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84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一种磁能灯,是综合应用光学、功率电子学、等离子体学、磁性材料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一种代表照明技术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无极灯因其没有明显的电极而得名。

现有的无极灯均采用一个半椭圆形状这种结构,这种结构内部空间太小,不适合散热,现有的无极灯灯具均采用一个无极灯,一个灯具坏了就无法再继续照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包括中空圆柱状灯具壳体,所述灯具壳体的中部粘接有安装板,所述灯具壳体的外壁上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灯具壳体的外壁下部螺纹连接有灯罩,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拖二电子镇流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并贯穿安装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固定有扇叶,所述灯具壳体的内壁下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无极灯和第二无极灯,其中,第一无极灯位于一拖二电子镇流器的正下方,第二无极灯位于扇叶的正下方,第一无极灯和第二无极灯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灯具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支架与安装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周向设有多个长腰形孔。

优选的,所述一拖二电子镇流器分别与第一无极灯和第二无极灯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具壳体和安装板的表面均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通孔,顶盖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设有螺纹孔,连接杆与连接块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两个无极灯,其中一个无极灯为长期使用灯,另一个为备用灯,而长期使用的无极灯顶部设有散热扇,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一拖二电子镇流器可以驱动两个无极灯,通过连接杆铰接在顶盖上,可以调整灯具的角度,通过灯具壳体的设计,内部空间大,适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中灯具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具壳体、2安装板、3顶盖、4灯罩、5第一无极灯、6第二无极灯、7一拖二电子镇流器、8电机、9扇叶、10连接杆、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一拖二无极灯的灯具装置,包括中空圆柱状灯具壳体1,所述灯具壳体1的中部粘接有安装板2,所述灯具壳体1的外壁上部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11,所述灯具壳体1的外壁下部螺纹连接有灯罩4,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拖二电子镇流器7,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并贯穿安装板2,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的下端固定有扇叶9,所述灯具壳体1的内壁下部对称固定有第一无极灯5和第二无极灯6,其中,第一无极灯5位于一拖二电子镇流器7的正下方,第二无极灯6位于扇叶9的正下方,第一无极灯5和第二无极灯6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灯具壳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支架与安装板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板11的顶部周向设有多个长腰形孔,所述一拖二电子镇流器7分别与第一无极灯5和第二无极灯6连接,一拖二电子镇流器7与灯具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灯具壳体1和安装板2的表面均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设有通孔,顶盖3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设有螺纹孔,连接杆10与连接块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设计两个无极灯,其中一个无极灯为长期使用灯,另一个为备用灯,而长期使用的无极灯顶部设有散热扇,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一拖二电子镇流器7可以驱动两个无极灯,通过连接杆10铰接在顶盖3上,可以调整灯具的角度,通过灯具壳体1的设计,内部空间大,适合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