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516阅读:2492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光圈的射灯。



背景技术:

射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场、酒店、舞台渲染博物馆等场所,但是,现有的射灯安装后,一般只能从射灯前端来调节射灯的光圈,并且调节范围有所限制,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节光圈的射灯,调节方便,使用灵活。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光圈的射灯,包括筒体和从筒体后端口插入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从前到后包括前套环、反光杯或后透镜、用以安装LED芯片的前端片、散热器以及后端盖,反光杯或透镜固定在前套环内,前套环外套在散热器的前端部,前端片与后端盖,分别固定在散热器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前端安装有扩口状外环,或安装有带前透镜的扩口状外环。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筒体后端的横梁螺母,所述横梁螺母的两端具有凸块,所述筒体的后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凹槽,用以卡固所述横梁螺母两端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大小与凸块匹配,以使散热器与凸块之间可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分布的限位柱,所述横梁螺母两端的凸块上分别设有两个孔洞,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孔洞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螺杆,还包括调节螺杆,所述横梁螺母的中心设有与调节螺杆匹配的螺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横梁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前端片上,所述调节螺杆的后端穿过所述后端盖并与之转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的后端还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调节螺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灯的筒体中,设置可以移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以在较长的行程内,沿筒体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光杯与筒体出光口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射灯的光圈,进而改变光照强度和光照广度,调节十分方便,并且,可采用手动拔插、手动转动调节螺杆或电动转动调节螺杆的方式,使调节组件沿筒体发生前后移动,使用非常灵活。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光圈的射灯,包括:筒体1和从筒体1后端口插入的调节组件。

图2是图1所示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左视图。参见图2,沿图2中的剖切线P-P截取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4,调节组件从前到后包括前套环5、反光杯9、用以安装LED芯片的前端片6、散热器4以及后端盖7,反光杯9固定在前套环5内,前套环5外套在散热器4的前端部,前端片6与后端盖7,分别固定在散热器4的前后两端。其中的反光杯9用以聚光,实际应用中,它亦可置换为后透镜,同样可用以聚光。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灯的筒体1内设置可以移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可以在在较长的行程内,沿筒体1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光杯9与筒体1出光口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射灯的光圈,进而改变光照强度和光照广度,调节十分方便。

使用者可以通过前后插拔所述调节组件,使得其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得反光杯9与筒体1出光口之间的距离改变,这样就可以调节射灯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广度。

参见图4,所述筒体1的前端安装有扩口状外环2,外环2亦起到一定的聚光作用。实际应用中,外环2上可带有前透镜,与反光杯9或后透镜配合,可起到更好的聚光作用。

参见图4,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筒体1后端的横梁螺母3,所述横梁螺母3的两端具有凸块,所述筒体1的后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凹槽,用以卡固所述横梁螺母3两端的凸块。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分解图。参见图3,所述散热器4的外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大小与凸块匹配,以使散热器4与凸块之间可相对移动。

参见图3,还包括两个沿所述筒体1的轴向方向分布的限位柱8,所述横梁螺母3两端的凸块上分别设有两个孔洞,两个所述限位柱8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孔洞中。

通过设置限位柱8,可以防止调节组件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往前端移动而整体陷入筒体1中,可以对调节组件起限制作用。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调节螺杆10,所述横梁螺母3的中心设有与调节螺杆10匹配的螺孔,所述调节螺杆10穿过所述散热器4和所述横梁螺母3,所述调节螺杆10的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前端片6上,所述调节螺杆10的后端穿过所述后端盖7并与之转动固定,从而使调节螺杆10与调节组件相连。

参见图6,可以看出,所述调节螺杆10最好超出所述调节组件的后端,这样可以方便使用者手握调节螺杆1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调节光圈的射灯的分解图。参见图5,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调节螺杆10,使调节螺杆10转动进而带动与调节螺杆10相连的调节组件来回移动。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螺杆10的后端还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调节螺杆10进行转动。这样可以省时省力,方便且安全可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前”以出光口处为前,“后”以出光口处的反向为后。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