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角立杆灯及照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0649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切角立杆灯及照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切角灯领域,尤其是切角立杆灯及照明方法。



背景技术: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陶瓷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由此可见灯具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目前市面上也存在很多种类的切角等,但是传统的切角灯仅仅只能改变光源的照射方向固定、照明模式单一,使用者不能根据所述环境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得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切角立杆灯及照明方法,实现了切角立杆灯自动改变发光状态,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其他需要让切角立杆灯维持某一发光状态,照明模式多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切角立杆灯包括灯体、切角活动支架上盖、切角活动支架、切角固定支架、支撑杆、固定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盖与切角活动支架之间,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盖设置在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所述切角固定支架的上端与切角活动支架相连,所述切角固定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一固定组件,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灯体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包括3000k色温led光源、4000k色温led光源、6000k色温led光源和pcb板;所述3000k色温led光源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的电源输出端相连,4000k色温led光源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的电源输出端相连,6000k色温led光源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的电源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还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光线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大空心平头螺丝、大垫片、大弹垫和大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大空心平头螺丝远离螺纹的一端,所述大空心平头螺丝的螺纹端依次穿过大垫片的通孔以及大弹垫的通孔后通过大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上盖、控制器控制按键和控制器底壳;所述控制器上盖、控制器底壳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cb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盖设置有dc插孔、usb插孔,所述usb插孔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所述dc插孔与所述pcb板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切角固定支架的上端通过一空心插销与切角活动支架相连。

照明方法,所述照明方法适用于切角立杆灯,所述照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接收外部烧录的发光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发光控制指令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灯体;

灯体接收放大后的发光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放大后的发光控制指令更改发光状态;

控制器接收外部输入的状态指令,并将所述状态指令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灯体;

灯体接收放大后的状态指令,并根据所述状态指令位置维持当前时间点灯体的发光状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状态包括:

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照明方法,所述照明方法适用于切角立杆灯,所述照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01,设置于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键接收用户手指按下操作,产生一个外部控制信号;

s02,控制器的单片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产生距离检测指令;

s03,灯体接收由控制器发出的距离检测命令,位于灯体上的继电器闭合,分别接通灯体上的距离传感器ⅰ、距离传感器ⅱ和距离传感器ⅲ的工作电源;

s04,所述距离传感器ⅰ检测灯体第一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1;所述距离传感器ⅱ检测灯体第二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2;所述距离传感器ⅲ检测灯体第三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3;

s05,控制器的单片机对比l1、l2和l3的值进而确定灯体的发光状态,并生成发光控制指令;

s06,灯体接收所述发光控制命令进行发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切角立杆灯及照明方法,实现了切角立杆灯自动改变发光状态,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其他需要让切角立杆灯维持某一发光状态,照明模式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切角立杆灯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切角立杆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大螺母未拧紧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安装完毕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照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照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切角立杆灯,包括灯体、切角活动支架上盖1、切角活动支架6、切角固定支架9、支撑杆10、固定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盖1与切角活动支架6之间,所述切角活动支架上盖1设置在所述切角活动支架6上,所述切角固定支架9的上端通过一空心插销7与切角活动支架6相连,所述切角固定支架9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下端设置有一固定组件,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灯体的输入端相连。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首先,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所述切角立杆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再通过调整切角活动支架6就能够调整灯体的发光角度,使用灵活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照明需要。其次,用户可以提前在所述控制器中烧录发光控制指令,当电源接通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发光控制指令进行放大并输出至灯体,所述灯体在接收到放大后的发光控制指令进行有规则的切换发光状态。最后,当客户觉得某一发光状态比较舒适更利于办公或者生活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器发出一状态指令,所述灯体在接收到所述状态指令之后就会停止切换发光状态并当前时刻的发光状态不变,让用户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实用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0为空心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的导线能够通过所述空心管和切角固定支架9的导线孔与灯体连接,能够有效节约外部空间,更加美观,防止导线裸露在外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包括3颗3000k色温led光源3、3颗4000k色温led光源4、3颗6000k色温led光源5和pcb板2;所述3000k色温led光源3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2的电源输出端相连,4000k色温led光源4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2的电源输出端相连,6000k色温led光源5的电源输入端与pcb板2的电源输出端相连。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发光,并且发光状态是通过控制器来回切换的,用户在使用所述切角立杆灯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使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并且,所述led光源相较于其他光源具有以下特点:1、发光效率高,2、耗电量少,3、使用寿命长,4、安全可靠性强,5、有利于环保;所述led光源在长时间工作后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以及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通过涂抹导热硅脂的方式使其快速散热。

本实施例中,pcb板2被密封在切角活动支架上盖1、切角活动支架6之间,防止其裸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其次,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其中,灰尘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所组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它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这些会随着空气漂浮,当漂浮到pcb板2上方时,由于pcb板2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电场,这些电场会吸引灰尘使其洒落到pcb板2上。如果时间长了未能技师将灰尘清除,就会对pcb板2中的印制线、电子元器件的金属引脚等产生腐蚀作用,严重的会使印制线发生霉断、通常印制线霉断的部位会发生在极细的信号线、多层pcb板2的过孔,霉断后对pcb板2造成的影响是控制失效或不起作用,会使电子元器件的金属引脚产生锈蚀,甚至导致金属引脚锈断。元件锈断的情况如果发生在电源部分则会造成整个pcb板2不能工作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控制部分则会造成控制失灵的情况。灰尘对pcb板2工作情况造成的另外一种影响是:pcb板2时好时坏。通常表现在天气晴朗、气候干燥时pcb板2运行正常,遇到潮湿天气时,设备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故障。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灰尘积累过厚时,干燥天气时不会对pcb板2造成什么影响,当处于潮湿天气时,灰尘与湿气结合会形成无形的电阻网络,这个电阻网络就会影响到pcb板2中电路的电气参数,如果无形的电阻加在电源部分就会使电源部分短路烧保险丝,或者致使电源部分的电流增大、输出电压被拉低的情况,如果无型电阻发生在控制电路,则会造成控制失灵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角活动支架6上还设置有透镜7,所述透镜7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光线输出端。首先,所述透镜7能够起到保护灯体光源的作用,通过透镜7能够防止外部的昆虫或者灰尘附着在光源上,防止光源的受热不均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清洁。其次,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更换透镜7的类型使光源发出来的光更加汇聚或者发散。

如图3-4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大空心平头螺丝11、大垫片12、大弹垫13和大螺母14;所述支撑杆1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大空心平头螺丝11远离螺纹的一端,所述大空心平头螺丝11的螺纹端依次穿过大垫片12的通孔以及大弹垫13的通孔后通过大螺母14固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将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切角立杆灯固定在安装板或者是别的合适位置具体操作如下:在安装板上开一个小孔,所述小孔刚好能够容纳大空心平头螺丝11的螺纹一端,所述大空心平头螺丝11通过安装板后大空心平头螺丝11的螺帽卡在安装板的一侧,大空心平头螺丝11的螺纹端依次通过大垫片12和大弹垫13后通过大螺母14固定在安装板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组件能够稳固地将所述切角立杆灯安装在某一特定的平台上,防止其掉落摔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上盖15、控制器控制按键16和控制器底壳;所述控制器上盖15、控制器底壳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cb板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上盖15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器底壳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在进行装配时,可以通过锁紧螺丝17将制器上盖和控制器底壳进行固定。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在所述切角立杆灯的灯体的发光状态进行改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其中任意一种发光状态,当决定要选择维持其中一种发光状态的时候可以按下控制器控制按键16,此时控制器内的单片节接收到控制器控制按键16传递的信号后会生成一个状态指令,并将所述状态指令进行放大,所述状态指令放大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输出电压或者对其输出脉冲进行增大,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放大脉冲信号的时候需要保证其幅度和上升斜率保持不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上盖15设置有dc插孔18、usb插孔,所述usb插孔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所述dc插孔18即直流插孔与所述pcb板2电连。通过所述dc插孔能够通过dc输入线20将外部的直流电进行接入,为所述切角立杆灯的各个电学元件进行供电,并保证其正常发光;通过所述usb插孔能够通过usb输出线21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同导线输出至灯体,所述灯体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开始发光并规则性改变其发光状态。

如图5所示,一种照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照明方法适用于切角立杆灯,所述照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控制器接收外部烧录的发光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发光控制指令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灯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自行在编程的平台上编写发光控制指令,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周期内第一光源的发光起始时间、第一光源发光结束时间,第二光源的发光起始时间、第二光源发光结束时间,第三光源的发光起始时间、第三光源发光结束时间,第一个周期与第二个周期中间间隔的时长等。当所述光控制指令编写完成之后可以将其烧录至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发光控制指令进行存储,当每次接通电源之后就将其输出至灯体,此外,生产厂家也可以预先烧录发光控制指令即默认指令在用户不重新烧录新的发光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每次接通电源所述控制器就输出默认指令。

s2,灯体接收放大后的发光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放大后的发光控制指令更改发光状态;由于考虑到灯体内部设置的pcb板的信号输入的问题,所述控制器将发光控制信号输出之前先要对其进行放大,所述放大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输出电压或者对其输出脉冲进行增大,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放大脉冲信号的时候需要保证其幅度和上升斜率保持不变。

s3,控制器接收外部输入的状态指令,并将所述状态指令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灯体;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在所述切角立杆灯的灯体的发光状态进行改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其中任意一种发光状态,当决定要选择维持其中一种发光状态的时候可以按下控制器控制按键,此时控制器内的单片节接收到控制器控制按键传递的信号后会生成一个状态指令,并将所述状态指令进行放大,所述状态指令放大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输出电压或者对其输出脉冲进行增大,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放大脉冲信号的时候需要保证其幅度和上升斜率保持不变。

s4,灯体接收放大后的状态指令,并根据所述状态指令位置维持当前时间点灯体的发光状态不变。所述灯体在处于某一发光的状态时候,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状态指令后不再改变其发光状态并维持当前时间点灯体的发光状态不变,用户可以在此时灯体所维持的发光状态下进行工作或者从事其他活动,此外在用户想要再次更换灯体的发光状态的时候,需要再次按下控制器控制按键,所述灯体的发光状态会再次进行改变,改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发光控制指令的内容所载下一时间点所指示的灯体的一个光源继续发光,或者安装发光控制指令的内容所载发光状态的起始时间点开始继续发光,以及安装发光控制指令的内容所载发光状态的其中设置的任意时间点开始继续发光。

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周期内灯体的各个光源的发光状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述发光状态包括:

t0至t1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t1至t2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t2至t3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t3至t4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t4至t5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t5至t6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t6至t7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t7至t8时间内: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如图6所示,一种照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照明方法适用于切角立杆灯,所述照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01,设置于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键接收用户手指按下操作,产生一个外部控制信号;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将切角立杆灯安装在适合位置后并接通电源,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键进而产生一个外部控制信号,按下的次数和频率可以根据用户自身习惯进行任意设置。

s02,控制器的单片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产生距离检测指令;当控制器的单片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后,验证外部控制信号是否和预设的电压值一致,若一致,则生成一个距离检测命令;若不一致,则忽略该电压信号。

s03,灯体接收由控制器发出的距离检测命令,位于灯体上的继电器闭合,分别接通灯体上的距离传感器ⅰ、距离传感器ⅱ和距离传感器ⅲ的工作电源;所述距离传感器ⅰ、距离传感器ⅱ和距离传感器ⅲ在继电器闭合之后即可开始工作并且是不间断进行检测其检测的频域与时间是根据距离检测命令而定,本实施例中距离的传感器ⅰ、距离传感器ⅱ和距离传感器ⅲ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安装,只要其能够正常检测到灯体的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位置均可。

s04,所述距离传感器ⅰ检测灯体第一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1;所述距离传感器ⅱ检测灯体第二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2;所述距离传感器ⅲ检测灯体第三光源与被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l3。

s05,控制器的单片机对比l1、l2和l3的值进而确定灯体的发光状态,并生成发光控制指令;

若l1>l2且l1>l3,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若l1=l2且l1>l3,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若l1=l2=l3≠0,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若l1=l3且l1>l2,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若l1=l2=l3=0,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若l1<l2且l2<l3,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若l1<l2且l2>l3,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不亮;

若l1<l2且l2=l3,则灯体的第一光源不亮,灯体的第二光源亮,灯体的第三光源亮;

s06,灯体接收所述发光控制命令进行发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单片机将发光控制命令进行发出,位于灯体上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根据所述发光控制命令闭合或者断开进而分别实现对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发光状态的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