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3674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霓虹灯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三条霓虹灯带的垂直电连接,有必要使用T型接头。现有的弧面霓虹灯带,由于灯体粗大,为了实现安全可靠及防水,一般采用上下贝壳灌胶加螺钉结构的T型接头,或采用立式注塑机模注灯体T型接头的方式,这样的T型接头在生产操作和现场使用上都不方便,不能满足特定安装的装饰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满足特定安装的装饰照明需求的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包括一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包括:

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底部设置有“T”字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通槽并贯通所述固定盒的前壁、左壁和右壁,所述安装槽的前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可供外部的灯带插入其中;

中接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用于将插设在安装槽中的三条灯带电连接;

压紧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固定盒上,所述压紧装置可盖合在固定盒上以配合固定盒将插设在安装槽中的灯带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包括位于安装槽的左侧部的第一槽段、位于安装槽的右侧部的第二槽段和位于安装槽的前侧部的第三槽段,所述压紧装置包括:

第一压盖,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上,所述第一压盖可盖合在固定盒上以配合固定盒将插设在第一槽段中的灯带夹紧;

第二压盖,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上,所述第二压盖可盖合在固定盒上以配合固定盒将插设在第二槽段中的灯带夹紧;

第三压盖,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上,所述第三压盖可盖合在固定盒上以配合固定盒将插设在第三槽段中的灯带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一压盖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一槽段中的灯带压紧的第一凸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盖上,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一槽段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一槽段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纵向突筋,所述第一纵向突筋可与第一凸起部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一槽段中的灯带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一压盖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槽段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横向突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盖与固定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压盖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压盖上的第一扣孔和设置在固定盒上的第一扣台。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二压盖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二槽段中的灯带压紧的第二凸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盖上,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槽段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二槽段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纵向突筋,所述第二纵向突筋可与第二凸起部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二槽段中的灯带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二压盖上设置有沿着第二槽段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横向突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盖与固定盒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压盖可通过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压盖上的第二扣孔和设置在固定盒上的第二扣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三压盖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三槽段中的灯带压紧的第三凸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压盖上,所述第三凸起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三槽段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三槽段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纵向突筋,所述第三纵向突筋可与第三凸起部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三槽段中的灯带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槽段的底部和/或第三压盖上设置有沿着第三槽段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横向突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压盖与固定盒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扣结构,所述第三压盖可通过所述第三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三压盖上的第三扣孔和设置在固定盒上的第三扣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新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三条灯带分别从安装槽的左端、右端和前端插入安装槽中并分别与设置在安装槽中的中接件电连接,最后将压紧装置盖合在固定盒上,使压紧装置与固定盒一起将插设在安装槽中的灯带夹紧以提高中接件与灯带的连接强度,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图1中X方向即为本文中的左方,Y方向即为本文中的前方),一种弧面霓虹灯带的T型接头,包括一接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接头主体包括:固定盒1、中接件2和压紧装置,固定盒1的底部设置有“T”字形的安装槽10,安装槽10为通槽并贯通固定盒1的前壁、左壁和右壁,安装槽的前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可供外部的灯带插入其中;中接件2设置在安装槽10中,用于将插设在安装槽中的三条灯带3电连接;压紧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1上,压紧装置可盖合在固定盒1上以配合固定盒1将插设在安装槽10中的灯带3夹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新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三条灯带3分别从安装槽10的左端、右端和前端插入安装槽10中并分别与设置在安装槽10中的中接件2电连接,最后将压紧装置盖合在固定盒1上,使压紧装置与固定盒1一起将插设在安装槽10中的灯带3夹紧以提高中接件2与灯带3的连接强度,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灯带3夹紧在压紧装置和固定盒1之间后,可通过胶水将灯带3与压紧装置之间的间隙和灯带3与固定盒1之间的间隙封住,以达到防水的效果。

安装槽10包括位于安装槽10的左侧部的第一槽段11、位于安装槽10的右侧部的第二槽段12和位于安装槽10的前侧部的第三槽段13。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盖41、第二压盖42和第三压盖43,第一压盖41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1上,第一压盖41可盖合在固定盒1上以配合固定盒1将插设在第一槽段11中的灯带3夹紧;第二压盖42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1上,第二压盖42可盖合在固定盒1上以配合固定盒1将插设在第二槽段12中的灯带3夹紧;第三压盖43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盒1上,第三压盖43可盖合在固定盒1上以配合固定盒1将插设在第三槽段13中的灯带3夹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盖41、第二压盖42和第三压盖43均为设置在固定盒1上的翻盖,翻盖与固定盒1一直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设计可防止第一压盖41、第二压盖42和第三压盖43丢失。第一压盖41、第二压盖42和第三压盖43一般为三个独立的结构以便于将三条灯带3分别压紧,此外,第一压盖41、第二压盖42和第三压盖43也可以使一体式的结构。

参照图2,第一槽段11的底部和/或第一压盖41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一槽段11中的灯带3压紧的第一凸起部411。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411呈锥台形,通过第一凸起部411可将插设在第一槽段11中的灯带3更牢靠的夹紧。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411设置在第一压盖41上,第一凸起部411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一槽段11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一槽段1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纵向突筋111,第一纵向突筋111可与第一凸起部411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一槽段11中的灯带3压紧。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对弧面霓虹灯带的压紧效果,第一纵向突筋111的数量为两条,第一纵向突筋111相互平行,第一压盖41上沿着第一槽段1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设置有至少两列的第一凸起部411,其中每一列中至少有两个第一凸起部411。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段11的底部和/或第一压盖41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槽段1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横向突筋412。第一横向突筋412用以压紧灯带3以使灯带3和本实用新型之间能承受足够的拉力。

参照图2,第一压盖41与固定盒1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第一压盖41可通过第一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压盖41上的第一扣孔413和设置在固定盒1上的第一扣台112。通过将第一扣台112扣合在第一扣孔413中以将第一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

参照图2,第二槽段12的底部和/或第二压盖42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二槽段12中的灯带3压紧的第二凸起部421。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421呈锥台形,通过第二凸起部421可将插设在第二槽段12中的灯带3更牢靠的夹紧。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421设置在第二压盖42上,第二凸起部421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二槽段12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二槽段1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纵向突筋121,第二纵向突筋121可与第二凸起部421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二槽段12中的灯带3压紧。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对弧面霓虹灯带的压紧效果,第二突筋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二突筋相互平行,第二压盖42上沿着第二槽段1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设置有至少两列的第二凸起部421,其中每一列中至少有两个第二凸起部421。

本实施例中,第二槽段12的底部和/或第二压盖42上设置有沿着第二槽段12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横向突筋422。第二横向突筋422用以压紧灯带3以使灯带3和本实用新型之间能承受足够的拉力。

参照图2,第二压盖42与固定盒1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第二压盖42可通过第二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压盖42上的第二扣孔423和设置在固定盒1上的第二扣台122。通过将第二扣台122扣合在第二扣孔423中以将第二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

参照图2,第三槽段13的底部和/或第三压盖43上设置有用于将插设在第三槽段13中的灯带3压紧的第三凸起部431。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431呈锥台形,通过第三凸起部431可将插设在第三槽段13中的灯带3更牢靠的夹紧。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431设置在第三压盖43上,第三凸起部431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三槽段13的底部设置有沿着第三槽段13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纵向突筋131,第三纵向突筋131可与第三凸起部431配合使用以将插设在第三槽段13中的灯带3压紧。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对弧面霓虹灯带的压紧效果,第三突筋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三突筋相互平行,第三压盖43上沿着第三槽段1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设置有至少两列的第三凸起部431,其中每一列中至少有两个第三凸起部431。

本实施例中,第三槽段13的底部和/或第三压盖43上设置有沿着第三槽段13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三横向突筋432。第三横向突筋432用以压紧灯带3以使灯带3和本实用新型之间能承受足够的拉力。

参照图2,第三压盖43与固定盒1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扣结构,第三压盖43可通过第三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三压盖43上的第三扣孔433和设置在固定盒1上的第三扣台132。通过将第三扣台132扣合在第三扣孔433中以将第三卡扣结构盖合在固定盒1上。

本文中的“左方”、“右方”、“前方”等用于表示方向的用语仅为方便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文内容的限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