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95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



背景技术:

日光灯管是采用LED白光作为发光光源,外壳为光扩散罩,电源分内置电源与外置电源两种,现在一般都采用内置电源。

由于小功率的日光灯亮度比传统的大功率日光灯亮度还有亮,且其亮度更为柔和,使人们更能适应、接收,其使用寿命在5万-8万小时供电电压为AC85V-260V(交流),无需起辉器,启动快,功率小,无频闪,不容易视疲劳,还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目前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的主要产品。

但是,目前大部分室内日光灯管还是手动开关的,当人们离开室内后忘记关灯时,仍然存在电能浪费的问题,根本上解决不了节约省电的缺陷,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光衰小,散热效果好,显色性高,使用寿命长和节能省电等特点的一体化日光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所述的灯管包括灯座、灯罩、LED灯板、光学透镜、透镜底座、人体感应模块、驱动电源和插头,所述的透镜底座和灯罩呈半圆弧状,所述的透镜底座一端与灯罩一端拼接,透镜底座另一端与灯罩另一端分别与灯座两端连接,所述的光学透镜嵌入在透镜底座上,所述的灯座上部中间设有凹槽,所述的LED灯板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的驱动电源一端连接灯管输入线,另一端连接人体感应模块并与LED灯板连接设于灯座内,所述的插头通过螺丝固定于灯座两侧,所述的灯座上部左右两侧设有卡槽轨道,所述的灯罩两端设有凸条,所述的凸条卡设在卡槽轨道内。

优选地,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包括PCB电路板、人体感应元件、光敏元件和TDK电容,所述的人体感应元件设于PCB电路板正面,所述的光敏元件设于PCB电路板一侧,所述的TDK电容设有PCB电路板背面。

优选地,所述的灯座为中空方形灯座。

优选地,所述的灯座采用铝合金制作。

优选地,所述的灯罩为PC灯罩。

优选地,所述的LED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珠,所述的LED灯珠采用二金线灯珠。

优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为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日光灯管相对于传统的日光灯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灯座、灯罩、LED灯板、透镜底座和插头均采用拼接的方式安装,保证了拆装方便的效果;灯座和LED灯板都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保证了灯体的整体散热效果好;感应灯管具有三种智能控制方式,大大的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5为人体进入灯管区域到离开灯管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灯管包括灯座1、灯罩2、LED灯板3、光学透镜4、透镜底座5、人体感应模块6、驱动电源7和插头8,透镜底座5和灯罩2呈半圆弧状,灯罩2为PC灯罩,采用PC材料制作,透光性好,具有耐高温耐磨等特性,保证其使用寿命。

参照图3-4,透镜底座5一端与灯罩2一端拼接,透镜底座5另一端与灯罩2另一端分别与灯座1两端连接,光学透镜4嵌入在透镜底座5上,灯座1上部中间设有凹槽9,LED灯板3设在凹槽9内,LED灯板3上设有若干LED灯珠31,LED灯珠31采用二金线灯珠,驱动电源7一端连接灯管输入线,另一端连接人体感应模块6并与LED灯板3连接设于灯座1内,插头8通过螺丝固定于灯座1两侧,灯座1上部左右两侧设有卡槽轨道10,灯罩2两端设有凸条,凸条卡设在卡槽轨道10内,安装时,灯罩2两端从灯座1一侧滑向另一侧。

人体感应模块6包括PCB电路板、人体感应元件、光敏元件和TDK电容,人体感应元件设于PCB电路板正面,光敏元件设于PCB电路板一侧,TDK电容设有PCB电路板背面,人体感应模块保证了灯管能远距离感应,并反应灵敏,能精确的识别到约5M内的人或动物,感应模块启动后短时间内没有声音依然可以继续工作60±15秒,避免谈话过程中的停顿关灯而尴尬,更实用;内置的光敏原件能自动识别当前是白天还是黑夜,不会在大白天亮灯而浪费电能。

灯座1为中空方形灯座,灯座1采用铝合金制作,同时利用工艺手段将其加厚,使灯管整体散热效果更好。

透镜底座5表面中心设有方槽51,光学透镜4安装在方槽51内,光学透镜4为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有三个感应模式:

参照图5,人体感应+光控模式:

1)在人未进入探测区时,灯属于关闭状态,节能省电;

2)在人进入探测区时,灯探测到人体自动点亮,人体持续移动,灯持续点亮;

3)在人离开探测区后一段时间(60秒左右),灯自动关闭,呈熄灭状态,损耗功率无限接近0W;

4)在环境亮度低于6±5LUX(黄昏至夜晚光度)时,声级达到65±5DB,灯自动启动即亮。

参照图5,人体感应+双亮模式:

1)在人未进入探测区时,灯属于节能状态,约2W光度,节能省电;

2)在人进入到探测区时,灯探测到人体自动提升至正常亮度,人体持续移动,持续点亮;

3)在人离开探测区后一段时间(60秒左右),灯自动调节至2W,降低功耗;

4)在环境亮度低于6±5LUX(黄昏至夜晚光度)时,声级达到65±5DB,灯自动启动即亮。

参照图5,人体感应模式:

1)在人未进入探测区时,灯属于关闭状态,节能省电;

2)在人进入到探测区时,灯探测到人体自动点亮,人体持续移动,灯持续点亮;

3)在人离开探测区后一段时间(60秒左右),灯自动关闭,熄灭状态,损耗功率无限接近0W;

4)此模式没有亮度限制,无论是白天黑夜只要有声音(声级达到65±5DB),灯光就会自动点亮。

本实用新型的LED人体红外感应灯管具有高显色性,显色指数Ra>80以上,呈现的物体颜色逼真,确保了发光效率稳定,不会出现闪屏等现象伤害眼睛;LED经过一段时间点亮后,其余光强会比原来光强要低而低的部分就称为光衰,而本实用新型灯管还具有超低光衰的特点,使灯管一直保持最舒适的光源,适用于家居、工厂、超市、学校和酒店等各种场合。

安装时,灯座1、灯罩2、LED灯板3、光学透镜4、透镜底座5和插头8均采用卡扣拼接的方式连接,人体感应模块6和驱动电源7直接安装于灯座1空心结构内部,组合简单,拆装方便;使用时,将灯管两边的插头8装入灯架内,然后再通电即可正常使用,保证了灯管安装简便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