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36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柱。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3963608U于2014年11月26日公开了一种发光柱,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套设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条两端安装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安设于导光条内,所述导光条的两端还设有把发光体盖设于导光条内的灯罩。所述导光条为可透光的中空管体。所述导光条为半透明的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内填充有可透光液体。所述导光条通过定位支架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定位支架分别设于导光条的上下两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安全可靠的发光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发光柱,包括中空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设置有导光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柱体上设置有用于取放导光体的装配孔,扣合件经转动后扣接并遮盖在装配孔上。

进一步,所述装配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装配槽,扣合件上设置有止退插脚,所述止退插脚穿过装配槽并经转动后勾挂在装配孔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扣合件包括基板,止退插脚与基板相接,基板为弧形板或平板。

进一步,所述基板为正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止退插脚呈L形,止退插脚的一端与基板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突出的手持部。

进一步,所述装配槽为二个以上且环状均布;扣合件的止退插脚与装配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柱体相连通的柱头,装配孔设置在柱头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柱体包括透光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装透光板的连接槽,相邻透光板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体,若干透光板与连接件依次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柱体。

进一步,所述柱体呈环状或半环状,所述柱头呈环状或半环状。

本实用新型在柱体上设置有用于取放导光体的装配孔,扣合件经转动后扣接并遮盖在装配孔上,当需要更换导光体时,手持并转动扣合件,就可以取下扣合件,从而露出原被遮挡的装配孔,此时,可以将导光体就中空的柱体中拉出,或者将导光体塞入中空的柱体内,整个操作过程相当的简便。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装配槽,扣合件上设置有止退插脚,所述止退插脚穿过装配槽并经转动后勾挂在装配孔的侧壁上;通过止退插脚可以实现快速固定或拆卸扣合件,减轻用户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止退插脚的一端与基板焊接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扣合件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突出的手持部,从而便于用户握住扣合件,防止其滑脱而损伤用户的财物,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扣合件的主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A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A-A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柱体,1.1为透光板,1.2为连接件,2为柱头,2.1为装配孔,2.2为装配槽,3为扣合件,3.1为止退插脚,3.2为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发光柱,包括中空的柱体1,所述柱体1内设置有导光体,所述柱体上设置有用于取放导光体的装配孔2.1,扣合件3经转动后扣接并遮盖在装配孔2.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2.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装配槽2.2,扣合件3上设置有止退插脚3.1,所述止退插脚3.1穿过装配槽2.2并经转动后勾挂在装配孔2.1的侧壁上。

装配槽2.2可以呈喇叭状,内大外小,止退插脚3.1的形状与装配槽2.2的形状相同,从而可以提高扣合件3与装配孔2.1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扣合件3安装后的稳定性。

所述扣合件3包括基板3.2,止退插脚3.1与基板3.2相接,基板3.2为弧形板或平板。

所述基板3.2为正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

所述止退插脚3.1呈L形,止退插脚3.1的一端与基板3.2焊接为一体。

所述基板3.2的表面设置有突出的手持部。

所述装配槽2.2为二个以上且环状均布;扣合件3的止退插脚3.1与装配槽2.2对应设置。

所述柱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柱体1相连通的柱头2,装配孔2.1设置在柱头2的侧壁上。

所述柱体1包括透光板1.1和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装透光板1.1的连接槽,相邻透光板1.1通过连接件1.2连成一体,若干透光板1.1与连接件1.2依次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柱体1。

所述柱体1呈环状或半环状,见图4和图6,所述柱头2呈环状或半环状。

在本实施例中,透光板1.1可以采用玉石、大理石等易透光的石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