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652发布日期:2018-06-08 18:1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蚊子由于具有传播病毒,并造成人体皮肤红肿、过敏等危害,而被人们深恶痛绝,由此,捕蚊灯作为一种能够捕捉蚊虫的电器在家庭中快速普及。

在相关技术中,捕蚊灯与照明灯具通常是分开的两类产品,并且,捕蚊灯通常是放置在地面或桌面等平面位置,然而目前,中国的房屋都是寸金尺土,大部分都是紧奏多户型,过多的产品让家居环境拥挤,降低生活品质,并且,如果家庭内有婴幼儿,单独放置的捕蚊灯会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并将捕蚊灯当作一种玩具而发生危险,例如:触电、磕碰或由于距离捕蚊灯过近而更易被蚊虫叮咬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提供一种具有捕蚊功能的照明灯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灯具,包括:外壳,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外壳上设置有进蚊口;支架,设置在外壳内,将腔体腔分隔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处,风扇组件的进风侧朝向第一腔体,风扇组件的出风侧朝向第二腔体;集蚊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上,位于风扇组件的出风侧,集蚊盒上设置有出风口;照明光源,设置在外壳或支架上,位于腔体内;其中,进蚊口设置在第一腔体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灯具,通过支架将外壳内的腔体分隔成两个腔体,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并在包覆第一腔体所用的外壳上设置进蚊口,在支架的第一安装口处安装风扇组件,利用蚊虫的趋光性与趋热性,在照明光源开始时,风扇旋转,使第一腔体成为风道,将位于进蚊口附近的空气以及蚊虫吸入第一腔体内,并最终将蚊虫吸入风扇组件出风侧的集蚊盒内,并由风扇组件的持续运行将蚊虫风干实现灭蚊,进而实现了灯具照明、捕蚊的一体化,节约了灯具整体在房屋内的占用空间,并且,能够使得室内的装修风格更统一,同时,方便用户对婴幼儿的看管,避免了由于灯具的数量过多而造成用户无法及时看护婴幼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灯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包括:底盘,第一腔体位于底盘与支架之间;灯罩,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盘上,形成腔体;其中,支架设置在底盘或灯罩上;进蚊口设置在底盘或灯罩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底盘与灯罩的可拆卸配合形成外壳,方便了灯具的安装与维修,并且,支架可以设置在底盘上,也可以设置灯罩上;进蚊口可以设置在底盘上,也可以设置灯罩上,只需保证进蚊口位于第一腔体一侧即可,从而保证了对捕捉蚊虫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位于灯罩上;集蚊盒与第二安装口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壳上设置第二安装口,并与集蚊盒相适配,从而便于集蚊盒的拆卸与安装,具体地,用户能够通过第二安装口将集蚊盒由支架拆卸下或安装在支架上,进而避免了用户拆卸或安装集蚊盒时,需要开启外壳,方便了用户对集蚊盒的清理,简化了拆卸与安装集蚊盒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部分集蚊盒探出第二安装口,出风口位于集蚊盒探出第二安装口的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部分集蚊盒设置在外壳外,更方便用户的手持,实现在外壳外对集蚊盒的安装与拆卸,使得用户对集蚊盒拆卸与安装集蚊盒的操作更便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集蚊盒探出第二安装口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凸缘遮挡第二安装口与集蚊盒配合的缝隙,提升了灯具整体的美观性,并且,凸缘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手持感,更便于用户的施力,同时凸缘也能够增加集蚊盒的强度,避免用户在安装或拆卸时用力过大而损坏集蚊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诱蚊光源,设置在支架或外壳上,位于第一腔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诱蚊光源,在照明光源关闭后,可以单独开启诱蚊光源,以对蚊虫继续进行捕捉,或者与照明光源同时开启,以增加对蚊虫的吸引力,进而提升了灯具捕捉蚊虫的时间范围与对蚊虫的捕捉效果,实现了全天候的捕蚊效果。其中,诱蚊光源可以设置在支架上,也可以设置在底盘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照明光源与诱蚊光源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或照明光源与诱蚊光源设置在支架的同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照明光源与诱蚊光源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或设置在支架的同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照明光源与诱蚊光源均为LED光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LED光源的节能、光波平稳、色彩稳定的效果,提升了灯具的节能性,保证了灯具的照明效果与诱蚊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胶层,设置在集蚊盒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集蚊盒内设置胶层,以粘住吸入集蚊盒中的蚊虫,从而避免了蚊虫再次飞出集蚊盒,并且,避免了在拆卸集蚊盒的过程中造成蚊虫的散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还包括:安装架,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盘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可拆卸的安装架,以便于将灯具安装在墙壁上,其中,墙壁包括顶壁与侧壁,具体地,通过安装孔先行将安装架安装在墙壁上,再将底盘安装在安装架上,从而实现了灯具的安装,节省了室内空间,并且,避免了婴幼儿的触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蚊口均匀分布在底盘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蚊口均匀的设置在底盘周侧,进而保证了灯具的捕蚊范围,保证了灯具的捕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如图1所示的灯具中集蚊盒安装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如图1所示的灯具中集蚊盒拆卸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灯具,12外壳,122底盘,124灯罩,1242第二安装口,126安装架,14进蚊口,16支架,18风扇组件,20集蚊盒,202出风口,204凸缘,22照明光源,24诱蚊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灯具1。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1,包括:外壳12,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外壳12上设置有进蚊口14;支架16,设置在外壳12内,将腔体腔分隔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支架1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风扇组件18,风扇组件18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处,风扇组件18的进风侧朝向第一腔体,风扇组件18的出风侧朝向第二腔体;集蚊盒20,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16上,位于风扇组件18的出风侧,集蚊盒20上设置有出风口202;照明光源22,设置在外壳12或支架16上,位于腔体内;其中,进蚊口14设置在第一腔体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1,通过支架16将外壳12内的腔体分隔成两个腔体,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并在包覆第一腔体所用的外壳12上设置进蚊口14,在支架16的第一安装口处安装风扇组件18,利用蚊虫的趋光性与趋热性,在照明光源22开始时,风扇旋转,使第一腔体成为风道,将位于进蚊口14附近的空气以及蚊虫吸入第一腔体内,并最终将蚊虫吸入风扇组件18出风侧的集蚊盒20内,并由风扇组件18的持续运行将蚊虫风干致死,进而实现了灯具1照明捕蚊的一体化,节约了灯具1整体在房屋内的占用空间,并且,能够使得室内的装修风格更统一,同时,方便用户对婴幼儿的看管,避免了由于灯具1的数量过多而造成用户无法及时看护婴幼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出风口202应该设置的足够小,或在出风口202处设置格栅,以避免将蚊虫吹出集蚊盒20;并且,支架16可以是板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1,在照明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捕蚊模块,实现照明的同时兼具捕蚊功能。

具体地,在灯具1的壳体内设置支架16,并在支架16上设置第一安装口,用于安装风扇组件18,并且,由支架16将灯罩124与底盘122扣合形成的腔体分隔呈两个,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其中,进风口直接连接第一腔体,集蚊盒20位于第二腔体一侧,进而在风扇组件18运行时,第一腔体形成风道,在进风口附近的空气,以及被灯光吸引来的蚊虫吸入风道,并在风扇组件18持续的工作下,进入集蚊盒20,最终被风扇组件18风干,实现灭蚊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与图4所示,进蚊口14为通孔,均匀地分布在底盘122的周侧,以保证灯具1周围的空气与蚊虫均会被吸入灯具1内,保证了灯具1的捕蚊范围。具体地,进蚊口14的形状可以根据是实际情况设置呈任一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并且,也可以在进蚊口14上安装格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灯具1为吸顶灯,支架16横向设置在灯罩124内,灯罩124第二安装口1242朝下的安装底盘122上,风扇组件18安装在支架16的第一安装口处,且第一安装口的边缘与集蚊盒20的开口可拆卸地连接,照明光源22设置在支架16朝下的一面,诱蚊光源24设置在支架16朝上的一面。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灯具1时,先将底盘122安装在室内的顶棚,再将安装有支架16的灯罩124扣合在底盘122上,之后,将集蚊盒20通过第二安装口1242安装在第一安装口处;在使用时,具有两种功能,其一为照明捕蚊功能;其二为单独捕蚊功能,具体地,在夜间需要照明时,开启照明光源22对室内进行照明,此时,由于蚊虫的趋光性与趋热性将在灯具1的周遭飞行,利用风扇组件18将蚊虫吸入集蚊盒20内,实现捕蚊,其中,诱蚊光源24可开启或关闭;在夜间需要关闭照明光源22时,单独开启诱蚊光源24,由于蚊虫的趋光性与趋热性将在灯具1的周遭飞行,利用风扇组件18将蚊虫吸入集蚊盒20内,实现捕蚊,满足了灯具1照明与捕蚊的双重功能,让捕蚊灯能够和谐地融入到家居环境中,并且,该灯具1结构简单,加工技术难点低,加工成本低。

其中,灯罩124与底盘122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底盘122与灯罩124的卡扣连接,或者螺连接,方便了灯具1的安装与维修。

在具体实施例中,支架16也可以横向安装在底盘122上,或者,支架16也可以纵向设置在壳体内;当然,进蚊口14也可以设置灯罩124上,位于支架16的上方;照明光源22与诱蚊光源24也可以设置在支架16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盘122上还设置有安装架126,与底盘122相卡接,安装架126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将灯具1安装在墙壁上。

具体地,可以通过螺钉将安装架126固定在墙壁上,再将底盘122卡接在安装架126上,完成灯具1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集蚊盒20可以与支架16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连接,也可以采用自动弹扣实现集蚊盒20的自动弹出,即按压安装,再次按压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集蚊盒20探出第二安装口124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204,凸缘204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安装口1242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集蚊盒20安装好后,凸缘204遮挡第二安装口1242与集蚊盒20配合的缝隙,避免有缝隙向灯具1被进入灰尘而影响灯具1的照明效果,并且,凸缘204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手持感,更便于用户的施力拽出或旋出集蚊盒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照明光源22与诱蚊光源24分别设置在支架16的两侧,其中,照明光源22位于第二腔体内,诱蚊光源24位于第一腔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照明光源22朝下设置,将诱蚊光源24朝上设置,进而保证了灯具1的照明功能与诱蚊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照明光源22与诱蚊光源24设置在支架16的同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透明支架16,照明光源22与诱蚊光源24设置在支架16的同一侧,可以使得灯具1的整体结构更小巧,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照明光源22与诱蚊光源24均为LED光源。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LED光源的节能、光波平稳、色彩稳定的效果,提升了灯具1的节能性,保证了灯具1的照明效果与诱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胶层,设置在集蚊盒20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集蚊盒20内设置胶层,以粘住吸入集蚊盒20中的蚊虫,从而避免了蚊虫再次飞出集蚊盒20,并且,避免了在拆卸集蚊盒20的过程中造成蚊虫的散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电网,设置在集蚊盒20内,以实现电击灭蚊。

在具体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8包括:风扇主体与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诱蚊光源24为蓝光光源或紫光光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灯具1为壁灯,安装在室内的侧壁上,底盘122朝向室内的侧壁,或者朝向地面,通过安装架126安装在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灯具1为吊灯,吊装在室内的棚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灯具1为落地灯,竖立在室内的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灯具1,通过支架16将外壳12内的腔体分隔成两个腔体,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并在包覆第一腔体所用的外壳12上设置进蚊口14,在支架16的第一安装口处安装风扇组件18,利用蚊虫的趋光性与趋热性,在照明光源22开始时,风扇旋转,使第一腔体成为风道,将位于进蚊口14附近的空气以及蚊虫吸入第一腔体内,并最终将蚊虫吸入风扇组件18出风侧的集蚊盒20内,并由风扇组件18的持续运行将蚊虫风干致死,进而实现了灯具1照明捕蚊的一体化,节约了灯具1整体在房屋内的占用空间,并且,能够使得室内的装修风格更统一,同时,方便用户对婴幼儿的看管,避免了由于灯具1的数量过多而造成用户无法及时看护婴幼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