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车充LED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879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USB车充LED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SB车充LED灯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USB充电器的带LED灯主要有两种,或者是带四个LED灯,使导光板一圈保持亮度均匀,或者是两个LED灯,但不能保证导光壳体一圈的亮度均匀,一部分区域较亮和一部分区域较暗。

为使导光壳体一圈保持亮度均匀,传统的是采用两块PCB板构造,两PCB板之间呈90°角放置,使得4个LED灯置于导光壳体一圈四个角,从而达到光亮度均匀,但是增加了USB充电器构造上的难度,不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USB车充LED灯装置,改进导光壳体的设计,实现导光壳体一圈的亮度均匀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车充LED灯装置,其包括主壳体及灯带壳体,所述灯带壳体固定设置在主壳体一端部,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USB连接器、导光壳体及PCB板,所述USB连接器与PCB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光壳体遮覆在USB连接器上并与PCB板两侧相互卡持,所述PCB板一端部开设有导光槽,所述PCB板正反两侧分别于导光槽处固定设置有LED灯,所述灯带壳体固定设置在导光壳体一端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壳体匹配PCB板一侧开设有透光口,所述导光壳体匹配PCB板另一侧凸伸设有挡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连接器包括连接头及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覆在连接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设置有接头部及端子部,所述接头部用于对接外部电子设备,所述端子部固定设置在PCB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带壳体端部周缘盖设有金属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USB车充LED灯装置通过在PCB板一端部开设有导光槽,并在PCB板正反两侧固定设置有LED灯,使得PCB板正反两侧的LED灯光线能自由通过导光槽发散到导光壳体内,保证进入导光壳体内光线的均匀性,最终显示在导光壳体一端的灯带壳体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车充LED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车充LED灯装置隐藏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及PCB板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USB车充LED灯装置包括主壳体100及灯带壳体200,所述灯带壳体200固定设置在主壳体100一端部,所述主壳体100内设置有USB连接器300、导光壳体400及PCB板500,所述USB连接器300与PCB板500固定连接,所述导光壳体400遮覆在USB连接器300上并与PCB板500两侧相互卡持,所述PCB板500一端部开设有导光槽510,所述PCB板500正反两侧分别于导光槽510处固定设置有LED灯520,所述灯带壳体200固定设置在导光壳体400一端周侧,以将导光壳体400内的光线进一步导出供使用者观察;每个LED灯520分别对应匹配导光壳体400的一侧面,所述LED灯520发出的光线可穿过导光槽510分别为导光壳体400另一侧面提供光源,使得导光壳体400的每一侧面均能接收到LED灯520的光线进而传导至导光壳体400的端部,以保证进入导光壳体400内光线的均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壳体400匹配PCB板500一侧开设有透光口410,所述导光壳体400匹配PCB板500另一侧凸伸设有挡光板420,所述透光口410能降低PCB板500一侧的LED灯520光线的获取量,所述挡光板420能将PCB板500另一侧的LED灯520光线尽量地导入至导光壳体400内,进一步保证进入导光壳体400内光线的均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连接器300包括连接头310及遮蔽壳体320,所述遮蔽壳体320包覆在连接头310上,所述连接头310设置有接头部311及端子部312,所述接头部311用以对接外部电子设备,所述端子部312固定设置在PCB板50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带壳体200端部周缘盖设有金属罩600,以避免灯带壳体200周缘在正常使用中受外力摩擦受损,增加灯带壳体20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USB车充LED灯装置通过在PCB板500一端部开设有导光槽510,并在PCB板500正反两侧固定设置有LED灯520,使得PCB板500正反两侧的LED灯520光线能自由通过导光槽510发散到导光壳体400内,保证进入导光壳体400内光线的均匀性,最终显示在导光壳体400一端的灯带壳体200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