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966阅读:1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束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舞台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日常生活中,舞台娱乐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台的绚丽灯光效果使许多人为此着迷,而营造出如此效果的是光束灯,光束灯具有独特的小口径设计和精准的焦距定位原理,使得光束灯里面的灯发出的灯光会沿着小口径照射出去,从而能够实现光束,但传统的光束灯只能单束射出,且光束线不够清晰,如需要营造更加绚丽的观赏效果,需要更多的光束灯及智能控制机构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束线条多且光束线条更加清晰的,光束分开角度更大的,光束线条效果变换多样且控制简单的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包括电机安装固定板和灯光固定板,所述灯光固定板与电机安装固定板通过设置在灯光固定板四个角位的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灯光固定板设置有光束灯,光束灯对应的电机安装固定板上方设置有光束灯孔,所述灯光固定板两侧设置有灯光固定架,其中:所述光束灯孔上方设置有上棱镜切换机构、下棱镜切换结构及公转切换结构,所述上棱镜切换机构、下棱镜切换结构及公转切换机构都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上,并与灯光控制器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棱镜切换机构包括上棱镜,上棱镜架和上自转齿轮,所述上自转齿轮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上棱镜架一端的大孔端台阶法兰面下端,所述上棱镜固定在上自转齿轮上端,并跟随上自转齿轮一起转动,所述上棱镜架另一端的小孔法兰面安装在上从动齿轮下端,所述上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公转切换机构的电机轴上端,所述上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上主动齿轮,所述上主动齿轮安装在上转动切换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上转动切换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的下端,所述上转动切换电机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棱镜架的小孔法兰面还设置有上待切入状态耳柄和上切入状态耳柄,所述上待切入状态耳柄和上切入状态耳柄错开一定切入夹角,切入夹角内设置有档位柱,所述档位柱可与上待切入状态耳柄或上切入状态耳柄配合接触,所述档位柱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棱镜切换机构包括下棱镜,下棱镜架和下自转齿轮,所述下自转齿轮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下棱镜架一端的大孔端台阶法兰面下端,所述下棱镜固定在下自转齿轮下端,并跟随下自转齿轮一起转动,所述下棱镜架另一端的小孔法兰面安装在下从动齿轮上端,所述下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公转切换机构的电机轴下端,所述下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下主动齿轮,所述下主动齿轮安装在下转动切换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下转动切换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的下端,所述下转动切换电机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棱镜架的小孔法兰面还设置有下待切入状态耳柄和下切入状态耳柄,所述下待切入状态耳柄和下切入状态耳柄错开一定切入夹角,切入夹角内设置有档位柱,所述档位柱可与下待切入状态耳柄或下切入状态耳柄配合接触,所述档位柱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转切换机构包括公转齿轮,公转电机,所述公转齿轮固定安装在公转电机的电机轴中部,所述公转齿轮与上棱镜切换机构的上自转齿轮和下棱镜切换机构的下自转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公转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下端,公转电机的电机轴通过电机轴孔伸出在安装固定板上,所述公转电机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棱镜切换机构或下棱镜切换结构,能够使得光束灯穿过上或下棱镜时,光束线条变多,且更加清晰;通过控制上棱镜切换机构和下棱镜切换结构,使得光束灯同时穿过下棱镜和上棱镜时,能够使得光束分开角度更大,通过公转切换机构,能够转动上棱镜或下棱镜,使得光束穿穿过上棱镜或下棱镜时,产生光束线条旋转变换效果,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棱镜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棱镜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3,一种具有棱镜叠加结构的光束灯,包括电机安装固定板1和灯光固定板2,所述灯光固定板1与电机安装固定板2通过设置在灯光固定板四个角位的定位柱3固定连接,所述灯光固定板2设置有光束灯,光束灯对应的电机安装固定板上方设置有光束灯孔21,所述灯光固定板1两侧设置有灯光固定架4,其中:所述光束灯孔21上方设置有上棱镜切换机构5、下棱镜切换结构6及公转切换结构7,所述上棱镜切换机构5、下棱镜切换结构6及公转切换机构7都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1上,并与灯光控制器控制连接。

所述上棱镜切换机构5包括上棱镜51,上棱镜架52和上自转齿轮53,所述上自转齿轮53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上棱镜架52一端的大孔端台阶法兰面下端,所述上棱镜51固定在上自转齿轮53上端,并跟随上自转齿轮53一起转动,所述上棱镜架52另一端的小孔法兰面安装在上从动齿轮54下端,所述上从动齿轮54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公转切换机构7的电机轴上端,所述上从动齿轮54通过同步带55连接上主动齿轮56,所述上主动齿轮56安装在上转动切换电机57的电机轴上,所述上转动切换电机57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1的下端,所述上转动切换电机57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所述上棱镜架52的小孔法兰面还设置有上待切入状态耳柄521和上切入状态耳柄522,所述上待切入状态耳柄和上切入状态耳柄错开一定切入夹角,切入夹角内设置有档位柱8,所述档位柱8可与上待切入状态耳柄521或上切入状态耳柄522配合接触,所述档位柱8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1上端。

所述下棱镜切换机构6包括下棱镜61,下棱镜架62和下自转齿轮63,所述下自转齿轮63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下棱镜架62一端的大孔端台阶法兰面下端,所述下棱镜62固定在下自转齿轮63下端,并跟随下自转齿轮一起转动,所述下棱镜架62另一端的小孔法兰面安装在下从动齿轮64上端,所述下从动齿轮64通过轴承副结构安装在公转切换机构7的电机轴下端,所述下从动齿轮64通过同步带65连接下主动齿轮66,所述下主动齿轮66安装在下转动切换电机67的电机轴上,所述下转动切换电机67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1的下端,所述下转动切换电机67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所述下棱镜架62的小孔法兰面还设置有下待切入状态耳柄621和下切入状态耳柄622,所述下待切入状态耳柄621和下切入状态耳柄622错开一定切入夹角,切入夹角内设置有档位柱8,所述档位柱8可与下待切入状态耳柄621或下切入状态耳柄622配合接触,所述档位8柱固定在电机安装固定板上端。

所述公转切换机构7包括公转齿轮71,公转电机72,所述公转齿轮71固定安装在公转电机72的电机轴中部,所述公转齿轮71与上棱镜切换机构5的上自转齿轮和下棱镜切换机构6的下自转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公转电机72安装在电机安装固定板1下端,公转电机72的电机轴通过电机轴孔伸出在安装固定板1上,所述公转电机72通过控制线与灯光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上棱镜光束切换方式:

初始状态时,上棱镜切换机构或下棱镜切换结构都位于待切换状态,棱镜并没有对光束灯孔,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上转动切换电机转动,下转动切换电机及公转切换电机不转动,上转动切换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结构带动上棱镜架转动到灯光切换位置,即使得上棱镜对准光束灯孔,光束灯的光束即可穿过上棱镜,使得光束线条更多,更清晰,此时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公转切换电机转动,公转切换电机的公转齿轮驱动上自转齿轮转动(此时下自转齿轮也转动,由于下棱镜不处于切入状态,故光束不穿过下棱镜),从而实现上棱镜自转,当光束灯的光束穿过在自转的上棱镜时,会实现多光束转动效果。

同理,下棱镜光束切换方式,也是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下转动切换电机转动,上转动切换电机及公转切换电机不转动来实现的。

上、下棱镜叠加光束切换方式:

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上转动切换电机和下转动切换电机转动,公转切换电机不转动,上转动切换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结构带动上棱镜架转动到灯光切换位置,下转动切换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结构带动下棱镜架转动到灯光切换位置,即使得上棱镜和下棱镜同时对准光束灯孔,光束灯的光束经下棱镜折射分成多束光束后,再经上棱镜折射分成许多束光束,不仅能使得原光束条分成更多的光束,且光束分开角度更大,此时通过灯光控制器控制公转切换电机转动,公转切换电机的公转齿轮驱动上自转齿轮转动和下自转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上棱镜和下棱镜自转,当光束灯的光束穿过在自转的上棱镜和下棱镜时,光束转动效果更加多样化。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