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明装筒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筒灯一般是暗装在吊顶内的,拆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拆换方便的一种明装筒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明装筒灯,包括固定座、光源和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包住固定座,所述光源设于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外壳在光源的下方设有出光口,所述外壳在出光口位置设有扩散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透光的陶瓷壳。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定座的外周设有与外壳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光源通过磁力吸附在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中部外凸的鼓形,所述光源为LED灯板,所述外壳在出光口位置设有挡圈,所述扩散板设有挡圈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通过弹簧可伸缩的定位销,所述外壳上设有可被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部在定位孔位置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端插入定位孔内,按压按钮可将定位销推出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将固定座包住并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外表简洁;光源发出的光穿过扩散板从出光口射出,无眩光;外壳为可透光的陶瓷材质,造型美观、易清洁、不易腐蚀,持久新亮,而且相比传统的明装筒灯体积更小;光源通过磁力吸附在固定座上,更换光源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固定座1;定位销11;光源2;外壳3;出光口31;挡圈32;定位孔33;按钮34;扩散板4;天花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明装筒灯,包括固定座1、光源2和外壳3,固定座1通过螺丝固定在天花板5上,,所述外壳3的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定座1的外周设有与外壳3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外壳3的上端包住固定座1,外壳3通过与固定座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方便,外壳3包住固定座1使固定座被隐藏,使筒灯外观简洁;所述光源2设于固定座1的底部,光源可以是白炽灯、LED灯板或节能灯;所述外壳3在光源2的下方设有出光口31,所述外壳3在出光口31位置设有扩散板4,扩散板4将出光口31封住,光源2发出的光透过扩散板4,出光口31中射出,不眩光;光源2和固定座1上均设有可相互吸附的一对磁铁,所述光源2通过磁力吸附在固定座1上,拆装更方便;所述外壳3为透光的陶瓷壳,陶瓷材质的外壳3造型美观、易清洁、不易腐蚀,持久新亮。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明装筒灯,包括固定座1、光源2和外壳3,固定座1通过螺丝固定在天花板5上,,所述外壳3的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定座1的外周设有与外壳3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外壳3的上端包住固定座1,外壳3通过与固定座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方便,外壳3包住固定座1使固定座被隐藏,使筒灯外观简洁;所述光源2设于固定座1的底部;所述外壳3在光源2的下方设有出光口31,所述外壳3在出光口31位置设有扩散板4,扩散板4将出光口31封住,不眩光;光源2和固定座1上均设有可相互吸附的一对磁铁,所述光源2通过磁力吸附在固定座1上,拆装更方便;所述外壳3为透光的陶瓷壳,陶瓷材质的外壳3造型美观、易清洁、不易腐蚀,持久新亮;所述外壳3为中部外凸的鼓形,所述光源2为LED灯板,所述外壳3在出光口31位置设有挡圈32,所述扩散板4设有挡圈32上方,光源2发出的光在中部外凸的外壳内混光后在通过扩散板4从出光口31射出,光照更均匀,不眩光。
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通过弹簧可伸缩的定位销11,定位销11滑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定位销11与固定座1之间设有将定位销11向外推的弹簧,所述外壳3上设有可被定位销11插入的定位孔33,定位销11插入定位孔33后可定位固定座1和外壳3,两者不易松脱更安全。所述外壳3的外部在定位孔33位置设有按钮34,所述按钮24的一端插入定位孔33内,按压按钮34可将定位销11推出定位孔33,拆装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