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61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桌灯。



背景技术:

桌灯即可放置在桌子上的台灯,现有的桌灯一般样式单调,包括一个底盘,底盘通过柔性管连接到上方的灯头,其结构过于简单,外形不够精美,无法作为室内的装饰品而存在,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桌灯,结构新颖,外形精美,实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桌灯,包括底盒、装饰柱、撑板和上盖,所述装饰柱周向均布,装饰柱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横直部、弧形弯部、上横直部和竖向直部,所述下横直部穿过底盒的侧壁伸入底盒内,多个装饰柱的上横直部上方贴合设有环形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直部从下往上穿过撑板并伸入上盖内,竖向直部的上端部螺接有第二空心螺柱,所述撑板的中心穿设伸入上盖内的第二球头螺杆,所述第二球头螺杆上螺接第三空心螺柱,所述第三空心螺柱的上下端分别抵接上盖和撑板,第三空心螺柱的上端螺接穿出上盖顶部中心的第四空心螺柱,所述上盖的顶部贴合设有穿过第四空心螺柱的座体并通过螺母拧入第四空心螺柱压接座体,所述座体内设有灯座,座体顶部设有灯罩,所述灯罩的下部中心设有套圈,所述套圈通过外围的多个撑杆连接到灯罩的内壁,所述套圈压接在座体顶部并通过螺接环固定。

所述底盒为下部敞开的圆柱形结构,底盒的顶壁中心设第二通孔,底盒的侧壁周向均布多个供下横直部穿过的第一通孔,底盒的侧壁还设有一个电源线孔。

所述底盒的顶壁中心从上往下穿过第二通孔设有第一球头螺杆,底盒的下部通过底板封住,所述底板的中心设有向下竖直延伸的中空的凸底,所述第一球头螺杆拧入凸底内。

所述第一球头螺杆的杆部外围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大于第一球头螺杆的杆部的直径,第一套筒的上下端面分别抵接底盒和底板。

所述下横直部的端部螺接有第一空心螺柱,所述第一空心螺柱的顶部形成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上横直部上下贯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环形圈的下端面周向均布多个与第三通孔一一相对的螺孔,螺钉从下往上穿过第三通孔并拧入螺孔内。

所述撑板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撑板上位于第四通孔的外围周向均布多个第五通孔。

所述竖向直部穿过第五通孔,竖向直部的端部的外围套设第二套筒,所述第二空心螺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凸缘,第二空心螺柱螺旋拧入竖向直部且第二凸缘抵住第二套筒的顶端。

所述第三空心螺柱的侧壁开设走线孔。

所述装饰柱由空心的不锈钢管弯折而成,所述不锈钢管的外壁包覆无纺布,不锈钢管的首尾两端的内壁均设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装饰柱配合底盒、环形圈和上盖,结构新颖且外形精美,可用在室内作装饰品使用;且安装拆卸均较为方便,具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盒和底板配合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圈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撑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的结构图。

图中:底盒1、第一通孔11、电源线孔12、第二通孔13、底板2、凸底21、第一套筒22、第一球头螺杆23、装饰柱3、下横直部31、弧形弯部32、上横直部33、竖向直部34、第三通孔35、第一空心螺柱36、第一凸缘37、环形圈4、螺孔41、撑板5、第四通孔51、第五通孔52、第二套筒53、第二空心螺柱54、第二凸缘55、上盖6、第二球头螺杆61、走线孔62、第四空心螺柱63、垫片64、螺母65、第三空心螺柱66、座体7、灯座8、灯罩9、套圈91、撑杆92、螺接环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9所示,一种桌灯,包括底盒1、装饰柱3、撑板5和上盖6,所述装饰柱3周向均布,装饰柱3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横直部31、弧形弯部32、上横直部33和竖向直部34,其中弧形弯部32为向外弯折,下横直部31和上横直部33位于弧形弯部32的同侧。所述装饰柱3由空心的不锈钢管弯折而成,所述不锈钢管的外壁包覆无纺布,结构强度高,外形精美,不锈钢管的首尾两端的内壁均设螺纹。

所述下横直部31穿过底盒1的侧壁伸入底盒1内,具体为所述底盒1为下部敞开的圆柱形结构,底盒1的侧壁周向均布多个供下横直部31穿过的第一通孔11,所述下横直部31的端部螺接有第一空心螺柱36,所述第一空心螺柱36的顶部形成第一凸缘37,所述第一凸缘37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11的直径。这样下横直部31便无法从第一通孔11脱出。

多个装饰柱3的上横直部33上方贴合设有环形圈4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上横直部33上下贯穿设有第三通孔35,所述环形圈4的下端面周向均布多个与第三通孔35一一相对的螺孔41,螺钉从下往上穿过第三通孔35并拧入螺孔41内。这样多个装饰柱3便被收拢固定,定位强度高。

所所述撑板5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51,撑板5上位于第四通孔51的外围周向均布多个第五通孔52。其中第五通孔52、装饰柱3和第一通孔11的数量相等,竖向直部34从下往上穿过撑板5并伸入上盖6内,竖向直部34的上端部螺接有第二空心螺柱54,具体为所述竖向直部34穿过第五通孔52,竖向直部34的端部的外围套设第二套筒53,所述第二空心螺柱54的顶部设有第二凸缘55,第二空心螺柱54螺旋拧入竖向直部34且第二凸缘55抵住第二套筒53的顶端。其中第二凸缘55的上端面接近上盖6的内壁,这样即使大力网上拔装饰柱3,装饰柱3也只能移动一丁点,而装饰柱3向下移动则受到第二套筒53的限位。

所述撑板5的中心穿设伸入上盖6内的第二球头螺杆61,球头螺杆即头部为球形的螺纹杆,第二球头螺杆61的球头部分位于第四通孔51的下方,带螺纹的杆部从下往上穿过第四通孔51,所述第二球头螺杆61上螺接第三空心螺柱66,所述第三空心螺柱66的上下端分别抵接上盖6和撑板5,这样便将撑板5和上盖6连接成一体。

第三空心螺柱66的上端螺接穿出上盖6顶部中心的第四空心螺柱63,所述上盖6的顶部贴合设有穿过第四空心螺柱63的座体7并通过螺母65拧入第四空心螺柱63压接座体7,即当第四空心螺柱63螺旋拧入第三空心螺柱66后,在第四空心螺柱63上套入座体7并放入垫片64后拧上螺母65即可。所述第三空心螺柱66的侧壁开设走线孔62,该走线孔62不被第二球头螺杆61和第四空心螺柱63所阻挡。

所述座体7内设有灯座8,灯座8可直接扣接进座体7内,灯座8的外壁设有螺纹,灯座8上可以装白炽灯,底盒1的顶壁中心设第二通孔13,底盒1的侧壁还设有一个电源线孔12。电源线孔12上穿设电源线,电源线可从任意一个装饰柱3的底部进入,沿着空心的不锈钢管从装饰柱3的顶部穿出,然后从走线孔62进入第三空心螺柱66、第四空心螺柱63和座体7,并从灯座8的底部穿入连接到白炽灯。

座体7顶部设有灯罩9,所述灯罩9的下部中心设有套圈91,所述套圈91通过外围的多个撑杆92连接到灯罩9的内壁,所述套圈91压接在座体7顶部并通过螺接环93固定。具体为座体7顶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处凸出部位,套圈91穿过灯座8后放在该凸出部位上,然后沿着灯座8螺旋拧入螺接环93对灯罩9进行固定。

所述底盒1的顶壁中心从上往下穿过第二通孔13设有第一球头螺杆23,底盒1的下部通过底板2封住,所述底板2的中心设有向下竖直延伸的中空的凸底21,所述第一球头螺杆23拧入凸底21内。所述第一球头螺杆23的杆部外围设有第一套筒22,所述第一套筒22的内径大于第一球头螺杆23的杆部的直径,第一套筒22的上下端面分别抵接底盒1和底板2。通过第一套筒22的设置方便控制底盒1和底板2之间的距离,安装更加方便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