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城市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482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修的城市路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城市路灯,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市政建设离不开路灯的建设。城市路灯由于长期日晒雨淋,容易出现灯体损坏的现象,此时就需要维修人员高空作业,将灯体进行更换,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较大,且不方便维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城市路灯。

本实用新型便于维修的城市路灯,它包含底座、电线杆、灯头固定杆、灯头;底座的上部设有电线杆,电线杆的上部两侧设有灯头固定杆,灯头固定杆的外端设有灯头;它还包含电机、绕线轮、“工”字形滑动件、钢绳、钢绳锁紧件;电线杆的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绕线轮,绕线轮内绕设有钢绳,钢绳的上端穿设在绕线轮内的穿线孔内,且通过钢绳固定件与绕线轮固定;所述的钢绳的下端与灯头固定杆下端一侧的“工”字形滑动件连接,且钢绳的下端穿过“工”字形滑动件内的穿孔后,通过钢绳锁紧件固定为一体;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的一端焊接在灯头固定杆下端一侧,其另一端卡接在灯头固定杆上的滑槽内;所述的电线杆的内部开设有线路布置通孔,线路布置通孔的两侧均设有线路滑动槽;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内开设有线路穿接孔;所述的电机的控制开关设置在底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线杆的上端通过螺纹旋接有挡雨伞。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与灯头固定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螺钉固定孔;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通过固定螺钉与灯头固定杆的下端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无需维修人员攀爬到高空维修,避免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大大降低维修的危险系数,同时提高维修效率,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与灯头固定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与灯头固定杆连接关系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工”字形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2-电线杆、3-灯头固定杆、4-灯头、5-电机、6-绕线轮、7-“工”字形滑动件、8-钢绳、9-穿孔、10-穿线孔、11-钢绳锁紧件、12-滑槽、13-螺钉固定孔、14-线路布置通孔、15-线路滑动槽、16-线路穿接孔、17-挡雨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电线杆2、灯头固定杆3、灯头4;底座1的上部设有电线杆2,电线杆2的上部两侧设有灯头固定杆3,灯头固定杆3的外端设有灯头4;它还包含电机5、绕线轮6、“工”字形滑动件7、钢绳8、钢绳锁紧件11;电线杆2的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绕线轮6,绕线轮6内绕设有钢绳8,钢绳8的上端穿设在绕线轮6内的穿线孔10内,且通过钢绳固定件与绕线轮6固定;所述的钢绳8的下端与灯头固定杆3下端一侧的“工”字形滑动件7连接,且钢绳8的下端穿过“工”字形滑动件7内的穿孔9后,通过钢绳锁紧件11固定为一体;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7的一端焊接在灯头固定杆3下端一侧,其另一端卡接在灯头固定杆3上的滑槽12内;所述的电线杆2的内部开设有线路布置通孔14,线路布置通孔14的两侧均设有线路滑动槽15;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7内开设有线路穿接孔16;所述的灯头4的连接线路布置在灯头固定杆3内后,分别穿过线路穿接孔16、线路滑动槽15以及线路布置通孔14后,与底座1内的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机5的控制开关设置在底座1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线杆2的上端通过螺纹旋接有挡雨伞17,用于在下雨季节对灯头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7与灯头固定杆3连接的一端设有螺钉固定孔13;所述的“工”字形滑动件7通过固定螺钉与灯头固定杆3的下端连接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电线杆2上的两个灯头固定杆3分别于两个电机5连接,当需要维修时,通过电机5带动灯头固定杆3下降至平地上,灯头固定杆3通过“工”字形滑动件7的设置,能够对其进行垂直限位,保证其垂直滑动,当维修结束后,通过电机5旋转,将钢绳8绕起,此时灯头固定杆3又上升至高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