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PAR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63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 PAR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输出多种颜色的LED PAR灯。



背景技术:

LED PAR灯,PAR全称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碗碟状铝反射”,是指将金卤灯封装到反光杯中。它是射灯的一种,广泛应用在商场、专业橱窗、品牌营业厅、庭院、建筑外墙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可靠的照明。然而,现有的LED PAR灯每个灯只能有一个颜色输出,或者通过改变不同色温LED的电流和光源组合搭配方式实现颜色切换,但驱动设计和光源组合的配合方案复杂,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且可输出多种颜色的LED PAR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 PAR灯,包括灯头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电源、散热器和发光元件,驱动电源分别与发光元件和灯头电连接,散热器固定在外壳内,还包括面盖和带有有色滤光片的扩散罩,所述面盖上延伸有多个筋条和下凸点,所述下凸点位于所述筋条的下方,所述扩散罩的背面设有多个凹槽和上凸点,用于卡合所述筋条和下凸点,安装状态时,所述筋条与所述凹槽凹凸配合,所述下凸点与所述上凸点相卡合,从而将所述扩散罩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面盖上。

优选地,所述面盖为环状结构,其内环上设有第一定位点,所述筋条的数量为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点的两侧,所述下凸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筋条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扩散罩设有第二定位点,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点的两侧,所述上凸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凹槽圆周方向的一侧,对称分布。

安装带有有色滤光片的扩散罩时,将扩散罩上的第二定位点与面盖上的第一定位点进行对位,将扩散罩沿着面盖上的筋条向前平推,当听到“咔擦”的声音,两个上凸点与两个下凸点分别卡合,扩散罩装配到位;当需要替换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时,按下扩散罩,向后平推,取出扩散罩,将带有所需颜色的滤光片的扩散罩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在面盖上,从而实现可重复操作替换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而实现LED PAR灯输出各种颜色。

优选地,所述面盖的外缘设有环状卡槽,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卡扣,面盖通过卡槽与卡扣的扣接连接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面盖与带有有色滤光片的扩散罩的可拆卸连接,实现LED PAR灯可外置滤光片,且可重复操作替换各种颜色的滤光片,进而实现一盏灯输出多种颜色,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 PAR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扩散罩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扩散罩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与扩散罩组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 PAR灯,包括灯头10、外壳20和透镜60,外壳20内设置有驱动电源30、散热器40和发光元件50,驱动电源30分别与发光元件50和灯头10电连接,散热器40固定在外壳20内,还包括面盖70和带有有色滤光片的扩散罩80,面盖70为环状结构,面盖70上设有第一定位点73,在第一定位点73两侧分别延伸有第一筋条71、第二筋条72,以及在第一筋条71下方设有第一下凸点74,在第二筋条72下方设有第二下凸点75,扩散罩80设有与第一定位点73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点83,在第二定位点83两侧设有第一凹槽81和第二凹槽82,以及在第一凹槽81左方设有第一上凸点84,在第二凹槽82右方设有第二上凸点85,安装状态时,第一筋条71连接第一凹槽81,第二筋条72连接第二凹槽82,第一下凸点74卡合第一上凸点84,第二下凸点75卡合第二上凸点85,从而将扩散罩80连接在面盖70上。

参见图6,当要安装带有滤光片的扩散罩80时,只需将扩散罩80上的第二定位点83和面盖70上的第一定位点73进行对位,将扩散罩80沿着面盖70上的第一筋条71和第二筋条72向前平推,直至第一上凸点84与第一下凸点74卡合,第二上凸点85与第二下凸点75卡合,即扩散罩80装配到位;当需要替换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时,按下扩散罩80,向后平推,取出扩散罩80,将带有所需颜色的滤光片的扩散罩80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在面盖70上;由于第一上凸点84与第一下凸点74的卡合和第二上凸点85与第二下凸点75的卡合均为过盈配合,装配牢靠,推进取出力较小,从而实现可重复操作替换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而实现LED PAR灯输出各种颜色。

另外,面盖70的外缘设有环状卡槽76,外壳20的内壁上设有卡扣21,面盖70通过卡槽76与卡扣21的扣接连接在外壳20上。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