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罩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143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罩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罩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LED灯罩手板。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因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小、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LED灯的使用过程中,LED灯的灯珠会发出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灯珠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灯罩对灯珠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的灯罩的尺寸都是固定的,而LED灯的实际安装空间有大有小,尺寸固定不变的灯罩大大限缩了LED灯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罩手板,确保LED灯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安装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罩手板,包括罩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罩体的多个第一散热翅片及多个第二散热翅片,罩体的一端凹设有第一盲槽,第一盲槽用于容设LED灯珠,多个第一散热翅片及多个第二散热翅片均环绕罩体的中心轴线设置,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均突伸出罩体,自罩体的外表面朝远离罩体的方向,第二散热翅片突伸出第一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突伸出罩体的一端、第二散热翅片突伸出罩体的一端均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散热孔贯穿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的散热孔贯穿第二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另一端凹设有多个第二盲槽,多个第二盲槽环绕罩体的中心轴线设置,第二盲槽用于容设第一散热翅片或第二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盲槽设有防退槽体及与防退槽体连通的容置槽体,防退槽体位于容置槽体与罩体的中心轴线之间,防退槽体的宽度大于容置槽体的宽度,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均设有卡持部及与卡持部连接的主片部,卡持部容设于防退槽体内,主片部容设于容置槽体内并突伸出罩体。

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另一端突设有螺纹柱,多个第二盲槽环绕螺纹柱设置,螺纹柱的外侧螺接有压盖,压盖用于遮盖第二盲槽。

优选地,所述罩体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环绕罩体的中心轴线设置,通孔贯穿罩体,通孔位于相邻的第二盲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罩体、第一散热翅片及第二散热翅片均采用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LED灯珠装设在罩体的第一盲槽内,根据LED灯实际安装空间的大小,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在罩体上安装第一散热翅片或第二散热翅片,确保LED灯可以适用于多种大小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罩体 2—第一散热翅片 3—第二散热翅片

4—第一盲槽 5—散热孔 6—第二盲槽

7—防退槽体 8—容置槽体 9—卡持部

11—主片部 12—螺纹柱 13—压盖

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罩手板,包括罩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罩体1上的多个第一散热翅片2及多个第二散热翅片3,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主体轮廓为圆柱状,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罩体1亦可为长方体状等;罩体1的一端凹设有第一盲槽4,第一盲槽4自罩体1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盲槽4未贯穿罩体1,第一盲槽4用于容设LED灯珠,多个第一散热翅片2及多个第二散热翅片3均环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一散热翅片2围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多个第二散热翅片3围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均突伸出罩体1,自罩体1的外表面朝远离罩体1的方向,第二散热翅片3突伸出第一散热翅片2,即第二散热翅片3的长度大于第一散热翅片2的长度,LED灯珠的热量经由罩体1传递至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利用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增大罩体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提升LED灯珠的散热效率。

实际使用时,将LED灯珠装设在罩体1的第一盲槽4内,根据LED灯实际安装空间的大小,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在罩体1上安装第一散热翅片2或第二散热翅片3,例如,当LED灯的安装空间较小时,在罩体1上安装第一散热翅片2;当LED灯的安装空间较大时,在罩体1上安装第二散热翅片3,当然,此时亦可同时安装第一散热翅片2与第二散热翅片3;确保LED灯可以适用于多种大小的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突伸出罩体1的一端、第二散热翅片3突伸出罩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散热孔5,优选地,第一散热翅片2的散热孔5贯穿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的散热孔5贯穿第二散热翅片3;实际使用时,外界的空气经由散热孔5之间流过,进而将第一散热翅片2或第二散热翅片3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辅助提升LED灯珠的散热效率。

所述罩体1的另一端凹设有多个第二盲槽6,第二盲槽6自罩体1另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二盲槽6未贯穿罩体1,多个第二盲槽6环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二盲槽6环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第二盲槽6用于容设第一散热翅片2或第二散热翅片3。实际使用时,将LED灯珠自罩体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盲槽4内后,将第一散热翅片2或/和第二散热翅片3装入到第二盲槽6内,在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的安装过程中,避免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碰触到LED灯珠,辅助提升LED灯的组装良率。

所述第二盲槽6设置有防退槽体7及与防退槽体7连通的容置槽体8,防退槽体7位于容置槽体8与罩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防退槽体7的宽度大于容置槽体8的宽度,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均设置有卡持部9及与卡持部9连接的主片部11,卡持部9容设在防退槽体7内,主片部11容设在容置槽体8内并突伸出罩体1,散热孔5设置在主片部11突伸出罩体1的一端上。当第一散热翅片2或/和第二散热翅片3安装到罩体1上之后,防止第一散热翅片2、第二散热翅片3沿罩体1的径向方向脱落。

所述罩体1的另一端突设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自罩体1另一端的端面一体凸设而成,多个第二盲槽6环绕螺纹柱12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二盲槽6围绕螺纹柱12呈环形阵列,螺纹柱12的外侧螺接有压盖13,压盖13用于遮盖第二盲槽6,本实施例中,压盖13遮盖住第二盲槽6的一部分,当第一散热翅片2或/和第二散热翅片3安装到第二盲槽6内之后,再将压盖13螺接到螺纹柱12上,利用压盖13挡住第一散热翅片2或/和第二散热翅片3,防止第一散热翅片2或/和第二散热翅片3沿罩体1的轴向方向脱落。

所述罩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4,多个通孔14环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多个通孔14围绕罩体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通孔14沿罩体1的轴向方向贯穿罩体1,通孔14位于相邻的第二盲槽6之间。实际使用时,外界流动的空气亦可经由通孔14流过,进而带走罩体1上的热量,进一步辅助提升LED灯珠的散热效率。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罩体1的另一端安装散热风扇,此时可以在两个通孔14内加工内螺纹,散热风扇经由螺栓等安装在到这两个通孔14内进而实现散热风扇与罩体1的安装。

所述罩体1、第一散热翅片2及第二散热翅片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利用铝合金质轻、导热快的特性,确保LED灯珠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出去,避免热量在LED灯珠上积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