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31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座,特别是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光源、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

由于舞台灯光需要营造各种效果,因此为了保证亮度等效果,其功率都比较大,从而造成光源的发热也很严重,为了保证舞台灯的工作稳定性,需要对光源进行散热,传统的散热方式是采用散热翅片导热并辅助风扇将散热翅片上热量进行散发,但是由于舞台灯需要完成灯光变化,因此散热翅片体积有限,从而造成散热效果并不是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其散热效果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平台、光源、反光主杯、支撑板、底拖、两个上风机、两个下风机、灯壳和玻璃片,反光主杯套设在光源上,光源下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底拖固定在支撑板下侧,支撑平台中间开有与反光主杯上端开口匹配的通孔,支撑平台设置在反光主杯上方,灯壳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侧并将支撑平台通孔完全盖覆,玻璃片固定在灯壳上侧,两个上风机和两个下风机均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两个上风机相对设置在支撑平台通孔两侧,上风机引风通道一端与上风机连接,上风机引风通道另一端固定在灯壳侧面并且与灯壳内腔连通,两个下风机相对设置在支撑平台通孔两侧,下风机引风通道一端与下风机连接,下风机引风通道另一端与风道延伸段一端连接,风道延伸段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且风道延伸段另一端设置在光源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片固定结构为,灯壳上侧设置有玻璃片形状匹配的凹槽,玻璃片设置在灯壳上侧凹槽内,压板盖设在玻璃片上侧并且压板四角通过螺栓固定在灯壳上侧将玻璃片锁定固定在凹槽内,压板上开有用于透光的透光孔。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片为v型玻璃片,压板的透光孔为八边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风机引风通道与灯壳固定结构为,上风机引风通道为l型通道,灯壳侧面开有与上风机引风通道端部匹配的通孔,灯壳通孔两侧设置有螺孔座,上风机引风通道端部两侧设置有螺孔耳,上风机引风通道端部插入灯壳通孔内并且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两侧设置有向上竖直翻起的侧板,侧板上开有与下风机引风通道匹配的小孔,下风机引风通道下端穿过支撑平台向下延伸并且与侧板上小孔一侧固定连接,风道延伸段水平固定在支撑板上,风道延伸段一端固定在侧板上小孔另一侧与下风机引风通道连通,风道延伸段另一端上侧设置有倾斜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两侧设置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垂直于支撑平台设置并且旋转支架下端与支撑平台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旋转支架上端开有转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拖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通过反光主杯、灯壳等结构配合,在灯座上部分形成半封闭空腔,然后通过两对上风机和下风机对灯座进行散热,形成风道,增强散热效果,同时采用引风通道对发热量大的部分进行针对性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的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包含支撑平台1、光源2、反光主杯3、支撑板4、底拖5、两个上风机6、两个下风机7、灯壳8和玻璃片9,反光主杯3套设在光源2上,光源2下端固定在支撑板4上,底拖5固定在支撑板4下侧,支撑平台1中间开有与反光主杯3上端开口匹配的通孔,支撑平台1设置在反光主杯3上方,灯壳8固定在支撑平台1上侧并将支撑平台1通孔完全盖覆,玻璃片9固定在灯壳8上侧,两个上风机6和两个下风机7均固定在支撑平台1上,两个上风机6相对设置在支撑平台1通孔两侧,上风机引风通道10一端与上风机6连接,上风机引风通道10另一端固定在灯壳8侧面并且与灯壳8内腔连通,两个下风机7相对设置在支撑平台1通孔两侧,下风机引风通道11一端与下风机7连接,下风机引风通道11另一端与风道延伸段12一端连接,风道延伸段12固定在支撑板4上并且风道延伸段12另一端设置在光源2侧面。

灯壳8和反光主杯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反射膜,相互配合反光,增加光通量输出。

玻璃片9固定结构为,灯壳8上侧设置有玻璃片9形状匹配的凹槽,玻璃片9设置在灯壳8上侧凹槽内,压板13盖设在玻璃片9上侧并且压板13四角通过螺栓固定在灯壳8上侧将玻璃片9锁定固定在凹槽内,压板13上开有用于透光的透光孔。玻璃片9为v型玻璃片,压板13的透光孔为八边形通孔。

上风机引风通道10与灯壳8固定结构为,上风机引风通道10为l型通道,灯壳8侧面开有与上风机引风通道10端部匹配的通孔,灯壳8通孔两侧设置有螺孔座14,上风机引风通道10端部两侧设置有螺孔耳15,上风机引风通道10端部插入灯壳8通孔内,螺栓固定穿过螺孔耳15和螺孔座14将上风机引风通道10固定在灯壳8的通孔内。

支撑板4两侧设置有向上竖直翻起的侧板16,侧板16上开有与下风机引风通道11匹配的小孔17,下风机引风通道11下端穿过支撑平台1向下延伸并且与侧板16上小孔17一侧固定连接,风道延伸段12水平固定在支撑板4上,风道延伸段12一端固定在侧板16上小孔17另一侧与下风机引风通道11连通,风道延伸段12另一端上侧设置有倾斜开口,从而使下风机7吹出的分在风道延伸段12出口处斜向上吹出从而对光源2进行散热。

支撑平台1两侧设置有旋转支架18,旋转支架18垂直于支撑平台1设置并且旋转支架18下端与支撑平台1两侧边沿固定连接,旋转支架18上端开有转轴孔19。底拖5上设置有散热翅片,用于辅助散热。

本发明的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通过反光主杯、灯壳等结构配合,在灯座上部分形成半封闭空腔,然后通过两对上风机和下风机对灯座进行散热,形成风道,增强散热效果,同时采用引风通道对发热量大的部分进行针对性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散热系统的灯座,包含支撑平台、光源、反光主杯、支撑板、底拖、两个上风机、两个下风机、灯壳和玻璃片,反光主杯套设在光源上,光源下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底拖固定在支撑板下侧,支撑平台设置在反光主杯上方,灯壳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侧,玻璃片固定在灯壳上侧,两个上风机和两个下风机均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上风机引风通道一端与上风机连接,上风机引风通道另一端固定在灯壳侧面并且与灯壳内腔连通,下风机引风通道一端与下风机连接,下风机引风通道另一端与风道延伸段一端连接,风道延伸段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且风道延伸段另一端设置在光源侧面。本发明提高了舞台灯灯座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闫占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筑梦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