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63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投光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投光灯包括灯头和灯座,据现有技术,灯座固定,利用灯头转动配合在灯座上,利用调节螺母来调节灯头的角度,调节麻烦,同时由于投光灯的重心在灯座上,投光灯容易被碰倒,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节简单、不容易被碰倒且可靠性高的投光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光灯,包括底座和与底座活动连接的支架,所述的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所述的支架左端转动配合在第一转动槽,所述的支架右端转动配合在第二转动槽内,所述的支架左端近第一转动槽的位置设有齿轮,所述的齿轮转动配合在第一转动槽内,所述的第一转动槽底部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槽的轴线与第一转动槽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第一导向槽内设有第一弹簧和上下滑动配合在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顶块,所述的第一顶块上端可卡在齿轮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所述的第一顶块位于齿轮与第一弹簧之间,所述的第一弹簧在第一顶块卡在齿轮上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时处于压缩状态。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齿轮转动让齿轮的齿面挤压第一顶块,第一顶块往下运动,第一弹簧得到压缩,就实现了支架的转动,松开手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让第一顶块卡在齿轮的两个齿之间进行定位实现支架的定位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支架调节支架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一弹簧、第一顶块和齿轮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支架的定位,调节简单,底座与支架成夹角放在地面上,不容易被碰到,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顶块上端的形状为三角形,容易顶在齿轮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同时也容易让齿轮把第一顶块往下压,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顶块的下端设有固定柱,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一端套在固定柱上,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位于第一导向槽底部,方便第一弹簧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顶块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开口槽,所述的固定柱位于开口槽内,第一弹簧不容易跑偏。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右端近第二转动槽的位置设有滚轮,所述的滚轮转动配合在第二转动槽内,所述的第二转动槽底部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的第二导向槽的轴线与第二转动槽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第二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弹簧和上下滑动配合在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顶块,所述的滚轮转动配合在第二顶块上端,所述的第二顶块位于滚轮与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的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结构简单,保证支架左右两端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前侧设有灯壳,所述的灯壳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的两端均设有卡接孔,所述的灯壳上分别设有与卡接孔卡接的凸起,结构简单,防止灯壳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卡接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同时盖在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的上表面,方便更换齿轮和滚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去掉一个保护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去掉盖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去掉支架和盖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光灯支架的立体图。

其中,1、底座,2、支架,3、第二弹簧,4、第一转动槽,5、第二转动槽,6、齿轮,7、第一导向槽,8、第一顶块,9、第一弹簧,10、固定柱,11、开口槽,12、滚轮,13、第二导向槽,14、第二顶块,15、灯壳,16、保护套,17、卡接孔,18、凸起,1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光灯,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活动连接的支架2,所述的底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槽4和第二转动槽5,所述的支架2左端转动配合在第一转动槽4,所述的支架2右端转动配合在第二转动槽5内,所述的支架2左端近第一转动槽4的位置设有齿轮6,所述的齿轮6转动配合在第一转动槽4内,所述的第一转动槽4底部设有第一导向槽7,所述的第一导向槽7的轴线与第一转动槽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第一导向槽7内设有第一弹簧9和上下滑动配合在第一导向槽7内的第一顶块8,所述的第一顶块8上端可卡在齿轮6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所述的第一顶块8位于齿轮6与第一弹簧9之间,所述的第一弹簧9在第一顶块8卡在齿轮6上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时处于压缩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齿轮6转动让齿轮6的齿面挤压第一顶块8,第一顶块8往下运动,第一弹簧9得到压缩,就实现了支架2的转动,松开手利用第一弹簧9的弹力让第一顶块8卡在齿轮6的两个齿之间进行定位实现支架2的定位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支架2调节支架2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一弹簧9、第一顶块8和齿轮6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支架2的定位,调节简单,底座1与支架2成夹角放在地面上,不容易被碰到,可靠性高。

所述的第一顶块8上端的形状为三角形,容易顶在齿轮6相邻两个齿之间的缝隙内,同时也容易让齿轮6把第一顶块8往下压,可靠性高。

所述的第一顶块8的下端设有固定柱10,所述的第一弹簧9的一端套在固定柱10上,所述的第一弹簧9另一端位于第一导向槽7底部,方便第一弹簧9的固定。

所述的第一顶块8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开口槽11,所述的固定柱10位于开口槽11内,第一弹簧9不容易跑偏。

所述的支架2右端近第二转动槽5的位置设有滚轮12,所述的滚轮12转动配合在第二转动槽5内,所述的第二转动槽5底部设有第二导向槽13,所述的第二导向槽13的轴线与第二转动槽5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第二导向槽13内设有第二弹簧3和上下滑动配合在第二导向槽13内的第二顶块14,所述的滚轮12转动配合在第二顶块14上端,所述的第二顶块14位于滚轮12与第二弹簧3之间,所述的第二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结构简单,保证支架2左右两端同步转动。

所述的底座1前侧设有灯壳15,所述的灯壳15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保护套16,所述的保护套16的两端均设有卡接孔17,所述的灯壳15上分别设有与卡接孔17卡接的凸起18,结构简单,防止灯壳15磨损。

所述的底座1上卡接有盖板19,所述的盖板19同时盖在第一转动槽4和第二转动槽5的上表面,方便更换齿轮6和滚轮12。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齿轮6转动让齿轮6的齿面挤压第一顶块8,第一顶块8往下运动,第一弹簧9得到压缩,就实现了支架2的转动,松开手利用第一弹簧9的弹力让第一顶块8卡在齿轮6的两个齿之间进行定位实现支架2的定位也就是说通过转动支架2调节支架2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一弹簧9、第一顶块8和齿轮6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支架2的定位,调节简单,底座1与支架2成夹角放在地面上,不容易被碰到,可靠性高。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