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354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顶灯的底座和灯罩大多采用卡扣与卡槽锁紧安装的方式,将灯珠、驱动器、控制电路全部包裹在灯罩内,这样在吸顶灯处于工作状态时,灯罩内部的热量无法很好地排出灯罩外,致使灯罩内部温度过高,缩短吸顶灯的使用寿命。同时底座和灯罩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还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致使细小的灰尘和虫子进入到灯罩内,时间一长,灯罩内的灰尘和小虫子多了后,灯的亮度也会下降。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6222145 U,授权公告日为2017.06.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灯罩、LED灯珠和透镜机构,透镜机构扣合在底盘上并与底盘形成密闭空间,LED灯珠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并连接有电路板,电路板还连接有驱动LED灯珠发亮的驱动器,驱动器安装在底盘上,灯罩扣合于底盘上并位于透镜机构上方。

上述专利涉及的吸顶灯虽然保证了较好的密封性,但同时也导致了灯罩内部完全密闭的空间内热量无法及时排出,急剧缩短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散热性及防尘效果的吸顶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一种吸顶灯,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灯体和驱动器,其特征是:底座上还设有位于灯体之外的、与灯体独立的安装结构,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中,不仅保证了灯体内部较好的密封性,改善了防尘性,同时散热性也得到了提高,延长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结构位于底座中部,使底座受力均匀,安装更加牢固。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灯体为环状,所述安装结构为柱状结构,灯体套装在柱面上,柱状结构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灯体进行挡止的挡止件,防止灯体掉落。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柱状结构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体,筒体外周面构成灯体套装的柱面,筒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筒盖,筒盖构成对灯体进行挡止的挡止件,节省材料,重量较轻,装在高处不容易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内部空间还可以安装其他的电路元件。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灯体包括灯罩、灯体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灯体电路板上的灯珠,所述灯罩与灯体电路板之间密封连接,将灯珠密封罩在灯罩内,能够防止灰尘及小虫子进入,避免了因灰尘及小虫子长时间的影响而导致灯珠亮度变暗,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灯罩与灯体电路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结构简单,通过螺钉压紧作用即可在灯罩与灯体电路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灯体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灯体散热器,使灯珠产生的热量尽快释放到灯体外,维持灯体内处于相对较低的温度环境,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所述灯体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为敷铝板,敷铝板面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垂直于敷铝板的散热片,敷铝板与散热片共同构成灯体散热器,利用铝板良好的导热性能快速传递灯体内的灯珠所产生的热量到散热片上,利用多个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4基础上,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与灯体电连接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控制电路散热器,使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与灯体电连接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防护罩,控制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控制电路散热器,使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9或10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为敷铝板,敷铝板面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垂直于敷铝板的散热片,敷铝板与散热片共同构成控制电路散热器,铝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传递控制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到散热片上,利用多个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技术方案12:在技术方案4基础上,所述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密封性好。

技术方案13:在技术方案9基础上,所述筒盖为封盖,封盖的中间部位设有透光帽。

技术方案14:在技术方案10基础上,所述筒盖中部设有用于使防护罩露出在外的圆形开口,防护罩上设有透光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顶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体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电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灯体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顶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a、筒体;2、灯体;2a、灯罩;2b、灯体电路板;2c、灯珠;3、控制电路板;4、筒盖;5、灯体散热器;6、控制电路散热器;7、防护罩;8、透光帽;9、散热片;10、敷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中部设有一个柱状的空心筒体1a,可以使底座1受力均匀,安装更加牢固,筒体1a内安装有驱动器,筒体1a的外周面上套装有灯体2,筒体1a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对灯体2进行挡止,防止灯体2掉落的筒盖4。将筒体1a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筒体,不仅可以节省材料,减少重量,使吸顶灯装在高处不易掉落,提高安全系数,同时筒体1a内部的空间还可以安装驱动器等电路元件。筒体1a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洞,使筒体1a内外的空气形成对流,将驱动器所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到筒体1a外。灯体2为环状结构,包括灯罩2a、灯体电路板2b以及安装在灯体电路板2b上的灯珠2c,灯罩2a与灯体电路板2b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将灯珠2c完全密封于灯罩2a内,有效阻止灰尘和小虫子进入灯罩2a,影响灯珠2c亮度。灯体电路板2b朝向底座1的一面为敷铝板10,敷铝板10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垂直于敷铝板10的散热片9,利用铝板良好的导热性能快速传递灯体2内的灯珠2c所产生的热量到散热片9上,利用多个散热片9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将灯珠2c产生的热量尽快传递到灯体2外并散去,维持灯体2内相对较低的温度环境,延长灯珠2c的使用寿命。筒体1a内还设有与灯体2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朝向底座1的一面为敷铝板10,敷铝板10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垂直于敷铝板10的散热片9,铝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传递控制电路板3所产生的热量到散热片9上,利用多个散热片9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筒体1a设有内螺纹,筒盖4设有外螺纹,将筒盖4旋入筒体1a远离底座1的一端,对灯体2进行挡止,也可以在筒体1a外部设外螺纹,筒盖4内部设内螺纹,此时筒盖4为槽状结构,将筒盖4旋转盖在筒体1a外部对灯体2进行挡止。筒盖4与筒体1a之间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且密封性好。筒盖4为封盖,在封盖的中间部位还设有透光帽8。

安装时,将灯珠2c连接在灯体电路板2b上后盖上灯罩2a,通过螺钉压紧灯罩2a,然后将导线或其他连接件从筒体1a靠近底座1的一端开口处拉入,筒体内安装驱动器,将底座1固定在屋顶上,将灯体2套装在筒体1a外,在筒体1a内部装入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与灯体2之间采用插接件进行电气连接,全部安装好后盖上筒盖4。这样灯珠2c完全被罩在灯罩2a与灯体电路板2b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内,便可有效防止灰尘及小虫子进入灯罩2a,影响灯珠2c亮度,从而延长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驱动器被罩在带有散热孔洞的筒体1a内,散热孔洞使筒体1a内外的空气形成对流,将驱动器所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到筒体1a外,提高了散热性能,延长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一中,灯体2为环状,筒体1a为柱状且设在底座1中部,灯体2套装在筒体1a外,筒体1a上设筒盖4进行挡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灯体2也可以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等其他形状,此时筒体1a及筒盖4设为相应形状,另外,筒体1a也可以设在底座1的一端或其他位置。

上述实施例一中,灯罩2a与灯体电路板2b之间通过螺钉压紧实现密封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卡接,并在接口处设密封件来实现密封连接。

上述实施例一中,灯体散热器5和控制电路散热器6均由敷铝板10以及均匀设在敷铝板面上的多个垂直于敷铝板10的散热片9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散热片9沿敷铝板面径向分布,这样的散热面积相对较小,散热效果相对降低。

上述实施例一中,控制电路板3一面为敷铜印刷电路板,另一面为敷铝板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双面敷铜板。

上述实施例一中,筒盖4为封盖,中部设有一个透光帽8,在实施例二中,如图6至图7所示,也可以在筒盖4中部开设一个圆形开口,此时,筒体1a内与灯体2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3在远离底座1的一个端面上加设一个防护罩7,防护罩7上设一个透光帽8,防护罩7露出在筒盖4的圆形开口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