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三防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95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三防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三防灯。



背景技术:

三防灯因其具有防水、防尘及防腐等特性,在腐蚀性比较强、尘土比较多、潮气比较重的照明场所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厂、仓库、医院、船舶、停车场等。三防灯通常采用全密封结构,具备一定的防触电功能,但在安装、检修等过程中需要打开三防灯,此时存在一定的触电隐患,导致触电意外时有发生,另因为三防灯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有些维护过程中存在触电危险,例如,三防灯的外灯罩积灰过多需要拆下擦拭,若拆卸过程中不慎误触带电灯板,就会存在触电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出发,三防灯还需加强防触电功能,消除潜在的触电隐患,确保用电安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459851 U,公开日期为2015.07.08 ,名称为“一种开关式防触电LED灯管”,公开了一种通过外部开关来控制内部电路连通与断开的LED灯管,在灯管未安装之前,弹片不接触用于连通电路的PCB板,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灯管安装后,按下按钮开关,挤压弹片使电路连通。由于安装时电路是断开的,所以此LED灯管可降低安装时的触电可能性,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不慎误触按钮式开关,安装时仍然存在一定的意外触电风险,又如防护范围较小,不能对除安装过程外别的操作,比如日常维护,检修等过程有防触电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预防多种触电意外,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可靠性高的三防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三防灯,包括

包括灯壳、灯板、支撑板、内保护件及用于给灯板供电的电源线,所述灯壳包括外灯罩与底座,外灯罩与底座卡接,灯板、支撑板及内保护件均处于灯壳中,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电源线一端与灯板连接,电源线穿出灯壳;

所述内保护件包括内灯罩和两个端盖,一个端盖设置在内灯罩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端盖设置在内灯罩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内灯罩与支撑板卡接,两个端盖与支撑板卡接,灯板处于内灯罩与支撑板之间,灯板处于两个端盖之间。灯板,支撑板和内保护件均处于灯壳内,且外灯罩和底座密封,整体结构密封效果好,可有效防止潮气,导电物质进入三防灯内造成灯板腐蚀、漏电等现象,在灯板上覆有内灯罩,内灯罩两端用端盖定位,形成对灯板的包围,以防检修或维护过程中打开外灯罩时误触带电灯板造成触电危险,并对灯板起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拉扣,外灯罩上设有若干与拉扣一一对应的扣槽,拉扣卡在对应的扣槽中。拉扣与扣槽的连接方式易于灯壳的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接线口,接线口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接线口连接,接线端子上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线孔,电源线穿过线孔。所有接线均在接线口内完成,电线有序排放,布线完成后接线端子与接线口密封,提高用电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和外灯罩之间设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显著提升外灯罩与底座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尘防水,保护内部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内灯罩上设有容置通槽,灯板设在容置通槽内,容置通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条,容置通槽的底部设有凸筋,灯板与限位条接触,灯板与凸筋接触。容置通槽对灯板起保护作用,限位条和凸筋对灯板起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设有绝缘基座,绝缘基座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两个金属弹片,两个金属弹片之间具有通断间隙,所述电源线包括前段电源线和后段电源线,前段电源线一端与一个金属弹片连接,前段电源线穿过线孔,后段电源线一端与另一个金属弹片连接,后段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灯板连接,其中一个端盖上设有用于导通两个金属弹片的导电杆,支撑板上设有可供导电杆穿过的定位孔,导电杆穿过定位孔,导电杆一端处在通断间隙中,导电杆处在通断间隙中的一端同时接触两个金属弹片。在导电杆插入固定孔之前,两个金属弹片相隔一段距离,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消除安装过程中的触电危险 ,内灯罩扣在灯板上,两端用端盖限位,此时导电杆插入固定孔内连通电路,而灯板已被内灯罩,端盖及支撑板合围在内,不存在误碰带来的触电危险,在检修、更换灯板、拆卸等维护工作时 ,由于有内灯罩保护,不会首先触及灯板,进一步地,需先将端盖拆离支撑板,才能打开内灯罩,而此时由于导电杆离开固定孔,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也没有触电危险,金属弹片可夹住导电杆,以防导电杆松动导致接触不良。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杆包括穿过定位孔的绝缘杆和处在固定孔中的导电头,绝缘杆一端与导电头连接。导向杆只有一小段做成导电头,以防导电头过长拆下端盖时,导电头还未完全从固定孔中脱离,带来触电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对三防灯进行了多方面的防触电保护,安全系数高;(2)采用机械结构达到防触电效果,可靠性高;(3)所述内保护件处于灯壳内,灯壳外观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保护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灯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保护件与通断电件的剖面图。

图中:外灯罩1、扣槽11、底座2、拉扣21、接线口22、接线端子23、前段电源线231、后段电源线232、密封胶条24、绝缘基座25、金属弹片251、内保护件3、内灯罩31、容置通槽311、限位条312、凸筋313、端盖32、导电杆33、绝缘杆331、导电头332、灯板4、支撑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三防灯,包括灯壳、灯板4、支撑板5、内保护件3及用于给灯板供电的电源线,所述灯壳包括外灯罩1与底座2,外灯罩与底座卡接,灯板、支撑板及内保护件均处于灯壳中,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电源线一端与灯板连接,电源线穿出灯壳。

所述内保护件3包括内灯罩31和两个端盖32,一个端盖设置在内灯罩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端盖设置在内灯罩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内灯罩与支撑板卡接,两个端盖与支撑板卡接,灯板处于内灯罩与支撑板之间,灯板处于两个端盖之间。灯板,支撑板和内保护件均处于密封灯壳内,整体结构密封效果好,可有效防止潮气,导电物质进入三防灯内造成灯板腐蚀、漏电等现象,在灯板上覆有内灯罩,内灯罩两端用端盖定位,形成对灯板的包围,以防检修或维护过程中打开外灯罩时误触带电灯板造成触电危险,并对灯板起保护作用。

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拉扣21,外灯罩上设有若干与拉扣一一对应的扣槽11,拉扣卡在对应的扣槽中。拉扣与扣槽的连接方式易于灯壳的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所述底座上设有接线口22,接线口上设有接线端子23,接线端子与接线口连接,接线端子上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线孔,电源线穿过线孔。所有接线均在接线口内完成,电线有序排放,布线完成后接线端子与接线口密封,提高用电安全。所述底座和外灯罩之间设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显著提升外灯罩与底座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尘防水,保护内部电路。所述内灯罩上设有容置通槽311,灯板设在容置通槽内,容置通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条312,容置通槽的底部设有凸筋313,灯板与限位条接触,灯板与凸筋接触。容置通槽对灯板起保护作用,限位条和凸筋对灯板起定位作用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方式,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底座内设有绝缘基座25,绝缘基座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两个金属弹片251,两个金属弹片之间具有通断间隙,所述电源线包括前段电源线231和后段电源线232,前段电源线一端与一个金属弹片连接,前段电源线穿过线孔,后段电源线一端与另一个金属弹片连接,后段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灯板连接,其中一个端盖上设有用于导通两个金属弹片的导电杆33,支撑板上设有可供导电杆穿过的定位孔,导电杆穿过定位孔,导电杆一端处在通断间隙中,导电杆处在通断间隙中的一端同时接触两个金属弹片。在导电杆插入固定孔之前,两个金属弹片相隔一段距离,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消除安装过程中的触电危险 ,内灯罩扣在灯板上,两端用端盖限位,此时导电杆插入固定孔内连通电路,而灯板已被内灯罩,端盖及支撑板合围在内,不存在误碰带来的触电危险,在检修、更换灯板、拆卸等维护工作时 ,由于有内灯罩保护,不会首先触及灯板,进一步地,需先将端盖拆离支撑板,才能打开内灯罩,而此时由于导电杆离开固定孔,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也没有触电危险,两个金属弹片可夹住导电杆,以防导电杆松动接触不良。

所述导电杆包括穿过定位孔的绝缘杆331和处在固定孔中的导电头332,绝缘杆一端与导电头连接。导向杆只有一小段做成导电头,以防导电头过长拆下端盖时,导电头还未完全从固定孔中脱离,带来触电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