构简单,且仅利用螺丝就能够方便地将散热器和线路板固定于螺孔柱上形成整体结构,连接方便、可靠。所述的线路板采用金属基双面线路板。在此,线路板采用金属基双面线路板有利于提高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的散热,金属基双面线路板可选用铜基双面线路板、铝基双面线路板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第一种结构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采用两块光源板即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上光源板的上线路板只有一面安装有第一LED灯珠,下光源板的下线路板只有一面安装有第二LED灯珠,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均为单面发光,这种LED射灯的光不仅可以通过上方的透光罩发射,而且可以通过下方的透光灯壳透射,使得这种LED镜前灯不仅在镜子的前方可以产生射灯的均匀光斑,而且在灯罩的四周也会发光,增强了发光效果。2)第二种结构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仅采用一块LED光源板,该LED光源板的线路板为双面线路板,上表面上安装第一LED灯珠,并在下表面上安装第二LED灯珠,使得该LED光源板能够双面发光,即这种LED射灯的光不仅可以通过上方的透光罩发射,而且可以通过下方的透光灯壳透射,使得这种LED镜前灯不仅在镜子的前方可以产生射灯的均匀光斑,而且在灯罩的四周也会发光,增强了发光效果。3)两种结构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所采用的散热器的结构简单,且可以将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的圆周壁并散发至周围环境,散热效果好。4)两种结构的LED镜前灯无需拆掉原灯座和灯罩,直接采用LED射灯替换传统的卤素灯安装在同样的灯罩内与灯座电连接即可,节省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LED镜前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LED镜前灯采用的LED射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LED镜前灯,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安装座100、设置于安装座100上的连接支撑杆101、设置于连接支撑杆101上的多只照明灯102,照明灯102包括灯座103、灯罩104及设置于灯罩104内且与灯座103电连接的LED射灯105,灯罩104为透光的灯罩,LED射灯105由灯头1、灯壳2、散热器3、透光罩4、驱动电源5及与驱动电源5电连接的LED光源板组成,灯头1安装于灯壳2的底部上,驱动电源5安装于灯壳2内且与灯头1电连接,灯壳2的顶部边缘与散热器3的底部边缘连接,散热器3的顶部边缘与透光罩4的边缘连接,灯壳2为透光灯壳,散热器3呈中空的杯状结构,散热器3的宽端顶部开口,且散热器3的窄端底部具有一安装平台31,LED光源板分为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两块,上光源板由安装于安装平台31的上表面上的上线路板61及安装于上线路板61上的第一LED灯珠62组成,第一LED灯珠62朝向透光罩4,第一LED灯珠62发出的光通过透光罩4射出实现LED射灯105的正面发光,下光源板由安装于安装平台31的下表面上的下线路板63及安装于下线路板63上的第二LED灯珠64组成,第二LED灯珠64朝向灯壳2,第二LED灯珠64发出的光通过灯壳2射出实现LED射灯105的背面发光。这种LED射灯105采用了两块光源板即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上光源板的上线路板61只有一面安装有第一LED灯珠62,下光源板的下线路板63只有一面安装有第二LED灯珠64,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均为单面发光,但由于上线路板61安装于散热器3的底部的安装平台31的上表面上且下线路板63安装于散热器3的底部的安装平台31的下表面上,因此这种LED射灯105的光不仅可以通过上方的透光罩4发射,而且可以通过下方的透光灯壳透射,使用这种LED射灯105的LED镜前灯不仅在镜子的前方可以产生射灯的均匀光斑,而且在灯罩104的四周也会发光,增强了发光效果;这种LED射灯105采用的散热器3的结构简单,且仅利用了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实现了LED射灯105的正面和背面发光,使得这种LED射灯105的结构简单且光照效果好;将上线路板61安装于散热器3的底部的安装平台31的上表面上,且将下线路板63安装于散热器3的底部的安装平台31的下表面上,散热器3可以将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的圆周壁并散发至周围环境,散热效果好;使用这种LED射灯105的LED镜前灯,无需拆掉原灯座103和灯罩104,即现有的LED镜前灯采用的传统的卤素灯安装在灯罩104内与灯座103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LED射灯105替换传统的卤素灯安装在同样的灯罩104内与灯座103电连接。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透光罩4为菲涅尔透镜,透光罩4与上光源板之间设置有光反射面圈7,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呈中空的截头倒圆锥结构且宽端与窄端均开口,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为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宽端开口边缘向外径向延伸形成的平面,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的圆周壁与散热器3的内周壁连接,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窄端开口边缘与上线路板61的上表面抵接,且第一LED灯珠62位于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内,第一LED灯珠62发出的光的大部分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且小部分光经过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射向透光罩4的内表面再反射至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上即形成光在透光罩4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4射出。在此,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光面,且内表面为一系列锯齿形的凹槽组成同心圆形状,中心为椭圆形弧线,菲涅尔透镜相当于平面化的聚光镜,其能够将光汇聚成均匀的光斑;本实用新型利用菲涅尔透镜与光反射面圈7的配合,使未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透光罩4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4射出,从而得到均匀的光斑效果。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LED灯珠62与第二LED灯珠64的位置相互错开,可以有效地降低上光源板和下光源板之间的热影响。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壳2由一体设置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部分21和中空的喇叭形结构部分22组成,灯头1安装于圆柱形结构部分21的底部上,圆柱形结构部分21的顶部开口边缘与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窄端开口边缘连接,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宽端开口边缘与散热器3的窄端底部边缘连接,驱动电源5安装于圆柱形结构部分21内,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孔柱23,螺孔柱23的顶端与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宽端端口齐平,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为驱动电源5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利用螺丝24穿过上线路板61、安装平台31、下线路板63与螺孔柱23固定连接起来。这种灯壳2的结构简单,且仅利用螺丝24就能够方便地将上线路板61、安装平台31、下线路板63固定于螺孔柱23上形成整体结构,连接方便、可靠。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上线路板61与安装平台31的上表面紧贴面接触,下线路板63与安装平台31的下表面紧贴面接触;上线路板61和下线路板63均采用金属基线路板。在此,使上线路板61与安装平台31的上表面紧贴面接触,并使下线路板63与安装平台31的下表面紧贴面接触,这样可扩大上线路板61和下线路板63与散热器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上线路板61和下线路板63均采用金属基线路板有利于提高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的散热,金属基线路板可选用铜基线路板、铝基线路板等。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LED灯珠62有一颗或多颗,多颗第一LED灯珠62以串联或串并联方式安装于上线路板61上,所有第一LED灯珠62位于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内;第二LED灯珠64有一颗或多颗,多颗第二LED灯珠64以串联或串并联方式安装于下线路板63上。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一般为贴片灯珠或COB灯珠或两者结合。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LED镜前灯,如图5所示,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安装座100、设置于安装座100上的连接支撑杆101、设置于连接支撑杆101上的多只照明灯102,照明灯102包括灯座103、灯罩104及设置于灯罩104内且与灯座103电连接的LED射灯105,LED射灯105由灯头1、灯壳2、散热器3、透光罩4、驱动电源5及与驱动电源5电连接的LED光源板组成,灯头1安装于灯壳2的底部上,驱动电源5安装于灯壳2内且与灯头1电连接,灯壳2的顶部边缘与散热器3的底部边缘连接,散热器3的顶部边缘与透光罩4的边缘连接,灯壳2为透光灯壳,散热器3呈中空的杯状结构,散热器3的宽端顶部和窄端底部均开口,LED光源板由线路板68及安装于线路板68的上表面上的第一LED灯珠62和安装于线路板68的下表面上的第二LED灯珠64组成,线路板68与散热器3的底部连接,第一LED灯珠62朝向透光罩4,第一LED灯珠62发出的光通过透光罩4射出实现LED射灯105的正面发光,第二LED灯珠64朝向灯壳2,第二LED灯珠64发出的光通过灯壳2射出实现LED射灯105的背面发光。这种LED射灯105采用一块LED光源板,在该LED光源板的线路板68的上表面上安装第一LED灯珠62,在该LED光源板的线路板68的下表面上安装第二LED灯珠64,使得该LED光源板能够双面发光,即这种LED射灯105的光不仅可以通过上方的透光罩4发射,而且可以通过下方的透光灯壳透射,使用这种LED射灯105的LED镜前灯不仅在镜子的前方可以产生射灯的均匀光斑,而且在灯罩104的四周也会发光,增强了发光效果;这种LED射灯105采用的散热器3的结构简单,且仅在LED光源板的线路板68的上表面上安装第一LED灯珠62并在下表面上安装第二LED灯珠64实现了LED射灯105的正面和背面发光,使得这种LED射灯105的结构简单且光照效果好;将LED光源板的线路板68的周边与散热器3的底部连接,散热器3可以将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3的圆周壁并散发至周围环境,散热效果好;使用这种LED射灯105的LED镜前灯,无需拆掉原灯座103和灯罩104,即现有的LED镜前灯采用的传统的卤素灯安装在灯罩104内与灯座103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LED射灯105替换传统的卤素灯安装在同样的灯罩104内与灯座103电连接。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透光罩4为菲涅尔透镜,散热器3的底部开口边缘向内径向一体延伸形成有固定环32,透光罩4与固定环32之间设置有光反射面圈7,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呈中空的截头倒圆锥结构且宽端与窄端均开口,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为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宽端开口边缘向外径向延伸形成的平面,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的圆周壁与散热器3的内周壁连接,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窄端开口边缘与固定环32的上表面抵接,且第一LED灯珠62位于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内,第一LED灯珠62发出的光的大部分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且小部分光经过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射向透光罩4的内表面再反射至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上即形成光在透光罩4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4射出。在此,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光面,且内表面为一系列锯齿形的凹槽组成同心圆形状,中心为椭圆形弧线,菲涅尔透镜相当于平面化的聚光镜,其能够将光汇聚成均匀的光斑;本实用新型利用菲涅尔透镜与光反射面圈7的配合,使未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的光经过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的内侧表面的反射后一部分反射光直接通过透光罩4射出而剩余部分反射光在透光罩4的内表面与光反射面圈7的边缘部分72之间多次来回反射后再通过透光罩4射出,从而得到均匀的光斑效果。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LED灯珠62与第二LED灯珠64的位置相互错开,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板6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热影响。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壳2由一体设置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部分21和中空的喇叭形结构部分22组成,灯头1安装于圆柱形结构部分21的底部上,圆柱形结构部分21的顶部开口边缘与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窄端开口边缘连接,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宽端开口边缘与散热器3的窄端底部边缘连接,驱动电源5安装于圆柱形结构部分21内,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螺孔柱23,螺孔柱23的顶端与喇叭形结构部分22的宽端端口齐平,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前提下为驱动电源5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利用螺丝24穿过固定环32和线路板68与螺孔柱23固定连接起来。这种灯壳2的结构简单,且仅利用螺丝24就能够方便地将散热器3和线路板68固定于螺孔柱23上形成整体结构,连接方便、可靠。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线路板68采用金属基双面线路板。在此,线路板68采用金属基双面线路板有利于提高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的散热,金属基双面线路板可选用铜基双面线路板、铝基双面线路板等。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LED灯珠62有一颗或多颗,多颗第一LED灯珠62以串联或串并联方式安装于线路板68的上表面上,所有第一LED灯珠62位于光反射面圈7的中心部分71内;第二LED灯珠64有一颗或多颗,多颗第二LED灯珠64以串联或串并联方式安装于线路板68的下表面上。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一般为贴片灯珠或COB灯珠或两者结合。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灯头1是LED射灯105的电连接器,将LED射灯105与外界市电连接起来,外接市电给LED射灯105供电,灯头1一般选用GU10、E27灯头等;灯壳2的制作材料可以为透光的不透明的塑料或玻璃,也可以是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等;散热器3的制作材料可选用高导热材料,如金属或高导热塑料等;菲涅尔透镜的制作材料可选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塑料或玻璃等;驱动电源5是将市电转换成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工作的直流电,安装在灯壳2的圆柱形结构部分21的内部,由于灯壳2的绝缘作用,因此驱动电源5可采用非隔离电源,驱动电源5与第一LED灯珠62和第二LED灯珠64及灯头1通过导线连接;光反射面圈7的制作材料可选用塑料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