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摄像系统为远距离监控提供了便利,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用户协议对网络摄像系统中网络摄像机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进行访问,实现图像的远距离获取,但是由于网络摄像机拍摄环境的差异导致图像的拍摄效果有所不同,例如光线不足,拍摄的进光量较小,导致图像的清晰度不够。此外,终端设备通常限于对网络摄像机的寻址,无法改变网络摄像机的运行状态,网络摄像机不能实时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变运行状态,用户的可操控程度不高。
在一些监视系统中,通常由摄像头监视一监视区域内的信息,但是如果在监视过程中监视区域内出现较大烟雾或者本应该是一些无人场所出现人体的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提醒用户注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包括:
监视模块,用以采集一监视区域内的监视数据;
照明模块,与所述监视模块集成于同一装置中,用以为所述监视区域提供照明;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监视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用以获取并输出所述监视数据,并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以获取并输出所述照明模块的照明信息;
云端服务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以存储并转发所述监视数据和所述照明信息;
终端设备,可操控的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监视数据和所述照明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以远程操控所述照明模块及所述监视模块的运行;
烟感模块,临近所述监视模块设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监视区域内的烟雾情况,输出一烟雾信号;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临近所述监视模块设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监视区域内的人体活动情况,输出一活动信号;以及
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烟雾信号和/或所述活动信号输出一触发信号,以触发报警模块报警。
优选的,所述监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对所述监视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输出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控制模块利用所述位置信息调整所述监视模块的白平衡参数。
优选的,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工作的发光单元的数量。
优选的,所述监视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彩色摄像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单色摄像机和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红外照明器;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环境光条件选择彩色摄像机或单色摄像机和红外照明器工作。
优选的,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第一LED光源和与所述第一LED光源并联的第二LED光源,其中,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为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源;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调光电路,所述调光电路包括:
PWM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输出第一PWM控制信号和第二PWM控制信号;
LED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PWM控制电路、所述第一LED光源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和与所述PWM控制电路、所述第二LED光源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根据所述第一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点亮情况,所述第二控制支路根据所述第二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点亮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LED光源和所述第二LED光源前均设置有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遮断紫外线及红外线;以及所述监视单元前设置有第二滤光片及第三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对光量进行调整,所述第三滤光片进行所述监视区域的带通滤光。
优选的,所述监视模块包括左通道摄像头、右通道摄像头和分别与所述左通道摄像头、右通道摄像头连接的同步处理单元,所述同步处理单元按照同步机制将所述左通道摄像头采集的第一监视数据和所述右通道摄像头的监视数据做数据融合处理,输出监视数据至所述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监视数据为视频数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PEG4视频编码器,与所述同步处理单元连接,将所述视频数据进行数据压缩,输出一压缩数据;
所述照明还包括路由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采用RTP协议发送所述压缩数据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及所述云端服务器存储并转发所述压缩数据至所述终端设备。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MPEG4视频解码器,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将所述压缩数据还原成所述视频数据;
拆分单元,与所述MPEG4视频解码器连接,将所述视频数据拆分为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
立体显示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与所述拆分单元连接,显示所述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监视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为所述监视模块、所述照明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光伏组件,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蓄电池和分别与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蓄电池连接的逆变电路,以及所述逆变电路分别与所述监视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中,照明模块能够为监视模块提供充足的光线,提高了监视模块采集的监视数据的清晰度,并且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控制指令对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进行远端的控制,为用户的远距离操作提供了便利,此外,移动终端还可以获取照明信息和监视数据,实现了用户的远距离的监控,便于用户即时掌握监视模块的监视区域的情况,并且在监视过程中监视区域内出现较大烟雾或者本应该是一些无人场所出现人体的活动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报警,提醒用户的注意,起到较好的安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的调光电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监视模块,用以采集一监视区域内的监视数据;
照明模块,与监视模块集成于同一装置中,用以为监视区域提供照明;
控制模块,分别与监视模块、照明模块连接,用以获取并输出监视数据,并且控制模块还用以获取并输出照明模块的照明信息;
云端服务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以存储并转发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
终端设备,可操控的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以接收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以及终端设备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以远程操控照明模块及监视模块的运行;
烟感模块,临近监视模块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以采集监视区域内的烟雾情况,输出一烟雾信号;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临近监视模块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以采集监视区域内的人体活动情况,输出一活动信号;
报警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以及控制模块根据烟雾信号和/或活动信号输出一触发信号,以触发报警模块报警。
本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可以包括摄像装置,进一步的,监视模块可以包括网络摄像装置,网络摄像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监视技术,本实施例不进行赘述。监视模块采集的监视数据可以为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照明模块为监视模块采集监视数据提供充足的光线,以提高监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或者视频信息的清晰度。
本实施例中,监视模块、控制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IP网络摄像系统中的云技术从而实现监控信息的高清处理以及远程查看。
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下面均以移动终端为例,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接收云端服务器转发的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同时移动终端还可以发送一控制指令通过云端服务器至控制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指令可以对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进行控制,还可以对监控系统中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其他模块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控制指令的类型和控制模块的工作模式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一移动终端主动询问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的工作情况,该移动终端并且还可以主动控制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模块,移动终端即为一远程监控设备。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为单片机等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的工作模式可以采用同步控制模式,也可以采用异步控制模式,即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同时开启或关闭,也可以分别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以手机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过程进行举例说明,例如,手机发送一订阅信息至云端服务器,该订阅信息中可以包括手机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等,实际上手机与云端服务器的订阅过程可以为用户的账户注册过程。在完成用户的订阅过程后,云端服务器中即预存储有之前发送的订阅信息,用户发送一验证信息至云端服务器,验证信息可以为上述的用户名和密码,还可以为用户名和与密码相适配的指纹信息等,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的限定,云端服务器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即允许手机与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验证的过程即为手机登录的过程,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云端服务器可以为多个移动终端所共享。
移动终端发送一验证信息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订阅信息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如验证通过则云端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讯连接。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通用的注册、登录方式,还可以采用蓝牙、NFC等近距离通讯方式。只要是能够建立移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的数据通讯方式均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建立通讯连接后,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云端服务器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为一存储器,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可以为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缓存(Cache),缓存可以存储连续快速拍摄的图像信息,为图像信息交换提供一缓冲区,便于用户即时保存图像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监视模块可以包括拍摄单元,拍摄单元可以包括一光学模组和图像传感器,光学模组和图像传感器能够捕获监视数据,处理单元可以为一影像芯片,影像芯片可以对捕获的监视数据按照特定的算法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拍摄单元可以进行可见光的拍摄以及红外光的拍摄,例如采用一红外摄像机实现红外夜视,即夜视状态下,红外摄像机会发出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关掉红外滤光镜,这时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此时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并且处于设置监控下系统自动启动照明功能给予补光。
本实施例的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可以采用被动红外技术(Passive Infrared,PIR)以感应监视区域内是否有物体存在,输出一物体信息,例如通过被动红外技术感应监视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红外人体感应模块还可以为雷达,该雷达也可以用于感应监视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
本实施例的路由模块可以为一路由器,本实施例中的路由器实现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从局域网向广域网的传输,本实施例的路由器可以包括多个LAN端口和一WAN端口,路由器还可以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将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与终端设备可能处于不同的网络中,所以云端服务器需要为不同的网络提供不同的端口,该端口可以为网络应用层端口。
本实施例中的烟感模块可以为烟雾传感器,用以检测监视区域内存在的烟雾浓度是否超标,如果检测出的烟雾浓度超标说明可能存在火灾隐患,此时报警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报警,控制模块的作用旨在比较环境信息是否超出一阈值,如果超出则输出一第一控制指令,报警模块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检测出烟雾浓度超标是也可以输出一报警信息,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获知报警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监视模块的工作,例如控制监视模块开启或关闭,此外,控制模块还可以控制照明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随时获取云端服务器存储的监视数据和照明信息,例如,云端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输出请求,并且移动终端发送输出请求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解析传输请求并且调取该传输请求对应的监视数据或者照明信息,并且将其发送至移动终端,便于移动终端即时了解监视模块的监视情况和照明情况。
本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可以为监视摄像头,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照明模块包括LED照明器件(如可包括一个LED灯管或多个LED灯珠构成的照明灯(或照明模组)),监视数据为视频信息,移动终端为手机,现提供一种实际应用场景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开启LED灯(或者LED模组)为一特定的监视区域提供照明,监视摄像头采集监视区域的视频,获取该视频,同时还获取LED灯(或者LED模组)的照明参数,例如照明参数可以是LED灯(或者LED模组)的实际功率等,一云端服务器存储照明参数和视频并且该云端服务器还可以将照明参数和视频实时的发送至与之关联的手机上。
优选的,上述的照明模块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感测设备,且该光感测设备设置于监视模块所监视的区域中,用以实时的获取监视模块所监视区域中的光亮度,并将获取的光亮度信息发送至上述的控制模块中,而该控制模块中存储有与光亮度信息匹配的照明模块亮度调整的参数表,用以根本当前所接收的从光感测器中发送的光亮度信息实时调整照明模块所发射光的亮度,进而使得监视区域中的亮度能够确保监视模块能够实时的获取到相对较佳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的照明模块中包括多个光感测设备时,该多个光感测设备可设置于监视区域的不同位置,且每个光感测设备均具有唯一的地理位置信息标志(可依据不同的监视对象、区域及空间等参数,进行设定,只要能够确定每个光感测设备在监视区域中的相对位置(包括高度、平面的地理信息等)即可),而每个光感测设备在发送其所获取的光亮度信息的同时将其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标志等相关信息一同发送至控制模块,而控制模块中可包括用以接收并处理每个光感测设备所发送信息的计算判断单元,利用该计算判断单元可精准的判断出当前监视区域中亮度情况是真实的监控区域所处环境亮度不足还是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监控区域中部分区域亮度不足,并可依据造成亮度不足的具体情况通过利用上述的每个光感测设备所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及所感测的亮度信息来调整部分或全部LED灯(或者LED模组)的发光亮度和/或照射角度等来实时调整监控区域中的亮度,进而在节约电能的基础上,实现对监控区域中的精准亮度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有关监视区域中诸如亮度信息等相关的参数可依据不同的监控设备的性能而有所不同,同时也可利用用户终端(如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远程的实时调整,进而使得监控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监视模块包括具有光学模组、图像传感器和影像芯片的监视模块,光学模组对监视的光路进行光学调整;图像传感器捕获经过光路调整的图像以输出监视数据;影像芯片对监视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处理。上述的图像传感器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图像传感器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光学模块对光源的光路进行调节,图像传感器捕获光学图像,并且可以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影像芯片能够按照预设的图像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现提供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果监视区域内出现了人,可以通过一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出来,监视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的物体信息可以体现出上述情况,由云端服务器转发该物体信息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定位单元用以对监视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输出一位置信息;以及控制模块利用位置信息调整监视模块的白平衡参数。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照明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信息控制工作的发光单元的数量。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单元可以获取监视模块所处的经度、纬度信息,并且根据经度纬度确定监视模块具体的位置,由于用户所处的位置不同,不同位置的色温信息也不同的,控制模块中可以预存储多个位置的色温信息对应的白平衡参数和发光模块发光的数量,控制模块根据与监视模块所处的位置相匹配的色温信息,控制监视模块的白平衡参数和工作的发光单元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彩色摄像机、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单色摄像机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红外照明器;
其中,控制模块根据环境光条件选择彩色摄像机或单色摄像机和红外照明器工作。
本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包括一用于在明亮的日间条件下观察的彩色摄像机,一用于在黑暗的夜间的红外光照明条件下观察的单色摄像机,一红外照明器;控制模块根据环境光条件选择彩色或单色摄像机工作及选择红外光照明。
彩色摄像机具有一最适于彩色的带有红外过滤的镜头,单色摄像机具有一最适于单色观察的镜头。为了红外线灵敏度,单色摄像机可被增压(supercharge)。红外照明器还可具有内置的能见光照明或用于控制人造环境光的切换装置。红外照明器在单色红外模式下由的控制模块打开。照明器最好给出805-995纳米范围的电磁辐射光照。
彩色摄像机和单色摄像机均具有一独立的镜头,该镜头具有一经控制模块的分开的变焦控制,并提供无焦点位移的从日间到夜间操作的模式转换。在每一独立的镜头中独立控制光圈的自动光圈控制板提供对进入摄像机的光的优化或提供对对焦的景深的优化。监视信息根据环境光强度从单色转换成彩色。未正被使用的摄像机的能源可被切断,同样,未正被使用的照明器的能源也可被切断。上述的双摄像机结合控制系统的使用相对于只使用红外线照明或只使用能见光照明来在日间/夜间周期中达到所要求的强度从而获得最佳监视信息而言提供了能量节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照明模块包括第一LED光源和与第一LED光源并联的第二LED光源,其中,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为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源;
控制模块包括调光电路,如图2所示,调光电路包括:
PWM控制电路,根据控制指令输出第一PWM控制信号和第二PWM控制信号;
LED控制电路,包括与PWM控制电路、第一LED光源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和与PWM控制电路、第二LED光源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根据第一PWM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光源的点亮情况,第二控制支路根据第二PWM控制信号控制第二LED光源的点亮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LED调光电路,通过两根电源线连接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由两种颜色的LED并联而成,第一LED光源的正极同时接第二LED光源的负极和第一根电源线,第一LED光源的负极同时接第二LED光源的正极和第二根电源线。其中,PWM控制电路用于将外部电压转化为工作电压并输出两组PWM信号(第一PWM控制信号和第二PWM控制信号);LED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用于根据PWM控制电路输出的两组PWM信号对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通断进行控制;恒流控制单元,与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连接,用于在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导通时保持电流稳定不变,保证亮光效果。PWM控制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转换支路和PWM信号产生支路。电源转换支路用于将外部输入的电压转换成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需的工作电压,并给PWM信号产生支路供电;PWM信号产生支路输出两组脉冲宽度比可调的PWM信号(第一PWM控制信号和第二PWM控制信号)给LED控制电路,使得第一LED光源和/或第二LED光源导通发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当一组输出PWM信号时,另一组可以直接输出低电平(比如0V)信号,使得某一种颜色的光源导通发光,同时通过调节PWM信号的脉冲宽度比可以实现对LED光源的调光功能,即实现既调色也调光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调光,控制模块还可以采用模拟调光及可控硅调光等调光方式,上述调光方式均为现有的调光方式,本实施例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前均设置有第一滤光片,第一滤光片遮断紫外线及红外线;以及监视单元前设置有第二滤光片及第三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对光量进行调整,第三滤光片进行监视区域的带通滤光。
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与监视区域的被拍照对象之间的光通过的第一滤光片,以及使由被拍照对象反射的光和照相机(透镜)之间的光通过的第二滤光片及第三滤光片,第一滤光片35可以使用例如防UVA、红外线衰减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例如是与下述带通滤光片(第三滤光片)重叠使用的ND滤光片。ND滤光片是用于对射入透镜的光量进行调整的滤光片,是用于根据带通滤光片的种类不同而调整光量的滤光片。另外,第二滤光片和第三滤光片具有为了取得预先设定的多个不同的近红外区域等的图像,可通过滑动装置变更各个滤光片的滤光片滑动机构。通过设置滤光片滑动机构,从而能够容易地变更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及第三滤光片的种类及滤光片的有无。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监视模块包括左通道摄像头、右通道摄像头和分别与左通道摄像头、右通道摄像头连接的同步处理单元,同步处理单元按照同步机制将左通道摄像头采集的第一监视数据和右通道摄像头的监视数据做数据融合处理,输出监视数据至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监视数据为视频数据,控制模块包括MPEG4视频编码器,与同步处理单元连接,将视频数据进行数据压缩,输出一压缩数据;
照明还包括路由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云端服务器连接,采用RTP协议发送压缩数据至云端服务器;以及云端服务器存储并转发压缩数据至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
MPEG4视频解码器,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将压缩数据还原成视频数据;
拆分单元,与MPEG4视频解码器连接,将视频数据拆分为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
立体显示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与拆分单元连接,显示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监视信息以视频数据为例,视频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步骤如下:首先采用左通道和右通道两个视频采集的工业摄像头对远程现场场景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送入内置视频捕捉卡中进行数据化处理,将得到的数字化视频数据分别存入两个缓冲区中,同时加注同步控制信号,然后再将它们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混合视频数据,将混合视频数据由MPEG4视频编码器进行数据压缩后送至网络通讯卡。
进一步的,视频数据网络传输的步骤如下:对压缩后混合的视频数据,采用RTP协议,通过因特网传输至本地的立体显示计算机系统的网络通讯卡中;同时采用TCP协议,由因特网反馈控制信号,检测视频数据压缩是否合理。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对视频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步骤如下:从因特网接收被压缩的混合视频数据,传输至本地立体显示计算机系统的网络通讯卡中;被压缩的混合视频数据由MPEG4视频解码器还原成混合视频数据;再将混合视频数据拆分,将其分成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及同步数据;将左右两通道的视频数据送到立体显示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将同步信号送至液晶阀立体眼镜,完成远程场景的三维视频重现。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分别与监视模块、照明模块连接,为监视模块、照明模块供电;
其中,电源模块包括光伏组件,与光伏组件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的蓄电池和分别与整流电路、蓄电池连接的逆变电路,以及逆变电路分别与监视模块、照明模块连接。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可以采集太阳能,输出一交流电能,由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能整流后输出直流电能,蓄电池将直流电能存储,便于后续离网时使用,并且由逆变器转换直流电能为交流电能输出至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
一种监控方法,其中,监控方法包括:
步骤S1,启动监视模块按照预设时间采集所述监视区域内的监视数据,判断所述监视数据的亮度是否低于设定的阈值,如果低于设定阈值则执行步骤S2;
步骤S2,开启一照明模块,调低所述监视模块的摄像头帧率;
步骤S3,添加一个纯色背景到所述监视模块的屏幕上,将所述屏幕亮度调至最大;
步骤S4,采集所述监视数据后,将所述纯色背景从屏幕上移除,并还原所述屏幕的亮度以及还原所述监视模块的摄像头帧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101:从所述监视模块的内存中读取所述监视模块的当前摄像头返回的图片数据帧,将图片数据帧转换为位图;
步骤102:将所述位图中的全部像素的R(RED,红)值、G(GREEN,绿)值、B(BLUE,蓝)值分别相加,并分别除以所述位图的像素点数得到位图的平均R值、平均G值及平均B值;或者将所述位图中的采样像素的R值、G值、B值分别相加,并分别除以所述位图的采样像素点数得到位图的平均R值、平均G值及平均B值;
步骤103:对所述位图的平均R值、平均G值及平均B值做加权平均,得到位图的平均亮度值;
步骤104:将所述位图的平均亮度值与所述设定的阈值比较,若低于所述设定的阈值则图像亮度过低。
本实施例中的监视模块的摄像头是支持调节摄像头帧率的,较佳的,摄像模块的摄像头帧率与照明模块的帧率近似或同步甚至可相同,以提升照明模块所提供光线的照明效果,提高成像的图形的质量。本实施例适用于环境光线不足条件下的普通拍摄以及背光补偿,现提供上述实施例的实际应用场景,当用户启动监视模块后,每间隔一定时间自动获取监视模块的摄像头采集到的监视数据(本实施例中的监视数据以图像进行举例),判断所述图像的亮度是否低于设定的阈值,如果低于设定阈值则在用户拍照时开启照明模块。间隔一定时间可以是5分钟、30分钟不等。
首先调低摄像头帧率以延长曝光时间进而提高拍摄照片的亮度,然后完成拍照并在拍照结束后还原摄像头帧率,在启动监视模块时,首先添加一个纯色背景到用户所使用的监视模块的屏幕上,将屏幕亮度调至最大,然后完成拍照并在拍照结束后将所述纯色背景从屏幕上移除,并还原屏幕的亮度。
上述实施例中的照明模块可以为LED灯(或者LED模组),需要说明的是,该LED灯(或者LED模组)是按照一第一预设频率发光的,监视模块也是按照第二预设频率进行监视数据的采集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频率可以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第二预设频率。
例如,设定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白天的某一时间段,监视模块再第一预设时间内是按照第二预设频率进行监视数据的采样的此时LED灯(或者LED模组)是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进行发光的,为了使得LED灯(或者LED模组)的发光时间与监视模块采样的监视数据的时间能够对应,可以在监视模块中设置一采样单元,该采样单元用以对监视模块的采样时间进行采样,如果此时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是相同的,则获取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通过对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与监视模块的采样时间进行延时计算,输出一延时信号,LED灯(或者LED模组)可以根据延时信号对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与监视模块的采样时间能够同步。
如果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是不相同的,可以在监视模块中设置一采样单元,该采样单元用以对监视模块的采样时间进行采样,并且也获取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通过计算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的最大公约数,输出使得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在最大公约数上的频率点能够对应的延时信号,LED灯(或者LED模组)可以根据延时信号对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得第一预设频率中LED灯(或者LED模组)发光的时间与监视模块的采样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同步。
此外,还可以设定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是夜晚的某一时间段,监视模块再第二预设时间内是按照第三预设频率进行监视数据的采样的此时LED灯(或者LED模组)是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进行发光的,上述的第三预设频率可以大于第二预设频率,因为晚上可能监视区域内的人数较少,此时需要更好的监视效果,所以设定更高的采样频率,例如每秒100帧等,使得监视模块采集的监视数据更加的清晰,但是在白天的时候,由于监视区域内的人可能较多,所以可以适当的减少监视模块采样的频率值,例如每秒40帧,50帧等,由于越高的采样率,在进行监视数据传输的时候即需要越高的传输带宽,所以通过不同的预设时间设定不同的预设频率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带宽,并且能够保证监视模块采集的监视数据的清晰度。
综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照明模块能够为监视模块提供充足的光线,提高了监视模块采集的监视数据的清晰度,并且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控制指令对监视模块和照明模块进行远端的控制,为用户的远距离操作提供了便利,此外,移动终端还可以获取照明信息和监视数据,实现了用户的远距离的监控,便于用户即时掌握监视模块的监视区域的情况,并且在监视过程中监视区域内出现较大烟雾或者本应该是一些无人场所出现人体的活动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报警,提醒用户的注意,起到较好的安防效果。
通过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还可作其他的转换。尽管上述实用新型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