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105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



背景技术:

LED数字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螺纹(透镜)聚光灯是舞台聚光灯系列中一支生力军,它在舞台艺术照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螺纹聚光灯是舞台聚光灯的新品,它的开拓、研发依托于凸透镜的创新,凸透镜的新品——螺纹透镜的开发又仰仗于理论的创新——菲涅耳原理。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LED聚光灯使用镜片为凸面镜片,又称聚光镜片。—面是平面的,另一面凸起,能发出强烈且鲜明的光。但是,这增加了产品的内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聚光灯的重量。另外,现在市场上大部分LED数字聚光灯的光源出光角度都到了一百多度,少部分的公司在光源出光角度上达到了10°-50°,但是它们的光源出光角度是固定,不可调的。最后,对比于单一光照的LED数字聚光灯,LED数字聚光灯面临着光的散射,会遇到光分部不均匀,对于彩色光源的LED数字彩色聚光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没有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包括扉叶、扉叶座、螺纹透镜、卡槽、灯头、灯珠、透镜、散热器、转轴、后盖一、提手、旋钮、主板、型材一、后盖二、型材二、风扇、型材三、电源,所述扉叶安装在扉叶座上,所述灯头两侧设置卡槽,所述扉叶座卡在卡槽上,所述螺纹透镜固定安装在灯头上,所述灯头安装在型材一上,所述型材一内设置灯珠、透镜、散热器、转轴组成灯头部分,所述灯头部分与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旋钮连接。

上述的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所述型材一后部安装后盖一,所述型材一侧部安装提手。

上述的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所述后盖二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二、型材三构成的壳体上。

上述的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所述后盖一上安装主板。

上述的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所述型材二、型材三构成的壳体内设置电源。

上述的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所述扉叶为八叶式可调整扉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技术的平面的聚光镜片换成螺纹透镜,并且把彩色发光源与凸起聚光镜片复合在一起。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和重量,并且聚光效果优于凸面镜片。通过针对性的光学设计,使得该LED的二次光学设计与成像系统完全的吻合,提升了整体光学系统的光学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出光亮度。

同时,光源的出光角度可控性是通过二次光学处理,在彩色发光源与凸起聚光镜片复合在一起,通过它们的移动不停的改变二次光学的出光角度。由于聚光透镜采用了螺纹透镜,很大程度上使得出光分布均匀;自制的梯形反光杯,又进一步的使出光分布更加均匀,解决了LED数字彩色聚光灯出光的时候出现蓝边与黄边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LED数字彩色聚光灯,包括扉叶1、扉叶座2、螺纹透镜3、卡槽4、灯头5、灯珠6、透镜7、散热器8、转轴9、后盖一10、提手11、旋钮12、主板13、型材一14、后盖二15、型材二16、型材三20、电源21,所述扉叶1安装在扉叶座2上,所述灯头5两侧设置卡槽4,所述扉叶座2卡在卡槽4上,所述螺纹透镜3固定安装在灯头5上,所述灯头5安装在型材一14上,所述型材一14内设置灯珠6、透镜7、散热器8、转轴9组成灯头部分,所述灯头部分与转轴9一端连接,所述转轴9另一端与旋钮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一14后部安装后盖一10,所述型材一14侧部安装提手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二15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二16、型材三20构成的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一10上安装主板13。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二16、型材三20构成的壳体内设置电源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扉叶1为八叶式可调整扉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图中扉叶1构成八叶式可调整扉页,通过螺丝、底片与扉叶座2连接在一起,把底座2卡在卡槽4中,螺纹透镜3固定在灯头5上,透镜7与灯珠6复合,形成第一次聚光,并且通过螺钉与散热器8连接在一起,形成灯头部分,散热器8采用热管散热技术。使用转轴9与灯头部分相连,通过旋钮12转动转轴9来调节螺纹透镜3与透镜7的距离,改变第二次聚光,利用二次光学原理来实现光源出光角度可调。

综上,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技术的平面的聚光镜片换成螺纹透镜,并且把彩色发光源与凸起聚光镜片复合在一起。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和重量,并且聚光效果优于凸面镜片。通过针对性的光学设计,使得该LED的二次光学设计与成像系统完全的吻合,提升了整体光学系统的光学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出光亮度。

同时,光源的出光角度可控性是通过二次光学处理,在彩色发光源与凸起聚光镜片复合在一起,通过它们的移动不停的改变二次光学的出光角度。由于聚光透镜采用了螺纹透镜,很大程度上使得出光分布均匀。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